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徐生洲總結道:「所以,論文要認真寫、要如實寫、要自己寫,不要隨意試探,不要耍小聰明,不要以為別人發現不了你。審核中第一次發現學術不端行為,會友情提示;第二次發現,會嚴重警告;第三次發現,直接辭退!」
學科建設是高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是構築高學核心競爭能力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們要把學科建設作為學校當前及今後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科建設的成效如何,直接影響我們學校的未來發展,直接決定我們學校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為此,學校制定了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整體工作思路,就是『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支撐,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就是,送到嘴邊的肉,沒有不吃的道理。咱們先把50萬拿到手再說!」
徐生洲清清嗓子:「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在開學第一天就召開這樣的會議,充分彰顯學校對學科建設的高度重視。一所學校要獲得長期的、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尋找一個關鍵的支撐點,這個支撐點就是『學科建設』。通過學科建設,可以培養一大批學科名師、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幹,促使學校教師隊伍質量獲得有效提升。
徐生洲眼睛一亮:「心動不如行動,想寫就趕緊寫啊!文章不寫半句空,可不能藏著掖著。以前我的老師這樣跟我說過,只有不斷寫論文,才能一步步理清思路,觸發隱藏的靈感。而且我在這本論文集里看了你寫的幾篇,都是發表在《南京師大學報》上的,雖然我是門外漢,看不大懂,但可以肯定的是,寫得非常紮實,非常有分量,放在這本集子里絕對是委和-圖-書屈了。」
「比如我手裡拿的這本沉甸甸的論文集,就是近五年來全校教職工的心血凝結,也見證著學科建設的厚重足跡。」徐生洲舉著那堆學術垃圾違心地誇讚道。如果他的鼻子像匹諾曹,估計現在已經能把月亮戳個窟窿,「當然,學校最寶貴的財富還是你們這些老師。」
像他還在就讀的北京師範大學,基本上每個學院都有近百名老師。就算是計算機學院這種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邊緣低配院系,也有傑青、優青,還有二三十號教授。而在這所垃圾學校里,一個專業能有兩三名教授,就可以堂而皇之號稱「師資雄厚」了。事實上,這所學校80%的老師都是不合格的,別說是高校,就是好一點高中,估計都看不上他們。指望他們來搞學科建設?還不如指望一群衛校畢業的鄉村醫生,研製出一款新型腫瘤靶向藥物!
神州科技職業學院最寶貴的財富,是這些老師嗎?顯然不是!
徐生洲硬著頭皮繼續說道:「今天開學,除了宣布成立學科建設辦公室,也意味著我們學校的學科建設進入了新階段。我們要攥起拳頭,打造幾個不說是一流學科或特色學科,至少是在全省有影響力的優勢學科。按照初步規劃,學校決定先支持5個學科進行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每個學科給予50萬元的學科發展基金資助。第一個是數學學科,由我和簡文桐老師負責,其他數學老師參加;第二個是生物學科,由李特老師和杜克斌老師負責,其他生物老師參加;第三個是計算機學科,也由我負責,學校所有計算機相關學科老師,包括黃高華,都要參加;第四、第五個方向待定,在座的老
和*圖*書師可以相互協商討論,匯聚共識,然後向學校申請。咱們在未來一年先定個小目標,比如每個學科在正式學術期刊上發表10篇論文?完成目標的,再另外獎勵20萬元。」
「要不再加上老劉?」
雖然時間很短,但很有成效。從散會之後老師或面有所思、或躍躍欲試的神情就可以看出。陶文霞一邊收拾材料,一邊笑著對徐生洲說道:「徐校長果然是胸藏錦繡、腹隱珠璣,一眼就看出學科建設的重要性,還重金鼓勵大家積极參与。你還別說,連我都有些心動,想回歸專業好好寫幾篇論文。」
會議很快結束。
「咱們試試唄?」
「走上人生巔峰」小群里有人問道:「咱們還灌水嗎?感覺灌水不合算啊,4篇四區才抵得上1篇三區,3篇三區都抵不過1篇二區。」
徐生洲覺得自己沿著虛偽大道一路飛奔,根本停不下來。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徐生洲很滿意自己銀彈攻勢的效果,又接著說道:「但是,『財帛動人心』。為了防止有人貪圖獎勵,抄襲剽竊論文,影響學校聲譽。全校所有論文在投稿前必須將定稿交到校辦登記備案,經審核同意后才可以投稿。放心,審核很快的,最長不超過兩天,不會影響你們學術成果的搶先發布,更不用擔心有誰會剽竊你們的論文。如果沒有經過審核,擅自發表論文的,第一不得以學校為工作單位,第二不得享受學校的獎勵政策。」
如果依照徐生洲的意思,最好是把這學校里的教職工一股腦兒都開了,然後重金挖幾十名教授,再招一百名剛畢業的名校博士,好好搞幾年,保證風生水起。但現
和-圖-書實是殘酷的:首先他沒錢。開人、挖人、找人,都要重金開路;招來了人,還要金屋藏嬌,沒有金屋,招來的人也會跑掉。其次他沒經驗。幾十名教授、一百名博士各自都有獨立的思維和複雜的需求,不是聽話的工具人,真把他們聚在一塊兒,自己這個新手上路的校長不被玩死,也被煩死。第三他有任務在身。那個見鬼的系統隔三差五會給自己找點事做,沒有一套人馬在邊上支應著,保證學校正常運轉,他擔心自己活不過三集。
徐生洲忽然又到:「說起學科建設,除了人才、圖書館、科研機構等配套軟硬體,我們還缺少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
「你們呀!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當然是全都要。我們先灌10篇水,再攢二、三區,有衝突么?」
比如?
徐生洲梗住了,因為他掰著指頭數了一圈,愣是沒發現全校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學科,甚至連像樣的專業都沒有!建校四十年,居然一點成績沒有,還是這副半死不活的鬼樣子,也算是奇迹。
「有那灌水的功夫,不如兄弟幾個好好攢幾篇二區、三區,還能落個好名聲!」
陶文霞搖搖頭:「我是學古典文獻學的,想寫出論文來,一是要靜得下心,二是得有新穎的材料,三才是看個人。咱們學校圖書館連本像樣的古籍都沒有,我就算想寫,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過現在學校有錢了,徐校長您可要多多關係我們圖書館,多給我們撥點買書的錢。」
「怎麼?博士畢業就忘了實驗室深夜的迷人氛圍?讀博996,入職007,繼續肝起!」
聽說每個學科有50萬元的資助,還有另外的20萬元獎勵,台下的人就像m•hetubook.com•com金屬鈉見到氧氣,迅速活躍起來。大家既是心動,也是猶豫,畢竟在過去5年裡發表的論文,攤到每個學科也不一定有10篇。不少同學科的老師開始眼神交流:
徐生洲看著台下暗流涌動的人群,又拋出另一枚重型炸彈:「韓愈的《馬說》里說『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咱們既然要馬跑,就沒有讓馬餓著的道理。為了激勵大家多發論文、發好論文,從即日起,凡是在校教職工以我校為第一單位,在國內外正式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每篇論文基準獎勵2000元,然後根據刊物級別,上調獎勵金額。比如人文社科類的,發表在C級學術期刊上是6000元,B級學術期刊就是30000元,A級就是100000元。再比如理工類,發表在SCI四區上是8000元,三區是30000元,二區是100000元,一區200000元起,上不封頂。你要是能發《Nature》、《Science》,起步就是100萬。只要你們能發,學校就敢給!不要擔心學校沒錢,學校賬戶上還趴著幾個億現金呢!」
「對對,咱們再多叫幾個!」
陶文霞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似乎是在憧憬新校區的圖書館會是什麼模樣。
「那20萬,你們還想不想要?」
「一年發10篇論文也不難啊,反正又沒規定是什麼期刊,咱們每人水兩篇,年底又是20萬!」
任憑徐生洲舌燦蓮花,說得天花亂墜,下面依然一團死寂,半點反應都欠奉。
徐生洲又說道:「學科是高校的基礎,學科建設的目的是優化和提升高校功能,進而凝練方向、優化結構、充實內涵和提高水平。我們學校經過40和-圖-書年的發展,在各位前輩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學院軟、硬體辦學條件顯著提升,凝聚出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學科,比如……」
掌聲非常熱烈。但徐生洲相信,絕大多數掌聲是想對得起自己給發的那些工資。
「那是當然!圖書館對於大學、對於學科建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不過呢?」徐生洲透過窗口,看著矮小破舊的學校圖書館,像灰姑娘一樣瑟縮在校園的角落裡,「大批量採購還是等新校區的圖書館建好再說吧,省得到時候來回搬遷。」
果然,剛才還是暗流涌動,現在就變成波瀾壯闊。每個人都在心裏打小算盤:到底是大水漫灌,還是精準打擊?就以人文社科類的獎勵為例,一年就算髮10篇普刊,也比不上一篇B刊,從這種角度來說,還是努力努力,攢成一篇B刊更划算。但是很多人水平在那裡,發得了100篇普刊,也未必發得了1篇B刊。畢竟普刊要錢不要臉、有奶就是娘,B刊還是有節操的。
「這我熟,國內的《生物學通訊》、《生物科技》,國外的《JBT》、《CB&F》,都是大名鼎鼎的水刊,即投即審,2月見刊。這20萬我們是賺定了!」
「是得趕緊,別讓朱大腸那傢伙給截胡了!」
「必須的啊,有錢不賺王八蛋!」
「有,時間衝突。」
李特他們幾個有小群,商量起來更方便,馬上就有人在「走上人生巔峰」群里嚎叫起來:「@所有人,哥幾個,咱們再賺點快錢?」
民辦學校就這點好,自己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想給誰發錢就給誰發錢,想發多少就發多少,沒有婆婆管著。徐生洲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老趙,怎麼樣?有興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