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七百四十五章

搪塞了西科斯基半個多小時之後,吳川覺得自己肚子里的那點關於飛機的見識都被掏空后,就趕緊找了個借口退席了。雖然吳川自覺自己說的錯漏百出,但是西科斯基卻覺得大有收穫,對於這款新飛機的設計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
不過對於這種戰術,帝國也幾乎沒有防禦的可能,不過幸好帝國有足夠的縱深,中國人即便完成了這款飛機也無法給帝國的腹地造成什麼傷害。相比較而言,儘快的把中國人的飛機製造技術弄到手,對於帝國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航程1400公里以上,時速200公里以上,能夠攜帶1800-2400公斤左右的炸彈。這些設計要求已經超過他所設想的新一代「伊里亞·穆羅梅茨」重型轟炸機的各項標準,也難怪讓這些中國人感到為難了。
如果只是北上防禦山海關,那麼曹錕也許還會考慮一二,但是現在革命委員會還佔據了山東、淮北地區,切斷了馮國璋部的北上通道。因此一旦他移師北上,真的和革命軍動了手,身後就只剩下了一個不可靠的趙倜,和不可能出京城的江朝宗部,另外就是坐壁上觀的段芝泉的親信。
原本還侃侃而談的吳川頓時卡殼了,他懂個屁的飛機製造,只不過看過一些二戰時期的紀錄片和影視而已,他看到的飛機是活塞式飛機最成熟的外形,自然能夠提的出這些全新的想法,但是讓他說明為什麼,這可真是只有鬼曉得了。
3月1日中午,革命軍先頭部隊進入灤州,駐守灤州的北洋將領已經逃往和_圖_書天津,在一部分基層軍官的帶領下,駐守灤州的2千多北洋軍向不足五百的革命軍先頭部隊交出了武器。
只是曹錕遲遲不肯北上的後果,便是從山海關到天津一線部隊的全面潰散。這些軍隊身後沒有支援,革命軍又舉著解決唐山事件的大義旗幟,北京又沒有下達嚴厲抵抗的命令,大家自然只有自行撤退了。
從朝鮮的元山出發,襲擊日本的廣島和福岡市,直線距離似乎都沒有超過700公里,而元山到長崎也不過才760多公里,可見這款飛機一旦研製成功,日本的西部地區就被籠罩在受攻擊的範圍之內了,即便日本在海軍上擁有優勢,也阻止不了這種空中的突擊。
組織局的委員們最終決定,由宋小濂擔任唐山事件處理小組組長,另外正式組建河北革命委員會,隸屬華北局,宋小濂擔任共和黨華北局副書記兼河北革命委員會主席,蔣藝舟為華北局副書記兼河北革命委員會組織委員,邵飄萍任河北革命委員會宣傳委員兼河北日報社社長,李廷璧擔任河北革命委員會司法委員等。
他唯一擔心的是,中國人想把這款飛機用在什麼地方,他可不願意中國人用這款飛機來對付自己的祖國。因此在吳川招待他的私人宴席上,西科斯基便向吳川直截了當的提出了這個問題。
稍稍推敲一下這局面,曹錕就能看出來,北上是一條絕路。雖然他是想要效忠大總統的,但是沒有了第三師,他不真成了「曹三傻子」了么。
軍事委員會這邊討論之後和*圖*書,決定調任第七守備師進駐遷安、灤州,第七守備師師長任國棟兼任河北軍分區司令員。第013、015飛行聯隊進駐灤州,成立灤州空軍基地,由曹永福擔任空軍基地的負責人。第四武警支隊進駐唐山,接管唐山地區的警察機關,支隊長高有福暫時擔負起河北地區的警察事務。
而且,在馮國璋南下之後,接任直隸督軍的是曹錕。這位雖然被北洋同僚稱之為「曹三傻子」,但他可不是真傻,否則也不可能替袁世凱掌管著實力不俗的北洋第三師。
吳川放下了酒杯,對著身邊的西科斯基微笑的說道:「對於我國而言,這就是一款自衛武器,只要其他國家不進攻我國,這款飛機對於別國就是無害的。
這是一款看起來極為怪異的單翼飛機,不僅采全金屬結構,還採用了大量的新構思:承力蒙皮結構、襟翼、活動的起落架等。正是因為採用了過多的新想法和過高的設計要求,使得這架飛機還只停留于圖紙之上。
但是現在革命委員會在熱河解散了毅軍,在山東吞併了第五師,又消滅了張勳佔了徐州。而老袁因為忌憚段芝泉,拆散了第十師,從而自斷一臂。這樣一來,直隸地區能打的就剩下了第三師,北京城內的江朝宗部和城外的一些軍隊都是被拆散的小部隊,鎮壓一下地方叛亂尚可,但是想要同革命軍這樣的虎狼之軍交戰,那就是想多了。
西科斯基在心裏衡量了利弊之後便下定了決心,而他同吳川的談話也終於轉向了其他方向,「吳主席,我之前聽www.hetubook.com.com馮總工程師說,這款飛機中的不少想法是您提出來的,那麼您是否能夠幫我解答一下,這個襟翼到底是怎麼起作用的嗎……」
因為此地鐵路的開通、開平礦務局和唐山鐵路局的開辦、天津港的開埠,使得這一地區出現了大量的手工業者和工人階級,開化風氣為河北之先,自然也是最容易接受外界傳入的文化思想的。而天津港的開埠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但同時也帶來了帝國主義在經濟上的剝削。
不過一向服從袁世凱命令的曹錕這次卻選擇了陰奉陽違,只是停留在保定不動。曹錕看的很清楚,河北一地原本北面有毅軍看護,山東方面有第五師鎮守,張勳坐鎮于徐州,趙倜坐鎮于河南,第三師鎮守于保定和山西,第十師守著天津-灤州,北京城內則是江朝宗的部隊,應該來說是相當安穩的。
在唐山警察向罷工的煤礦工人開槍后,國民革命軍突然加強了在山海關的駐軍,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南下的意思,北京大總統府自然也給他發過密電,要求他率領第三師北上灤州。
不過即便是如此,革命委員會真要動用武力入關的話,駐守于本地的北洋軍還是不可能一槍不發的。但是開灤煤礦的工人罷工事件引起了各地民眾普遍的同情,特別是警察向工人開槍的舉動更是激起了許多民眾樸素的愛國情感,認為這些警察是在幫助外國人欺壓中國人。
直隸省政府雖然極力否認了這種控訴,但是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卻並沒有表現出維護開灤煤礦工人的舉動,再和_圖_書加上法國人在天津掀起的擴張租界行動,使得北洋軍上下對於中央政府的表現大失所望,下層官兵完全不知自己究竟為何而戰。
雖然西科斯基非常想要參与到這架新飛機的研製中去,作為一名航空愛好者和飛機設計師,他雖然只是看到了一張不夠成熟的設計圖紙,但也很快就計算出這款新飛機的發展餘地要比雙翼機大的多。
也許日本人會更在意這款新飛機的性能,他們總有一種被迫害的妄想症,總是認為別的國家製造了些新東西就是用來對付他們的。雖然我覺得這是日本的虧心事乾的多了,不過在這款飛機研製成功之前,我可不希望關於這款飛機的消息流傳出去,兩位應當能夠做到保密的吧?」
「當然。」西科斯基雖然心裏還有所疑惑,但還是滿口答應了下來,和對付俄國相比,中國人用這款飛機對付日本確實更為有效。
但是在抵達了哈爾濱之後,他才發覺中國人需要的不是製造「伊里亞·穆羅梅茨」重型轟炸機的技術,而是希望他能夠把這款重型轟炸機的一些技術移植到他們正在設計的一款大型飛機的身上。
列強在天津擅自擴大租界,強行騙取開平礦務局,連滿清政府都無法守衛自己的利益,更何況是那些普通的民眾了。義和團運動在河北的流行,也不是沒有緣故的。因此革命委員會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口號,很快就獲得了本地民眾的擁護,甚至連許多北洋士兵都深受影響。
不提西科斯基回去自己的寓所后如何開始了在哈爾濱的新生活,吳川這邊回去看了和圖書北京傳來的電報之後,便讓張雲榮通知了組織局的幾位委員碰了個頭。
從北京方面看,與其說共和黨是為了解決唐山事件,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和平方式的擴張。3月1日,國民革命軍第七守備師先頭部隊進入山海關,駐山海關的一營北洋軍以沒有接到北京命令為由放棄了抵抗,交出了山海關防務。
西科斯基是2月中旬抵達哈爾濱的,他原本以為自己來哈爾濱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中國人學會如何製造雙翼四發動機的重型轟炸機,從而解決帝國飛機產能不足的問題。
會上還決定,調張作霖部前往烏里雅蘇台,擔任起從庫倫到烏里雅蘇台、烏里雅蘇台到科布多、烏里雅蘇台到唐努烏梁海的通道安全。另抽調第四、五野戰師一部組建第八野戰師,任命關子安為師長,陶貴為師政委,駐紮于錦州-山海關一帶,作為河北革命委員會的武力後盾。
不過在我個人看來,我更看好這款飛機在民用航空上的用途,我國的國土遼闊,基礎建設又過於落後,在不通鐵路的地區,人員郵件往來甚是不便。如果這款飛機真的製造成功了,那麼我國的北方和南方、東方和西方,在人員往來和郵件傳遞上就會變得方便起來,也許今後天上的飛機會比地上的火車還要多,我很期待看到這樣的未來。
之所以北洋軍會如此軍心渙散,實是因為革命委員會在1914年同日本開戰時,就已經在華北進行了大規模的反帝反封建宣傳,特別是臨近山海關的關內鐵路沿線一帶,共和黨的宣傳更是吸引了大多數當地民眾。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