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劉備的反應

在諸葛亮看來,現在的局勢,其實對孫權最有利的是守著大漢吳王的頭銜悶聲發大財,既不接受曹魏的封賞,也對劉備這邊敷衍應對,坐看魏漢兩家爭鬥。
法正領命后,叫來了戶部尚書劉巴和兵部尚書張溪,跟這倆商量關於改變荊州兵力部署的問題。
張裔是老資格的文官了,也曾經出鎮一方,政績斐然,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脾氣太大,看不慣的事兒就要噴,但也因此跟益州派大佬楊洪結仇……劉備大概就是看中了張裔這點,才讓他來兵部當侍郎這個二把手。
真要論能力,其實法正和龐統兩個人,都是更擅長軍事而不是政務的,但劉備寧可把這倆放到尚書令和侍中這兩個重要的政務決策單位也不讓他們中任何一人出任兵部尚書,未免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軍卒徵召入伍和發動徭役徵發衛戍部隊的事兒,張溪都交給了手下的兩個侍郎張裔和姜維來做。
這事兒吧,張溪得知消息的時候,曾經去找過諸葛亮,想讓諸葛亮幫忙跟劉備說說,這麼重要的職位,交給自己,真的沒有問題么?!
跟曹丕一樣,劉備實在想不出來,孫權有什麼稱帝的理由。
可現在的大漢,劉備剛剛稱帝,各部非常的忙碌,戶部和工部更是忙到不可開交,唯獨兵部是比較清閑的……沒誰一稱帝就對外發動戰爭的,現在是休養生息的時間。
這個問題,即使是諸葛亮也很麻爪。
諸葛亮這個中書令做出了決策,劉備這個皇帝採納了,那麼剩m•hetubook.com.com下的事情,就是尚書省去執行,門下省負責監督了。
但,現在是亂世,天下三分,孫權確實沒有稱帝的理由,但他久據江東,兵精糧足,確實有割據稱帝的資本。
連法正和龐統都不行,法正雖然是東州派,但在大局勢下,他是益州豪族的代表,而龐統,則是妥妥的荊州世家豪族的代表。
打是不能打的,那麼只能從政治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對孫權進行定義。
而劉備集團麾下,符合這樣特徵的人,其實就三個人——諸葛亮,張溪,徐庶。
這樣的話,雖然有讓孫權坐大的危險,但諸葛亮認為,只要大漢這邊能壓制住曹魏,搶先佔領中原地區,那就可以繼續保持對孫權的壓制,同時切斷孫權和曹魏聯合的可能性。
這就是個流程的問題嘛,因此劉巴和張溪兩人也就是走走過場,在中書省的決策書上蓋章同意就可以了。
這段時間,正好也是讓張溪能慢慢的學習和熟悉兵部尚書職責的時間,等到將來萬一需要張溪獨當一面了,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經過了諸葛亮的勸解后,張溪總算是明白過來為什麼自己成了兵部尚書,也知道了自己的職責……但說實話,這個兵部尚書,現在真沒啥大事兒可做。
至於張溪嘛……說實話,張溪到現在都沒有實感,怎麼自己就成了兵部尚書了?!
而且事情已經發生了,劉備很清楚孫權不可能因為別人的反對就去掉尊號https://m.hetubook.com.com,這麼做的話,江東的人心都會散掉的,孫權也活不了多久。
雖然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呢,真不需要軍方第一人來坐,但交給自己,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
孫權這一稱帝,不僅曹魏不能忍,大漢這邊也不能忍。
真要出兵討伐東吳,那劉巴肯定第一個上書反對,表示戶部錢糧不足,幹啥都缺錢,百姓都吃不飽呢,現在絕對不是打仗的時候……可現在只是調動一下兵力布置,需要消耗的糧草非常的少,那劉巴就沒有必要連這點事兒都哭窮了。
兵部尚書這個位置非常重要,只能是皇帝相信的人來出任,而這個人,還不能跟朝中任何勢力有太大的牽扯,必須要有一定的獨立性。
這兩個人,一個人有能力有經驗,一個人雖然經驗不夠但天賦和能力都不差,有這倆幫忙,張溪只要主抓大事就可以了。
劉備的看人和用人,可以說是當世獨一份的,這點連曹操都不一定比得上。
如果只是日常政務還不要緊,兵部尚書這種決定國家軍務的職位,劉備沒那麼蠢的會交給這兩個人。
劉備現在要面對的問題,其實跟曹丕是一樣的——該怎麼去面對孫權稱帝的這個舉動。
這已經偏離了當初他制定《隆中對》時候的局勢環境了……諸葛亮也沒有想到孫權居然會悍然稱帝。
因此,劉備也遇到了跟曹丕相似的局面,或者說劉備的局面比曹丕還要難。
但這不是中央官制改革了嘛,該有的流程還是和*圖*書得有的,沒有劉巴和張溪的背書,門下省的這個聖旨也是發不出去的。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走個過場而已,畢竟關羽是大將軍,同時還是假節,總督荊州軍政事的人,只要劉備這邊下一道聖旨給關羽,關羽自己決定怎麼去做就可以了。
雖然上次北伐,拿下了涼州和雍州北部地區,但有一說一,這倆地方從來都不是貢獻大額賦稅和丁口的區域,尤其是涼州,那地方還要倒貼錢才能保持穩定和發展。
孫權稱帝的消息,傳到鄴城曹丕暴怒,傳到成都,劉備同樣非常的惱怒。
因此,諸葛亮的建議是,不能承認孫權稱帝的合法性,同時也不能坐視孫權滅亡。
但孫權現在稱帝,一切的計劃都亂了。
張溪自認為自己就是個沒啥出息的人,資歷和閱歷都不夠,讓自己做兵部尚書,掌管一國軍事,是不是有些太過於冒險了?!
第一個,是季漢的經濟體量和人口根本沒法跟曹魏相比。
而三個人選中,諸葛亮要承擔更重要職責的中書令,劉備也不可能讓他去當什麼兵部尚書,徐庶則需要留在荊州輔佐關羽,畢竟荊州那邊的局勢可比成都要複雜的多,劉備也怕關羽一個人應付不過來,所以徐庶必須留在荊州。
張溪被這個問題問的一愣一愣的,但隨後思考了一會兒,發現……特么還真的只能是自己來做。
可你不回應孫權稱帝這個事兒也不行,必須要有一定的反應,否則劉備的這個季漢在世人眼裡的地位就會崩塌,僅僅淪為一hetubook.com.com個地方割據政權而已。
一個不能保證自己國家領土完整的政權,在任何歷史階段都不會得到太高的評價。
然後諸葛亮似笑非笑的看著張溪,問了張溪一個問題——如果不交給張溪的話,那麼交給誰,才能讓劉備真正覺得放心?!
但季漢的問題,比曹魏的問題還要嚴重。
至於姜維……很顯然,這是姜維進入劉備人才夾帶的信號,劉備打算大力培養姜維。
再說了,現在大漢的老一輩將軍們都還在呢,劉備也是馬上皇帝,張溪的這個兵部尚書,不過是處理一些郡兵和衛戍士卒的徵兆工作而已,也沒有什麼大事需要他來決策。
因此,上次北伐以後,其實季漢這邊的損失看似比曹魏要小的多,但人家曹魏家大業大,一年休養生息就能恢復個七七八八,而季漢這邊,如果算上開發涼州的投入,那沒個三年根本恢復不過來。
劉備也是沒辦法,這段時間急的要死,趕緊的召集三省六部的官員和軍方代表一起開會,商議該怎麼面對現在的局勢。
劉備思來想去,再三權衡利弊后,無奈的接受了這個建議。
一開始,劉備和曹丕的想法差不多,孫權稱帝就屬於是叛逆,自己作為大漢正統皇帝,就應該興兵討伐叛逆。
一旦孫權滅亡,而劉備集團又不能搶佔長江防線的話,那麼曹魏一家獨大之下,以劉備集團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要獨抗曹魏,實在是太困難了。
這麼盤算下來,可不就只有張溪這個能讓劉備信任,但同時又跟荊州派,益州派都和_圖_書沒有利益牽連的人來當這個兵部尚書了么?!
這倆人就算本身人品信得過,但他們在重要位置上的決策,難免會受到自身代表集團的影響。
諸葛亮的建議跟賈詡的建議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派使者斥責孫權「僭越稱帝」,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諸葛亮只是建議讓在荊州的關羽和王基加強對江陵,武陵,零陵,江夏四郡的兵力部署,做出一副要進攻江東的樣子,但實際上按兵不動,坐觀江東和曹魏大戰。
劉巴是無所謂啦,只要不是真的用兵,他都不反對……當戶部尚書的,就沒有不摳門的,你到了這個位置上,不摳門都不行。
曹丕出兵攻打江東,只是有困難,不能保證一定能勝,出兵還是可以出兵的……但劉備,他根本沒有出兵進攻江東的資本。
賈詡是建議曹丕真打,只是怎麼打需要好好謀划,可大漢這邊是真沒有這個能力去真打,所以擺出一副架勢來給天下人看,回頭再看孫權的反應,是不是可以用政治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個,季漢剛剛成立,成立之後又對中央官制進行了改革,很多事情都在磨合中,如果大肆興兵征討江東,至少一半中央高級官員要隨軍出征,中央官制的改革和磨合會變得拖沓無效,不利於改革完成。
這樣的話,張溪其實也覺得,不是不可以接受。
可如果大漢也出兵攻打孫權的話,那孫權是絕對撐不住曹魏和大漢的聯手夾擊的。
現在距離上次北伐不過一年多,劉備就算要征討江東孫權,現在的糧草後勤也不支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