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古今第一壯舉?真正的盛世王朝!

「可如果是,讓全天下的鄉紳和士族,都出一部分錢出來呢?」
讓他們有銀子拿,能夠改善生活。
宋公文眼中不由浮現出一絲感慨。
張正明的意思。
「那是陛下在說,讓我大胆的想辦法弄銀子,而銀子的來源,其實就是那些鄉紳和士族們。」
必須要找一個不畏強權的人去做此事。
想來過不了多久。
至於張正明,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學生覺得,陛下肯定也想到這一點了。」
他一時間還沒有人選。
若是連朝廷都垮了,又真能做到天下大同呢?
沒錯。
「多謝老師!」
為什麼在御書房,宋公文會阻止自己開口了。
自己的這位陛下不僅有大氣魄,還有著超前的目光和能力。
與此同時。
完全不懼前方的艱難險阻。
之前他口中的難關。
「而這,便是學生為什麼要說,陛下欲讓天下大同了。」
「試問,要成為千古一帝的陛下,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嗎?不會的!」
如今,陛下想要做到,而且是已經開始了。
宋公文一笑,知道老師還是關係自己那個侄兒的,但卻不明說而已。
所需的前提也太多了。
畢竟。
那就是自己那位陛下,或許是想要所有百姓,都過上富足的日子。
但心裏清楚,所謂的天下大同,不過是一個願景而已。
徵發徭役,還要發工錢,連他都是第一次聽說。
進入在御前會議上,他願意給侄兒一個機會,了卻心愿,但心裏還是有些擔心,對方到底能不能擔負起這個重任。
百姓富足,就不會再有飢餓、不會再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
「你的意思……是說……」
即便兩項工程開啟,以朝廷的稅收,還是可以挺一陣的。
聞言,宋公文當即心中欣喜。
心中覺得宋公文那句話沒錯,即便此事最後失敗了,但又能如何呢?
朝廷的前,多數都是稅收上來的。
可到底找誰。
這樣也好,省的一直在京師,遭那些不明原因官員們的白眼。
張正明非常清楚。
只是很快,張正明卻皺起眉頭,繼而道:「可想要做成這種事情,阻力會非常大啊。」
而這些人,數量比不了全天下的百姓,但他們手裡的銀子,真比不上天下百姓的稅收嗎?
不過,這時候張正明想了一下,然後道。
「好了。」
如此。
除了有士族和鄉紳在暗中攪局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然後被有心人利和-圖-書用,反抗朝廷。
整個人更是在此刻,都有些顫抖。
士族和鄉紳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不義之財。
「臣子存在的意義,就是輔佐君上,治理天下。」
可如今呢?
而這些錢,是從百姓手中壓榨而來的,看起來有些符合國法,但細究的話,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現在,對方既然已經說了,而且還同意了,那自己也就放心了。
「說不定,陛下還能攜天下大勢,徹底開始清理這些人。」
宋公文感嘆道:「老師,學生說的,您應該明白,如今陛下有此等宏圖大志,不管如何,我們都要支持,哪怕最後失敗了,但至少也做了。」
隨即,二人不再多言,就各自回去了。
著實讓他都有些震驚了,頓了頓,繼續道:「何出此言?」
「如此,便能為朝廷增加收入,接下來也可以更方便行事。」
因此。
正如之前所言,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將所有的後患全部清除。周邊諸國,對於大魏來說,其實算不上什麼,但草原部族,與中原世代仇敵。
「沒錯。」宋公文一笑,繼續道:「百姓如果有錢了,那就是民富,而民富,必然能國強。」
所以讓對方多照拂一二。
當宋公文這句話一出。
其實,宋公文現在的想法非常簡單。
孫克儉就要離開京師,前往邊關,開啟互市了。
只要解決了這兩件事情。
「老師,您想想,如今的百姓,除了農活之外,幾乎不會有其他的收入,所以無論朝廷做什麼,最多是讓他們果腹,能不為生存擔憂而已。」
「而現在,陛下的這兩個工程一出,能養活多少百姓,有能讓多少人養家糊口呢?」
在宋公文眼裡。
孫大人?
而且。
說到這裏。
「如此,老師您還覺得,那時候還會沒有銀子嗎?」
知道一旦能做成此事,那未來的大魏,必然走上鼎盛時期。
即便每一個人收一點點,那加起來,也是相當可觀的。
但無論是宋公文還是張正明,對此並沒有煩心,反而隱隱都有些期待。
「老師,您還記得那日雪夜,學生跟您說過的話嗎?」
可問題就在於,這件事情,需要花費很多的錢,朝廷根本就承受不了。
宋公文當即開口道:「沒錯,讓士族和鄉紳出錢,肯定是不現實的,沒有人願意,但老師您看,我大魏如今還正值鼎盛時期,有百萬雄兵,都忠於陛下,他們用什麼反抗www.hetubook.com.com呢?」
那就是兩個工程推行時,應該讓誰來監督呢?
因為他終於理解。
對方早已經明白陛下的宏圖大志,不僅是讓百姓過好日子,更是要締造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
就是在這個過程進行的時候,朝廷會出現一些動蕩。
雖說百姓的基數非常多。
「就算最後真的忍不住,要反抗朝廷,但老師你要知道一點,陛下做的事情,那是惠及天下百姓啊,百姓們得到了好處,自然而然就會和朝廷站在一邊。」
「歷朝歷代,徵發徭役,幾乎都是無償的苦力,且都是強制性的,無論百姓是否願意,每戶至少要出一人,除了某些人之外,會想辦法免除。」
而現在,聽到宋公文所言后,張正明也終於開始明白了,陛下是真的要做亘古未有之大事,他又怎能不被震驚呢?
他們都知道,因為大運河和修建直道的事情,以後,怕是要忙碌起來了。
絕對堪稱千古壯舉。
怕是無法完成。
就這樣一邊思考著,一邊漫無目的地前行。
反正也用不了多久時間。
而在歷朝歷代,這些人的力量都是相當強大的。
說實話,張正明覺得,想要做到這些真的太難了,至少要經過數代人的努力。
身在皇宮中的魏雲弈,並沒有回到寢殿,心中在思考一個問題。
「而要滿足這一點,就必須要將所有威脅,全部清除,如今北方草原部族,是我大魏的心腹大患。」
可現在,大魏根本沒有走到那一步。
須知。
最近此人鬧了不少的事情,全都是有關於私下經商的問題。
當然。
即便要花費諸多功夫。
對此,他心中也有意見,但無能為力,因為士族和鄉紳的力量太龐大了,即便是朝廷,也很難撼動。
百姓富足,就會減少各種問題,國力不強都難。
當然,他非常清楚,對方是為了朝廷做事。
但他心裏非常明白,一個王朝是充滿變數的,前一兩任皇帝,或許會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可之後就難說的。
此刻,他繼續道:「而修建直道,就是陛下在位征伐北境草原做準備,陛下,是想要為我大魏後世子孫,永久的免除後患啊。」
當了這麼多年的內閣首輔。
確實,兩個工程一出,徵發的徭役,怕是能達到百萬之眾,這就相當於給百姓,多了一條賺錢的路子。
宋公文自然非常清楚,當即笑了一下,繼續道:「老師,你可還記得,陛下和圖書為什麼說,朝廷沒錢,不代表別人沒錢呢?還單單提出攤丁入畝之事?」
有特定的城池,因此每一次出擊,即便勝出了。
如此,也就有了名頭,讓百姓富起來。
但這又如何?陛下此舉,是站在了天下萬民的身邊,攜帶著大勢。
不像中原。
即便前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在宋公文眼中,只要能扛過去,未來的大魏,將會超越所有的朝代。
現在,聽自己學生的意思,就是陛下要將那些錢拿回來,然後以一種方式,交給百姓。
而他口中的天下大同,就是此舉,能夠將士族和鄉紳的不義之財,全部還給百姓。
現在,這句話,從對方口中說出來。
魏雲弈清楚,這種事情若是無人監督,很容易就出問題。
宋公文深吸一口氣,然後道:「陛下,是要成為千古一帝的人,如果只是讓國富民強,還不足以讓陛下滿意,陛下要做的,是將大魏打造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盛世王朝。」
可也絕對能不會像之前那樣,看看果腹而已。
至於在科舉之後,宋公文更沒有一件了,知道這是想要穩住那些舉子們。
「但現在不一樣了,非常之時,就要用非常之法,此項變革,不用等到攤丁入畝施行成功,就在此次科考後,就進行吧。」
其實他也在想,是不是向老師重提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
「雖然在這期間,朝廷會因為極大的支出,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可只要挺過了這個難關,那未來我大魏的國力,必然飛漲,完全超越以往任何朝代。」
再則,陛下還手握著無上大權,有著百萬忠君的大軍。
可不管怎麼說,這些稅收,都是從百姓頭上拿出來的,幾乎沒有鄉紳和士族。
而他也不得不承認,此決定確實是千古頭一遭,尤其是給徭役充足的休息時間,也是以前完全不敢想的。
如今終於要準備好了。
便以行軍,確實算得上是益處,但收穫卻不是很大。
朝廷不得人心,即便手中有大軍,也無法應對,最終只能山河破碎。
「這些人,盤剝百姓,謀了多少不義之財,若只是一家兩家,或許不算什麼。」
只是那從京師道北境的直道,就不同了。
既要國富民強,又要擊潰草原部族……
那就不是問題了!
不過,在此之外,還需要想一些別的辦法。
等到時候事情做成了,也就算正名了。
即便此事再難,也不可能無法做到!
但知道此事,對於後和_圖_書世子孫大有好處。
而他又作為儒學大家,完全明白這其中的意義。
還直接站在了百姓的身邊。
張正明完全可以預料到,若真能做到這一點。
「若是士族和鄉紳選擇反抗呢?」
最後,魏雲弈來到了瑛貴妃的寢殿,景德宮。
士族們拿什麼鬧?
尤其還要與大運河之事一同進行,那朝廷的壓力會非常大。
旋即,宋公文到:「銀子的事情,暫時可以不用擔心,學生這裏還可以撐一段時間,正好,孫大人的邊關貿易之事也準備好了,等到科舉之後,絕不是什麼問題。」
當然,這個盛世,只是像歷朝歷代的那樣。
之前,張正明在聽說要開鑿大運河的時候,心中雖然覺得不妥。
就算現在宋公文解釋了那麼多,可他想想,卻似乎有些多此一舉啊。
這句話在說出的時候,連他都不由有些愣住了。
「老師請放心,應星兄那裡,學生知道怎麼做。」
張正明思索了一下,繼續道:「你是戶部尚書,這些事情你辦,同時我會在幕後支持你,還有徵發徭役的事情,我也會著手。」
「而這,就是我們作為臣子的意義所在啊。」
百姓不說全部富足起來。
尤其他還想到,若果再從這些人手中,多拿一些呢?
「差不多了,我們各自下去準備吧。」
歷朝歷代之所以走向沒落。
怎麼算不上天下大同呢?
連大運河如此龐大繁雜的工程,都要堅決推行,還要給百萬徭役工錢,如此氣魄,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啊……
因為這四個字,代表了儒家的至高思想。
可仔細一想,還是非常值得的。
並不是他反對此事,是真的覺得太難了。
張正明點了點頭,目光變得清明而又堅定了起來。
雖然歷朝歷代,都想過許多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若是士族和鄉紳們不同意,選擇反抗,鬧出許多的事情,影響到朝局。
連督造使都找好了,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便可。
此刻,張正明神色微微變化,然後道:「陛下,是想要從士族和鄉紳手中拿錢,然後接著大運河以及直道的名頭,發給百姓?」
怕是沒一個願意的。
張正明擔心的是,一旦弄過頭了,怕是難以收場。
這句話一出,張正明眼神明顯開始變化了。
從他們手中拿錢。
當今的陛下,根本就不滿足於此……
但草原乃遊牧部族。
可現在他卻想著。
張正明喃喃自語,確實是被震驚到了。
宋公文思索了一下,繼續道和*圖*書:「可道了陛下這裏呢?卻能給徭役發工錢,還給他們充足的休息時間,這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古今第一壯舉了。」
而這,關乎是否能夠敗壞氣運,所以選人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多年來,他們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選擇南下,掠奪我大魏資源,殘殺我大魏百姓。」
「何況,學生覺得,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到最後,一定會成功的。」
一代人……
有時候,即便連皇權,都要妥協。
是啊,只要朝廷和百姓站在一邊,那些人再怎麼鬧,也是鬧不起來的。
草原大軍就會選擇後撤,也正因此,始終無法將此後患完全清除。
「到時候,士族和鄉紳,不僅要和朝廷作對,還要與天下的百姓作對,他們能成功嗎?」
當即,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大運河以及直道的事情,這兩項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之前說的官紳一體納糧,我本來覺得還太早了,不適合施行。」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從今日魏雲弈的表現,他就能看出來了。
最終的結果,也只是乖乖拿錢。
張正明繼續道:「還有應星的事情,你……多注意一下。」
天下大同?
開鑿大運河以及修建直道,只是方法和附帶而已。
張正明當即反應過來,是太后的堂弟,孫家之主的兒子。
試問,有這樣朝廷在,百姓會選擇反抗嗎?
修建這兩項工程,錢和人是最關鍵的。
「陛下的宏圖大志,我所不能及也。」最後,他感慨了一下,但很快就想到另一件事情,當下道:「公文,可陛下想要做點這一點的話,有個大運河的名頭在,就已經可以了,為何還要修建魏直道?」
「你說得沒錯,可這與天下大同,又有什麼聯繫?」張正明點了點頭,但還是疑惑。
「你說得沒錯。」
只要中原王朝但凡國力強盛,他們就會舉起屠刀南下。
就連張正明也不由瞪大了眼睛。
尤其是前朝,因為中期國力衰弱,更是開始委曲求全,像草原部族納貢,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那就是,既然兩個工程都放下去、讓工部著手進行了。
旁邊,張正明沒有說話,他完全明白對方的意思。
縱觀史書,張正明深深明白,想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受先帝恩惠出關時,想法也只是將大魏帶入一個盛世。
身為戶部的尚書,即便接受才沒多久,但對於這方面,宋公文還是非常了解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