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十倍年收入

平常動不動就要翻圈出欄,今天死活不出來。
「如果他們願意,每戶能分個幾分塘。」
王興漢也沒有急著跟老書記講。
老書記又問:「這麼賺錢的生意捏在自家人手裡,人家不眼紅?」
抽煙時,看看老媽,老媽的表情是同意。
趕著它們不情不願地朝大隊上走去。
不過,現在要加上王興漢和大哥啦。
兩頭豬最後賣了七百塊出頭。
老書記頭也不回,「我去找殺豬的來收豬。」
王興漢點點頭,「這些我都曉得,我只是在通知你……」
就他這邊把豬買了,殺了之後,再轉手賣給大隊。
而是等老書記有興趣的時候,不耐煩地問了一句:「多少斤?」
殺豬的拿著破竹竿打著豬屁股……
「賣老子的酒瓶子,老子要了你的命。」
這時候恨不得把豬頭埋在潲水裡橫掃。
「豬吃的是啥,是糠,咽的是菜,你以為地里的紅苕是哪個吃的。」
日子就是這麼一點點省出來的。
三兩步衝進豬圈,一桶潲水倒進石頭槽子里https://m.hetubook•com.com
一想到每戶人家有七八千塊的收入……
王興漢說:「老爸,豬的消耗太大了。」
王興漢說:「萬元富還這麼稀罕的情況下,一年能讓他們掙七八千塊,每人每年的收入少說有三千塊。」
「老爸,你知道那一畝的網箱里的魚等明年年底出網的時候,要產多少斤嗎?」
農村裡有點家底,屬實不易,別說一頭豬,就算是三毛錢一瓶的「香檳」瓶子都在家裡留得好好的。
現在的問題是,擔心老媽拎著潲水桶往下一甩的那一刻,可能會把腰給閃了。
王耀祖問:「老爸子,你去哪?」
看到老書記神情複雜的樣子,王興漢在想,自始至終想讓河廟嘴起飛的恐怕也只有他老書記了。
「不就是用來餵豬的!」
「產出比太低。」
老書記不至於這麼過分。
呼嚕呼嚕……那兩頭畜牲一聽老爸子要給他們做主,又開始歡快地吃了起來。
陳德歡剛拿網子把死掉的www.hetubook.com•com小魚苗撈乾凈。
王興漢和老書記在外面抽煙,「養魚真這麼賺?」
所以說什麼隔輩親的,可能有點片面。
表情像在說:我們拿你當兄弟人,你想把我們給賣了?
事以密成!
豬肉消耗得也快。
「八九年三川縣每人每年的年收入還不到三百。」
這還是殺豬的大方。
過年的臘肉可能都只有用買的。
老書記擠著眉頭拚命地搖頭,「不曉得,不曉得,不想曉得。」
他爺爺一個大嘴巴子抽得這孩子哭了一個小時。
那表情就像老大要賣的是他的兄弟。
只是她有點擔憂地看了看裡屋,老書記果然氣呼呼地就出來了,「賣賣賣,老子把你賣了。」
「家裡除了一家子的口糧和餘糧之外,以後要用來養魚。」
老爸聽到老大要賣豬,有點生氣。
出來了,哪裡還有讓它們回去的道理?
全部都撿了回來,順手丟去餵鴨子。
如果是老媽年輕的時候,做這些事一點問題都沒有。
「一年也有七八千塊的收入了和_圖_書。」
「意思是,同樣的糧食養出來的豬肉太少,不划算。」
王興漢點點頭,「確實很賺。」
說是要用來打醬油打醋。
老書記一邊說道,順手把七百多塊交給媳婦。
可是媳婦轉手就給了大兒子,當然,不會讓老書記看到。
老書記的臉一下子就皺成了一團,心痛啊……
為了不把豬潲灑出來,潲桶都是跺在灶台上。
殺豬的扯著豬耳朵拚命把它往外拖,拖出來后還想跑回去。
「按江團現在的價格,魚販子來全部懟了,一斤的價格大概是一塊六七的樣子。」
老二從灶眼裡夾了根還帶著火星的柴塊,把煙點著。
「整個大隊不到兩百戶。」
兩頭豬在圈裡拚命地拱,一邊拱一邊嗷嗷地叫,歡快得很……
老書記的神情變得很嚴肅,「這些話,你不要拿出去亂說。」
吃得正歡的兩頭豬猛地一抬頭,從圈柵板的縫隙當中直勾勾地看著那個要把它們賣掉的男人。
嘩!
「大隊上六口堰塘,幾十畝。」
豬圈裡叫得正歡的兩頭畜牲如遭和*圖*書雷擊,一下子什麼聲音都沒了,安靜得一逼……
「三萬多斤!」
「對的,四五萬和七八千的差距有點大哦!」
屋后的那個大院子是彭家的。
老書記臉一黑,「讀書你厲害,農村裡這點事,你真的是一點門道都摸不到?」
老書記一聽,數目對不上啊!
個把小時后,它們又開始叫,昂,昂,昂……(老穀子,你個垃圾,你玩不起,你賣隊友)
老大急忙從老媽手裡扮過潲水桶,扭腰一甩,七八十斤的慣性帶著大哥就朝豬圈的方向飄……
等老大再舀第二桶的時候,突然說:「媽,這兩天把豬賣了吧!」
本來賣豬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了。
讓老書記本就不晴朗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
老書記是擔心這些話傳出去了,兒子要是辦不成,不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柄?
這下子還要動糧食。
一張張的膠紙也要留下來,你總不知道什麼地方需要膠紙來墊墊補補。
「以後養魚要用糧了!」
「你剛才還說,有……有……」
一瓢一瓢舀滿了再從灶台上給拎hetubook•com•com下來。
「四萬斤也是有可能的。」
轉頭小跑著去把一把跟扁擔差不多大的秤桿給拖了過來給殺豬的稱豬。
還要幾個人幫忙才能把豬重給稱了。
這條路修完,學校翻修過後,大隊上的豬恐怕要被吃光。
這幾天開始修路修學校,已經要管兩頓伙食。
王耀祖和王興漢回家的時候,果然趕上老媽在餵豬。
誰敢信,這兩頭畜牲的眼神當中居然帶著驚恐。
「我當個村支書,一年收入給他們翻十倍,老書記還有什麼意見?」
王興漢說:「這就是我為啥只租一口堰塘,只搞一畝的水面。」
王興漢趕緊補充,「四五萬塊!」
如果沒有記錯的,這一年的酒瓶三毛錢一個。
只是他覺得日子過得好好的,大家的身體都還健康,何況又有時間和精力,為什麼不養豬了?
老書記的眼裡滿滿都是期盼,但又擔心這隻是老二吹的牛逼……
兩頭大肥豬方才一直拱圈……
老書記一下子從條凳上站了起來,一言不發地往外走。
彭家的小孫子前兩年要賣了他爺爺的酒瓶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