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成敗皆蕭何

別說這假貨做舊者臨摹的本身就很到位,就是有不到位的地方,前面連著消耗了你的精力,也必然讓你的眼力有所下降的。
而看的越仔細就越消耗精力。
其實做的挺好,單獨看也完全到代了。
所以,這破綻是很快就被我發現了。
而眼前這件冊子就出現了一個BUG了。
這仿品仿的不錯,級別已經到絕品了。
接著就是假貨了。
所以,鑒定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在書畫鑒定上,做的越是逼真的書畫,越是消耗精力。
這件冊子,若說差一點就到絕品,那差的那一點是什麼呢?
這整個冊子給我的感覺就是,似乎不是一個完整的做舊團隊或者做舊師完成的作品。
真跡的新舊程度,和仿品的新舊程度是有差異的。
仿製,其實說起來也不算難,難就難在就怕真假放在一起對比著看。
說它做的好,一是臨摹的好,完全掌握了八大的風格。
而且,仿品上還做了霉變。
這就導致,出現了差異了。
甚至,同一件古https://m.hetubook.com.com董,自己跟自己比。
不過這件冊子,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因此,它所呈現給人的新舊程度應該是沒有差異的才對。
仔細看,尤其是讓專業的做舊師去看 ,那定然是瞞不過去的。
他這是拿好東西給我了?還是另有貓膩呢?
狹義上的做舊。
好在假中有真,且非常好的把握住了鑒定者心理和精力的釋放節奏。
所以,在價值和做舊級別上,你總得選一個。
但,若有人看出這破綻了,那也是因為著五幅真跡的存在,才讓這破綻更加的清晰了。
如果這個局的確是黃為仁做的,那他也應該沒有想過我會跑來日本看這件冊子吧!
對於一個專業的做舊師,我可以肯定的說,假的始終是假的。
五幅真跡,加上精心的布局設計,讓鑒定者很難看出破綻。
但歲月留下來的痕迹還是不可避免的。
這件冊頁共計十七幅,竟然其中五幅是真跡。
眼前的與館藏的比!跟和*圖*書出土的比!跟所有你認為是真東西的比!
這五幅真跡屬於到代的老畫,傳世幾百年了,雖然保存的尚且不錯。
其一開始連續用了三幅真畫,鑒定師在看一件大貨時,肯定一上來就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么!
好到,如果有人不信賣家甚至可以提出來,那就取樣進行技術鑒定么!
當然了,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原生的,而是各處收集來的,那這件冊子的價值就會折扣不少了。
老的與新的比!
中間又夾著一件真跡,而且最關鍵的是,末了那幅書法是真的。
然後再仔仔細細一幅一幅看下來,我就很快發現不對了。
我是先看了個大概,感覺屬實了不得。
但是從做舊師專業的角度看做舊品,做舊本身不難,難就難在去仿製一件現存的東西。
從做舊的級別來看,這冊子雖未到絕品級,但也是精品+級別的了,一般鑒定師屬實很難發現破綻的。
我前面說過,真正的鑒定其實是一件非常耗精力的事情。
畢竟作品都是各處www.hetubook.com.com收集來的,過去的保存環境不一樣,有差異是完全合理的。
做舊!
如果讓我來設計這件冊子,我不會把這件冊子設定為傳世的老冊子。
而眼前這件冊子,共計十七幅作品。
前面說了,鑒定就是對比。
因此,這件冊子做的好!
我估計呢,應該是有人手裡拿到了五幅真跡,又找專業的畫師畫了其餘的仿品。
而其餘的仿製品呢,雖然內容臨摹的很到位,做舊做的也到位。
筆墨材料這方面我就不多說了,最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
雖然實事求是的講,這種差異不大,大多數人是不會關注到的。
因此呢,我說這件冊子做的好!
但是,交稿后,又拿去讓另一個人合了五幅真跡在一起重新裝裱做舊成一個冊子。
因為,就算如此,也是大多數的鑒定師所看不|穿的。
為什麼說這件冊子是做的真好呢?那破綻又在哪裡呢?
我說過任何實物就怕對比,古董尤其如此。
真的與假的比!
而是設定為,裏面的作品都是和*圖*書各處收集來的,然後統一裝訂成冊,是後世再裝裱的,比如是清中期裝裱的,再搞一個后跋之類的說明一下,那就妥了。
但,又不拘泥於去抄那些市面上已經出現過的八大的畫作,而是稍帶創新。
但是這種差異是存在的,而且還跟這件冊子的設定不符。
這冊子從裝裱,到裏面內容的落款看,應該是統一的,是八大當初做出來的時候就裝裱成這樣流傳到今的。
所以,市面上做假畫的比做假書法的多的多。
就是把新物件變成老物件。
因為你得調動你頭腦里的很多知識和記憶,去搜尋,去對比。
所以,這裏面每一頁作品其所處的保存環境都應該是一樣的。
而是前後兩撥人,兩撥沒有聯繫的人接力完成的。
但對比著看,就有破綻了。
但是,跟真跡比起來,粗看沒有不妥。
而等我接著往下看,再看個三四幅,我突然就看出我問題了。
不過得先說一句真心話,這件冊子做的真好!
而在做舊這個行當里,我們都知道,東西一旦出手,是hetubook•com•com絕對不能出現把原件和做舊品放在一起看的時候。
而這五幅分別放在頭尾和中間,起著心理上的引領和收尾的作用。
我,就是如此。
做舊做的再好,再到代,那也是假的。
這樣,就算出現畫與畫之間的新舊差異,那也能解釋的過去。
二是下足了本錢。
我是看完前面三幅真跡,是越看越奇怪,心想難不成這黃為仁給我唱了一出美人計?
我拿到這冊子之前就認定了這玩意是個假的,所以我在看東西的時候就不僅僅是鑒定它去的,而是在找破綻去的。
二來,其實是先入為主的心理起了作用。
否則,絕大部分做舊品都會被看穿。
先讓你連看三幅真跡,一來消耗你的精力,二來建立你的信心。
否則,他就不這樣設計了!
其實懂的人應該知道,書法比畫更加的難以臨摹。
因為,所謂古董鑒定,其實就是對比。
這做局的人選了價值,他其實也沒錯。
當然了,我這發現不對一來是因為我的眼力水平在這裏。
真跡的色澤反而略淺,而仿品則更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