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赳赳老秦
第五百四十七章 沖陣

左右連忙苦苦勸道:「那吳三桂不過一莽夫,如何比得上陛下千金之軀!」
也不知過了多久,好容易看到了一座堡壘,喚作「鎮寧堡」。
他便被戰馬掀翻在地上,摔斷了一條腿。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勝敗乃兵家常事!」左右連忙一邊扶住多鐸,一邊勸慰道。
原來這是素來脾氣暴躁,為人魯莽,為此沒少受到洪太和多爾袞的訓斥。
雙方僅一個照面,就被吳三桂及其家丁劈落馬百餘人。
然而,這吳三桂識得華蓋,卻不識得多鐸本人,這才讓他僥倖躲過了一劫。
若是沿原路返回,由於羊腸河道阻隔,卻是不能了。
若論衝擊力,這馬上偃月刀給長槍提鞋都不配。
多鐸繼承了洪太手底下的兩黃旗,他手底下這些巴牙喇營正是洪太兩黃旗的殘部為基礎,重新組建的巴牙喇營。
為今之計,唯有東、南和北三處可去。
在冷兵器時代,將乃軍之膽。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清國皇帝」多鐸。
這是這話聲音略微大了一點,只駭得左右臉色www.hetubook.com.com大變,恨不能當場捂住他的嘴巴。
「吳三桂,我與你勢不兩立!」多鐸自知今日難以向吳三桂復讎,只得無能狂怒的叫囂道。
三日無話可說,只是一路向北。
若非吳三桂兵少,又不識得自己,今天就要栽在這裏了。
隨著多鐸一聲令下,「葛布希賢超哈」紛紛迎了上去,一時間銃聲四起,箭如雨下。
此時的巴牙喇營並非後世護軍營,並非帝王的御林軍,而是由每旗旗主抽調精銳組成的精銳營。
眾人聞言士氣稍振,這才挑選了一些勇士前去搜索吳三桂所在。
也不知過了多久,好容易擊退了吳三桂,待到多鐸返回中軍,卻見原本華美的華蓋早被人焚了大半,原本粗壯的旗杆亦多了好幾道刀痕。
若是尋常時節,那吳三桂倒是能夠一路向東,深入韃子腹地,攪一個天翻地覆。
這廣寧等地為建虜所奪以後,邊牆以北的韃子和其沆瀣一氣,自然不再向南侵擾,這些堡壘城池便廢棄了下來。
然而,吳和_圖_書三桂沒有看到,就在他帶來左右家丁離開之際,正有一群人翻身下馬,連忙扶起一人來。
這多鐸用箭在丈余距離射傷了吳三桂,卻不意吳三桂同時用偃月刀劈傷了他的馬。
他不由提起馬鞭,連抽數人,只抽的一干侍衛皮開肉綻,無人敢勸。
那吳三桂見狀,只命桑昂和那木氣兩人率領麾下騎兵和起糾纏,自率家丁親衛猛突「葛布希賢超哈」營。
言畢,竟喝令左右為其披掛,就要上陣對戰吳三桂。
「啊!」他不由慘叫一聲,也不知被敵人傷成了什麼樣,只是順手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后金將領砍去。
左右亦為之精神一振,不由棄了「巴牙喇營」,直撲華蓋所在。
遠者有孫十萬,合肥一戰,成就張八百威名。
「莽夫?莽夫怎麼了,朕就是莽夫!」不意多鐸聞言不怒反笑。
故而,吳三桂略作猶豫便下令一路向北去了。
一陣鳥銃、箭雨過後,除了有七八個倒霉蛋被殺傷了坐騎,跌下馬去以外,其他人身上雖然掛滿了箭支,如同m.hetubook.com.com刺蝟一般,一往無前的衝進了「葛布希賢超哈」陣中。
原來,剛才與吳三桂交手之人就是多鐸。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哪怕多鐸有再多心思也是無法,只能硬著頭皮硬挺到底。
吳三桂只聽見一聲馬嘶,便打馬而過。
多鐸看了一眼正在被吳三桂沖亂了陣型的中軍,頓時怒不可遏,就要上前廝殺,卻不意小腿一疼,差點又摔倒在地上。
「快,快攔住他!」那多鐸本來在後面激勵士卒,怎麼也沒有想到居然因此被吳三桂發現了動向。
蛇山以北,乃是遼東邊牆,當初為了防止蒙古侵擾和其他邊鎮一樣,修築了大量堡壘。
「殺!」隨著雙方嘶吼一聲,雙方毫無花哨的撞在了一起。
這左右侍衛哪壺不開提哪壺,反倒觸怒了多鐸。
若是繼續向東,幾乎一定會撞上后金的主力,那是取死之道。
吳三桂鬆了口氣之餘,習慣性的選了幾個探子,派進去查探一番,準備入城休整。
他不由大喜道:「此必多鐸所在,諸位且隨我衝殺!」
想到此處,m•hetubook.com.com多鐸陰沉著臉,厲聲下令道:「凡能擒殺吳三桂者,賞金千兩,授巴圖魯之號!」
多鐸見狀不由大吃一驚,不由驚嘆道:「不曾想這吳三桂竟如此勇猛,看樣子非朕不能拒之。」
原本密密麻麻的人群,肉眼可見的稀疏了一些。
吳三桂並不知當面即是「大清國皇帝」多鐸,只道是多鐸的巴牙喇營,便打馬迎了上去。
如果為將者在遭到敵人突襲的時候,如果應對不當,往往會引發不可意料的崩潰。
這才披掛了鐵甲,捉起了長弓戰刀,帶著百餘人向氣勢洶洶的吳三桂及其家丁迎去。
盛怒之下,吳三桂一刀砍去,卻不意被對方磕了一下,帶偏了刀僅,一刀斬在了下面。
待到他好容易殺透了敵陣,這才看到一頂華蓋被一群人簇擁在中間。
吳三桂下意識一低頭,只覺得頭盔一震,然後一股鑽心的疼痛傳來。
吳三桂的心思便是繞道此處,先略作休息,然後再從羊腸河上游繞道折回。
那吳三桂和其麾下家丁不僅武藝高強,更是身披雙鎧,刀槍不入。
「殺,殺!」m.hetubook.com.com吳三桂強忍著身上隱隱作痛的傷口,一邊大聲疾呼,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偃月刀。
奈何今日多鐸帶領大軍前來,如今與其交手者,不過是前鋒營「葛布希賢超哈」而已。
這巴牙喇營經歷過關內慘敗以後,人數已經降到八百左右,已經不復昔日之盛。
近者有陳友諒,一命嗚呼,成就朱氏近三百年帝業。
好容易甩開了韃子的騎兵,吳三桂與桑昂、那木氣兩營彙集一處,略作清點,卻是損失了二百余騎。
原來這吳三桂沖亂了多鐸中軍以後,搜尋了片刻,不見多鐸何在,而經過多次衝殺以後,吳三桂及其家丁早已經筋疲力盡,便醞釀著撤退。
而就在吳三桂及其麾下家丁接近巴牙喇營的瞬間,突然一陣箭雨迎面射來。
「陛下,怎麼辦?」待到眾人救起了多鐸,不由紛紛開口問道。
那吳三桂剛剛殺透了一陣「葛布希賢超哈」,渾身浴血,大呼痛快,剛好望見多鐸一干人等領兵趕到。
但是,若論混戰收割,這偃月刀就是「冷艷鋸」,左劈右砍,前撩后拖,無法不可以殺人,無處不可以殺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