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飛雪迎春到
第九十三章 一條腿粗一條腿細

前世就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一頓飯秦東根本不在乎,他也不怕什麼外事紀律,正好這幾天吃地瓜吃得難受。
「我立軍令狀!」陳世法昂然道:「不成功,則成仁!」
日本人?
他返身從包里拿出一台相機來,輕輕地放在吃飯的圓桌上。
很快,洗凈的地瓜放在盤子里端了上來,「請用。」秦東客氣道。
噢,地瓜玉米面兒稀飯,地瓜小米粥稀飯,蒸地瓜……這幾天,秦東簡直掉到地瓜宴里去了,柳枝怕這些地瓜壞掉,抓緊突擊。
如果讓秦東細細數來,他還是認為,勇氣才是八十年代最可貴的東西。
「噢。」藤野清志像想起什麼,「來時匆忙,我帶了一件小禮物,還請秦先生收下。」
他拿起地瓜啃了一口,「嗯,甜。」
「還有我。」杜小樹不知從哪蹦了出來。
「好,那一起去,我很喜歡孩子。」藤野清志親切地想摸杜小樹的頭,可是反手就被杜小樹擋開了。
陳世法定下來的事,出乎秦東的意料,雖然有抵觸情緒,可是一聲令下,周鳳和和武庚去了省廳,工會www.hetubook•com.com主席老魏去了上海,管技術的副廠長方令憲去了廣州,陳世法則去了秦啤,綜合各地的意見,看到底要引進一條什麼樣的生產線。
當牛排上桌,學會了用刀和叉的杜小樹和秦南,熟練無比地切著牛肉,藤野清志吃驚了,「秦先生,你們常來這個地方?」
「哥,我也想去。」秦南不知什麼時候下學回來,堵在了門口,小聲道。
杜小樹的臉上立馬浮現出警惕的表情,幸好他的「洋火槍」不在身邊,否則非掏出來對準這個日本人不可。
地瓜?
「三千萬?」聽到陳世法報出數字,周鳳和倒吸一口涼氣,空氣確實是涼的,他心裏更涼,作為前一把手,他太知道嶸啤的家底!
對於陳世法的勇氣,寧肯賭上自已的前程,如果沒有強烈的事業心,秦東沒法作出其他解釋。
「再看我們嶸啤,有八十年代先進水平的灌裝設備,也有四十年代落後水平的制麥、發酵設備,這明顯就是一條腿粗、一條腿細……」
「突突突——」
在場的廠和-圖-書中層幹部都在看著陳世法,梁永生也不表態,王從軍倒笑了,「老陳,你就不怕弄砸了成為負債纍纍的乞丐?那你可就成了八百多人的『乞丐幫幫主』了。」
哦,藤野更是驚訝了,來時他已打聽清楚,這個秦東今年只有十八歲,自己比他大了一旬,本來來到這個破敗的地方,他有著極強的優越感,現在優越感突然蕩然無存。
「我在日本的時候也常想,是一個什麼樣的技|師解決了我們的設備與中國的酒瓶兼容的問題,沒想到您這麼年輕。」藤野笑道:「有些具體的技術細節我想請教一下秦東先生,如果不嫌棄,我請您出去吃頓便飯如何?」
秦東笑了,日本也有地瓜,現在他就想給他地瓜吃。
當陳世法提出擴建一條具有三萬噸生產能力的生產線,並且要求這條生產線全部採用微機控制和八十年代先進設備,當頭上區里領導和局裡領導的面兒,他還是公開表示反對。
可是,眼前的日本人倒像是個大學生,舉止溫和,態度儒雅,讓那些準備干架的鍾家窪的爺們https://m.hetubook•com.com大失所望。
「那到海員吧。」秦東笑道。
溫和如周鳳和竟也粗野了一句:「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理光牌膠片單反相機,比國內流行的海鷗、珠江又小巧了許多,這樣一台相機價格也得上千元了。
在大事上,廠里的領導班子毫不含糊!
「從前年開始,國家啤酒專項項目實施,七十多個項目,有新建也有擴建,他們用的都是國家的錢……」陳世法的聲音不高,但充滿了力量。
「請,屋裡坐。」秦東一伸手,從他的臉上他就知道自己猜測是對的,「小樹,上地瓜。」
來人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種難以置信的表情來,「哦,我是日本人,藤野清志,請多多照。」他深深一鞠躬,卻被院里的鄰居都圍住了,日本人,只在電視上看到過,連柳枝也拿著地瓜從廚房裡走出來,看看小日本到底長什麼模樣。
看著眼前倔強的老頭,他不禁想到了那個美國老頭,想起了他的乞力馬扎羅的雪,在高高山頂有一具已經風乾了凍僵了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和-圖-書找什麼呢,沒有人明白,也無法做出合乎常理的解釋……
「秦東先生,就像我們叫這上叫山芋,你們叫地瓜,我們小森公司的灌裝機到了貴國,可能水土不服,時常會打破酒瓶,是你改良了機器,我特地過來看看,沒有聯繫您就冒昧到府上打擾,很是失禮。」
……
海員,是指青島海員俱樂部,在八十年代,那裡就相當於北京六十年代的老莫!
「煮地瓜。」
秦東的挎子開進回了鍾家窪,「枝姐,晚上吃什麼?」
三萬噸好聽,但是三千萬元畢竟不是小數目,以現有嶸崖啤酒廠資產作抵押,尚不足份額,就是今年的利稅全部予以返還,也還差著一大截。
秦東笑了,他忘記告訴藤野了,秦家和杜家,也算是魯菜世家了,刀功,是廚師的根本啊!
杜小樹抓抓耳朵撓撓腮,「明白!」
「謝謝。」藤野清志的漢語講得真好,不細聽,幾乎聽不出日本味來。
「東哥,有人找。」杜小樹推開院門,後面跟著一位清癯瘦削的青年,西裝領帶,很是禮貌。
今天已經距離座會談會一個周了,武庚明天就要https://m•hetubook.com.com從省廳回來了。
「小森公司?」
「堪笑明明兩條腿,走來常是不均勻,梁區長,我們等不了三年兩年了,兩三年後,等我們細腿累垮、粗腿拖垮,連正常的生產也難以維持,更別說面對這七十多家有專項資金的啤酒廠了,他們會遠遠把我們甩在身後……」
「秦東。」秦東也笑著伸出手來,臉上笑著,心裏卻在琢磨著這個日本人來自哪裡,所為何事。
「你是……日本人?」秦東打量著他,「怎麼稱呼?」
七五期間,啤酒行業有兩個計劃項目,一個是啤酒一條龍計劃,另一個就是啤酒專項項目,後者由建行發放啤酒專項貸款,予以重點支持這些啤酒廠建設,它們都對啤酒工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秦東理解,並且看法與陳世法一致,所以必須趁現有設備潛力眼看挖盡,即將下跌的時刻,護建改造,給企業裝上騰飛的火箭。
「沒事。」秦東看著杜小樹一幫孩子站在窗外,像在動物園裡一樣看著藤野清志,他一瞪眼,杜小樹立馬跑了出去。
一件小禮物就頂一個工人一年的工資了,那麼還有大禮物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