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幸福的江州人

「稟皇上,根據真實數據調查顯示。」李善長道,「江州百姓對朝廷的滿意度,幾乎是百分百。百姓的幸福指數,也幾乎是百分百。」
李善長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頓時安靜下來。
「但是,他們就是不去做。」
其原因很簡單。
只要所有被分割的水田都是地主家的,就談不上割裂。
他們再也沒特權了,當不成人上人了。
「行了。」朱元璋揮了揮手,阻止群臣繼續拍自己的馬屁,道:「關於出現大量其他州縣的百姓想要遷居江州的事情,咱決定了,不能允許他們遷徙。」
還不允許江州這麼一個『異端』出現。
「與行省相比,江州一個州府的確很小,但它至少也是一個州。墨家能治理好一個州,那就證明墨家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老朱之前讓墨家治理江州的時候,幾乎是完全獨立的治理。
所以雖然他們口頭上都說江州治理不錯,但沒有一個願意效仿的。一和*圖*書個個官吏們,都不想自己管理的地方跟進江州。
「你說的倒很輕巧。」朱元璋冷聲道,「你這麼說,是在否定墨家的功績啊!」
「因為一旦那麼做了,他們就會利益受損,就會不會再有特權。」
「不過,全國百姓都想搬到江州去,陛下卻下令阻止,勢必會引起不小的民怨。為了朝廷大局著想又不能放開讓他們遷徙。」這時候,李善長站出來道,「為今之計也只有讓全國上下,多出幾個像江州那樣的地方了。」
「經濟,決定王朝的生存和發展。」
「不錯!」
「其實,讓百家治理行省的方案,已經提出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利益,決定王朝形態。」
「稟皇上。」此時,翰林院大學士高啟站出班列道,「墨家能夠治理好江州,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江州太小了。」
甚至,用不了多久,他們還會詆毀、或者想盡辦法抹黑江州。
「小地方的確m.hetubook.com.com容易治理好,大一點的地方那就不一定了。一個小水塘里的水容易清澈,是因為裏面的魚很小。」
劉伯溫說完,群臣紛紛附議。
江州,對百姓來說是天堂。
「那麼就應該讓墨家,治理更大的地方了。」
這個道理,秦宇曾經親自給老朱演示過的。
「華夏百姓幾千年來,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根本原因,不是王朝的皇帝、王朝的大臣們無能,也不是什麼時代局限性,而是因為兩個字,利益。」
「咱也正是這個想法!」朱元璋道。李善長說這句話是他授意的,群臣都不響應,老朱也猜到了,知道他們心中的如意算盤,
在江州的治理模式之下,他們想要撈錢,難如登天。
幾乎百分百滿意度,沒有任何誇張。
「請問陛下,要給墨家多大的地方治理?」楊憲站出來問道。
「科技,決定社會生產力。」
「沒有任何摻假。」
「皇上聖明!」劉伯溫www.hetubook•com•com道,「皇上的這『三個決定』,高屋建瓴,橫空出世。應該讓全體朝臣,都學習皇帝的『三個決定』精神。」
「但人數太多了,墨家也不好安置他們。」。
「因為水塘大,裏面的魚也很大。」
但對那些心術不正,一心想要撈錢的人來說,江州就是地獄。
「江州很小?」
「皇上聖明!」群臣紛紛說道。
「但在他們去各行省的期間,百家思想的推行和普及,舉步維艱。其原因,是遭到了封建貴族勢力的打壓,無法適應當地的人情世故。」
「治理州縣,治理王朝,從來都沒有什麼高端技術。」
因為,對比太明顯了。
一言以蔽之,
「成為不朽之王朝。」
「雖然百姓都想遷徙到一個海晏河清的州縣安居的心情,十分迫切,咱也十分理解。」
「不錯!」
「一個大水塘里的水,就不容易清澈了。」
「爾等縱觀中華史書,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可曾有過這樣一個和*圖*書州縣,像現在的江州那樣,百姓人人安居樂業,街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
因為現在的大明朝,還不允許有墨家如此牛逼的學派存在。
群臣聞言,都無言以對。
「要是換做以前,不要說一個州府了,就是一個百里小縣,恐怕都無人能夠做到,把它治理的像現在的江州那樣,那麼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吧?」
和周圍的水塘有聯繫互通水源,再清澈的水池,也會被周圍的污水染黑。
「現在墨家在江州做出了成績,找到了破局點。那麼就應該讓墨家乘勝追擊,治理更大的地方,給其餘百家做出表率,然後百家迎頭趕上。」
敵對勢力如此之強大,當初如果不是老朱把江州的所有治理權都交給了墨家一家,讓監察御史都不能管墨家的治理,恐怕江州絕對無法像現在這樣。
「所有人也知道他們怎樣做就能治理好。」
朱元璋說道。
在大明這片渾水池塘里,不允許有江州這麼清澈的一池水存在。和_圖_書
「整個浙省。」朱元璋道,「咱之前早就說過了,要讓諸子百家治理行省。而且百家分別治理行省,也是秦先生為大明王朝,制定的未來重要方針之一。」
群臣鴉雀無聲。
「如果大臣們能把皇上的『三個決定』精神吃透,搞明白,大明王朝必定繁榮昌盛。」
「百家去各個行省經營,也有很長一段時間。」
但懶得和他們計較,道:「既然墨家的治理成績,是有目共睹。」
當然也不用擔心,分割之後王朝割裂。
「而且其他州縣的百姓都搬空了,對其他州縣也的確不公平。」
一畝大的水田很難做到讓裏面的水清澈透明,但如果把一畝的水田,分割成數十塊小水田,那麼它就容易清澈了。
「楊憲你說的對極了,所以歷代王朝之所以三百年就滅亡,似乎陷入了一個循環,從來都不是因為人們的智慧不夠用。」朱元璋感嘆道,「而是因為利益關係,讓貴族階層們做出了同樣的抉擇。禍國殃民,為害百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