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中還殘留著淡淡的異香。
他到了安都城外,不過是先來看了一看,「天師道」到底有沒有打大明龍脈的主意,龍脈又有無變化。
他瞬間便將這些字讀過,卻又有微微有些意外。
秦石一路行來,已經知道,「天師道」如今的宏盛,比他想象得還有過之,原本大明還有的幾支俗世道門教派,早已消失不見,被歸入「天師道」中。
似乎是大明皇帝用來跪拜先祖所用。
秦石踏著通往「元龍殿」的五百丈甬道,一步步走上了殿前的白玉廣場。
而此刻,這青銅蟠龍口中,卻銜著一張黃紙!
地面如同豆腐一般,被這黃紙破開一道為不可見的小縫,那陣法剛要啟動,卻被秦石壓制。
這中年人不敢再說,一把扯著他擠出人群去了。
他伸手隔著地面一招,那張黃紙離了青銅蟠龍之口,直飛上來。
他前後左右的觀看之人,被他神識影響,眼前忽然少了一人,也無人感到有異常。
這陣法與九斷峽那個黑霧陣法,除了沒有陰氣顯現,其他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神識透過這陣法,直入地底,只略略一看,便知道龍脈的確沒有什麼異常,但其中,卻有一點小小的變化。
他腳下不停,穿過白玉廣場,到了「元龍殿」前面。
秦石不知這黃紙有何用處,但以他的性情,絕不容當日捨生忘死拼得的祖洲平安,再有變化。
秦石原本沒將這天師道教主放在心上,如今卻對此m.hetubook.com.com
人有了些興趣。
京城乃是諸多達官顯貴聚集之所,高屋大房隨處可見,但最奪人眼的,卻是正中間,一片連綿的宮殿,紅牆黃瓦,巍峨壯觀,卻是大明皇宮所在。城東首,還有一片高大的殿字,遜於皇宮,但遠超其他房舍,香煙繚繞,衝上天空,隔開十數里,都看得清楚。
大明京城安都城,城圍百里,四面八門,氣勢恢弘。
當日異象過後,大明皇帝便即駕崩,朝廷對這異象的解釋,便是那大明皇帝乃是天上帝星應天轉世,在深宮潛修日久,回歸天庭去了。
這白玉廣場中間的「化龍台」早已不知去向,已經經過重新修葺,又已歷經數十年,但卻缺了幾分原本古樸厚重的感覺。
秦石知道這黃紙對龍脈也沒有危害。
長案之前的地上,有兩個綉著五爪金龍的織錦蒲團!
秦石在元龍殿中,掃視一圈,目光在這兩個蒲團上略略停留,神識驟然散出,將元龍殿內地面覆蓋。
這似乎與秦石一路所見有些出入!
他看了看周圍,又看向大殿,見那些道士正各自忙碌,壓低聲音道:「這是給皇上祈福的法事,小心禍從口出!」
這殿中地面之上,竟然有個陣法覆蓋,只是外表根本看不出來。
「元龍殿」青銅鑄成的殿身,沒有因數十年歲月而有所改變,在陽光下泛著一層青光,一切都沒有異常。
難道那「天師道」教主,https://www.hetubook.com•com身具遠超常人的能力,還真是個效忠大明,忠君護國之人么?
皇陵正中,供奉大明曆代皇帝靈位的「元龍殿」依舊巍峨矗立。
但他並不關心這異香,只因這密室中,卻還殘留一種陰冷的感覺。
秦石笑了笑,身形忽然模糊消失。
這陣法竟然頗有玄妙,但以秦石如今的修為,以神識查探,竟然也用了十數息時間,才完全明了其中的究竟。
如今的「天師道」行徑,與當日的陳明應、百里隨風所為,大相徑庭,在秦石看來,與大明歷史上曾出現過的幾次「邪教之禍」也相差不遠了。
那年輕士子是個愣頭青,兀自道:「皇上身子一直不好,不求名醫延治,卻信這個。如今他年紀也衰老,是人總會歸天,哪有不死的?這些道士有什麼本事?祈福又有何用?」
當日一戰的細節依舊曆歷在目,但秦石卻沒有什麼物是人非,感慨當日的情懷。
但此處地面已經被陣法扭蓋,祖洲之上,除了那布陣之人,幾乎沒人能再進入龍脈,這留下的黃紙,必定與布陣之人有關!
這士子旁邊還有一個同伴,卻是個中年人,聽了這士子的話,連忙拉了拉他的衣袖,道:「少爺,噤聲!」
人潮入了道觀,卻都不前進,擁在兩旁,遠遠看著大殿。
觀前前來的百姓絡繹不絕。
殿中靜寂。
安都城外十八里,乃是大明曆代君王歸葬之處,雖然四十余年前m.hetubook.com•com,皇陵之上,異象紛呈,宛如天崩末世,曾引起極大的恐慌,但終究沒有造成什麼災難。
他靜靜站立,過了整整十數息,心中微微有些意外。
說話的,卻是個年輕士子。
秦石大袖一拂,「元龍殿」厚重的銅門,「吱呀」一聲,往兩邊分開,他舉步踏了進去。
秦石沉吟。
這大殿內,一樣擺開三尊神像,卻正是秦石、明東樓、陳明應三人。
其中陳明應的雕像與他本人面目一般無二,而秦石與明東樓的雕像,卻依舊與本人頗有出入,但也比其他地方的傳神許多。
這黃紙上的鮮紅,竟然是人血,而這些字,記載的卻是一個人的生辰八字。
他沒有立刻毀去這黃紙,是因為當日見識過陳明應的手段,太過詭秘,這黃紙既然與「北斗換命書」有些相似,還是將此弄清再行處置。安都城內,街道縱橫開闊,房屋楞次櫛比,人流如織,繁華異常。
上首長案上,歷代大明皇帝的牌位,當日被「血靈老祖」所污,如今也已經換成了新的,不過只是多了一個而已。
以祖洲之人的見識,能布下這樣的陣法,那布陣之人,絕對堪稱陣法大師,連當日的陳明應只怕也與這人有一些差距。
這間密室就在這天師觀地面之下,不過此刻,密室大門洞開,裏面卻空無一人。
從這裏的布置來看,布陣之人,對大明龍脈是維護的態度,只有好意。
這片殿宇高大的門楣之上,七個金光閃閃的www.hetubook.com.com大字:「御賜護國天師觀」!
這個陣法對龍脈無損,相反,這是個守護龍脈的陣法,守護中心就在那當日大坑所在之處。
秦石只聞了一點,便知道,這異香有鎮定魂魄的作用,在祖洲極為難得。
秦石神識掃過那黃紙,便已經知道其上,用鮮紅的顏色,寫了一些字。
這黃紙放在這裏,不可能會沒有一點用處,始終是個隱患。
秦石身形再現,已經在一間密室門口。
秦石站在這裏,與中間那尊自己的雕像似是遙相呼應,那種奇怪的感應達到了他回到大明以來最強之時。
這陣法相比在「九斷峽」所見的那個黑霧陣法,威力雖然提高不算太大,但卻又要高妙幾分,以肉眼看去,外表難見端倪,但若要硬闖那陣法守護中心,就會遭到意想不到的反擊,連凈魂期圓滿修士,都很難全身而退。
不過那皇帝在位數十年,碌碌無為,最後十數年卻一意在躲在深宮修道,不理朝政,弄得天下一團紛亂,在那些百姓心中,卻也不是什麼好皇帝,他死了,在許多百姓心中,這樣的帝星歸天而去,也不見得是壞事。
不僅如此,這陣法還有迷惑感官的作用,類似於當日「煙嶂澤」湖底,那個石柱圈,雖然功效還與那石柱圈陣法差得遠,手法又略顯稚嫩,但有些地方的布置,在秦石看來,也有可取之處。
大殿之內,有數十個排列的道士,列鼓鳴鐘,正在做一場法事。
如今已是四十余年過去,當日的皇和_圖_書陵異象,早已漸漸被人淡忘,最多存在於茶餘飯後,長輩講給兒孫輩的傳說故事中。
這「元龍殿」地底,原本有一尊青銅蟠龍,千年以來,元洲散碎的龍脈之氣,一直通過「螣玉天蛇」元丹匯聚到這尊青銅蟠龍口中。如今「螣玉天蛇」元丹不在,龍脈已經穩固,這尊青銅蟠龍依舊在吞吐龍脈之氣。
這赫然與當日陳明應施展「北斗換命書」秘法,有數分相似!
若這兩個陣法都是那「天師道」教主所布,便說明此人的確有不凡之處!
密室地上,有一隻小小銅爐。
這元龍殿之中的地面上,原本有個大坑,乃是血靈老祖所為,直通地底龍脈所在,如今看似也已經平復,但其中確有玄機。
秦石隨著人潮,踏入觀內。
他隨手一拂,將地面重新撫平,轉身走出「元龍殿」。
秦石微微皺眉,這種感覺有些像是千年以上的厲鬼留下的氣息,但卻又有些不同之處,連他也無法完全分辨!
黃紙穿出陣法,落入秦石手中。
但這裏的神像,就比別處高大許多,每尊都有兩丈高下,竟然都是不同顏色種類的奇石靈玉雕刻而成。
秦石將心神寧定沉寂,正看之間,便聽邊上有人輕聲道:「哎,堂堂大明,這代皇上,年輕之時英明睿智,號稱中興,沒想到,也信奉這種東西,到了晚年,更是愈演愈烈,搞出什麼天師三祖,弄得人人跪拜石偶泥塑,流毒不淺,讀書之人,卻還不如一介道士,真是文斯掃地!長此以往,國將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