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伏闕上書

「要是真的有心。」李雲澤微微一笑「諸位卿家可獻家中書冊用以教學,可出善款購買教育國債。如何?」
就拿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筆墨紙硯來說,哪怕是最低端的配置,一套下來也得幾兩銀子。
他毫不猶豫的直接拒絕「絕對不行。」
他們一邊購買國債,一邊反對用朝廷稅賦為國債做擔保。
「哎~~~」
愣頭青們在挨了一通來自皇帝的拳腳之後,已然是老實下來。
是他們沒能教育好留學生朱祁鎮,讓他成了千古笑柄不說,還一戰葬送了大明的武勛集團,直接導致文武失衡文臣崛起,從而為之後的滅亡埋下了禍端。
對於白紙一樣的大明孩童們,李雲澤壓根就沒打算讓他們去學那種極為繁瑣,比劃多到讓人絕望的繁體字。
「再有。」夏原吉神情略顯激動「陛下乃聖天子,不但免了孩童學費,甚至還主動供應筆墨紙硯書冊等等學習物資,此乃大功德,臣等泣目拜謝天恩!」
可老油條們,卻是在暗中發力。
早在朱元璋時期,這老頭就給二十六個兒子各家都安排好了輩分表。
眾多文臣齊齊行禮「臣等自當報效陛下,為聖德事出力。」
在韃虜的屠刀面前,讀書人連士紳一體納糧都不敢反對,難不成他李雲澤還沒韃虜做的好?
只要黃金管夠,大眾化的商品想要多少有多少。
教育,永遠都是無底洞一般的瘋狂投入。
現代世界里小商品城,直接訂購圓珠筆與海量的筆芯,外加成噸成噸的紙張。
「早知道你們會拿這個說事,所以從一開始就沒讓你們插手,直接由內hetubook.com.com府負責。」
如果不是知道李雲澤是個跟太祖太宗一樣性格的皇帝,這次就不是太學生來伏闕上書了,而是百官來伏闕上書!
面無表情的李雲澤,端坐在龍椅上想打哈欠。
他探身看著眾臣「不讓戶部拿錢,就是不想給禮部插手的機會。因為朕知道,一旦讓你們插手其中,必然會出數不清的幺蛾子。」
玩武的,無外乎就是韃虜們的那套手法,誰不會似的。
說著眾臣們聽不懂也沒聽說過的人名與事情,李雲澤的目光卻是極為堅定。
至於廢除筆墨紙硯,用簡體字代替繁體字,用新教材取代傳統啟蒙什麼的,必然會引起讀書人的大規模反彈。
海德堡的印刷機轟轟隆隆的開動起來,其生產效率之高,足以讓那些靠著抄寫以及活字印刷的大明人吐血。
至於筆墨紙硯,全部廢棄不用。
「如此之多的書院,需要海量的教書先生。他們的俸祿供給,單個或許不顯,可數量一旦上來了,那就是巨大的財政負擔。」
區別只在於李雲澤現在鎮得住,他們不敢而已。
眾人皆驚訝,不過倒也沒怎麼多想,畢竟這事兒還是得他自己拿主意。
後面的沒再排,估計是因為朱元璋自己都不相信二十代之後,他們老朱家還能當天子。
就算是用印刷術來印刷,以大明此時的適齡兒童數量來說,毫無疑問的是一筆天文數字開銷。
這話問的,誰敢說不可以?
這當然是德政,善政。沒人能從這方面來挑錯,也不敢從這方面來挑。
「不知所謂,以為這樣能嚇的到我?和_圖_書
「陛下,朝廷沒這麼多錢吶。」
他費盡心思弄來搞教育的財貨,能有一小半落入孩童們的手中,那就是萬幸了。
說不插手是不可能的,禮部都已經跳腳了。
妥妥噹噹的又當又立。
李雲澤實在是太清楚文官們的德行了。
可還是那句話,有王炸底牌的李雲澤,難道會害怕他們不成?
因為這改變了他們所熟知的傳統。
現在的話,李雲澤決心要好生教育這小子,絕對不能再走之前的老路。
來就來唄。
現代工業時代的可怕生產力,是大明世界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在於謙與蹇義都外出辦事的時候,夏原吉就是朝中文臣之首。
讀書人多保守,因為守舊會給他們帶來可以預見的好處。
「陛下。」
李雲澤面色轉冷「也用不著你們插手。誰敢伸手,朕就先剁手,再砍腦袋!」
書冊肯定是捐了的,不過一家三五本的樣子,還都是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等等啟蒙書籍,真正有點價值的一本也無。
這讓他們如何能忍,毫無疑問的觸動了核心利益。
李雲澤嘆了口氣,對這種習慣性的拍馬直接過濾「說但是。」
他出列行禮言「新建書院,讓全天下的孩子們都能讀書,此乃立德之大功德!千載以降,唯聖天子!」
他向著外面招呼「劉勉呢?叫他去御書房。」
他們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啊。
而大規模的改變,會觸動他們,讓他們本能的反對。
夏原吉無奈,只能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臣等只是擔憂內府財貨不繼……」
這要是換做那些靠教育發財的所https://m.hetubook.com.com謂老師……嘿嘿,他李雲澤真的能算得上是聖人!
可問題在於,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燕王朱棣一系的輩分表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肉眼可見的,又是一場風潮即將開啟。
文臣們知道這一點,所以也要拿捏這一點。
已經習慣了皇帝這種直來直去性格的夏原吉,吹噓之後直接上但是「可皇明何其大,士民何其多也!現在僅僅只是設置到縣,就足有千余所之多。據說陛下還想要建造更多……」
這年頭的書冊極為昂貴,有些孤本更是價值連城。
李雲澤的面色有些紅潤「朕可比威廉一世有錢的多了,也不像是威廉三世那樣被拿破崙踩在腳下。憑什麼他們能咬牙堅持下去,朕就不行?」
真要是讓朝廷接手,那必然是上上下下各種手段齊出。
李雲澤恥笑一聲「你去,告訴太學生們,全都滾回去上課。不聽話的,直接剝了太學生的身份,永不錄用。」
這年頭孩子也是重要的勞動力,就算是不能下地幹活,可在家裡也是要餵豬養雞,割草放羊收拾做家務的。
因為朱祁鎮登基的時候才九歲,朱瞻基沒辦法教育太久。
「明面上跳出來的是太學祭酒,打的旗號的維護聖賢。」
李雲澤給出的好處,除了不收學費之外,就是一應學慣用品全部免費。
如此之多太學生來伏闕上書,毫無疑問是一場巨大的風波。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李雲澤。
實際上用到了第十代天子,也就是由字輩的時候,大明就已經亡了。
此言一出,m.hetubook.com•com張太后以下皆是變了臉色。
所以從一開始,李雲澤就把事情納入了內府之中,直接斬斷文臣們伸手的機會。
「可是陛下。」果然,夏原吉拍馬之後當即話頭一轉「皇明天下孩童何其多也。如此之多的孩童開銷,這將是一筆真正的巨款,還得是年年不斷增加的巨款!」
「朕自己出錢,供應大明的孩童們讀書,難道也不可以嗎?」
「慌什麼。」將朱祁鎮交給胡善祥,李雲澤從容起身「多大點事。」
歷史上朱祁鎮缺教,朱瞻基要負上一定的責任,可卻不是主責。
這個時候還能留在宣德朝堂上的,不是新近從太學考出來的愣頭青,就是老油條。
心頭什麼都不怕的李雲澤,此時正忙著給長子取名字。
至於說購買教育國債倒是有的,畢竟國債抄家不沒。
無論是在哪兒,李雲澤都是從來不畏懼文官們的小動作,因為他背後有一整個工業世界作為靠山。
「若是還不聽。」龍椅上的李雲澤,乾脆翹起了二郎腿「那就帶去錦衣衛,你們好生教教他們,什麼叫做君臣之道。」
強制上學現在還不是時候,想要讓人家主動來上學,那就得有看得見的好處。
因為三舍法的推行,太學生的身份地位與日俱增。
話說按照這個備份表,胡善祥的長子就是祁字輩。
不給好處不讓插手,甚至還要自己出錢出力?太欺負人了!
聽聞此言,李雲澤下意識的打了個哆嗦。
至於說書冊什麼的,回到現代世界里,直接在暹羅購買了一家印刷廠,之後從婆羅洲的造紙廠里購買紙張,拿著自己修改部分信息之後的標準教和_圖_書材直接開印。
此時此刻,李雲澤卻是完全無所謂,依舊是在逗弄著朱祁鈺,直到成功將其弄哭。
「就叫朱祁鈺。」
李雲澤純粹就是噁心他們的,他做這是之前就已經有了規劃,怎麼可能被文臣們所左右。
他一上來就是拼音字母外加簡體字!
更要命的是學慣用的書冊。
李雲澤搞出了新教材來,哪怕只是啟蒙的,可沒有多少聖賢之言不說,還有許多在讀書人看來離經叛道的東西。
皇子長於深宮婦人之手,必然不會是好事。
李雲澤的腦海之中,已然是開始為其規劃出未來文武兼修的漫漫求學之路。
沒有過多的考慮,李雲澤直接用了這個名字「我會親自教導他,讓他成才而不是去當戰神。」
「誰攛掇的?」
來到御書房喝了碗茶水,錦衣衛都指揮使劉勉,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眾人不好多嘴,畢竟不得干政。
用張太后的話說「叫祁鎮多好聽。」
而且這種事情還非常難以查驗,費時費力又麻煩。
「不行!」
玩文的,他一手兵權一手工業世界的產能。
文臣們都楞了神,怎麼無恥的嗎?
可李雲澤以朝廷稅賦為擔保發售國債,卻是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對。
正在暢想之中的時候,卻是接得急報,說是數以千計的太學生來到皇宮門前,要伏闕上書!
他已經知道文官們想要從哪兒入手了。
陛下,你做的是好事,可古往今來這麼多皇帝,難道就沒有一個想過做這種好事?
「用不著你們擔憂。」
至於結果,一直拖到皇后胡善祥誕下皇子,都沒幾個大臣真正出力。
真正要負責的,是孫若微與張太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