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說他12歲就自己做生意?
鬧得這麼大,自然跟王越的年齡和人氣有關,至少以往中科院新選院士沒這麼大的關注度,他可是被中央點名塑造的天才。
由於大都是上了年紀的學者,中午的宴席並沒有喝酒,只是在中科院食堂簡單地整了兩桌小炒家常菜。
第二天的早上,各大報紙也相繼出爐,大肆報道王越當選院士的新聞。隨後的幾天里,就連各地的市級報紙,都有提到王越當選院士的事情,凡是機關單位上班的人幾乎都認識了王越。
王運濤:天才得有些過頭了。
「不認識,可能是哪所大學的教授。」
王運濤:沒有意外,他說把天捅破了,我都相信。
王運濤:是的,具體的我不方便透露,但我可以說,他現在的生意做得比我大。
王運濤(苦笑):事實上,從他10歲過後,我就沒再管過他。
一m•hetubook•com.com
邊吃飯一邊聊天,午後又喝了會兒茶,直到三點鐘才陸陸續續出來。
每年中科院、社科院新增院士,其實普通人並不太關注,大家寧願去看娛樂明星。
魏旭(小學同桌):我跟王越做過一年的同桌,當時我9歲,他才7歲,跳級上來的。感覺沒什麼不同的樣子,該玩的時候玩,上課聽講也不太認真,就愛看些課外書,而且還經常不做家庭作業。但他很聰明,每次都考第一名,我還抄過他的卷子。
王運濤:是沒法管,也管不了。那小子也調皮搗蛋,而且一闖禍就是大禍,他11歲就砸別人的車,這種事說出來你信嗎?
魏旭:早就不聯繫了,我就跟他同桌過一年,之後他又跳級了,聽說直接去讀初中。
王運濤:我說了,我管不了。說他不聽,打他的話,我又打不過。哦,對了,hetubook.com.com那小子從小練功夫,三五個成年人近不了身。
記者:王教授果然從小就表現得很天才。
那新華社記者說:「院士們正在吃飯,你們還得再等會兒。」
「沒見到王教授啊。」
今年因為有王越在,許多娛樂媒體記者都趕來採訪,結果被堵在大門外,苦逼地等著王教授從裏面出來。
記者:你們現在還聯繫嗎?
王運濤:反正他從小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樣。
《南方都市報》則直接來了篇通訊報道——《論天才的誕生與成長》:「王越以26歲的年齡,榮膺中科院院士頭銜。而他不屬於傳統的學者,他拍電影、做綜藝、搞直播,隨時隨地顯露出自己的與眾不同,讓我們看到一個學者精彩的業餘生活。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呢?就此,筆者採訪了他小時候的鄰居、同學和父母……
記者們在大廈hetubook.com.com
前等著,從早上等到了中午,結果連個人影都沒見到。
記者:……砸別人車你也不管?
記者:看來王教授從小就有自覺性。
「怎麼還有外國人?」
保守派認為王越太過高調,不是做學問的正確態度,這種做法容易把學術界的風氣搞壞。
王越剛一現身,記者們就聞風而動,20多人全擠到他身邊。
「中科院今年好像新增了幾個外籍院士。」
開明派則指出,王越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使大眾百姓更加關注學術研究,這有利於科學的普及和推廣。
《人民日報》報道:「昨日,中科院正式為61位新增院士頒發證書……王越教授以其在數學和計算機領域的卓越貢獻,同時獲得兩份院士證書,並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這標志著我國的科學研究正在走向年輕化。」
記者:有人說,王教授是最成功的富二m•hetubook.com•com
代,你對此怎麼看?
王越還沒回答,又有人問:「王教授,你當選了院士,以後還會繼續混娛樂圈嗎?」
記者:您的地產公司可是上市企業。
「那老頭是誰啊?」
記者:王越在你的印象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來了來了!」
一個女記者跑得最快,衝到王越身邊問:「王教授,我是澎湃新聞的記者,請問你當選院士後有什麼感想?」
對此,學界看法不一。
魏旭:也說不上活潑還是內向,反正就跟一個小大人似的,什麼他都懂,有麻煩事找他幫忙,一定能夠解決。
眾記者無語,只能苦逼地繼續等待,不少人叫了外賣蹲街邊吃盒飯。
記者:他性格如何?活潑還是內向?
……
王運濤:他絕對不是富二代,他小的時候,我們家裡的條件一般。等我把生意做大,他自己就已經在做生意了,他12歲上大學的錢都是自己掙的,這m.hetubook.com.com麼多年沒有花過我一分錢。
中科大廈位於中關村大街。
當天下午,就有部分網站開始報道,相關新聞圖片是向新華社記者買的。
記者:王總,你兒子26歲就當選中科院院士,你會感到意外嗎?
各種問題如同機關槍掃射,那陣勢看得其他老教授們咋舌不已。這哪是學者啊?活脫脫就是個大明星。
王運濤:呵呵,你把那小子的公司往大了想,越大越好,我只能說這麼多……」
「王教授,你自導自演的《那些年》,還有幾天就點映了,你對票房有沒有信心?」
這篇新聞通訊採訪了很多人,報道之後引起巨大反響,大家最關注的就是——王越隱形的公司到底是哪家?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1點,突然從裏面出來個新華社記者,其他同行連忙上去問情況。
記者:現在好多家長就想問,您當初是怎麼培養兒子的?
記者(笑):你對兒子的能力很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