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八陣圖

而且,就算郭淮知道鉤鐮槍是長戟的變種,估計也不會太放在心上……就算是戟兵,也不可能對抗騎兵,甚至戟兵在對抗騎兵的作用上,還不如長槍兵。
後世的陌刀,其實都是根據史料描述后儘力還原的,並不是真品。
這時候的曹魏騎兵,已經不剩下多少速度優勢,即使有,也只能是在陣型中艱難移動,勉強保持住一些速度。
但其實鉤鐮槍還真不是在兩宋時期發明的,這玩意兒吧,它其實是戟的變種。
騎兵到底是騎兵,以步兵對抗騎兵,同等兵力下,步兵想要徹底困住並吃掉騎兵……除非是陌刀兵。
而吳懿後悔的是……其實本來可以不用這麼大的戰損的,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自己對北軍戰法的不熟練,以及自身指揮能力的缺失。
無他,用鐵量的差別,導致戟這玩意兒無法在軍中普及……有打造一桿戟頭的用料,都可以用來打造三副戈了。
再一個……如果當初自己等上兩天,帶著三萬北軍來到槐里城下的話……別說這些騎兵,就是郭淮本人,他也跑不了。
秦朗到底不是那種衝鋒陷陣的武將,所以當騎兵衝鋒的時候,秦朗並沒有領兵沖陣,而是呆在後方親衛的保護下,遙控指揮。
心疼的是,這次用五千北軍去應對騎兵衝擊,自身的傷亡也不小。
秦朗看不太懂這裏面的問題,但身在前線的騎兵將士們,可是太深有體會了。
五千騎兵,在闖入北軍陣型的中間部位后,就開始https://www•hetubook•com•com變得有些遲滯,不僅衝擊陣型被打亂了,連衝擊速度也被迫降了下來。
這個八陣圖,真的是讓吳懿和張飛大開了眼界,但同樣,這個八陣圖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對將領的臨機決斷和指揮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不講武德啊!!!
所以,不僅是秦朗下令讓這些騎兵往前突擊,就是陷在陣中的騎兵們自己也有這個覺悟,還是左右呼應,準備突破長槍陣的阻攔,徹底衝出出再說。
但很顯然,大漢現在既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財力來製造陌刀,就算是讓張溪開掛,但張溪也不知道陌刀實際長什麼樣。
一戰就戰損一千多人……魏軍那邊要是再衝擊幾次,自己帶來的這八千北軍,恐怕一個都回不去了。
不是不能沖,但能衝出去多少,誰也不知道。
因此,就算有了鉤鐮槍,但鉤鐮槍也不是萬能的,兩宋時期的大宋對戰騎兵,鉤鐮槍雖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宋也是需要用優勢兵力堆出來這個勝利的。
往前沖,還有機會再殺回來,要是繼續在這個陣型中纏鬥,那麼還能剩下多少騎兵活著,誰也不知道。
眼前的情況,已經徹底顛覆了秦朗的軍事認知了——這年頭居然真的有人可以用步兵擋住騎兵的衝鋒的?!
然後……衝出去了。
這是一種多兵種配合作戰的戰法,可以通過陣型運轉,在局部營造多打少的局面,而且應對兵種和*圖*書範圍非常的廣泛,從步兵到騎兵,從平原作戰到山地作戰,只要有足夠擺開陣勢的空間,這些北軍就能在各種地形下應對各種兵種。
無他,五千騎兵的一次衝擊,最後跑出來的,甚至不到四千人……一次衝擊就損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誰還敢往蜀賊那個詭異的陣型里鑽?!
而秦朗,也非常的猶豫,他也有些吃不準,是不是要繼續進攻。
按理來說,以步兵對騎兵作戰,能做到一換一的比例,已經是相當不得了的事情了……可吳懿還是心疼。
別說秦朗想不通,就是郭淮也想不通……他甚至沒有來得及在騎兵衝鋒之後,下令自己的步兵跟上夾擊。
可衝出去歸衝出去,現在曹魏騎兵,一邊忙著收攏兵力,重整進攻陣型,一邊也有點猶豫,不敢擅自進攻,都在等待秦朗的命令。
而隨著前方馬匹的倒地,勢必會影響後方騎兵的衝擊速度,而後方騎兵為了避開這些勾馬腳砍馬腿的不要臉蜀兵,保證自己突擊的速度,必然會調整方向進行躲避……這一躲避,也會沖亂更後方的騎兵衝擊方向。
說白了,就是用不用得起的問題。
雖然無法在戰場立刻清點人數,但吳懿以多年的從軍經驗稍微瞄一眼,大概就能得出結論——自家北軍傷亡同樣在千人以上。
本來這也沒什麼,按照常規的經驗,只要突破了這兩道防線后,後方的蜀賊沒有長兵器和盾牌可以作為防禦了,根本無法阻擋騎兵的衝擊,而騎兵和_圖_書即使因為兩道防線有一些減速,也不至於沖不動毫無防禦的步兵們。
退是退不了的了,身後是自家騎兵同袍,身側是等著砍馬腳鉤馬腿的不要臉蜀賊,唯一的辦法,就是仗著最後的速度優勢,嘗試殺穿蜀賊陣型,逃到外面重新集結兵力,整理陣型,再重新殺回來。
但現在,沒有這麼多的如果,還是想想,該怎麼繼續阻擋魏軍騎兵的衝擊,更加有效的殺傷敵軍吧……
同等兵力下,鉤鐮槍也攔不住騎兵,最終還是讓曹魏的騎兵給衝出去了。
而戟這個東西吧,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在漢末,雖然不算制式兵器,但應用也比較廣泛了。
袁紹麾下的大戟士,就是一支擅長使用戟的部隊,而武將中,張遼當年奮戰逍遙津的時候,就是用長戟殺的江東軍大亂,而孫十萬被張遼殺的躲上高坡后,用來自衛的武器,也是長戟。
這個作戰陣型,其實並不是吳懿或者張飛想出來的,真正訓練北軍操練這個陣型作戰的人,是諸葛亮。
就像是……陷入了泥沼一樣。
戟這玩意兒,在漢末其實已經有一定的普及度了,但大多是一些精銳部隊,或者是武將們,才能用的起這玩意兒,普通士卒,只能使用乞丐版的戟——戈。
這可是北軍精銳啊,不是徵召不到兩年,訓練不足一年的郡兵……這批北軍精銳都是脫產的專業士卒,他們已經進行訓練了五年了。
士卒們最多能做到熟悉陣型變化,知道在什麼樣的軍令中和_圖_書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但怎麼變化,還需要將領來決斷完成。
真不怪郭淮這麼想。
就是把戟的側刃弄的彎曲了,可以用來勾馬腿,就變成了了鉤鐮槍。
騎兵在衝擊的時候,馬腿突然被拌被砍,下場根本不用想。
諸葛丞相把這種陣型稱為——八陣圖。
鉤鐮槍這個東西,在兩宋時期逐漸名聲大燥,成為步兵對抗騎兵的最知名軍械。
蜀賊前面的兩道方向,一道長槍陣,一道盾牌陣,目的不是要阻止騎兵衝殺,他們的目的只是逼迫騎兵減速。
曹魏的騎兵們,根本不知道這些長槍兵是怎麼撤退,怎麼休整,又是怎麼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但他們知道一件事,以現在騎兵速度,要衝破這個長槍陣,必然會損失慘重。
但現在的曹魏騎兵們沒得選,秦朗和郭淮也沒得選……誰能想到,以五千騎兵衝擊五千步兵,居然還能陷入這種進退兩難的地步。
這玩意兒跟木牛流馬一樣,早就已經失傳了,也沒有任何出土文物,誰也不知道陌刀實際長什麼樣。
但他現在發現,自家的騎兵在陷入蜀賊那個奇怪的陣型后,開始變的行動遲緩,對他的旗語命令的執行度,也開始變得緩慢了起來。
但偏偏這時候,擋在騎兵面前的,又是長槍陣。
不是不能繼續作戰,但騎兵突擊的威力,已經變小了很多。
雖說士卒戰死沙場是最後的歸宿,但吳懿還是心疼不已,這些士卒,可都是他五年時間里,和張飛一起一點點訓練出和-圖-書來的。
八陣圖的陣型是始終在變化當中的,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營造多打少的局面,才有可能以步兵對抗騎兵……但這個變化,是需要領軍將領隨時做出正確的調整才行的。
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但就是這個讓郭淮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玩意兒,給了秦朗率領的騎兵,非常沉重的打擊。
吳懿真的已經儘力了,他做出了自認為最合適的應對,做出了自認為最正確的指揮,但依然還是讓魏軍的騎兵給沖了出去。
如果,真的,如果換成是諸葛丞相來指揮這支北軍的話,即使這些騎兵能衝出去,估計也不會剩下這麼多人。
而更要命的是,這時候後方重新休整好的長槍兵隊伍,再次完成了結陣,並且蜀賊的整體陣型也開始了調整,身邊的對手不停的變幻,把這群長槍兵又給推到了騎兵的面前。
但這幫不要臉的蜀賊,他們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不僅用那個奇怪的長兵器勾馬腿,還有苗刀兵冒著傷亡的風險,近乎不要命的近戰砍馬腳!!!
據老一輩跟蜀賊交手過的將軍們說,蜀賊早年還有一支叫狼筅兵的隊伍,手裡拿著類似竹竿的玩意兒作戰……蜀賊用什麼奇怪的兵器都不奇怪!!!
秦朗和郭淮有點被嚇到了,一時間沒有做出進一步的進攻命令,而此時的吳懿……吳懿是又心疼,又後悔。
而對於郭淮來說,他不是沒有見過戟,但他真沒見過北軍士卒手裡的鉤鐮槍……下意識的以為這是一種奇門兵器,跟長戟不是一回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