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世家之議

天子該不會,是不打算回成都了吧?!
就這樣,總算也是給關羽找了一個理由,讓關羽暫時寬心下來,接受樊阿的治療。
自打北伐軍攻克長安的消息傳到洛陽后,成都的世家開始人心浮動,而隨著北伐軍駐守長安的時間越來越長,成都那邊的人心,就越來越不安。
「天子洪福,北伐大軍得天之助,如今收復舊都長安,實乃天大幸事也。」
成都李氏的族長,李禹,在開場的時候這麼說道。
很顯然,是大爺和三爺說服了二爺,採用這樣的保守治療方式。
但如今,劉備攻下了長安,一旦劉備選擇遷都……這就不是面子的問題,是利益的問題了。
一來可以繼續光耀關氏一族,二來也可為大漢培養後繼之人。
劉備攻下了長安,政治影響力極大,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劉備親自回去決斷處理,這樣才能讓這個政治影響力擴大出去。
沒辦法,樊阿的第二種治療方式聽起來太嚇人了,不亞於在關羽肚子上再捅一刀,而且治愈的把握還只有三成。
以後雖然不影響騎馬征戰,但還想掄著青龍刀上陣殺敵,那是想都別想了。
「此雖非禮,然……」李禹沉吟了一下,說道,「我等在朝中,皆人微言輕,天子不得聞也。況且,如今天子駕臨長安,我等困坐成都,如何能令天子回心轉意?!」
因此,蜀中世家對於出仕劉備集團的熱情,一直不是很高,除了秦宓,黃權等少數代表人物外,他們是真的在大漢朝廷中,沒啥話語權。
長安是大漢舊都,劉備登www•hetubook.com.com基的時候又是宣布繼承兩漢……之前是沒機會,現在既然已經打下了長安,以劉備那個性子,怎麼可能還會繼續窩在成都當土皇帝,而不是遷都長安,俯瞰天下?!
這幫蜀中世家們,最怕的,就是劉備在收復長安后,選擇遷都長安。
他們都老了,等到將來,天下總要交到年輕人手裡的,三人的情誼,也得有後輩們來繼承。
而劉備呢,在襄陽呆了一個月,看著關羽慢慢的在恢復身體,心裏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了。
以前是無所謂啦,世家嘛,這個面子問題很重要,你劉備不想搭理我們,我們還不想搭理你呢。
至於秦宓……這老小子最近如願當了禮部尚書,成了天下大儒,正春風得意呢,根本沒工夫來搭理蜀中世家的事兒。
也不比呆在家裡安養天年好到哪兒去。
這段時間,成都世家之間的來回拜訪變的頻繁了起來,最後,這群人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在成都李氏的牽頭下,聚在了一起。
因此嘛,如今的蜀中世家,在勸說劉備不要遷都的事情上,反倒是陷入了被動。
因此,一晚上,劉備和張飛都在勸關羽,自桃園結義以來,三人一直在一起,如果關羽出個什麼好歹的,他們倆也只有捨命相陪,不負桃園結義之情了。
接下來,自然也是一番歌功頌德,每家該說的場面話,誰也不會少說。
而劉備也看出了關羽心裏的不甘,但這個時候,劉備也只能勸說關羽。
顯然,對世家來說,利益問題比面子問和-圖-書題更重要。
可如果劉備真的遷都長安的話,成都就依然只是一個偏遠州郡的治所而已,這幫成都世家,從京城勛貴頓時又變成了西南土鱉……身份上的落差還是其次,關鍵是利益上的損失承擔不起啊。
成都世家們對此都是憂心忡忡的,甚至於劉備前往襄陽,單純的看望關羽這事兒,都讓這群人解讀出了不一樣的意味來。
在場的人誰不知道誰的德行,你要是說錯點什麼,保不齊就有人為了家族富貴轉頭把你賣了去討好劉備……該說的場面話還是要說的。
另一方面,劉備對蜀中世家們也不是很信任,他也知道自己是外來入主的成都,因此劉備的基本盤還是以荊州派為主,輔以重用東州派來掌控益州,對益州本土派始終有著一些隔閡。
可劉備真要遷都長安,那麼成都撐死只能算是一個西都,甚至是陪都,這裏面的利益流失,可不是這些蜀中世家們願意接受的。
但劉備一提桃園結義,一想到當年的誓言……關羽心裏就軟了。
這話倒是實話。
再一個,劉備老是呆在襄陽也不是個事兒,尤其是北伐戰果傳回成都后,根據留守成都的陳震等人私下來報,那幫在成都的蜀中世家們,慢慢的開始變得有些不安分起來了。
怎麼給關羽治傷的問題,也沒有糾纏多久……樊阿可是說了,要決定就得快點,再拖下去,等到關羽的傷勢出現反覆的話,那就不好了。
因此,這些蜀中世家們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商量一下,如何利用蜀中世家們的影響力,來和圖書勸說劉備,不要遷都。
要只是個人的生死安危,以關羽那個性子,肯定是不願意躺在床上等死,必然要冒一把險。
黃權在劉備集團內部的待遇一直不低,巴郡黃氏也是掌握著一州紙張專售權的家族,雖然在魚鱗圖冊之下不能再兼并土地了,但人家靠著售賣紙張的獲利,可遠比兼并土地來的多,而且還不招人恨,甚至還能收穫不少寒門士卒和百姓的感激。
比起自己的身體,還是大哥三弟的情誼,以及大漢江山的穩固更為重要一些。
尤其是大哥,這些年身體也不算太好,年紀又大了,萬一出點啥岔子,大侄子今年才十八歲,繼位以後,真的能穩住局面么?!
只是糾纏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樊阿就接到了通知,按照第一種方法來治療。
如今想要勸說劉備不要遷都,連一個能在劉備面前說上話的人都沒有。
只是,對於這個結果,關羽心裏終究是充滿了遺憾的……對關羽來說,以後出門都得坐車架了,這簡直是一個折磨。
這要是遷都長安,那不是這些利益都吃不到嘴裏了?!
這事兒吧,是劉關張三兄弟關起門來,商量了一宿之後,做出的決定。
但這會兒,這些蜀中世家們發現啊,前些年為了顯擺自己清高,也覺得劉備離開他們根本治理不好蜀地,早晚要求到他們身上來……一直這麼半合作半對抗的態度,現在留下惡果了吧。
「收復舊都固然可喜,可如今戰事已畢,天子卻仍滯留于外,朝中無人主持朝政,卻也不是什麼好事。」
一幫老狐狸,誰www.hetubook.com.com都不肯落人把柄,始終進不了整體,最後還是蜀中張氏的家主張參看不下去了,稍微的漏了一個口子,讓大家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麼做。
關平,關興,鄧艾等人,皆有大將之才,只是一直得不到鍛煉和教導……雖然關羽以後不太可能上陣了,但這一身的本事,不得傳授下去么。
如今的劉關張,年紀都大了,尤其是劉備和關羽的年齡又接近,因此劉備是真的不想讓關羽再冒險,萬一失去了這個二弟,劉備這把年紀,估計也撐不了太久。
「但朝中不可一日無主。」張家家主張參介面說道,「天子定都成都,成都便是大漢都城,天子御駕親征本非常態,如今得勝后又流連於外,豈是人君之禮耶?!」
成都現在是大漢京城,這幫世家雖然對劉備不滿意,但對成都升格為一國都城后帶來的利益,那是相當滿意的。
明面上是說朝政的事兒,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這說的,就是天子是不是有可能要遷都的事兒。
一者,成都世家跟劉備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微妙。
柳家家主柳伸,也就是柳隱他爹,主動說道。
而且關鍵是,劉備是有遷都長安的正經理由的。
而這個時候,長安那邊諸葛亮也來信了,詢問劉備什麼時候回長安,有很多事情需要劉備來親自決斷……劉備這才留下張飛繼續照顧關羽,同時幫助關羽鎮守荊州,自己一個人在護衛的護送下,返回長安。
最重要的是,就算治好了,受了如此重的傷,按照這時代的中醫理論,屬於是泄了氣血兩虧和*圖*書,關羽如今又已經六十一了,這個年紀要恢復過來實在困難。
「此事……雖可慮,卻也非無理!」楊家家主楊充,攆了一下自己的鬍子,裝模做樣的說道,「長安終究是大漢舊都,淪陷賊手已有數十年,今天幸收回,天子略作逗留,也情有可原。」
但說的差不多了吧,也該說說正事兒了。
一方面,成都世家對劉備的一些政策非常的不滿意,不僅有魚鱗圖冊制度,還有那個什麼紙張售賣權,印刷術等……這簡直就是在刨蜀中世家的根基。
他死不死的不要緊,萬一大哥和三弟真就想不開的跟著一起走,那這個大漢可怎麼辦?!
因此吧,劉備也勸說關羽,就留在荊州安心養病,同時好好的教導一下關平等人,等到這些人能獨當一面了,劉備再做主,把關羽接到成都去靜養。
你別看那幫蜀中世家們對劉備始終是半合作半對抗的態度,但哪天劉備要是真的宣布要遷都長安,那這幫蜀中世家們才是最跳腳的人。
如今的成都,就是大漢四州的經濟政治中心,就算是遠如涼州和荊州,一些重要大宗貨物的集散交易,都是在成都進行的,這讓這幫蜀中世家仗著本地土著的優勢,吃的是盆滿缽滿的。
這屬於是場面話,雖然大家都知道今天聚在一起的目的可不是這個,但該說還得說。
因此,關羽不得不接受大哥三弟的勸說,採用保守的療法。
別提黃權和秦宓啊,這倆貨,根本指望不上。
而此時的長安,確實有很多的麻煩事兒要處理,而且這些事兒,還真的是諸葛亮處理不了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