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看畫

也許你會覺得我說的太誇張,難道做假者這點都不知道,那還做什麼假?
要想做假做到跟真的一樣,不留任何破綻,你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可比做一件真東西要多的多呢!
如果流傳至今,那無論是材料還是時間線都沒有問題。
所以呢,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仿古都會留下比較明顯的破綻。
了解唐伯虎的都知道,對他來說,他一生最高成就就是高中解元。
因為他們大多數可能僅僅只是掌握了一些做舊的技法,能做出看上我很像的東西。
他們看的是畫本身,什麼風格、筋骨,什麼技法、特色。
而眼前這畫,我的感覺就是,很符合唐伯虎的風格。
其實,如果前兩者都沒問題,大致上所謂風格就可以不用看了。
那就是同時代的偽作。
因為這些都太主觀,如果僅僅憑藉畫的風格或者技法特色去鑒定一幅字畫的真假。
其次,你還得對繪畫方面的知識,無論是材料、裝裱等都要掌握。
所以,任何一行想要干到能被稱為「師」的,m.hetubook.com.com都不容易。
先看時間線。
當然,這些我自然也是會看的。
材料、時間線都沒問題,最後看畫面本身。
以上都差不多掌握了,你還得學習一些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知識,比如紙張、布料的老化等。
什麼意思?
最後,再看所謂的風格,技法。
這樣也算正常。
別人不知道,我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畫面共計留了兩方印。
這方印在我國書畫史上非常出名,是唐伯虎用的最多的印章之一。
就是比如唐伯虎,他在世的時候,別人就臨摹了他的字畫了,而且臨摹的還特別好。
那,也許你會質疑,這書畫還能不能鑒定呢?
這兩方印,從篆刻等方面來看也都符合唐伯虎所流傳下來真跡上的用印。
看每一塊布料、宣紙、木杆,甚至裝裱用的漿糊。
當然能,但從繪畫風格這個角度去鑒別的話,只能篩掉部分而已。
最有名的臨摹者,那就是張大千了!
眼前這幅唐伯虎的《一剪梅》,我先從破破和-圖-書爛爛的裝裱看起。
而且,風格這種東西其實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但同時,也看出這幅畫是幅真品來。
我看字畫的習慣跟大多數字畫鑒定方面的專家學者不一樣!
其實呢,各行各業都是一個系統工程,尤其做假更是系統中的系統了。
我用高倍放大鏡仔仔細細的研究著。
這幅畫,我前前後後大約用了十幾分鐘方才看完。
仿古做舊更是如此,如今市面上仿古的大多數都不能稱為做舊師。
當然了,話說回來,能有機會進行系統學習這方面知識的人,除了像我這樣家學流傳,其他的人不早就成了專家學者了么。
但,這些不是關鍵。
明 唐寅 印
當然,能臨摹到這種程度,那麼臨摹者本身也是繪畫大師了。
比如,材料的真假,到代與否。
第四,你還得掌握古董市場買賣的相關知識。
山水,畫面布局嚴謹整飭,造型真實生動,山勢雄峻,石質堅峭,皴法斧劈,筆法勁健,墨色淋漓。
所謂的風格、精髓,實際上都www•hetubook.com.com是可以學習臨摹的。
這些錯漏百出,看上去很低級的古董你也不用笑,其實這些貨色的東西佔了市面上假古董的百分之八九十。
所以,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往往會在這方面留下破綻。
當然了,也不排除一種特殊的贗品。
其次,再看畫面本身,時間線是否符合。
看客觀事物的真假。
再次,你還得研究字畫鑒定方面的知識。
說實話,繪畫風格這種東西太主觀了。
這種,就很難進行鑒定了。
只能看的多了,心中會有一些感覺。
一方:唐寅
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
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洒脫秀逸。
也會被很多高級仿品蒙蔽,可惡!
這對於我來說,算是非常長的用時了。
時間線除了材料本身的時間線外,就是看畫面上留下的繪畫和書法,以及款識用印,甚至繪畫技法等等是不是存在時間線矛盾的地方。
一樣,也還是主觀性很強的存在。
如果和*圖*書非要說一說他的繪畫風格,簡單來說:
我從小學習繪畫,後來又科班學了四年繪畫。
我,是從一個做舊師的角度看字畫。
如何看時間線?
回到現場這幅唐伯虎的畫。
很多臨的好的,是鑒別不出來的。
因此,從用印款識等方面看,都是規規矩矩毫無破綻的。
回到唐伯虎的畫上來。
所以,他的字畫中經常會用到這方印。
比如,一方乾隆八年的印出現在康熙時期的字畫上,這就不對了。
而這幅畫從落款上看是唐伯虎晚年時期所作,時間前後順序也並不矛盾。
所以,我們也才會經常在古玩街的攤位上看到什麼紙質的聖旨啊,什麼落款朝代時間都搞錯的字畫等等。
統統都掌握了,方才算得上一個合格的做舊師。
尤其是字畫這種頗具文化價值的古董。
材料沒問題,那就再回到畫面上來。
那必然會錯過太多真品,可惜!
這很正常,唐伯虎的很多字畫中都有這方印。
所以,這首詞差不多是唐伯虎三十歲之後所作。
當然,字畫的鑒定比起其他www.hetubook.com•com類別的古董,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那些所謂專家學者鑒定古董,開口閉口大談什麼風格、精髓,實際上都是狗屁。
在真正臨摹的很好的作品面前,這些都是小兒科。
這就是傳統的書畫鑒定。
但是,這些條件想一想你是不是頭都大了。
唐寅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
甚至,很多畫家自己面對臨摹作品,都辨別不出來那幅是真那幅是假。
是不是說了等於白說,太過主觀?
誰還會去做假呢!
至少,我是沒看出明顯破綻的。
再看印章。
但是,很少有人會系統性的學習和研究歷史、風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首先,這首《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是唐伯虎因科舉舞弊案受牽連入獄被貶后,其生命軌跡逐漸遠離傳統士大夫階層,其筆下開始很多閨怨詩詞和畫。
另一方:南京解元
說實話,都很到代。
就拿字畫做舊來說,你首先得學習臨摹畫家的風格,其次還得知曉歷史,尤其是畫家所生活朝代的歷史。
怎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