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辛亥之年
第五百一十八章

你們也好,我也好,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這部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而要想這部機器永遠保持正常的運轉,我們就必須要每一個部件都明白自己要做什麼,要配合整部機器向前運動。如果你們既不知道這部機器是怎麼運轉的,又不知道自己在這部機器中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那麼革命委員會又怎麼敢放心把你們裝上機器?
有人忍不住問道:「那麼我們能追的上嗎?這些機器都是洋人造的,就算我們學會了,人家難道就不能造新機器出來嗎?」
……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能收回滿清送出去的土地和廢除那些滿清簽署的賣國條約,讓中國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富強國家……」
即便是人口最多的列強俄國,也沒能達到我國人口一半的人數。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只要我們把全國的人口動員起來,把他們每個人都組織起來進行有效的勞動,那麼我們每節約一分鐘就足以縮短和這些列強幾天的時間。
……
縫衣復縫衣,腦暈不自覺;縫衣復縫衣,眼倦不可葯;一襟復一袖,一袖復一襟;低頭入睡鄉,縫衣未敢停。
只是他們沒能在南京臨時政府那裡找到出路,孫、黃雖然說的很好,但是做事卻只照顧那些自己人,對於他們這些革命之後才找上門去的青年,只會高喊些口號,卻壓根不給他們革命的機會。而宋教仁更是只願意和士紳名流交往,很少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他們這些默默無聞的年青人hetubook.com•com身上。
但是,他們雖然來了東北,卻沒有獲得革命委員會的特別看重,就他們自己的感覺而言。眼看著被關在學堂內一日復一日的進行學習,內容還淺白的連小學生都能看懂,他們頓時就有些擔心了起來,以為吳川或革命委員會也只是裝裝樣子,其實根本沒打算用他們。
讓你們在這裏進行學習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革命委員會是如何領導這部機器運轉的,然後革命委員會也要考察各位的能力,才能把你們安置到合適的位置上。如果你們的存在只會妨礙機器的運轉,那麼革命委員會又怎麼敢把你們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我們不需要把勞動效率和他們提到一樣高,只要把勞動效率提到他們的一半,那麼我們至少就能跟上他們的腳步了。如果能夠提高到列強的四分之三,我們就能快速的接近他們。當我們的勞動效率和列強相差彷彿時,我們不但能夠奪回被滿清耽擱的200多年時間,還能超過這些列強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
有人不由躍躍欲試的回道:「是機器,我國不能造這些機器,而洋人可以造。」
在吳川的描述下正覺得中國前景慘淡的青年們,聽到有辦法趕上列強,頓時紛紛向吳川誠懇的請教道:「吳主席請說說吧,到底是什麼辦法。只要有辦法,我們中國人肯定不會甘於人後的。」
因為始終遵循著數千年的傳統生活https://m.hetubook.com.com,結果當不斷發展的歐洲人踏上美洲的土地之後,他們就被滅絕了大半。所以,對於革命委員會來說,當下最要緊的任務就是縮短我們和列強之間的勞動效率,不能再被他們拉開時間上的距離了,否則印第安人的下場,未必不會是我們的下場。」
吳川用目光掃視了一圈房間內的年輕人,這才張嘴繼續說道:「我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從英國翻譯過來的詩歌,描述的是工業革命之前英國縫紉女工的生活,我覺得很有意思,便說給大家聽聽。
美人蒙敝衣,當窗理針線;眼昏不敢睡,十指良已倦;且唱縫衣歌,窮餓何時已;惟願此歌聲,能至富人耳。」
頑垣生女蘿,其香何馥郁;安得一小時,一覽天地闊;暫時停針線,幽思生遠心;莫久停針線,時刻即黃金。
縫紉機不過是外國人發明出來的一件機器,像這樣可以大幅度增加人類勞動效率的機器,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所以,不要看我們和列強處於同一個時代,但實際上我們落後了列強整整一百年。他們在20世紀,但我們的生活還停留在19世紀初。
美人蒙敝衣,當窗理針線;眼昏不敢睡,十指亦已倦;不辭縫衣苦,鐵穹可奈何;願以最悲者,一唱縫衣歌。
吳川看向了出聲的方向,對著某位青年輕輕點了點頭后說道:「這位同學說的不錯,當我們學會了現在的機器,別人說不定又發明了新的www•hetubook.com•com機器,從而讓我們又落後於時代了。但是我國也有一個列強所無的優勢,足以讓我們有追趕上列強的可能。」
縫衣復縫衣,晨雞鳴極巔;縫衣復縫衣,星光臨窗前;竊聞回教國,女罪不可贖;耶教復如何,為奴幾時畢。
請大家想一想吧,即便中國女工和外國女工的實際壽命是一致的,但在勞動時間的換算上,外國女工的一年實際上是一名中國女工的22年。也就是說,外國女工只要2-3年的工作,就抵得上我國一代女工的工作量了。
汝亦有母妻,汝亦有姊妹;粲粲綺羅衣,絲絲人血耳;縫衣復縫衣,飢窮兼垢穢;一針穿雙線,縫衣更縫被;
吳川微微點頭又搖頭說道:「這個答案說對,但也不對。實際上我認為我們和列強之間相差的其實是時間。一台縫紉機讓一名美國女工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了中國女工22倍的工作量,這就意味著這位女工一生的勞動時間抵的上22名中國女工的總和。
就在大家回味著這首英國詩歌的內容時,吳川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大家覺不覺得,其實在我國的大多數地方,婦人其實依舊在過著19世紀英國縫紉女工的生活?
如果一個人的勞動只夠養活他自己,或是還不夠養活自己,我們又拿什麼剩餘勞動去發展這個國家?為了達到有效組織勞動的目的,我們就必須把所有人都納入一個勞動體系,就好像組成一部永不停歇的機器那樣。
如果不是和*圖*書革命委員會在南京及南方各省豎立起了招募開拓邊疆的大旗,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開始失去信心,打算回家裡去了。正是看在革命委員會擊退了外敵的名聲上,這些知識青年才抱著滿腔熱血跑來開拓邊疆了。
把縫紉機的製造價格降低到普通人也可承受的美國,讓服裝業成為了美國領先世界的行業,據說1890年整年美國商店銷售的成衣就高達15億美元。那麼諸位同學現在知道我國和列強之間的差距究竟是什麼了吧?」
吳川沉思了片刻后說道:「我剛剛說過,想要追上我們失去的時間,從而儘快追上列強的發展速度,我們就必須把中國人組織起來進行有效的勞動。什麼是有效的勞動?就是每個人在養活自己之餘還要生產更多的社會財富,這樣我們才能聚集起足夠改變中國面貌的資源。
而隨著電力、內燃機的發明,列強的勞動效率可以說又站在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如果我們再繼續止步不前,高談闊論而不去干點實事的話,那麼這一次人家可連背影都不會給我們看見了。大家既然都是讀過書的人,自然也知道印第安人的下場了。
正是抱著這種不滿,才會有了這些天此起彼伏的抱怨聲,但是今天吳川如此坦誠的同他們進行溝通,說的又正中了他們的心病:擔心這個國家還有沒有前途,擔心此次北上不過是白跑一趟。
而在歐洲,1830年法國人發明了第一台縫紉機。1851年,勝家公司製作的縫紉和-圖-書機已經達到了每分鐘900針,一個從事手工縫紉技術熟練的縫衣女工每分鐘最多縫製40針。縫紉機的發明解放了婦女,讓她們有了多餘的時間去享受和男子同樣的教育,最終從事過去只有男子才能從事的工作。
於是大家都心事重重了起來,有人終於鼓足勇氣向吳川問道:「那麼我們在這裏學習,究竟是為了什麼?您打算之後把我們用在什麼地方呢?」
吳川輕輕拍了拍手,讓眾人安靜下來之後,便胸有成竹的說道:「當前世界的列強,英國本土人口4565萬人,法國本土4000萬人,德國6700萬人口,美國9800萬人口,俄國1.7億人,日本本土5400萬人,而我國有4.2億人口。
聽著吳川的描述,這些年青人都不自覺的屏息靜氣了起來,唯恐打擾到吳川的思路。能夠拋棄家鄉來東北的,自然都是較為革命的知識青年,他們是真心想要建立一個不受人欺負的國家,就好像日本那樣能夠修改掉所有不平等條約,從而成為東亞的正常國家。
一些人也連連點頭稱是,不過更多人卻注視著吳川,希望能夠從他這裏獲得一個答案。
想想也是,在革命勝利之後,那個省的都督不是竭力提拔自己人,就連什麼廚房老媽子的外甥都成為了遞條子安排職位的理由,「各私其地,各私其人」真是各省軍政府被民眾嘲諷的最大問題。他們這些從關內跑來的外省人,既不是留學生,也沒有出名的家世,人家為什麼要用他們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