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暉等人也在其列,因為康熙吩咐李德全把摺子都給太子送過去了。
胤祺開口道:「汗阿瑪,兒臣認為應當派理藩院的人過去教授當地百姓說滿語、漢話,習滿文、漢文。」
弘昇聽著弘暉說的話,逐漸明白了弘暉的意思,不等弘暉說完,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分享:「到時就能淡化當地王公們在當地的影響,增加當地百姓們對於大清的認同感,就不再是先有滿喇加才有大清,而是直接就是大清了。」
胤禑放下手裡的摺子,抬頭看向說話的弘晴和弘昇,開口道:「太子二哥更衣去了。」
常寧仔細想了想,覺得弘暉等人說的非常對,千金難買心頭好嘛!
眾人恭送完之後才長鬆了口氣,剛剛的氣氛太沉重了,皇上的氣勢又增加了。
他才不怕呢,反正他還有兒子可以使喚,肯定能完成!就是大清的特產不知道該捎些什麼,畢竟大清的特產可太多了,要是全捎的話捎不過來啊!
看著胤祥高興的樣子,康熙努力壓下上揚的嘴角,開口趕人:「行了,沒什麼事情的話,跪安吧。」說罷就拿起了案几上的書冊看了起來。
弘暉正想說出來剛剛他們商討的想法,被康熙截斷了。康熙看向常寧等人道:「你們怎麼看?」
弘暉和弘晴上前分別拿起一份摺子,相互對視一眼后,弘暉打開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這份,湊在弘晴耳旁輕聲道:「我們得想想辦法,不能一直這麼下去。」
弘暉聽完胤禑的話,看向弘皙。弘皙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輕咳了聲:「嗯,阿瑪昨日吃壞了肚子。」看著弘暉等人不相信的小眼神,弘皙又強調了一遍:「真的。」
——大哥/直郡王真是條漢子!
而且大清的官兵們上岸后不僅秋毫無犯,還帶來精美的絲綢、瓷器還有茶葉等和他們進行交易,童叟無欺。
「噢,今天早朝是在乾清門外進行『御門聽政』啊!」弘暉只感慨了一聲就習以為常的進去了。
——以水師營新兵的身份跟去的。
雖然今日的摺子不少,但人多力量大,弘暉等人還是在平日里下學的時候把所有的摺子都處理掉了,剩下的就是太子和康熙的任務了,他們還需要再審核一遍。
烏拉那拉氏則是在心裏默默道:「這麼些年來,大嫂辛苦了!」
「兒臣對於在那邊如何治理如何讓當地百姓和王公們信服有些許心得,想呈給汗阿瑪。」胤禛從懷裡掏出來摺子雙手呈上,開口道。
弘暉派小魏子去把弘昐和弘昀叫了過來,四兄弟一起做起了先生布置的功課。
等弘暉和弘旻用完膳,胤禛和烏拉那拉氏也草草的結束了用膳,胤禛也再也沒有了賞玩那株珊瑚的心思。
「那咱們誰批摺子啊?」弘昱很疑惑,他們之前都沒有批過摺子,都是整理歸類好交給太子或者康熙來批。
常寧走上前,笑嘻嘻的道:「皇兄,臣弟沒有想那麼多,就是想問問您,咱們是不是給那些留在滿喇加的將士們還有百姓們帶一些大清的特產過去,另外,能不能派人去那些人的家裡看一看,捎一封家裡人寫的信給他們看。」
「大哥放心,船上也有太醫,我就是看起來瘦了些,並無大礙。」胤祥見胤禔擔心的樣子,忙安撫道。
弘暉想了想,才開口道:「汗瑪法,孫兒覺得咱們應該派遣官員還有八旗將士們過去,最好還有禮部的大儒們過去。」
後來,水師營不拘一格招募新人,他報名參加了,後來就留在了水師營里跟著出了海。
了解完前因後果,常寧跟胤禟還有胤祥加上胤禛和胤祺幾人出宮繼續辦差,弘暉和他的小夥伴們則是去了毓慶宮。
弘暉才知道,原來岳興阿剛開始其實並沒有跟著出海,他是第二次出海的時候跟去的。
「兒臣遵旨。」胤禟拱手道。
常寧話音剛落,太子等兄弟都刷一下扭頭看向常寧,真看不出來他們五叔竟這麼會收買人心。
「啊,這……」聽完弘昱的話的常寧等人一時間愣在了原地。
「臣等/奴才不敢,皇上息怒。」眾臣聽出來康熙了壓抑的怒火,紛紛跪地請罪。
幾人約定好回去想辦法,等想出眉目來再說,就各自回府了,他們太累了!
乾清宮裡發生的事情,和御門聽政時發生的事情一樣,弘暉都不清楚,他依然按部就班的在上書房念書,去乾清宮或者毓慶宮整理摺子。
弘暉等人已經長大了,康熙再也不怕弘暉帶https://www•hetubook•com.com頭在壽宴上鬧幺蛾子了,因此,就讓弘皙還有弘暉等人代他給宴席上的朝臣們敬酒。
「讓他們進來。」康熙頷首。
當然,弘皙等人酒杯里的酒是果酒,弘暉酒杯里盛的則是兌了水的果酒。
批完摺子,弘暉等人各自回去。走到宮門口的時候,弘暉沒有著急先走,而是和弘晴還有弘昱和弘昇四個人湊在一起商量以後。
——送到嘴邊的肉竟然嫌棄這肉是白煮的而想要扔掉,怕不是餓的輕。
只不過這次送的是胤祥,而弘昌才兩歲,太小了,就沒有跟過來。
胤禛和胤祺對視一眼,胤禛開口道:「兒臣認為可行,但對於兩地互通的貨物的商稅,兒臣認為應該重新商措。」
弘晴聽著弘暉的話,也輕聲道:「是該想想辦法了。我們每天不僅要讀書做功課,還要批摺子,再這樣下去,別說出去吃喝的空我們連數銀子的空都沒了。」
當然,那些話是對著剛剛的常寧等人說的,真實情況是,他們怕下次輪到他們在毓慶宮的時候,康熙也這麼干。
不敢想吶!
「大哥,我錯了,以後不會了,消消氣。」胤祥沒想到胤禔一段時間不見,竟然威嚴了不少,他都有些怯了。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八,大吉,宜出行。
胤禔不敢做決定,但直覺上覺得淡馬錫這個咽喉還是應該握在自己人手中,於是就整理了收到的珠寶香料,湊了兩船,派人先行回航,還專門趕在萬壽節前夕回來。
胤禔是這麼想的,在萬壽節上為康熙送上一船的珠寶香料,康熙肯定會非常高興,一高興就會同意派兵來淡馬錫駐防了。
胤祥見胤禔不理他兀自向前走著,不由開口道:「大哥,還有這麼多人呢?再說了還有……」說罷向周圍看了看。
「弘暉,你給他們說說你大伯的派人送來的信件上寫了什麼內容。」
胤禛本來還打算詢問一下弘暉對於胤禔信中所寫內容的看法,這時也不敢再問了,他怕弘暉再說出來一些他不知道的老大所乾的沒腦子的事情后,對於他要呈上去的摺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太子率先開口道:「兒臣過來是想看看汗阿瑪有什麼需要兒臣幫忙的嗎?」
康熙確實有些生氣,不過他到不是為了那脫口而出的「蠻夷」二字生氣。而是他沒有想到,朝臣中竟然有如此迂腐之人。
當初,隆科多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作孽,打亂了岳興阿本來平靜的生活,他被連累撤職了。
胤禔等人打著打著發現這裏的洋人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啃,於是一鼓作氣攻上了岸。
國王和當地的百姓們沸騰了,大清是他們的宗主國,那他們請求大清在這裏駐防保護他們沒有問題吧?
萬壽節這天,弘暉等人終於不用上課了,然而卻沒有多輕鬆。
康熙低頭看了一眼出列跪地請罪的大臣一眼后,抬起頭來,看向低著頭的眾朝臣道:「你們怎麼不繼續說了?朕聽著呢。」
是以兄弟幾人很快就把功課做完了。幾人在一起又玩了一會兒遊戲之後才各自起身回去休息。
——老大真不愧是直郡王吶!
胤祥站在甲板上,遠遠的看到胤禔,不由自主的就向著安上興奮的揮起手來,他太高興了!
朝臣們三三兩兩的離開回衙門辦公,知情的幾位則是跟上了太子,他們有話要對太子或者說是皇上說。
弘晴幾乎是和弘昇同時開口:「太子二伯做什麼去了?」太子二伯不在,摺子誰批啊?
弘暉道:「既然滿喇加是我們大清的屬國,現在又請我們幫忙駐防,以防洋人再犯境,那我們無論是在法理上還是在事實上都實際上起到了守護那裡的安定的作用。」
弘昱道:「可以先鼓勵商人們過去經商,等到後來就可以試著遷移那些願意去南洋的沒有土地的百姓們過去安家落戶。」
康熙聽完不知可否,又看向其餘人:「你們呢?」
「皇上,幾位爺到了,正在殿外等候。」弘昱話音剛落,門口守著的小太監就進來稟告。
胤禟眼神在弘暉等人身上轉了一圈,開口道:「汗阿瑪,兒臣認為當派商戶過去經商,鼓勵商人販賣當地特產。」
胤禔捏了捏胤祥的胳膊,仔細觀察了一下胤祥,才開口問道:「胤祥,你怎麼瘦這麼多!」這都快皮包骨頭了。
常寧身後跟著胤禛和胤祺以及胤禟和胤祥,幾人聯袂進殿給和-圖-書康熙請完安后就站在一旁等著康熙吩咐,他們還不清楚康熙突然叫他們過來到底所為何事。
「行了,願意去滿喇加的人三日內來朕這裏報名。」說完康熙就甩袖離開回乾清宮了。
康熙雖然心裏略有些不舒服,但也沒有改變胤禔的安排,而是派人去把胤禔分好的東西,給各府還有各宮送去。
弘暉進去一看,太子並不在,怪不得他剛剛沒有聽到太子的聲音。
在天津逗留了一天,巡察了一遍皇家城建增建的碼頭,康熙才決定迴鑾。
胤礽看了一眼胤祥道:「這件事情孤做不了主,汗阿瑪也不會聽孤的,你還是好好想想汗阿瑪為什麼要派人過去,派人過去之後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要是你去了你能做到什麼,好好跟汗阿瑪說說。」
胤禛停下手裡加菜的動作,扭頭看向弘暉,詫異道:「都是一樣的?」老大這麼拎不清?
弘暉等人剛邁進去,就聽到裏面的兄弟們不可置信的聲音:「李公公,汗瑪法真的是這麼說的嗎?」
「喏,請安摺子我們直接批,其餘摺子我們歸類整理好,把批語寫在紙上附在摺子里。」胤祿拿出來兩本他已經批好的摺子擺在桌面上道。
這次康熙這麼干他們過去毓慶宮幫忙,那麼再有下次,萬一是輪到他們在毓慶宮幫忙,那在乾清宮的小夥伴們就也得去幫他們。
乾清宮,康熙看著眾人,開口道:「你們跟過來所為何事?」
船隊駛進淡馬錫港口的時候,早已經收到信的胤禔已經在碼頭上等著了,身後還跟著滿喇加的王公大臣以及當地的百姓們。
只不過,那些洋人們並不清楚大清這邊的意圖。當然,他們也有可能是假裝不明白大清的意圖,在大清船隊經過時,又故技重施派出了海盜船隊企圖阻攔大清船隊經過。
康熙頷首。
剛踏進上書房的門,弘暉等人就隱約聽到了乾清門外傳來了嗡嗡嗡的吵鬧聲。
只能說,康熙的心,海底針。
康熙看向唯一還沒開口的常寧道:「老五,你呢?你來做什麼?」
弘暉跟著康熙回到京城,又開始了按部就班的府里宮裡兩點一線的生活,從被摺子包圍中脫離的辦法弘暉等人還是沒有想出來。
胤祺老實應是,胤祥則很是興奮地回道:「兒臣遵旨,汗阿瑪放心,兒臣絕不讓您失望!」哈哈,他終於有機會帶兵了,雖然是水師。
「太子二哥,您能不能幫臣弟跟汗阿瑪求求情,就讓臣弟帶兵過去支援大哥吧。」胤祥左右看了看離著有些距離的朝臣,湊到太子跟前小心的開口求道。
胤祥此時也緊跟著道:「汗阿瑪,兒臣願領兵前往。」
「臣弟遵旨。」常寧喜滋滋的回道。
常寧則是獨自回了府,要是他沒記錯的話,滿都護和海善今日都休沐。
總結起來就是:絕不能帶能作為種子的特產!其餘的就根據在那裡的將士們家人的講述,帶這些人喜歡的東西就行,不用拘泥於非要是特產。
弘暉聞言頓了一下,把夾給弘旻的青菜放到弘旻碗里后才道:「也……也不算是一樣的吧。」
胤禔道:「沒事兒,那些自有人安排,現在你就跟著爺去看太醫,萬一有個萬一,怎麼跟汗阿瑪交代,弘昌怎麼辦?」
也不對,那些請安摺子,他們還是批過的。無外乎是寫一些「已閱」「知道了」「卿好幽默」「卿好好乾活」「卿良臣」「勿糜費」之類的套話。
蠻夷二字一出,吵嚷的聲音霎時一靜,說話之人也滿頭大汗,話一出口他心裏就明白說錯話了。
胤禟經過胤祥的時候也給了一個無能為力的眼神,他做生意行,其餘的都不行,幫不上胤祥什麼忙。
弘昱不知道該說什麼,他也沒想到他阿瑪竟會如此,他也不清楚他阿瑪到底是怎麼想的。
康熙看了看弘暉還有聽到弘暉的話紛紛疑惑的看向弘暉的弘晴等人,頷首道:「說說,為什麼要這麼做?」
反對的人則說:「皇上,南洋蠻夷之地,不通禮儀教化,豈能為此靡費軍餉。」
胤禛看著胤祥的眼神又向自己看了過來,不由走上前拍了拍胤祥的肩膀道:「二哥說的對,你好好想想。」
弘昱見弘暉不好意思說出來,看了看眾位叔叔兄弟以及恭親王瑪法,咬牙說了出來胤禔辦的好事。
康熙正在看著手裡的物品清單,聽到弘昱的話,又看了看圍著自己圍了半圈的一眾孫子們,大方表示道:「拿去看吧。」反和_圖_書
正摺子都開始學著批了,老大的這些信件,看就看了吧。
最後的結果就是,胤禔帶領著八旗兵丁打跑了洋人們。那些洋人們走之前還不忘放狠話——我們還會回來的!
胤祥來的時候把所有的該想的不該想的,以及所有能做的準備都做了,連游水都專門學了,但就是沒有想到他上了船后,在海上漂泊竟然會暈船!明明他之前坐河船的時候就沒有問題。
「胤禔的信剛剛你們也都看了,說說你們是怎麼想的?」說完,康熙端起書案上李德全剛剛準備好的溫茶淺淺的抿了一口。
殊不知,大清船隊經過戴梓研製的那些武器的武裝,早已不是當時的模樣。就這樣,盤踞在淡馬錫的洋人們踢到了鐵板。
「太子二伯呢?」緊跟著弘暉身後進來的弘昇也發現了太子並不在,於是開口道。
「微臣該死!」說話之人被康熙的語氣還有神色嚇到,趕緊跪地請罪。
常寧正欲開口詢問康熙,康熙就開口了。
老大這個逆子……這是出去了就心野了?
這些人成日里為了些在他們看來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吵來吵去,沒意思極了。
常寧聲音不大但也不小,幾乎是他話音剛落,胤禟和胤祺還有胤禛和胤祥都停下了交談,扭頭看向弘暉等人。
那些洋人們之前不過是仗著船堅炮利才能在海上橫行,現在他們的依仗都沒有了,怎麼可能打得過上了岸的八旗兵丁,更不要說這些八旗兵丁手裡還有並不遜色於他們的武器。
回到府里,弘暉照常先去了正院給烏拉那拉氏請安。請完安陪著烏拉那拉氏說了沒幾句話,胤禛就回府了。
到這會兒,弘暉等人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胤禔又為什麼派人送信回來。
淡馬錫隸屬於滿喇加,而滿喇加是大清的屬國,現在大清的船隊趕跑了洋人,在滿喇加人眼裡,就是大清官兵們從天而降解救了他們。
站在康熙旁邊的弘暉等人,弘暉因為知道這幾乎是利益最大化的方法,還算淡定。弘晴和弘昇等人均都激動的不行,沒想到他們的想法竟然和恭親王瑪法還有四叔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就在康熙決定秋日巡幸塞外的時候,胤祥帶著船隊也來到了淡馬錫。
唯一的變化是,有一天,弘暉被常寧叫過去詢問了一些大清特產的事情。
還是在天津碼頭上,康熙帶著人送行,弘暉依然在,胤禟不在,皇家城建最近太忙了,他脫不開身,就沒有跟來。
弘暉聞言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抬手拍了拍弘晴的肩膀,走到弘皙和胤禑還有胤祿等人中間,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加入了進去。
弘暉全程見證了這些禮物都是怎麼來的,後來還在毓慶宮見過了太子那裡的紅珊瑚,因此開口道:「大伯去的南洋那個地方盛產這個玩意兒,現在宮內還有宮外各府幾乎人手一株紅珊瑚。」
「皇上,奴才願領兵前去駐守」這是支持的滿臣。他們心裏想著,這呆久了有可能就是拓土之功啊。
「皇上,臣願去淡馬錫為官。」支持的漢臣則想著,這是青史留名的好機會啊,教化好了那就是萬世之功。
胤祥摸了摸後腦勺,不好意思的開口道:「大哥,別提了,弟弟所有的準備都做了,就是沒有想到上了船,行到海上的時候竟然會暈船,過了半個多月弟弟才適應過來。」
弘暉想了想,反正幾人今日上午在乾清宮就知道了禮單的事,再說了這事早晚大家都會知道,說就說了。
弘暉等人走到暖閣門口的時候,迎面碰到了李德全帶著兩個小太監出來,兩隊人打完招呼后,相對而過。
上書房內,弘昇和弘晴等人早就在了,眾人對於早朝時爆發出來的吵鬧聲,剛開始發現的時候還會蠢蠢欲動,總想湊上去偷聽一下,現在則是早就已經不在意了。
胤禛要在正院用膳,烏拉那拉氏忙吩咐人傳膳。席間,烏拉那拉氏說起了康熙派人送來的珠寶香料,其中有一株紅珊瑚非常難得,品相極佳,比往年見過的都要好。
弘暉舔了舔嘴唇,看了一眼弘昱,才輕聲開口道:「大伯送回來了兩船珠寶香料……」
弘暉聞言站出來道:「孫兒遵命,今日大伯派人送信回來,信上說……」
現在百姓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至少眼下所見的京城周邊的百姓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他們還以為各府上有了,乾清宮肯定會更多,沒想到只不過是比他們的大一些。胤禛突然和*圖*書徹底明白了上午在乾清宮,康熙的臉色為什麼那麼奇怪。
原來,當初胤禔和康熙的計劃並不是趕跑那些盤踞在淡馬錫的洋人,而是向他們亮亮肌肉,讓那些人知道大清不是好惹的,不要閑的沒事幹來找大清船隊的麻煩,老老實實讓大清的船隊過去。
弘暉點頭,點完頭后又有些發愁,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他都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的品嘗美食沒有好好的數數他的小金庫了!
剛剛康熙把剩餘的摺子送去了毓慶宮,他們不忍心毓慶宮的小夥伴們那麼辛苦,決定去那裡幫幫忙。
「不知道大伯在南洋怎麼搜集的,宮內各宮主位還有宮外各府大伯都分別送了一株大小差不多的紅珊瑚,區別只在於顏色的深淺,毓慶宮的稍大些,乾清宮的最大。」
「阿哥放心,奴才只是過來送了一趟摺子,其餘的都不清楚。奴才告退。」這是李德全的聲音。
不過,要是胤祥真的被汗阿瑪派去南洋支援大哥,那他要好好去催催戴梓了,兄弟的排面怎麼也得給安排上!
「嗯?怎麼不繼續說了?」康熙坐在龍椅上以手敲膝,不辨神色道。
「對了,常寧你說的那個事,就交給你去辦了,務必在船隊出發之前準備好你說的那些東西。」在眾人即將走出去之前,康熙抬頭叫住常寧安排道。
幫著整理摺子習慣了,眾人的閱讀速度都很快,盞茶功夫就看完了。
弘昇挑著眉頭看向弘暉:「這就叫未雨綢繆對不對?」
胤祺道:「汗阿瑪,理藩院報名要去滿喇加的人太多了,兒臣想問問,汗阿瑪需要幾人過去。」
康熙輕輕的敲了敲桌面,開口道:「老四,你寫好章程后再呈上來,具體的措施你和太子商量。至於胤祥和胤祺,你倆等胤禟確定好船隊之後,再確定帶的人數。」
胤禛這下是徹底吃不下去了,放下筷子,看向弘暉道:「也不算是?到底怎麼回事兒?」
其餘人聽完也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弘晴仔細思索了片刻補充道:「那這樣的話,還是要徵募一些舉子秀才們過去輔助大儒們進行教化的。」
胤禟道:「那汗阿瑪他……」
胤禛愣了一會兒才消化掉弘暉說的話,就連烏拉那拉氏都覺得嘴裏的東西吃著也不香了。
「十三弟!」胤禔也激動的迎了上來,他離家太久了。不過怎麼覺得有些不對勁呢?
於是由國王帶頭,當地王公貴族以及百姓們緊隨其後,紛紛為趕跑洋人的大清水師官兵們獻上珠寶香料,請求宗主國大清派官兵駐守在當地,他們是真的怕洋人們再回來啊!
不過這回弘暉等人想錯了,這次乾清門前吵嚷了起來,並不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因為派兵進駐滿喇加一事。
「天時地利人和,那裡是我大清的地方,沒道理我們不派人過去駐守治理的。至於派遣禮部的大儒過去,孫兒認為那裡也需要教化,讓那裡的百姓學習經典,識字知禮,增加那裡的百姓們對我們的文化認同感,未來有條件的話也可以讓他們參加科舉考試,到時……」
等人進宮的空,康熙也沒有心思批摺子了,看著在一旁瞪著眼睛看著他的幾個孫子們,不由升起了一些考校的心思。
胤禟的未盡之言在場的人都清楚,既然有兩船珠寶香料,那康熙不得笑的合不攏嘴。即使沒有這種近乎于開疆拓土的好事兒,也不應該影響康熙的高興的心情。
弘旻現在大了,已經不再需要弘暉手把手輔導功課了,只有遇到不理解的才會詢問弘暉。
胤禔才不管那些人是怎麼想的呢!他此時正陷入糾結之中無法自拔。
弘暉見岳興阿現在的生活過的還不錯,也就沒有說什麼。想到岳興阿這些年受的委屈,弘暉只能偷偷在心裏罵罵隆科多,要不是他不做人,他岳興阿哥哥就不會吃這麼多苦。
胤禔很生氣,這麼重要的事情,胤祥竟然不當回事兒,看來他得寫信給汗阿瑪,讓人立下規矩,以後水師營再招募新兵務必要在海上訓練一番后,才能跟著出海。
出了乾清宮,待離的遠了,常寧看向弘暉等人道:「皇兄怎麼看起來有些強顏歡笑呢?」遇到這種幾乎等同於開疆拓土的好事兒,皇兄怎麼看起來不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吶?
父子三人結伴回了前院,一人往右去了書房,兩人往左回到了住處。
常寧繼續道:「臣弟認為我們應當應當地臣民們所請,派兵駐守當地,維護當地臣民們
www.hetubook.com.com的安定生活。」
康熙點了點頭,道:「老五長進了。」這話說的常寧老臉一紅。
康熙左手摩挲著大拇指上的扳指,右手敲了敲桌面,看著底下的常寧等人道:「明兒朝上,你們都清楚該怎麼說了?」
「行了,下去吧。記得每人寫份摺子呈上來。」康熙擺擺手讓眾人跪安。
弘暉得知是送給大清留在滿喇加的將士還有商戶們的,很是上心,跟上書房的小夥伴們在一起商量了許久才確定了帶什麼特產過去。
「我之前跟著汗阿瑪南巡的時候坐過船,那時候並沒有暈船,我就沒想著在海上會暈船。」胤祥邊被胤禔牽著走,邊解釋道。
「行了,你們的想法朕都清楚了,能安排幾艘船就安排幾艘,盡量多安排,這件事老九你來辦。」康熙看向胤禟。
「回阿哥,奴才奉命把這些摺子送過來,其他的並不清楚。」
萬壽節過去后,弘暉等人的生活和萬壽節前相比沒有什麼變化。
「在海上和運河上能一樣嗎?」
安排完之後,康熙就派人傳召胤禟跟胤祥順帶還有常寧進宮,最後想了想又把胤禛和胤祺加上了。
一夜好眠。弘暉兄弟幾人起床后,用完膳就坐上馬車去宮裡讀書。
「汗阿瑪,兒臣是來問問這次派幾艘船過去,兒臣好去催一催戴梓還有船廠那邊。」胤禟小心翼翼的抬頭道。
常寧也知道出去帶兵是胤祥的一大願望,於是走到胤祥跟前的時候,也跟著拍了拍道:「太子說的對。」別看他皇兄平日里笑眯眯的,一旦涉及到兵權這事太子確實不宜插手。
得到康熙的允許,弘昱拿過來信件先看了起來,看完一張遞給小夥伴們一張,弘暉恰巧就是第二個看的,也有等不及的,如弘晴和弘昇兩人則是圍在弘昱左右跟著看。
和往常一樣,直到看不清船隊的樣子,康熙才帶人回行宮安置。
康熙看著手裡的兩份清單,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雖說兩船東西都給他,他大體也是如此安排,可是老大替他安排好了,安排……好……了……
眾人都眼神發亮,齊聲開口道:「臣弟/兒臣明白。」
終於在一個月後,做好了一切準備,只等著欽天監選定好吉日,補給的船隊就可以出發了。
在這期間,弘暉還找到了機會見到了岳興阿。
由於他一路上表現的比較優秀,逐漸被提拔到了胤禔的身邊,最後就被胤禔派回來報喜了。
接著傳來了弘皙的聲音:「弘晉,不可胡言亂語。李公公慢走。」
「胡鬧!你來之前,沒有坐船訓練過嗎?」胤禔一邊轉頭讓人去叫太醫,一邊扯著胤祥的胳膊往回走。
弘暉手裡拿著信件,偷偷看了一眼康熙,覺得他汗瑪法此時並不像是高興的樣子。也不能說是不高興,只能說這個高興裏面大概摻雜了些許琉璃渣子。他只能說,不愧是大伯,都會替汗瑪法安排妥當了!
常寧聽完弘暉的話后,就想說說自己的看法,被康熙打斷了,現在終於能說了,幾乎是康熙話音剛落,常寧就出聲道:「皇兄,臣弟有話要說。」
幸虧胤禔此時遠在南洋,不清楚康熙的想法,不然得說六月飄雪才能洗刷他的冤屈,他是真沒有別的想法,就是單純想著給大夥分一分。再說了,大頭他也已經給他汗阿瑪了啊!
胤祥看了一眼眾位哥哥還有五叔,迫不及待道:「兒臣請汗阿瑪派兒臣領兵前往。」
胤禛今天早晨出去后才剛回府,對於烏拉那拉氏說的紅珊瑚不甚清楚,聽說品相極佳后,也生出了用膳完畢后讓人抬上來賞玩一番的想法。
「不愧是大哥啊!」胤禟的一聲感嘆說出來了常寧還有胤禛等人的心聲。
說別的都太早,當務之急是把今天的摺子先搞定,別真的貽誤了什麼重要的事情。
說話間毓慶宮到了。
「大哥!」船一靠岸,胤祥就三步並作兩步走向胤禔。
這一趟天津之行,天津碼頭以及從天津到京城的這一路上,周邊百姓們的面貌和第一次胤禔他們出海時見到的樣子不能說有天壤之別,卻也一眼能夠分的清。
出來乾清宮,胤禛跟著太子回了毓慶宮。胤祺跟胤祥則是都跟著胤禟回了皇家城建,兩人的差事全都得等著胤禟先確認了才行。
弘晴把今日在毓慶宮裡陡然發現的事實一說,弘昇和弘昱悚然一驚。他們仔細一想,還真的是這樣,他們現在還沒有從上書房結業,都已經忙的連吃吃喝喝數數銀子的空都沒有了,那他們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