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飛雪迎春到
第二百九十章 四合院

「你找李柳元?」大媽上下打量著陳曉春,聽到他北京口音才放鬆了警惕。
「這不,老李家也要出國……」
從武庚的口裡得知,梁永生區長親自到廠里參加了座談,而據梁永生傳話,郭市長說,如果嶸啤三戰三捷,在食博會上再取得獎盃,他也會親自前來祝賀!
「他的院子是只有他一家還是幾家合住?」秦東問道。
濟南市和北冰洋啤酒廠的獎勵,楊廠長沒有從郵局匯過來,而是讓鮑廠長單獨跑了一趟,不僅帶來了錢,還帶來了印有部優商標的北冰洋啤酒。
鼓樓商業街作為北京老城區的繁華商業中心,後世這裏的四合院動輒過億,都是天價!
「你不知道,我們現在住的筒子樓里,今年夏天,我一個同事小林,買了幾塊豆腐忘記放冰箱里了,餿了,兩口子冷戰一個多月……」
「這是我家祖產,要不是為了出國,也捨不得賣。」李柳元打量著秦東,又看看陳曉春,「買家來了嗎,怎麼只帶www.hetubook.com.com著孩子過來?」
北京下雪了,青島也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雪。
坐上方方正正,白底紅杠的公交車,看著街上穿著臃腫麵包服的行人,看著一輛輛車把上挎著人造革手提包的自行車上,行人和車輛不多,更顯和道路很是寬敞,嗯,街兩邊的行道樹,枝丫交錯,也有些年頭了。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陳曉春就坐在秦東身旁,得意地誇獎著自己,「我沒事就騎著自行車到處找啊,沒承想,回到所里,所里老劉的一個親戚,人家要到美國去,他趕巧有一座四合院要往外賣。」
「對,我們來看房子。」
兩人閑散地溜達著,幾個戴著紅袖標的大媽警惕地看看兩人,此時街道積極分子被戲稱為「小腳偵緝隊」,後來升級為「中國大媽」!
這篇報道很是有名,題目秦東依稀記得,《房價猛漲,百姓望樓興嘆,勢在必控,國家正擬法規》。https://www.hetubook.com.com
「這下可遂了你的心愿了,但這四合院可不便宜,你猜,在哪?就在鼓樓旁邊!」陳曉春笑道。
哦,這可是個好地方。
秦東笑了,小林家的豆腐餿了!
「前門我姨家的二妞,傍上老外不到倆月就出國了,什麼感情不感情的……」
看著兩個大媽用竹子小推車推著冬儲的大白菜兒,走進衚衕里,家家戶戶也都飄出炒白菜的味道。
作為老北京人最常見的住宅樣式,最初,四合院一般是一戶一住,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多,四合院里漸漸擁擠起來,很多四合院都是多戶合住,而且這些人家多為貧困人家,這樣的四合院就被稱為「大雜院」了。
聽著地道的京片子,秦東很是感慨,衚衕與他而言,是一種靜謐的時光。
「人家這是新潮,時髦,敢作敢為。」
特別是在冬日,用手輕輕滑過衚衕口那棵乾枯的老樹,手心傳來粗糙的觸感,讓歲月的痕迹從指縫間劃過,就會hetubook.com.com覺得好像看到歷史的書卷緩緩打開。
青磚、老瓦、木門,被時光洗磨了的質感,給它來一個華麗的轉身,這樣的廢宅也可以變得很時尚。
瑞雪兆豐年!
「就他一家,我打聽清楚了,沒有麻煩。」陳曉春順著街邊的大門望進去,一處四合院里,自行車,隨意搭建的臨時建築,大白菜,晾曬的衣服,還不斷飄來洗衣粉、煤煙味……
回到廠里,陳世法看到他很是高興,馬上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秦東拍了拍軍綠色的挎包,裏面是厚厚的一沓人民幣。
二十萬,陳曉春想也不敢想的,以他的工資,不吃不喝的話,需要再活一百年!
兩人邊說邊往車窗外瞅著,街邊,一堆堆的大白菜,秦東知道,每當大白菜上市的時候,北京的寒流就要來了!
「秦東,現在北京的房價真不便宜,你知道多少錢一平?」陳曉春收回目光,瞧著秦東。
「四合院啊,那得多大的面積。」公交車靠站了,兩人都緊了緊脖子圍巾,https://m.hetubook•com•com下了車,「秦東,人家可是要二十萬!」
樸實的人們,乾淨的街道,生活的場景,這才是記憶中的北京!
「……一名大學生從參加工作起日日節衣縮食,每月存儲五十元,已是最高極限,需一百年才能買上兩居室……」
正在這時,一個戴著帽子手套騎著自行車的人就從外面趕了回來。
衚衕里不是很乾凈,有人正騎著三輪車搬家,裏面是彩電,瓶瓶罐罐,還有七十年代的三大件也都被請了出來,「勞駕您內,給倆錢兒,您拿走。」
有老人正往爐子周邊抹著泥巴,兩個孩子在兩堆大白菜間打紙牌,誰把誰的紙牌用手扇過來誰就贏!
當秦東重新拿上行李上路的時候,青島的天色已是放晴,陽光下白雪皚皚,田疇沃野,一望無際。
「前天市場報報道,每平米1600到1900,買兩居室,少說也要六萬多元……」
……
陳曉春應付著大媽,秦東打量著這座四合院,牆上的青磚已多有殘破,厚實木門的門漆已斑www.hetubook.com.com駁陸離,可是仍能看得出飛檐斗拱的樣式來。
秦東握緊了自己的拳頭,那可真就是國內啤酒行業的榮譽大滿貫了!
「請問,李柳元家是住這裏嗎?」
「這樣,小秦,元旦前你還要再辛苦。」陳世法囑咐道:「你休息兩天,馬上再返回北京,充分做好食博會的準備工作,到時候,國家領導也要出席食博會,咱們省的領導和咱們市的領導肯定也會參加。」
兩人不緊不慢地往前走著,坐標80年代的北京,遍地的筒子樓、四合院,此時,北京市民還不太流行租房子,也不太流行買房,解決住房問題,停留在「等、靠、要」三個字上,「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是解決住房問題的主要方式。
有大媽用竹子小推車推著冬儲的大白菜兒往家趕,也有大叔拉著杠鈴車,車上也是滿滿的白菜。
三戰三捷!
這是中國首屆食博會,民以食為天,上下各級都非常重視。
從車站出來,八十年代的北京,雪后的空氣真的清新!
「多少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