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吃苦耐勞(上)

「不是說大學晚上十點關門嗎?再不回去就來不及了!」王衛東說道。
王衛東突然拉住那個戴眼鏡的大學生問道:「現在是冬天,你怎麼還穿單鞋?」
趕到工廠的時候學生們已經到了。
這些學生都是無線電系的學生,是張教授在很小的範圍內就找來的。
「衛東,你想沒想過將來找機會到機關或者工廠里上班,總在外面晃太可惜了!」王素珍說道。
「我看見有一個學生還穿著單鞋中午出去就買了一雙,等晚上找機會悄悄送給他。」王衛東小聲說道。
看著遠去的學生們,王衛東站在工廠大門口呆立了半天。
可是那是單鞋不是冬天穿的鞋。
他驚訝的發現十七個學生們自動的分成兩組,一組十四個人把電子元件焊在電路板上,另外三個負責把焊好的電路板安裝進小塑料盒。
「衛東,那雙棉鞋是給誰買的?」王素珍問道。
大學的時候也有很困難的。)
再一次躺在床上睡覺,王衛東睡得很輕,根本睡不實。
王衛東低頭清點和_圖_書已經安裝好的收音機然後與學生核對完數目后把收音機搬進倉庫。
八九歲的孩子每天來回十七八公里,風雨無阻。
「先吃飯!吃飽了再干!」王衛東從書包里又掏出幾頭大蒜放在桌子上說道。
他回到辦公室關好門打開電視劇用很小的聲音看著電視。他躺在床上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八十年代能夠上大學的都是心靈手巧的孩子,而且還是無線電系的,他們看一遍就足夠了。
為了節約成本,這些收音機連包裝盒都沒有。
收聽的時候插上耳機打開電源開關就可以了。
王衛東給他們每一個分配完電子元件后說道:「我回辦公室,你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就進來問我。安裝一台兩毛,多勞多得!」
王素珍覺得王衛東人品不錯能力強,這樣的人就應該去機關或者事業單位和國營工廠。
這樣分工合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不少。
張教授用了很短時間就說好了十幾個願意放寒假后願意留下在無線電廠干一個星期再回家的學https://m.hetubook.com.com生。
王素珍露出微笑,她現在越來越喜歡王衛東這個年輕人。
王衛東中午出去先到商店買個一雙四十二號的條絨棉鞋,然後又買了三斤肉回到家裡。
學生們就用喝水的大茶缸盛飯吃,半個小時后陳季紅倒掉菜盆里的湯湯水水后把兩個大盆摞在一起端回家了。
王衛東一邊往辦公室走一邊在心裏感嘆八十年代大學生的心靈手巧和吃苦耐勞。
王衛東下床走到外面然後招呼幾個學生幫他從倉庫里往外搬裝電子元件的盒子。
做好這些事情王衛東又在外面看了一會,這些大學生幹活的速度比白天幹活的工人高很多。
王衛東先給他們做示範,要生產的收音機很簡單,只有兩個火柴盒拼起來那麼大的一個盒子,沒有指針,電路板上只有八九個元件,一個電源開關和一個耳機插孔。
就是考上一個中專也是讓人高興不已的事情,鐵飯碗到手了。
王素珍一直沒有走,她看著學生們吃飯,看著王衛東走回辦公室。和_圖_書
高幫的解放鞋在東北又叫農田鞋,幹活的時候土塊沙粒不會掉進鞋裡。
學生低頭看著自己的雙腳不好意思地答道:「多墊幾副鞋墊包上裹腳布不冷。」
「是!」學生答道。
等從南方訂購的單耳耳機到貨后和這些收音機一起運到學校就行了。
「今天就到這裏吧,吃完東西收拾收拾工廠的工人就要來上班了。」王衛東說道。
糧店的大米雖然便宜但是一個月定量的那兩斤根本就不夠吃,現在有錢了,王衛東基本上都是從市場上買大米吃。
他買了六七斤油條和一鐵皮壺豆漿回來。
二月一號是大年三十,王衛東跟這些學生商量好從一月十五號開始干一個星期。
王衛東回到辦公室從書包里掏出一雙棉鞋放在辦公桌下面。
雖然比從糧店買的更貴可是無限量只要有錢就可以買。
「我們大家商量好了,今天晚上干一個晚上,明天早上回學校睡覺。」學生答道。
搬完之後王衛東沒有回辦公室休息而是站在旁邊看著十幾個學生安裝收音機。和*圖*書
從包產到戶開始市場上開始出現賣糧食的農民。王衛東和家裡其他人的糧食關係還在襄陽化工廠,父親王海富從糧店領糧給他們郵寄過一次,剩下的都是從市場買的。
王衛東睜開眼睛看見一個戴眼鏡的學生正俯身看著他。
(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同桌小姑娘家裡就很困難。沒有小自行車,他爸把家裡又大又破的自行車給她騎,她只能左手握住車把,右手握住大樑用胳膊夾住大樑,兩條小腿在下面蹬。腦袋和自行車把一樣高。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說是百里挑一一點都不過分。小學畢業就有一部分學生進入社會,初中畢業能進入高中學習的並不多,等到高中畢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考入大學。
早上五點半王衛東拎著燒水的鐵皮壺走出工廠。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王衛東突然被一個人推了兩下。
王衛東讓自己腦袋清醒一下問道:「你們都想干一個整夜不休息?」
……
換句話說只要是人才就應該進入體制內,在王素珍的觀念里只要是人才如果不進入https://www•hetubook.com•com體制那就不正常!
王衛東看了看手錶,已經快晚上九點半了。
讓陳季紅燜了兩高壓鍋的大米飯,王衛東用豬肉和酸菜燉了一大鍋。
「白天工廠工人干到下午四點,你們四點半到這裏,工廠給你們準備一頓晚飯,然後你們就開始幹活。」王衛東說道。
下午四點王衛東和陳季紅端著兩個大盆趕到工廠。
與幾十年後相比,八十年代農村出身的大學生比例更高,貧困學生也更多。
整個晚上十二三個小時十七個學生幹得工作量比工廠二十多個工人兩天幹得還多。
從下午五點開始,這些大學生幹了超過十二個小時!
「怎麼了?你們要回去了嗎?」王衛東問道。
把手裡的收音機安裝完,看著學生們狼吞虎咽的吃東西,王衛東在一邊清點收音機。
王衛東忙著分配電子元件,這一次他分配的元件比昨天晚上多很多。
「你分配的元件用的差不多了,再發一批吧。」那個學生說道。
和昨天晚上把他推醒的大學生核對完數目然後客客氣氣地把這些大學生送到大門外。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