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

反正皇帝一定會消失,所以也無所謂了。
何況這些年他也發現了,他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厲害。他的知識儲備,根本不足以讓他拔高秦國的軍工科技樹,頂多建立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自然科學的基礎。
子楚疑惑:「什麼?」
荀子拐杖往地面上一砸,罵道:「不要在這裏丟臉!」
他立刻興緻勃勃讓人打包行李,一臉迫不及待的模樣。
廉頗笑道:「那就好,不用重找落腳處了。」
但政兒已經發現了這件事,朱襄就沒有了退路。
朱襄頓了頓,道:「就像是我們用鐵刀,敵人用木劍。」
藺贄對秦王子楚道:「君上,能暫時容忍一下臣的失禮嗎?」
是為大同。
他洒脫地笑道:「建立科學院,研究戰爭科技,輔助研究民生科技,既能奠定科學基礎,還能早日結束戰爭,很好。」
他撓頭。
廉頗的院落果然還是老樣子。他帶著自己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兒子廉符,在朱襄的莊園里逛了一圈,給廉符介紹莊園的情況。
朱襄道:「我無所謂。你看上去很疲憊,能撐得住?」
仔細想想也是,他又不是搞軍工的,甚至不是搞基礎科學的,唯一的本事就是種田。突然變身成多學科科學家什麼的,他若是能做到,就不是青年教授,而是青年院士了。
他打了個哈欠,集中注意力看完朱襄的計劃書,道:「可行。回咸陽后讓博士們討論。」
朱襄對他們報以無辜的眼神。
子楚聽完后,認為再在咸陽學宮之上加一個機構更好。這個機構可以併入「博士」體系中,屬於秦國的官吏。他們只需要埋頭研究。
李牧道:「不放心。正是因為擔心白公的身體,朱襄才想讓白公去南秦休養。」
清朝說自己地大物博,不需要外國,不是自吹自擂,而是事實。這樣的事實,讓華夏內部很難走向西方那樣的改革。因為一旦進行工業化改革,就會使大量小手工業者和自耕農失業。
再者,朱襄也擔心現在若戰爭科技發展,思想若是不配套,會不會造成華夏文明土崩瓦解?
這樣考試,能儘可能減少考官對考生的影響,讓人才提拔把握在秦王手中。
這樣重大的事,一兩日聊不完。
當聽到子楚提到此事時,朱襄心情很複雜。
『華夏文明要走向西方道路是不可能的,這是文明形態所決定。
華夏文明幾千年未斷絕,已經摸索出一套完善自耕農、小手工業者體系,與自上而下垂直官吏體系相結合。
白起挑眉:「怎麼,還有我這個垂暮老人能為秦王做的事?」
朱襄從桌上爬起來,道:「完善基礎科學教育很重要,如果能與思想文學教育並重的話,說不定我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兩人聊到日落月升,燭火燃起,也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有熱鬧看!
廉頗給了兒子一腳,罵道:「你親父是信平君,你崇拜什麼武安君?白起老匹夫還沒死呢,他病病歪歪這麼多年,每年我都以為要去拜祭他了,他居然都還活著。嘖。」
子楚哈哈大笑。只要朱襄與他一起笑話政兒,他就高興。
按照學說分科目,容易hetubook.com.com讓學生們「站隊」,因思想隸屬,而形成實質上的隸屬關係;以學問不同來分學科,學生們學習的只是知識,跟隨的還是不同思想派別的老師,不容易被老師的思想裹挾。
朱襄道:「我在想,現在就拔高戰爭科技,會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當他看到秦王、蔡相國、藺丞相和長平君在做飯,自家親父靠在門扉上嫌棄藺贄的刀工,嚇得面無血色。
「這是秦昭襄王住的院子。看見那個桌子了嗎?那張桌子上的小椅子是政兒坐的。秦昭襄王處理政務的時候,政兒就坐在桌子上聽他教導政務。」
當秦王擁有了朱襄這張牌后,社會矛盾緩和許多,他們便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蔡澤和藺贄對視。
嬴小政太敏銳了。他經過了廣陵城一戰,以及李牧海巡歸來對舟師的一些話,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科技發展不僅能用於民生方面,在戰爭上,有更為直觀的貢獻。
李牧騎馬去了白起的封邑,拜見正在養病的白起。
等他習慣了家中平靜的生活,也在教導兒孫中找到了樂趣,有些安於現在的平靜了。
但朱襄反對。如果只是拿固定的錢辦事,很可能讓他們混日子,沒有進取心。
朱襄去咸陽宮拜見了華陽太后和夏太后之後,就與子楚等人一同回到莊子。
掛電線杆的資本家還要幹活呢!
朱襄一邊回答一邊拔腿就跑:「我故意的!我就是想看他倆氣急敗壞的模樣。」
「武安君白起也去世了?」廉符唏噓道,「沒想到入秦后,我居然未見上傳說中的武安君一面。」
朱襄打斷道:「既然已經被你們發現了,那我也就不藏了。」
之後秦昭襄王就專門設置了一個機構,主管修書管書和教育,正式任職者稱博士。在朱襄建議下,這個機構類似於後世禮部。
不過秦王也不會把寶都壓在儒家身上。
在百年恥辱的時候,華夏不變則亡,先賢摸索了很多條道路。不同的先賢幾乎將所有能走的道路都走了一遍,最後發現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子楚推了推朱襄的腦袋:「你究竟在煩惱什麼?」
廉頗看著兒子一臉驚恐不安的模樣,心裏嫌棄地搖搖頭。
白起起身道:「朱襄都如此說了,我還拒絕什麼?」
廉頗笑罵道:「你以前去秦王宮中還只是順手牽羊,現在還順手端鍋了?」
子楚失笑:「你這麼說,我鬆了口氣。」
李牧道:「他能不好?現在他已經囂張到與秦王鬥嘴,被荀子好一頓罵。」
廉符收拾好東西,來廚房找廉頗。
「啊?行,只要你不把我的鍋都端走。」正在生火的子楚抬頭道。
若華夏統治者這麼做,就是革自己的命。所以封建統治者即使看到了大勢,也會狠狠壓制大勢。
廉頗介紹完后,就把收拾屋子的事丟給廉符,自己去廚房裡看朱襄準備什麼好吃的。
子楚所說的嬴小政的提議,果然是朱襄猜測的內容。
廉頗繼續嘆氣:「行行,我不說了。唉,好久沒回莊子,不知道我住的小院有沒有打掃。」
華夏人民都很務實,連神靈不管用都會把和圖書廟拆了。當不需要皇帝的時候,怎麼可能還讓一個人干坐在上面吃白飯。
回到家中,朱襄總會第一時間做一頓大餐。
為何是生火做飯??
廉頗斜眼瞥:「不然呢?若是你有一手好廚藝,倒是可以像膳夫一樣為他們打下手。哦,這次他們連膳夫都趕了出去,你就算現在學了一手好廚藝,也不能去。」
誰也不知道。
他處於很矛盾的心態。
李牧趕緊道:「白公子嗣一片孝心,朱襄怎麼會懷疑?只是北邊這些年的冬季又變冷了,白公經常咳嗽,可能去吳郡會好過一些。再者扁鵲在吳郡,或許比普通醫者更有本事。」
現在他不煩惱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做不到。
子楚按壓了一下眉頭,道:「要不我們現在立刻回咸陽,讓蔡澤和藺禮幹活?」
從經濟上來說,就算西方剛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們因為人口眾多,技藝傳承完善,手工業品的競爭力相當高。而我們自身的自給自足體系也十分穩固,所以在封建帝國末期,也能一直保持順差。
即使他已經悄悄藉著醉酒告知李牧,並且已經應用在了軍隊中。
只是種田就罷了,如果戰爭技術發展,未來會走向何方?
卿大夫們本來想走,秦王這麼一說,他們就不想走了。
墨家和農家的組織架構已經解體,就是他們能繼續在秦國傳播學問的代價。
儒家本來也有較為嚴密的組織架構,不過因為荀子和遵孟子為師的魯儒不對付,內部除了孟子、荀子的學說還有其他流派,已經打得很激烈,所以秦王暫時沒有對儒家學子動手。
武安君和親父關係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若是不好,武安君的院落怎麼在親父隔壁?若是好,親父為何對武安君遲遲未死一副很遺憾的模樣?
這閑聊的話本來不是那麼容易想起來。這時不知道為何,居然清晰的浮現在了他的心裏,打消了他的疑慮。
他連忙想去廚房幫忙,把秦王換出來,被廉頗拎著后領拖出門。
藺贄沒有說他要做什麼,秦王子楚已經非常默契身體一側,把身後的朱襄露了出來。
秦王子楚回到咸陽,蔡澤和藺贄出門相迎。
身為一個懦弱的普通人,有時候明知道是大勢,是真理,也不希望這件事從他的口中說出,從他的手中做出。
提起政兒,白起的眉眼間顯露出慈愛:「政兒可好?」
他甚至連黃火藥的配方都不知道!硝化棉倒是知道,但他不知道怎麼製備純硝。
「秦昭襄王和先王都很寵溺政兒。」
白起的家人十分無奈。他們是真的被嫌棄了啊。
荀子眼睛瞪圓。
朱襄興緻勃勃將自己的計劃書交給子楚。
他和子楚在書桌兩邊相對坐著,他一趴,子楚只能看到他的髮髻。
朱襄知道,秦朝雖然二世而亡,民眾雖苦,但這隻是歷史中一朵小浪花。他自兩千多年後而來,知道未來是什麼模樣。
李牧笑著拎著一壇酒道:「聽聞武安君身體變好,是否能經得起旅途勞頓?若能,要不要去南方養病?」
「政兒說得對。」朱襄道,「科學技術爆發的時候,向來都是戰爭頻發的時候。物理用於https://www•hetubook•com.com製造攻防機械,化學用於研製更好的炸藥,生物學脫胎于戰場上的醫學研究,數學最大的用處本來就是用於計算炮彈和弩箭射程。」
廉符完全不明白,這是什麼秦國新型社交方式嗎?只有受秦王認可的人,才能和秦王一起在廚房裡生火做飯?
李牧和朱襄一同去了溫泉行宮,怎麼沒有一同回咸陽城。
秦國法令森嚴,死氣沉沉,難得有樂子看,卿大夫們走不動路了。
擼起衣袖的藺贄立刻把衣袖放下來,恭敬道:「是,荀子。」
朱襄道:「沒什麼。」
朱襄雖沒有將這點藏著,但也沒有故意將這一點說出來。
李牧也笑著道:「或許是。其實是我忙於軍務,教導政兒兵書的時間變得太少。政兒一直抱怨。」
白起嘆氣:「是朱襄會思考的事。只是他有沒有想過,我若病逝在他家中,很不吉利。」
廉頗現在才發現,丟了一個好大的李牧。
「朱襄,你發什麼呆?」子楚問道。
那條路萌生自周時的禮樂文化,成長於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在漢承秦制中逐步完善,自唐宋元明清后成為融為華夏人骨血靈魂。
子楚努力思索,讓自己跟上朱襄的思想。
子楚和嬴小政肯定沒問題,之後的秦王就不清楚了。朱襄只能說,以後的秦朝皇帝若是撐不住,那他自己去改吧。
「寡人准許你失禮。」秦王子楚對其他卿大夫道,「眾卿先散去吧。藺丞相要與長平君敘舊。」
然後荀子舉起拐杖,在朱襄背後一砸:「相國和丞相向秦王行禮,你怎麼不避開?」
雖然朱襄並沒有笑話嬴小政。
朱襄道:「聽不懂沒什麼關係,知道我贊同政兒就行。」
這樣改造下去,忠君思想融入儒家的骨血中,帝王就不用擔心儒家反噬。
外國人口少,英國幾千萬的破產農民能被血汗工廠吸收,但華夏當積攢到能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這片廣闊的土地至少有了上億人,又有農民起義的傳統。
廉符驚駭不已:「去廚房生火還需要配不配?」
雖然秦王在咸陽城賞賜了他大宅子,但他回咸陽只是休息,不如繼續和朱襄同住。
就是這樣做,需要秦王有較高的個人素質,能甄選人才好壞,還要有足夠的精力去審核考生。
武安君白起只屬於秦昭襄王的時代。
他拉著兒子,又去看了范雎和白起住的院落。
見李牧來了,白起趕緊把兒孫趕走,對李牧抱怨道:「教導庸才真是太難受了,我想回咸陽學宮。咸陽學宮的學生們比他們聰明多了。在咸陽養病也一樣,你能幫我勸勸君上嗎?」
最初生病的時候,白起很是遺憾自己不能如廉頗一樣老當益壯,繼續在戰場上拼搏。
現在咸陽學宮修習各種學問的學者眾多,是時候分一分科目了。
朱襄眼皮一跳,心裏有了些許猜測。
但顯然,白起不太適應和子嗣們相處。
白起戲謔道:「怎麼,他認為我的家人伺候不好我?」
「你看看廚房裡是些什麼人?你還想幫忙?你不看看你配嗎?」廉頗罵道,「你若想加入他們,就好好展現你的本事,至少要成為我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樣的人。」
子楚興緻勃勃啟程,拉著朱襄回咸陽,找群臣和咸陽學宮的學者們一同商議此事。
朱襄道:「政兒每日的奇思妙想太多,不知道是哪個提議。」
蔡澤和藺贄抬頭看向朱襄。
朱襄道:「普通人就算學到了基礎知識,想要做出更厲害的兵器也很難。你看我做出過什麼厲害的兵器嗎?」
朱襄站在秦王子楚身後,直直地受了蔡澤和藺贄一禮。
子楚按住朱襄的肩膀,道:「你等一等,你說的話,我越來越聽不懂。」
他知道秦王子楚不會忌憚他。
廉符:「……」
朱襄回來了,人組自然都在廚房裡一邊忙碌一邊聊天,和以前一樣。
誰敢吃秦王燒火做的飯啊?
藺贄:這傢伙就欠揍。
子楚道:「是你想要推廣的物學和化學。」
李牧道:「朱襄已經送走過很多長輩了為長輩養老送終,怎能叫不吉利?他只想照顧好白公。再者,政兒確實是想白公了。」
朱襄建議先以客觀題為主,輔佐填空題和情景分析,等到了秦王主持殿試的時候,再進行選題策論,最後再加一個面試。
秦王子楚和歷代秦王都支持荀子。因為荀子對儒家的改造,就是後世所謂儒家的糟粕,「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子楚使勁搖頭:「不行。你總是這樣,有什麼一直憋著。就算我和你意見不一致,你也可以告訴我。朋友不就是這樣嗎?」
朱襄狠狠翻了個白眼:「如果政兒真的猖狂到為了一個秦始皇名號逼宮篡位,他就當不了秦始皇了。」
蔡澤:他是故意的。
那是華夏文明從始至終唯一的路,一直在走的路。』
這等基礎化學品,都是學校直接批量購買,他批條子拿。
白起道:「若秦王同意,我很樂意去教導太子。不過你放心我的身體?」
「那……有多少人能去廚房?」廉符好奇地問道。
朱襄不在咸陽,還是白起的子嗣更能照顧好白起。
朱襄一直以來的抵觸,只是因為懦弱。因為戰爭科技發展,會有許多人喪命。即使他知道就算不發展戰爭科技,用冷兵器打仗照樣會死很多人。但那不是因為自己,所以朱襄不用愧疚。
「博士」這個職位在朱襄原本歷史中,是秦始皇為了安撫東方學者專門設置的爵位,位卑權重,類似言官,可以直接向秦始皇諫言,最後變成了專門和秦始皇作對。
秦王子楚有李牧,有王翦,就算是廉頗的光芒都被這兩個年輕人掩蓋。所以擁有自己信任將領的秦王子楚,不會忌憚一個已經垂老的武安君。
學宮課程改了,人才選拔的考試內容也要改。
朱襄認為,以後咸陽學宮可以「分院」,物理、化學、醫學、經義、地理等學科,遲早要分開。
荀子道:「朱襄雖不在咸陽,秦王和蔡澤、藺贄常來莊園小聚,莊園時時刻刻有人打掃。你住的地方原本是什麼模樣,現在還是什麼模樣。」
巍巍大秦,所有思想無所不包。就像是將來的秦人中有六國人一樣,秦國統一的思想,也是包含諸子百家后的統一思想。
廉頗搖頭嘆氣:「他自己都不覺得丟臉,你何必替他維護臉面?」
www.hetubook.com.com心裏有早就猜到會如此的釋然,有對自己自欺欺人的譏諷,還有對未來會走向何方的茫然無措。
朱襄想到這,有些汗顏。
朱襄:原來我是廢物,那沒事了。秦國人隨意!
子楚無奈:「你怎麼總是想過於遙遠的事。先從秦國統一天下想起好嗎?」
子楚嚴肅道:「說不定真的要你出面。要是政兒想當秦始皇,逼宮篡位怎麼辦?」
朱襄看了子楚一會兒,嘆了口氣,趴到了桌子上。
李牧道:「不是做什麼事,是政兒想武安君了。」
朱襄願意主管此事,子楚就不用再詢問他人,直接把科學院在咸陽學宮裡開起來,作為隸屬於咸陽學宮的一個機構。
廉頗道:「李牧算一個……嗯?李牧呢?」
秦昭襄王建立咸陽學宮,吸納六國學者時,嬴小政將「博士」二字脫口而出,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讚許。
白起大笑:「能與秦王辯駁的秦太子,估計政兒是獨一個。」
「有道理。所以儒家所說,不僅用律令約束國人,也要用道德約束國人,這很必要。」子楚道,「科學技術也要牢牢把握在官府手中。」
朱襄見廉頗進來,道:「今日沒有提前準備,就吃火鍋了。正好宮裡煨著羊骨頭和牛骨頭熬的湯,我把湯端了回來當湯底。」
朱襄也很無奈:「這還需要想嗎?是想你當秦始皇,還是政兒當秦始皇?你們父子二人自己去搶,難道還要我拉偏架?」
白起這病起起落落,不見好,也不見壞,只能這麼養著。
朱襄右手不自覺地抓了一下衣襟,腦海里突然想到了同事們聊天時的討論。
「政兒關於咸陽學宮的提議,他和你說過嗎?」子楚突然想起這件事。
廉頗抱著手臂道:「幾年不見,朱襄和以前沒區別啊,仍舊這麼喜歡故意氣你。你還跑得動嗎?跑不動的話,我把朱襄小崽子拎過來給你教訓。」
只有蠢貨才會將自己完美無缺的繼承人身份,用莫名其妙的理由打上污點。
秦王子楚讓白起回封邑,只是擔心白起的身體,希望白起的家人好好奉養白起。
「這個有一棵桂花樹的小院原本是先王在住。這棵月桂樹是先王從宮苑中移植過來,因為政兒喜歡吃桂花糕。」
范雎的院落中竹簡木瀆仍舊堆積如山,彷彿他隨時都會翻看;白起的院落里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武器,最小的武器是嬴小政學習時用。
子楚瞥了朱襄一眼,道:「撐不住也得撐住。」
子楚聽朱襄說了這麼一大堆,震驚不已,半晌說不出話來。
子楚身為秦王,也與歷代秦王一樣,很厭惡百家那種名義上是師生,實際上組織過於獨立,脫離官府控制的學術團體。
荀子瞪廉頗。
朱襄瓮聲瓮氣道:「我之前在煩惱,怕戰爭科技攀升太快,思想跟不上,如小孩舞大刀,會不會把自己傷到。」
朱襄道:「秦王都在我這裏吃飯,我端秦王的鍋怎麼了?不還是他吃了,對吧,夏同?」
荀子咬牙切齒道:「回去再教訓,不要在城門口當眾丟臉。」
他呆愣了許久,才結結巴巴道:「政兒、政兒沒說這麼多,你沒必要……」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很謹慎,謀定而後動,會斟酌好所有得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