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張溪又讓王雙打著魏延的旗號在東門佯攻,而魏延則悄然返回中軍,率領五千人預備隊,不打旗號,悄然去繁陽到蒼山嶺的必經之路上埋伏,準備伏擊魏軍。
可現在這個情況,跟歷史上可不一樣了……現在是大漢勢大,曹魏勢弱,鄴城都即將面臨三路夾擊,他司馬懿哪裡來的底氣,這麼沉的住氣?!
這要是文欽不能守住,真的被司馬懿燒毀了自家糧草,那就算是能夠圍堵住司馬懿,那也不過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張溪多少也有點嘀咕了,為此,他還特意徵詢了姜維的意見。
這消息傳到張溪手裡的時候,張溪吃驚的同時,也高興了……這個老烏龜,終究是沒能忍住。
但是吧,張溪都已經主動的收攏兵力,暫停進攻,裝作重新打造攻城器械的架勢,給了司馬懿突圍出兵的機會了……魏縣城內的魏軍,卻依然還是按兵不動,看不到任何主動出擊的架勢。
雖然張溪是不知道司馬懿是怎麼在自己的圍城監視下出的城,並且一路上是如何悄無聲息的避開漢軍斥候的探查,抵達蒼山嶺的。
而更加讓張溪詫異的是,司馬懿本人,居然就站在他的大纛之下?!
甚至,為了儘可能的吸引司馬懿出兵進攻,這個存糧地的情報還是真的,整個東路北伐軍的糧草囤積m.hetubook.com.com點,還真的就在繁陽縣東南的蒼山嶺內。
因此,在魏延和姜維的及時提醒之下,張溪總算是看清楚了司馬懿的具體打算。
從戰略角度上將,司馬懿是拿捏住了諸葛丞相的軟肋的。
他難道看不出來,繼續久持下去,對曹魏才是最大的不利么?!
而張溪看到姜維的反應,緊皺眉頭,繼續踱步,來迴轉圈,嘴裏還不停的嘟囔著,「不應該啊……這個老狐狸難道真的是烏龜轉世不成?!」
最後,張溪又下令全軍,開始集結兵力,三面攻城……務必趕在司馬懿逃回魏縣之前,攻克這裏,讓司馬懿無家可歸。
否則無法解釋這個老狐狸幹嘛這麼費勁的往城外撒兵啊。
這頓時讓張溪浮起了一絲不太好的預感……司馬老賊居然還在魏縣城內,難道自己中計了?!
而同樣的內心感受,其實也在司馬懿的心中浮現。
這可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真情報。
同時,張溪又讓姜維領兵一萬,自魏縣南下,形成第二道攔截網,務必要把司馬懿給堵在蒼山嶺附近,來一個瓮中捉鱉。
但魏延不行啊,魏延是大漢的統軍大將,他負責圍攻東門,長久時間不出現,肯定是不行的。
姜維多少有些無奈的搖搖頭,表示沒有……這已經是張將軍今天的第三次和*圖*書詢問了。
是,張溪這邊是無暇去清點司馬懿到底撤回去了多少人,三千人和五千人的區別,光靠肉眼去判斷,也很難判斷準確。
牽制了五萬魏軍在魏縣,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只要其他兩路大軍各有突破,那就不愁司馬懿不撤兵回援……其實等著就好。
更何況,蒼山嶺西北的繁陽縣官道,那邊還有魏延領著五千士卒在呢。
按照這個常理去分析的話,張溪是確實想不到,司馬懿堅守的意義何在。
雖然吧,司馬懿多次出擊燒毀配重式投石車,也確實成功的讓張溪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正面應對,保護配重式投石車上,但問題是,不管是東門看守的魏延還是西門看守的姜維,都不是傻子。
要不……撤回來?!
一方面,其實姜維從一開始,就不太同意張溪的這個作戰計劃……哪有真的用自家屯糧地當誘餌的?!
眼看著三個城門方向,少掉了兩面大將旗幟,司馬懿心中也是狂震……不好,中計了!!!
歷史上的司馬懿,在五丈原堅守不出,是因為曹魏國力強盛,他守的起,也耗費的起……司馬懿是根據自身現有條件,選擇了一個最有利於己方的戰略選擇。
所以吧,姜維的建議是,不要去跟司馬懿爭一時之長短,倒不如撤回所部軍馬,繼續圍困魏縣,和圖書這樣就足夠了。
現在著急決戰的人應該是司馬懿,而不是大漢。
這是張溪的判斷依據,張溪是真的相信,司馬懿會在短期內領兵出城,去偷襲蒼山嶺。
但現實就是如此,司馬懿就是守著魏縣沒有任何動彈的跡象……那自己故意設計,泄露己方的屯糧地點給魏軍的計劃,不就功虧一簣了?!
之前為了應對司馬懿可能的出兵偷襲,張溪先是派出了文欽領兵五千,打著押運糧草的名義去蒼山嶺增援了……可不能真的被司馬懿偷襲了屯糧地,那才是大麻煩。
魏軍出兵五千,突襲了蒼山嶺存糧地。
臨時假造一個屯糧點,張溪生怕被司馬懿看出破綻來,從而導致計劃失敗,所以張溪直接給司馬懿泄露了一個真實的屯糧地點。
如果真的是自己失算了,司馬懿就沒想著要去偷襲蒼山嶺的話……那還是把魏延和文欽叫回來吧。
是的,關於東路北伐軍存糧地的情報,是張溪故意泄露出去的,目的,就是引誘司馬懿主動出城去偷襲。
文欽不在戰場上出現還好說,畢竟文欽的名聲本來也不算太高,率領的又是后軍預備隊,司馬懿應該不會太關注文欽的存在。
這話說的吧,姜維也有點皺眉了,稍微想了一下,才湊到張溪近前,低聲說道,「將軍,依末將之見,那司馬懿恐怕只www.hetubook.com.com是要以拖待變……未必真有心出戰。」
如今兩撥人已經派出去了,可魏縣這裏,卻依然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真的是失算了?!
嗯,對了,還要記得新選屯糧地,蒼山嶺屯糧地已經暴露了,必然不能繼續使用,得保障糧道安全。
經過姜維的再三勸說,張溪也覺得沒必要繼續這麼拖下去……正準備下令讓魏延和文欽回撤呢,文欽的軍報到了。
這就讓張溪有些疑慮了……該不會,自己之前的判斷都是錯的,司馬懿那個老烏龜,真的打算就這麼跟自己耗下去吧?!
而姜維的意見吧,也是傾向於撤回魏延和文欽的。
張溪立刻派遣軍使去給魏延傳令,讓他急速馳援蒼山嶺。
但是,五千兵馬突襲蒼山嶺……真當文欽是泥捏的不成?!
太過冒險了。
張溪一聽姜維的話,頓時也是一陣猶豫……來回踱步轉圈子的幅度更大了。
王雙可以頂著魏延的旗號冒充一時,但兩者的排兵布陣能力都不在一個檔次上,時間長了,必然會被司馬懿發現的。
姜伯約的謀略,張溪還是相信的,但是吧……他司馬懿應該也不是白給的吧?!
再結合之前張溪故意釋放出去的屯糧地點的情報……張溪判斷,最近幾天,司馬懿應該就會領兵去偷襲蒼山嶺了。
但,進攻東門的魏延,戰陣經驗極其和*圖*書豐富,一眼就看出魏軍在進攻失利后的士卒逃逸比例有些偏高,就算以魏縣守軍士氣不足來解釋,也有些突兀。
而進攻西門的姜維,雖然戰陣經驗不如魏延豐富,但是他腦子好使啊……魏軍的出擊頻率有些太過頻繁了,而且每次進攻都不從原路退回,非要繞個圈從其他兩門撤回,這多少顯得有些詭異。
魏縣城南,漢軍營寨內。
張溪正在自己的營帳內來回踱步,時不時的看一眼地圖,再低頭想一下,然後,再回頭問一下姜維,「文仲若處,可有軍報到來?!」
既然有官渡之戰的先例在,魏軍又不利於久戰,張溪不相信司馬懿會放過這麼好的一個破敵致勝的機會。
然而……張溪卻詫異的看到,司馬懿的大纛,依然樹立在魏縣城樓之上。
另一方面,姜維是覺得吧,就算這麼拖下去,對大漢北伐也不是沒有好處。
老狐狸這是要玩瞞天過海的分兵之計啊!!
而這些天,司馬懿的一舉一動,也顯示著,司馬懿確實有主動出擊的跡象的。
是,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歷史上,司馬懿確實是被諸葛丞相給壓了一頭,但是吧,就算再不喜歡司馬家的德行,可司馬懿的戰略眼光你還是得承認,至少是跟諸葛丞相一個級別的。
振奮精神,做好準備,張溪在隔天一早,親自領兵來到陣前,準備指揮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