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辛亥之年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總統,我看咱們還是別理會這革命委員會的亂吠了。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借款、擴軍、削平南方之民黨,統一了南北各省再以全國之力去壓制關外一隅,則大事可成。」
於是在經過了三個月的討論和研究,又獲得了大量貸款的流入,有了足夠本錢的革命委員會終於決定建立起一個半封閉的金融市場。為什麼是半封閉,因為革命委員會還不能把華俄道勝銀行發行的盧布驅逐出市場,因此只能在默認盧布在北滿的存在下,建立起一個東三省內部流通的貨幣機制,對外則實施強制結匯政策。
但是:主辱而臣死。他雖然不指望這裡有人能夠站出來,替他討平了關外,但至少也該站出一兩個人來表現一下忠心吧?
但是直到革命委員會初步建立起農村和城市之間的供銷體系,並從日本人手中拿回了南滿鐵路的管理權,革命委員會才正式決定推出東北三省的新幣制。
而鑄造銅元的機器國內雖然不能製造,但是對於各省督撫來說還是能夠輕鬆的從國外購買到的。於是廣東、湖北等省就開始了大規模改鑄銅元的行動,到辛亥革命前1銀元就只能兌換110個銅元了。而革命之後,奪取了各省政權的軍政府為了填補虧空,更是大鑄銅元,於是銅元的價格就開始暴跌,1枚銀元眼下都能兌一百三四十枚銅元了。
無數烈士用無量之鮮血才推翻的帝制,我們能夠再容許它借屍還魂嗎?我是堅決不答應的,我以為中國和-圖-書人民也是不會同意的,我相信在座的黨內外同志,也是不能容忍這樣的局勢出現的。所以,我們要堅決的對北洋集團的反動行為做鬥爭。
這個時候不用孔教來恢復地方安寧,難道就要我眼睜睜的看著地方一天天糜爛下去嗎?吳畏之仗著自己對革命有幾分功勞,就視中央于無物,不僅不肯服從中央之命令解散革命委員會,還公然對中央政策指手畫腳,這還有王法嗎……」
看著這些部下們的表現,袁世凱大感失望。他原本以為自己在他們面前表現的對吳川如此不滿,總會有這麼一兩個人跳出來,為他分憂一二的。雖然他也知道,眼下北洋各軍對上東北的革命軍最多也就是防禦一下,想要主動去進攻關外的革命軍,確實是力有未逮。
吳川在電報上說的是真話,他現在確實是在忙著一件關乎于東北三省未來的大事,那就是幣制改革。雖然在革命爆發佔據了北滿的時候,吳川就已經開始命令財政委員會整理北滿地區的各種錢幣,並開始改鑄銀元和銅元。
吉林銀價在光緒三十二年以後就一直上升,從前銀一兩合錢三千一二百文,外城四千左右。宣統初年,城內一兩都要5千制錢出頭了,之後官府大鑄銅元才改變了這一銀貴錢賤的局面。
袁世凱將八大綱領發往各省軍政府徵求意見,並沒有漏下東北革命委員會。只是吳川在黨內商討了之後,並沒有對八大綱領提出回復,而是再一次鄭重https://www.hetubook.com.com要求中央政府就張振武一案給出交代,並恢復第一版約法。
對於吳川在共和日報上的指責,袁世凱確實是惱火了,他招來了北洋軍政人物,先是逐條批駁了一番吳川在報紙上對於自己的指責,接著便怒氣沖沖的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們中國人不遵孔子,不講倫常,不拜祖宗,這還算是個中國人嗎?
袁世凱對於孫中山的到來表示了極大的熱情,不僅提前修了馬路,備好了朱漆金輪馬車、豪華衛隊,還特意從正陽門迎接了孫中山入城。
但是吳川的回電卻是不冷不熱,他表示自己無暇南下瀋陽,若是孫博士想要同他見面,不如直接來哈爾濱一晤可也。孫中山猶豫了半個下午,終於下令專列掉頭轉向秦皇島,打消了出關的念頭。
袁世凱自然也不會理會吳川的要求,在孫中山到京和他會晤之後,張振武一案引起的風波已經差不多完全平息下去了,既然吳川不打算和他武力相見,大家就各自維持表面關係好了。
1912年8月18日下午,孫中山帶著十余隨員坐安平輪從上海啟程,在煙台稍作停留後,於8月23日下午到達天津,8月24日下午五點半抵達北京。
袁世凱沉默半響之後,終於有氣無力的向眾人揮手道:「罷了,罷了,就先讓這小子得意幾日,我倒要看看他能得意到幾時……」
另一邊,孫中山離京之後便受山西都督府邀請去了太原,但很和_圖_書快就返回了河北。9月24日抵達唐山,在視察了唐山鐵路學校之後,又前往了山海關一游。在抵達山海關后,孫中山突然讓人發電報給吳川,表示自己想要前往瀋陽與之會晤一面。
雖然機器製作的銅元因為紋飾精美且難以仿造,因此比較受百姓歡迎。清末當十銅元開始鑄造時,定價是100枚銅元換1銀元。1905年以前,膠州銅元80枚兌換洋銀一元,安慶是95枚,蘇州88枚,杭州90枚,上海是92-95之間。
意味著袁世凱所代表的北洋軍政集團正在走回頭路,什麼叫尊崇倫常?什麼叫提倡禮教?什麼叫今日大患不在國勢而在人心?一言以蔽之,這位舊時代的精英搞不懂什麼叫共和精神、民族、民主主義,只好回過頭去撿起了三綱五常的破旗子,試圖要求人民回到那間被人民所打破的鐵屋子裡去,繼續昏睡等死了。
三綱五常核心是什麼?無非就是忠孝兩字,忠誠于君主就像孝順自己的父母一樣。要是皇上沒了怎麼辦?那麼大家只好擁戴袁大總統登上君主之位,好給自己找一個能夠效忠的主子。
隨著孫中山離開京城,袁世凱突然拋出了八大綱領,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志向。1、統一制度;2、主持是非善惡之真公道,以正民俗;3、暫時收束武備,先儲海陸軍人才;4、開放門戶,輸入外資,興辦鐵路礦山建鋼鐵工廠,以厚民生;5、提倡資助民間實業;6、軍隊、外交、財政、司法、交和-圖-書通皆取中央集權主義,其他權力斟酌各省情形兼采地方分權主義;7、整理財政;8、竭力調和黨見,維持秩序,為各國承認之根本。
只是雙方雖然言談甚歡,卻並沒有達成什麼政治宣言,就只是坐在一起談一談而已。對於孫中山想要在10年內修建1萬英里鐵路的計劃,袁世凱當面稱讚有加,還贈以「全國鐵路督辦」之頭銜,但轉過身去就同身邊人嘲諷道:「前清花了三十年時間,不過修了5、6千英里的鐵路,他一張嘴就要在十年裡修十萬英里,真是孫大炮啊……」
革命委員會雖然自己也鑄銅元,不過主要還是把剩下的制錢融成銅材製作子彈和電線。雖然這一改鑄行動同樣利潤豐厚,但是隨著戰爭結束關內銅元往關外開始流動時,革命委員會就發現如果不加以制定法律條文加以約束,東北就成為了關內不足額銅元的傾銷市場了。而一個幣制不夠穩定的市場,對於正在大舉建設的東北來說,完全就是一柄懸在腦門上的利劍。
孫中山在京城一直待到9月16日,方才離京赴各地考察。這三周多的時間里,孫中山和袁世凱會晤有13次之多,每次都是從下午4點談道晚上10點或12點鐘,有幾次還談到了凌晨2時才告結束。
我敢說,我頒發《整飭倫常令》完全是出於一片公心,絕無半點想要當皇帝的意思。民國建立還不到一年功夫,這天下亂的就和煮開了的粥鍋一樣,只看到一層層的泡沫浮上來,完全看不到底下www.hetubook.com.com百姓是個什麼情況。
那麼如何去鬥爭?我以為最要緊的還是向人民揭發袁世凱這一系列反動行為的目的和危害,要讓人民群眾覺悟起來,跟著我們一起反對北洋集團的倒行逆施。當然,在向人民宣傳揭發的時候,我們也要在黨內和革命委員會、各政府機關、政治協商代表會議中徹底揭穿袁世凱的真面目,避免有些同志為袁世凱的假面目所迷惑……」
於此同時,吳川再一次在黨內和革命委員會展開了對於袁世凱的批評,在會上他如此強調:「9月13日,北京教育部突然發文設立孔子誕辰紀念日,要求全國各學校屆時舉行紀念會。9月20日,袁世凱又頒布《整飭倫常令》,同志們,這意味著什麼?
袁世凱站在總統府的會客廳內,足足訓斥了假想中的吳川半個多鐘頭,這可讓替吳川受訓的北洋諸人一臉的莫名其妙,不知為何大總統今天會發這麼大的火,只是他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袁的眉頭,只能一臉肅穆的低頭傾聽著。
可是清末鑄銅元是為了謀求餘利,因此原本規定一兩銀兌銅元150個,但是官錢局兌給民間錢鋪時一兩銀只給114-115個。而錢莊向小民收兌時同樣要打折扣。這也就導致了銅元的價格虛高,鑄銅元成為了一件有利可圖的事。
看到袁世凱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段祺瑞終於站出來向他說道:「東北的革命軍器械精良,眼下又得了大筆的借款,我北洋將士雖然勇健,但也不能以血肉之軀抵擋革命軍的炮彈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