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做的目的,不是要擋住魏軍的騎兵,而是要限制騎兵提速。
秦朗並沒有跟張溪真正意義上的正面交手過,他對張溪的名聲自然是知道的,但對張溪的實際能力,卻沒有一個直觀的認知。
秦朗想了很久,也覺得司馬師的這個行軍方式更加合理……畢竟自己即將面對的,是天下名將張溪。
以騎兵的速度來說,衝過這一輪弓弩兵騎射的範圍,並不需要多少時間,而對於覆蓋輕甲的曹魏輕騎兵來說,這些弓矢有一定的威脅,但還不足以造成太多的殺傷。
作為一名老將,在明知道自己想要面臨的對手是騎兵的時候,孟達怎麼可能不設置鹿角來阻擋騎兵。
這個戰果,不僅戴陵看傻了,連孟達都看傻了……這也太猛了。
否則的話,就以現在的地形優勢,孟達恨不得在官道上布滿鹿角,等著魏軍放棄騎兵衝擊優勢,讓騎兵下馬去拆除鹿角呢。
只要騎兵不能提速,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作為曹真留下來的親信班底,戴陵被曹真留在了河東輔佐秦朗,並且在官職上,還是有所提升的。
官道兩側的陡峭山石上確實有蜀賊的弓弩兵設防,但從箭矢的密集程度來看,最多也就是兩到三千人左右。
果然,五百騎兵在一陣快速突擊后,付出了不過七八十人的代價,就衝到了孟達的營寨前方約兩百步的地方。
戰況https://m•hetubook.com.com的發展,也確實如孟達預料的一樣。
如今的戴陵,已經是后將軍了。
可不管你孟達是在玩什麼花樣,帶領肯定是要進攻的,不擊破面前的蜀軍,他怎麼進入河內郡去支援夏侯霸?!
戴陵在猶豫不決,是不是該派出下一批進攻隊伍,再要進攻的話,派多少兵力合適……而孟達現在只有一個念頭。
按照司馬師的說法,騎兵繞道,步兵鑽山,分兵兩路進入河內郡的話,這種進軍方式本身就是一種減輕溫縣防守壓力的方式,比只從一路走,給張溪提供重點防禦的行軍方式要高效的多。
反正就……戴陵是真的想不通,孟達這到底是玩哪一出呢?!
戴陵率領騎兵速度快,雖然是繞路了一趟并州,但終究還是比秦朗的本部兵馬先一步抵達了太行山官道的出口。
所以,秦朗做出了改變,派遣戴陵為主將,韓榮為副將,率一萬騎兵出太行山官道。
只是呢,一開始的時候,孟達的作戰目的是設伏,配合馬岱的遊騎兵殺敵,後勤輜重中並沒有攜帶太多的木料,而這次臨時改變作戰計劃,孟達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修建太多的鹿角。
然後,五百騎兵遇到了目前為止最困難的一個阻礙——拒木鹿角。
但對於現在的戰況來說,有了這個大殺器的幫助,孟達更加有信www•hetubook.com•com心,能守住這個太行官道,建立不世功勛了。
再加上敵軍的箭矢不僅密集,而且連續性非常的強,似乎完全沒有射擊間歇……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這五百騎兵,連一匹站著的戰馬都沒有,連人帶馬,全部躺下了。
而那些反應過來的騎兵,下意識的轉身要逃,卻發現,現在的地理情況,根本沒有足夠他們閃轉騰挪的空間。
倒不如把鹿角前提到兩百步遠的位置布置,第一排彼此拉開間隔的放五個,第二排後置三十步再同樣的放五個……以此類推。
所以,戴陵派出了五百騎兵,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官道的左右兩側都是山石峭壁,騎兵根本無法攀爬上山躲避箭矢,而後退……身後的那些亂七八糟,看起來非常凌亂的鹿角,又再次影響了騎兵後撤。
兩路齊進,進入河內郡。
試探性進攻嘛,兵力不用派的太多,主要是看看孟達這麼乾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秦朗率領三萬士卒,從河東郡兵分兩路,一路騎兵集團走官道,一路步兵穿越王屋山,快速馳援河內郡。
自己親率兩萬步卒,以裴潛為參軍,領兵出王屋山道。
伏擊?!
但,司馬師領教過……孟津渡一戰,司馬師在戰略布局上完全被張溪壓制了,而在戰術上,只有河心州一戰僥倖討了一些便宜。
隨著五百騎兵列陣衝鋒https://m•hetubook•com.com,戴陵也在仔細的觀察著戰場上的變化。
戴陵好歹也是從軍多年的將軍了,作為一個將軍該有的素質他還是有的。
當然,這也跟孟達根本沒想藏有關係……兩千士卒當道下寨,這誰要是看不到,那就真的只有瞎子了。
既然鹿角的數量不夠,那就沒有必要一股腦的全部設置在營寨前方了……放了也阻攔不了太久。
可惜,孟達沒這個時間去做這麼多的準備,臨時砍樹造了二十幾個鹿角,也不足以拖延魏軍太久。
在這些騎兵闖過第三道鹿角防線的時候,就進入到了諸葛連弩二號機的射程範圍之內了。
但隨後,戴陵陷入了沉思,而孟達則陷入了狂喜。
司馬師在什麼地方坑人,都不會拿自己家鄉和家人的安危坑人,他給出的這個建議,肯定是能更好的保住溫縣的建議。
只是呢,戴陵也很奇怪……根據斥候回報,孟達在官道中間下寨,同時在兩側的山石峭壁上安排了不少的弓弩手,到底是想要幹什麼?!
經過司馬師的再三勸說和分析,秦朗最終還是選擇了聽從司馬師的建議,選用了這樣的進兵方式。
秦朗一開始的想法,確實跟張溪所預料的那樣,是打算集結三萬士卒一起走官道,從太行山入河內郡的。
五百騎兵……呵呵。
第一排的五個鹿角放在官道中間,並不能阻擋騎兵從空隙內穿過,但騎兵要想不hetubook.com•com受干擾的繞過這些鹿角,就必須要降速,而第二排的鹿角,其實也是起到相同的作用,讓闖過第一排鹿角的魏軍騎兵依然不敢提速。
理由很簡單,秦朗沒有想的那麼多,而且從統軍作戰的角度來講,騎兵和步兵一同行軍,兵種配置更為合理,遇到蜀賊攔路的話,突破甚至擊潰蜀賊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再一個……五百騎兵對上兩千步卒,又是在平坦的官道上作戰,優勢夠大的了。
本來吧,一路帶著騎兵行軍,快速行進到太行山官道口,搶在秦朗的本部兵馬之前進入河內,也算是一個能力的體現……可偏偏,戴陵在太行官道口,遇到了孟達的攔擊。
硬打?!
伏擊哪有當道下寨的道理?!
當魏軍的進攻部隊靠近到孟達營寨前方一百步左右的時候……漢軍營寨內,八百張諸葛連弩二號機全力齊射。
這個諸葛連弩二號機,確實威力巨大,但也有個缺點……太費箭矢了。
所以,司馬師是無法理解秦朗這麼大搖大擺的領兵去支援河內郡的做法的……這到底是領兵去支援夏侯霸的,還是去送人頭的?!
雖然秦朗也知道司馬師的這個「河東大捷」是怎麼一回事,但秦朗並沒有因此對司馬師的能力有什麼誤解。
這一路上,戴陵雖然急於行軍趕路,但該派出的斥候和偵騎,戴陵並沒有少派,因此,他很快就得知了前方的具體情況。
只是吧,這www.hetubook.com.com個后將軍的職位,對戴陵來說,多少也有點壓力……畢竟這麼多年來,他就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戰績。
這一路上,戴陵的心情還是不錯的。
但,秦朗出發前,司馬師專門來找了一趟他,跟他認真的分析和商議了如今河內郡的情況。
曹魏的騎兵甚至有些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就看到眼前出現了如蝗一般的箭矢鋪天蓋地而來,剩下的事情,就只有兩眼一黑了。
但是吧,孟達到底是孟達啊,這種情況下,他還是有辦法的。
秦朗這個人吧,他最大的優點就是沒有什麼架子,不會剛愎自用,簡單來說就是——他聽勸。
而且……秦朗這次去河內,是要去替換夏侯霸守溫縣的,而溫縣,是司馬氏的老家。
至少在這點上,戴陵還是有點廉恥心的,知道自己的戰績不足以服眾,因此這次出征,戴陵還是很希望能夠建功立業,證明自己的。
一共就兩千步卒當道下寨,面對一萬騎兵的衝鋒,他孟達哪裡來的底氣硬打?!
趕緊趁著這個空檔去修復鹿角,回收箭矢。
其他的其實沒有說太多,就是著重強調了一點,河內郡蜀賊的統帥,叫張溪。
這個主意,還真的不是秦朗想出來的。
當初關中一戰,戴陵的表現乏善可陳,完全被王昶給比了下去,而曹真遠征公孫淵的時候,戴陵又在河東郡,沒有趕上……后將軍這個職位,完全是他作為曹真的心腹,被曹真推薦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