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說,張毅開始高興起來。說到布行目前的買賣,他非常振奮:「那倒確實!用機紗織布,收益實在是高多了。我這幾天,經常碰到一些村裡的織戶讓我們去他們那裡賣紗收布。這些村子,都是離鄉鎮的花紗布店比較近的,換做以前,他們絕不會與我們交易土布。可惜啊,我的船運量有限,很多買賣都給放過了。真是可惜!」
楊邵文呵呵笑道:「沒什麼,制度有些問題,你們夥計當然有權力向東家反應。我下來就是聽你們意見的。」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他當初土紗機紗混紡時,周恆源也能比較容易分辨出其中有機紗的混入。田嫂又關心起另一個重要的問題:「用機紗織的土布,縣城裡收嗎?前幾年,機紗織的土布城裡都不要的!」
光緒二十一年,九月中的一天。楊邵文隨自己布行旗下的一條船,走訪鄉下的農村紡織戶。
楊邵文以前就有過估計,他的布行目標市場容量每年能有20萬匹的,潛在市場容量在和圖書100匹左右。可機紗一引入,面對著近乎翻倍的收益,紡織戶也就不再計較楊邵文的流動布行賺的那點差價。可以說,整個武進的土布市場,都向他打開了大門。鑒於形勢的火熱,楊邵文又給寶山木工坊下了30條船的訂單,並著手招收新夥計事宜,不過等一切準備就緒還需要一點時間。目前,只能是看著龐大的市場干著急了。
「楊老闆,你這裏的機紗能一直保證供應?」
「也不是不滿,就是有些不甘。我覺得自己去干行商的位置也沒什麼問題的!」張英小聲為自己分辨道。
「那我就放心了。以後我也專門織布了,我算過了,專門織布每月起碼能賺1元6角,划算多了!」
他這段時間正琢磨著,給底下的夥計建立一個有梯度的等級體系,以方便夥計們在自己的布行去奮鬥去「升級」。目前行船和行商兩個職位的工作內容過於涇渭分明,好像一個是體力勞動者另一個是腦力勞動者,這要https://www.hetubook.com.com改。他以後要將之改為互相協助,互相監督的兩個職位。它們採取相同的薪資結構,只是在具體的薪資水平上略有差距。
「當然!」楊邵文隨即又有些奇怪:「你怎麼知道這是機紗,我們夥計也沒告訴你啊?」
「過幾天,布行會讓每個人互換職位,等你們在兩個職位上都干一段時間,布行對你們各人就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到了那時,才會真正確定你們的崗位。」
他有些擔心,這段時間會有對手闖進他這片市場。以前,他的買賣主要在一些偏遠村落,一些同行哪怕知道有他這麼一個流動花紗布店,卻也不太清楚他具體賺了多少。隨著楊邵文的買賣逐漸向交通便利的鄉鎮滲透,有心的人稍稍觀察,推斷一番后,不難估摸他這個買賣驚人的盈利能力。
「收啊,要是不收,我也沒錢付你布錢。」
這當中,行船的夥計就對行商的職位頗為羡慕。自從引入機紗后,每條船完成50元的毛hetubook.com.com利都是比較輕鬆的,這樣一來,行商的夥計每月的收入都在8元以上,穩穩的壓過行船的一頭。想當初,大夥剛開始分組時,對布行的盈利前景都不太清楚,行船的固定工錢比行商的還多2元,因此,被分到行船的夥計也沒什麼意見。現如今,兩種職位的差距慢慢顯現,行船的夥計有些意見,那也是情有可原。
布行漸漸站穩腳跟,規模也將逐步擴大,配套的管理制度也需要一併跟上,這些都是楊邵文在考慮和規劃的事情。他將自己的這些想法說與張毅和張英兩兄弟聽,張英聽說自己也有行商的機會,自然是高興的,張毅就有些不情願了,很捨不得自己目前的崗位。
另一方面,楊邵文引入機紗越來越多,動靜實在有些大。這些中心鄉鎮的花紗布店以及織戶們,對本縣布業公會前幾年封殺機紗的事情記憶猶新,認為楊邵文遲早要倒霉。但事實是,楊邵文的買賣越做越大,卻硬是屁事沒有。他收上來的土布,縣城的大布行
hetubook.com.com照收不誤。這樣一來,有想法的人就比較多了。
這條船行船和行商的兩人都是原北洋水師水兵,一個叫張毅一個叫張英。他們倆是一對兄弟,在旗下的所有船隊中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對。在行船途中,楊邵文與兩人交談下來,基本情況是,他們對目前的境況都非常滿意,也對布行的未來充滿信心。當然,也不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當初分工時,楊邵文對大家的能力、性格、品性都不大熟悉,當然不可能為每個人都分配到適合的崗位。因此他採取的是賽馬的方式,誰行誰不行,等幹起來就知道了。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后,生性謹慎的田嫂也開始專門用機紗織布了。
楊邵文自己也是剛剛從一個商人轉變為一個管理者,布行的規章制度都需要他自己慢慢摸索。其中,建立合理規範的用人制度就是一項重要內容。
兩人中張英是弟弟,負責行船。對張英的意見,楊邵文說道:「你們倆是兄弟,尚且對分工有些意見,想來其他的夥計,有這www•hetubook.com.com方面不滿的應該更多了。」
以後進來的夥計,也不可能有這批人那麼高的工錢。畢竟,楊邵文是將這批人作為幹部儲備的。目前來看,儲備幹部是夠用了,以後進來的還是以一般夥計為主。
確實挺可惜的。
楊邵文拍拍張毅的肩膀,鼓勵道:「只是崗位互換下,讓我這個東家了解底下各個夥計的能耐。你想干行商,那機會其實多的很。咱們布行目前的買賣增加得很快吧?過不了多長時間,布行就要擴大船隊規模,你還會擔心沒機會!你要是有能耐,我專門讓你負責一片區域,手下管著幾條船,都沒有任何問題。」
自從楊邵文成為布行的老闆以來,經常性的隨船走訪紡織戶便成為了他的一項固定工作內容。一方面是使自己不脫離市場第一線,另一方面也是增加與自己布行新夥計的了解。
這是鳳鳴村的田嫂,楊邵文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顧客,與楊邵文也算是熟識了。
「我們的手搖紗是右捻的,你這紗是左捻,可不就是機紗嗎?細心點的人是能夠辨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