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英國人送出門,新百貨商場的投資者們就乘坐著電梯到了四樓的辦公層,看著第一天就熱鬧起來的百貨商場,黃玉昆笑的合不攏嘴,對著身邊的陳嘉庚、林受之說道:「我還擔心在新加坡開辦這種大百貨商場會無人問津呢,畢竟這地方的日常氣溫太高,這種磚石大屋看起來可不怎麼通風,大家恐怕都不樂意來逛,沒想到安上了這冷氣之後,倒是客似雲來了。不過,這電力能滿足嗎?」
我想和各位說的是,為了防備英國人阻止國內工業品輸入英國各殖民地和英國本土,國內希望我們在新加坡建立起一個加工區,國內提供半成品,然後在新加坡組裝,然後再貼上海峽殖民地生產的標籤輸往英國本土和各海外殖民地。」
眼下,英國和法國已經不能完全的控制中東地區,而我國和美國、俄羅斯的聯手,令我們獲得了一次進入中東勘探石油的機會。我們不可能錯過這個機會……」
在中國的煽動下,美國的石油資本對威爾遜總統提出了不滿,於是就有了美國通過中國支持阿富汗、波斯、土耳其等反英運動的基礎。
在這間四樓的辦公室,十多名華僑富豪討論了足足一個下午,待到快要天黑了才告辭離開。離開時每個人都是一臉喜意洋洋的神態,顯然今天下午的討論很是讓他們滿意。
當然,我們應該明白,南洋的天就是國內的共和黨,沒有共和黨在背後支持我們,我們根本不可能從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日本人、美國人手中拿到現在的權利。」
除此之外,一個試圖重新調整戰後國際秩序的會議,也漸漸有了雛形。
而從我們得到的消息來看,英國人想要遏制的恐怕還不僅是美國在南洋的商業和影響力,對於中日在南洋的商業利益,也一樣在打擊之內。也就是說,今後在英屬殖民地或委託代管地區,華人的商業或進口國內工業品的事業都會遭到打壓。
我們知道,大型的種植園通過有效的投入和管理,最高產量能夠達到1200磅一英畝。但是家庭小農場,一英畝橡膠樹的產量,大約只有400www•hetubook.com•com磅。
對於黃仲英提出的第二個要求,在座的華僑們顯得更加積極了些。畢竟開闢種植園和在新加坡建立工廠,顯然後者的難度更小,收回投資的速度也更快。
到了1920年下半年,在土耳其青年黨逼近海峽地區后,英國人的態度終於軟化了下來。英國殖民大臣丘吉爾在給外交大臣寇松的信中指出:「只要美國人被排斥在伊拉克的石油開發之外,我們將看到我們在中東將永無寧日。」
比如,現在在馬來的橡膠種植園,600個面積超過100英畝的大型橡膠種植園都在英國人手中,我們和馬來人只有100英畝以下的小型種植園。
於是在英美的私下溝通后,外交大臣寇松宣布:英國已準備放棄《聖雷莫協定》,支持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美國隨之作出表示:海軍委員會正在制定結束英—美海軍對峙的協定;對英國在拉美的石油擴張採取更寬容的態度。
南洋商業聯盟這些年來一直仰仗著國內的支持,我們才能在婆羅洲、安不納等地擁有屬於自己的地方,而不用再看英國人和荷蘭人的臉色。現在荷蘭人被各國聯手打壓,除了爪哇島外已經難以再對其他島嶼發號施令了,事實上就算是在爪哇島,也不是荷蘭人能夠一手遮天的地方了。
就憑共和黨在漢口、九江收回了英國人的租界,並把列強的艦隊趕出了長江,他們要我家鄉的地,我也沒有二話。說實在的,我們這些華僑當初給孫先生捐了這麼多錢,也沒指望能得到什麼回報,就是希望身後有個能夠替我們撐腰的祖國而已。
英法試圖通過合作私下劃分兩國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其中就包括了對於石油開發權的瓜分,伊拉克當時被認為是一處石油蘊藏前景最佳的地區,但是按照戰前的協議,土耳其石油公司禁止其他石油公司進入西亞。戰爭結束后,美國就立刻宣布了這條禁止令已經無效,但是英國—波斯公司、英荷殼牌公司和法國石油業主都堅決反對美國公司進入中東地區。
當然,和-圖-書我們也並不想為了幾塊地非要和共和黨壞了交情。這幾年共和黨在南洋也給我們爭了不少氣,讓我們少受了英國人、荷蘭人的氣,至少我們現在在南洋的待遇和日本人是持平了。
看今天商場這情景,黃翁,我看在南洋各地投資興建電廠還是可行的。只要這中央空調推廣開來,這電力必然是要大興的。而且,我們還能通過海峽殖民地,向印度投資電力事業啊。仲英、四顧、嘉庚,你們這次看的可真是准,這事業可做。」
而一旦英國人對橡膠種植園頒發一系列限制令,那麼華人種植園就會損失慘重,而英國人的大型橡膠園反而不會受到什麼影響。所以,國內建議我們應當趁著英國人還沒下達禁止令之前,在英國人控制區之外建立新的橡膠種植園,比如婆羅洲、泰國、印度支那、菲律賓等地。
黃玉昆點了點頭,對注視著自己的侄子說道:「我知道仲英你的意思,南洋各地的華僑聯合會現在也表明了態度,我們都是願意支持你們南洋商業聯盟的。當然,我們對於孫先生的敬意是不會改變的,畢竟大家都是多年的老交情了,總不能為了新人忘記了舊人吧。」
當人走的差不多時,陳嘉庚才同黃仲英交談道:「聽說你很快就要調走?今後南洋的工作要交給四顧負責?」
而英國內閣也意識到,在中俄德三國接近的時候,英國繼續同美國對峙下去顯然不是一個好兆頭。另外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特殊關係,也讓英國人越來越難以忍受。英國人試圖通過一場多國談判,來解除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特殊關係,也希望藉此破壞中國和俄、德的關係。
林受之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賢侄說的可是真的嗎?南洋諸省真的不實施土改?」
黃仲英搖著頭說道:「國內考慮的好像不是平時的石油用量,而是以穩定戰時的石油來源來考慮的。這一次歐洲戰場上,據說最後一段戰爭期間,每天協約國能夠用掉1000萬桶石油,這幾乎是國內大半年的用量了。
荷蘭人不得不交出除爪哇島外的其他島嶼管制權力,正說明了吳川主
hetubook•com•com席的判斷之正確。在短短十年之內,我華人在南洋從無依無靠的僑居族群,變成了佔有安不納群島、婆羅洲西、邦加島、勿里洞島等地的一方勢力,可謂是天欲興我華族。
黃仲英向著陳嘉庚解釋著,當前世界各國對於石油產地的瓜分情況。就在今年,英法不顧美國的阻擾,迫不及待的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的名義,委託任命了英國統治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法國統治了美索不達米亞等地,英法試圖把美國排除在這一地區之外。
在此種國際形勢下,中國石油和美國集團將就中東地區的石油租借地問題同英法石油資本進行談判,實際上就是英國人做出了讓步,允許中美石油資本進入中東地區,當然不是給予全面的開發,而是部分的開發。以此換取中東地區的安寧。
而明亡之後,滿清採取的閉關鎖國之政策,也讓我國在外的華商華僑失去了國家的保護,因此難以同列強爭奪本地的利益。但是現在滿清已經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國內又有共和黨這樣擁有積極進取精神的政治力量,我看不久之後我中國必能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重新成為東亞一大獨立國家。
為此國內決定,南洋諸省五十年內不開展土地改革,支持私人購買或租借土地種植橡膠園。」
國內因此向我們傳來了一個要求,第一是建立起更加多樣化的渠道,以便南洋各地和國內之間的貿易不被英法的殖民地政策所切斷;第二便是分散經營,減少英國人容易控制的產業的投入,增加那些英國人難以控制的產業,或是不能控制的產業。
林受之點了點頭說道:「我剛剛同總督府的官員交談過,他們贊成我們投資發電廠,我們到時給總督府也安裝一套中央空調就可以了。另外,除了本市提供的電力外,我們還裝備了臨時的柴油發電系統,就算本市的電力供應不上,我們也能自己發電。
本次大戰中,橡膠製品層出不窮,已經成為一項極大的產業。特別是美國的汽車製造業,在南美橡膠林出現瘟病後,已經把採購地點都放到了南洋,甚至還在和-圖-書蘇門答臘島上購地開闢橡膠種植園。
面對林受之的坦白,黃仲英也只能坦誠的對房間內的眾人說道:「南洋最重要的物產,不過大米、錫米、蔗糖、橡膠、石油、鋁土幾樣。
孫先生和國民黨沒辦到的事,吳主席和共和黨倒是給我們辦到了。所以,革命委員會發行的公債,我可是每期必買,不是想得些利息,而是真心希望他們能夠把國家建設的像樣一些。」
吳川主席曾經說過,南洋物產豐饒,面積廣大,人口眾多,中國從列強手中獲得獨立之後,必然是要尋求同南洋貿易,以增強國家力量的。歐戰結束,歐洲各國勢力衰退,美國、日本的實力卻是大增,因此歐洲勢力從南洋退卻就會成為一個長期的過程。
黃仲英從一邊的冰箱中拿出了一瓶汽水爽快的喝了小半瓶,這才打了個飽嗝說道:「講了一個下午的話,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這些叔伯們對於賺錢的事,還真是夠熱情的。是啊,之後南洋商業商聯盟的事就要四顧負責了,我要去負責組建中國石油中東分公司。」
坐在他對面的章四顧出聲回道:「確實如此。這幾年來因為土地改革的事情,南洋華僑都不肯在安不納等地購置土地開發,國內遷移來的民眾又沒什麼資本,倒是讓南洋諸省陷入了困頓之中。有鑒於此,黨內討論了數次后認為,南洋諸省和國內環境不同,恐怕難以採取和國內一致的政策,因此決定採取特殊的政策。」
對於國內來說最為重要的兩樣資源,是橡膠和石油。其他的國內都可以生產,但唯有橡膠和石油在國內尚未找到大量的來源。海南島雖然開闢了一些橡膠園,但是產量實在是難以和馬來等地相提並論。南洋的橡膠產地雖然眾多,但都是英國人從南美引種而來,因此橡膠園以馬來半島為最,幾乎佔了南洋各地的八成。
我華人在南洋的居住歷史足足有上千年,只是過去我們都是把這塊地方當成了客寓之地,都想著日後落葉歸根,所以才讓這塊寶地被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美國人佔了去。
林受之也附和道:「仲英賢侄,有話不和*圖*書妨直說么。老實說我們也不是不支持共和黨,只是這共和黨的土地改革政策也未免太過霸道了,我們在國外辛辛苦苦冒著風險賺來的錢,在家鄉買幾塊地以備日後養老,他們都要沒收了去,這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
新加坡過去只能作為轉運港口,而缺乏工業,一大原因就是缺乏能源和天氣過於炎熱。但是現在電力作為輸出能源已經相當成熟,而空調的出現也能讓工人們在工廠內安心工作,這樣新加坡就具備了建立工業區的條件。
黃仲英、章四顧、陳嘉庚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靠著窗戶的黃仲英就向著黃玉昆、林受之說道:「我之前一直都說過,像我們這些海外遊子若是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就不可能保住自己的家業。
我們之前也打聽到了一個消息,英國人試圖控制南洋的橡膠出口,以遏制美國的橡膠進口。對於我國來說,這無疑也是一大打擊,因為南洋橡膠幾乎有很大一部分是先運輸到國內加工成初級品,然後再運去美國的。
新澤西美孚、紐約美孚、辛克萊等七公司組成的「美國集團」一邊與國務院商討如何有效地對付歐洲人讓步,一邊通過中國向該地區的民主事業捐助了數千萬美元,阿富汗、波斯、土耳其人民的民主事業獲得了大成功。
有了兩人的保證,在座的華僑富商們都紛紛表示願意考慮前往南洋諸省置業開發。於是黃仲英又接著說道:「大家今天也看到了,這種中央空調安裝在商場內能夠讓人舒適的購物。那麼假如我們在新加坡修建新的工廠,然後也安上了空調,工人們也就有了一個能夠舒適工作的地方。
陳嘉庚看著他好一會才說道:「石油?國內似乎對此非常的重視,不過現在石油的價格不是下跌的很快,光是在南洋勘探的這些油田已經足夠滿足國內需要了吧?」
因此吳主席在開會的時候說,按照世界交通技術的發展,內燃機取代蒸汽機成為運輸動力是不可避免的未來。而中國作為一個貧油國家,就必須要找到一處能夠穩定供應石油的來源地,否則中國將會在這一輪工業技術的進步中再次被甩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