……
沈旭東又不是那種有控制欲、權利慾的人。
截取幾段《創傷》:
「……日苯方面,一個最開始心地善良的人,被時代裹挾,不得不加入戰爭……」
但他有這個條件啊。
「等一下!」沈旭東忍不住插話:「聚焦于『被捲入戰爭』的草根主人公的悲慘命運,聚焦于毫無理性的血腥殺戮,彷彿戰爭是一頭喪心病狂、不知節制的野獸,誤闖人間,驅趕著善良無辜的人們去送死……這樣?」
不是,你不是應該對《盜官記》感興趣嗎?
路川有不同意見:「國際上……」
「那你覺得他會按照你的建議編寫劇本嗎?」
所以,他天然就不是搞藝術的!
「西方人所知道的戰爭,就是出去搶劫……他們不明白中國軍人手握鋼槍,是要保護自己最美好的家園。」
「戰爭電影的內核都是反戰,我感覺《南京》不好反戰……所以,我想建立兩條視線,中日雙方共同構建這齣戲!」
「你要是真的想拍反戰,我給你提供一個視角」沈旭東很中肯建議:「你看,這個人因為相信了日苯財閥的謊言,www•hetubook•com.com以為自己是在為了崇高的目標而戰,實際上他媽媽餓死了妹妹在妓院,他在異國他鄉殺了和他無冤無仇的人……他拼盡全力,沒有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也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好,單純就是成為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工具人,為了別人的好生活而獻上了自己的命,這多可悲啊。」
頓了頓,沈旭東看了看路川:「你要是按照這個思路拍,需要多少錢,我給你!」
只不過,他的自我定位,從來都是要走大師方向的藝術導演……
「別侮辱國際這個詞了!」沈旭東擺手:「他就是典型的沒什麼文化,看了幾本地攤文學就覺得自己了解了歷史……」
「還國際視野,你要真想拍一部反戰的,應該參考一下白qiu恩先生的《創傷》……」
路川愣了一下:「我……我考慮一下……」
路川接著道:「南京慘案是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影響深遠。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認知現在,更好地規劃未來,所以對於這個題材的處理需要更深層次的思考。如果僅僅是為了達和圖書到國內觀眾的輿情效果,那這樣的電影就缺少了意義。
「都一樣,中戲的老師就沒資格評價北電導演的戲了嘛?」
對了,《揚名立萬》算是京圈的團建活動,所以,很多導演、演員都過來客串了……
沈旭東有點懵:「……啊?作品?」
不,他們只是告訴工人們這場戰爭是為了「種族命運」、是為了「天皇的榮耀」和「國家的榮譽」,是為了他們的「天皇與國家」。』
其實《揚名立萬》拍攝現場,馮曉剛、江聞經常越俎代庖……
「喲,這段話說的很影評!」
沈旭東搖頭:「……好萊塢敘事模事就是這樣……但不符合我們的國情!要知道,近代以來,歐美國家不斷的發動戰爭,而我們則是不斷面對入侵……既然被侵略,我們就要宣傳保家衛國,要宣傳我們身為保衛者的正義性!」
他們有所收穫嘛?
更像是搞營銷的——《揚名立萬》,一個好的劇本,一群好演員,一個不錯檔期……
馮曉剛也跟著罵:「腦子被驢踢了!怎麼不見斯皮爾伯格拍一部反思猶太人的為什麼遭遇大和圖書屠殺的電影?就你有腦子?」
你們願意出力,他更省心。
「對對對!」
「……我們作為受害者,從一個簡單的角度來說,一個受害者往往只能看到一個局部,但只有這種暴行的實施者才能看到暴行的全部。
反正這電影掛的名字是他……
……
確實,一個合格的導演拍攝的時候,從運鏡到剪輯,從構造故事的方式到呈現情緒的節奏,都是獨屬於導演本身的印記,會很明顯。
「你們老師?你不是中戲的嘛?」
路川、高群書包括趙寳剛都來了。
從一開始就奔著名利雙收的目的!
這些日苯富人敢告訴工人們他們只是想得到廉價原料、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利潤嗎?
嗯?
之所以願意干這個事,除了積極融入圈子外,還有想跟各位大佬取取經,以及找沈旭東拉點投資的想法……
「嗯,你儘管考慮……」
『……這種殘忍,這種愚蠢的原因是什麼的?一百多萬日苯工人不冤千里來到中國,殘害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為什麼日苯工人要攻擊中國人、迫使他們不得不奮起自衛呢?中國人的死對日和*圖*書
苯人有好處嗎?
那麼,上帝呀,誰將獲利呢?
路川導演水準還是有的!
「……那倒沒有……不過我前段時間買了幾部小說的改編權。」
作為京圈新的領袖,人脈、資金、官方支持,都不缺……
「……不太可能,」沈旭東搖頭:「我們老師之前評價過路川,說這個人喜歡裝逼,但又裝不到點子上……」
沈旭東無語:「你有病吧?你知道南京大屠殺代表什麼嘛?是刻骨銘心的仇恨,寫進歷史書的,只要是上過小學的都知道打倒日苯帝國主義,你跟我說反戰?你作為中國人,有什麼資格反戰?」
江聞突然看了看沈旭東:「……你最近有沒有啥好的作品?」
更勿論思想,審美,鏡頭藝術,各類蒙太奇運用……
沈旭東無語,看了看江聞,後者也說了句:「那也用不著一個中國人去補充!」
如果他真的按照沈旭東說說的方向拍攝《南京!》,那……皆大歡喜,中國電影多了一部佳作……
路川離開,江聞忍不住來了一句:「這傢伙腦子有水!」
哦,他在籌備《南京》。
「《南京》不好拍的!」https://m.hetubook.com.com
「哪幾部?」
江聞一臉驚喜:「《風聲》被你買了?」
如果要讓這部電影承載著這些事實,承載著這些觀念,走出中國去影響更大的世界,讓中國以外的觀眾去接受這個觀點的話,日苯人的視角不僅僅是必須的,而且是必然要存在的東西,它已經成為一個真理了。」
沈旭東從一開始,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的作為都乏善可陳。
當然,概率不大,畢竟是路川太郎嘛!
「劇本!」
一旁過來蹭飯的高群書來了句:「人家這叫有國際視野……」
路川過來客串了一下買報紙的路人,連台詞都沒有……
按照陳導明、鞏利的話來講:沈旭東就不是一個能做導演的人!
所以,他的電影喜歡營造史詩感、時代感與儀式感,喜歡人性深度,喜歡那些宏大命題和詞彙……
一個日苯兵進攻開始,進入南京城,參与屠殺,見證整個罪惡,他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對整個南京慘案是一個極大的補充。」
「《盜官記》、《風聲》……」
沈旭東不是那種憤世嫉俗的人,他對內地同行……沒什麼坑害的想法。
沈旭東……就挺無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