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垓下歌
第十六章 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

盧綰並沒有爭奪大將軍的想法,自然無可無不可,但曹參就不同了,他一直在鉚著勁證明自己。
在戰鬥中升起的旌旗,是調動長槍兵參戰的一種旗幟。
此戰,能贏!
只需要在這裏堅守半個月的話,那他還是完全有把握的,畢竟他所在的左軍還有幾千人馬,這裏的潰兵還能再收攏個萬八千的。
好在,此戰勝了!
一旁的盧綰上前,將韓信從劉邦的魔掌中解救出來,避免沒有被敵人殺死的將軍,死在自己人手中!
沒有人,會願意追隨一個按照自己喜好,來擢升部下的領袖。
章邯皺眉:「孤去櫟陽見司馬欣一趟,無論如何要讓他發兵增援!」
雍軍步兵雖然奮力撥打著漢軍的槍桿,但還是有許多晃來晃去的長槍,衝過格擋,慢慢的刺到了他們的眼前。
雍軍的雲車之上,章邯同樣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只是他也無能為力。
利用盾牌的格擋優勢,強行擠到對方長槍兵的面前,然後和他們近身肉搏!
畢竟,孤軍守城,考驗的就是守軍的意志。
這種行為稱之為『應旗』,是前軍指揮告訴主將,自己已經得到命令,並且正在執行的方式。
日暮時分,戰場的喊殺聲沉寂了,平原之上唯有漢軍歡呼勝利的聲音。
聽到蹄聲陣陣如同雷鳴之後,章邯轉過頭去一看,頓覺魂飛魄散。
雍軍士兵只能眼睜睜的看著https://m.hetubook.com.com慢吞吞,搖搖晃晃的槍頭刺進自己的身體里,然後渾身的力氣,隨著鮮血的流出而漸漸消失。
你要戰,就作戰!
在戰場之上,前敵指揮和中軍幕府之間相距太遠,戰機稍縱即逝,憑藉傳令兵喊話是不現實的。
章平急匆匆問道:「那大王呢?」
這裡是關中平原的北端,雖有丘陵,但總體的地面卻十分平坦。
至於遠處即將被屠戮的士兵,他現在已經顧不得許多了。
古今中外,服從命令聽指揮,都是強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不過最先用行動響應命令的,還是左軍之中那二百七十三輛,車軸上裝有利刃的駟馬戰車。
再加上前敵指揮位於萬軍之中,能夠接收到的敵軍信息是很有限的,所以開戰之初首要做到的就是嚴明軍紀。
戰鼓聲聲,漢軍中央的步兵方陣開始穩步前推。
步兵方陣作戰,你挨著我,我靠著你,哪有什麼輾轉騰挪的空間,讓士兵去閃避迎面而來的攻擊。
這他么沒法玩了!
既然長戟兵無法扛住戰線,那麼就換上劍盾兵,去貼近對方作戰!
章平從戰馬上跳下,旋即被遠處的哭嚎之聲吸引。
他看著滿臉喜悅之情的劉邦,心中有些明白對方此刻為何這樣。
自己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並沒有得到任何證明自己的機會和-圖-書,驟然被提升為統領全軍,節制諸將的大將軍,劉邦這個漢王,背負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大王!」
而且在韓信改良軍規之後,漢軍幾乎全盤套用了秦軍的軍功爵體系。
韓信向盧綰投了一個感激的神色,滿臉苦楚的揉著被劉邦大力拍打過的地方。
漢軍中軍幕府,劉邦捋著鬍鬚,用力拍打著韓信的肩膀,他的笑聲就沒有停歇過。
大帳外,負責打掃戰場的曹參走入,他先是看了韓信一眼,有些不知道該向對方說些什麼。
「是劉邦?」
在他的中軍幕府中,一面羽旗慢慢升起。
一寸長,一寸強!
漢軍右軍不動,他的左軍自然也保持在對峙狀態,兩軍相差數里,中軍這裏的事情他完全是一無所知。
曹參抱拳應命而去,在帳篷外,見到了一個宛如從土堆里刨出來的的泥人,樊噲。
一支支兩丈多長的長槍上,那雖然樣式不一,材質不一的槍頭,無不反射著耀目的陽光,隨著士兵的快速移動,而上上下下的晃動。
劉邦止住笑意,長嘆一聲:「戰死者厚殮,生俘者有傷的全力救治,不要因為曾是敵人,而有所差異!」
章邯在心中如閃電般的推演了一番,得出最終結論,他匆匆走下雲台,命人將指揮左軍的章平找來。
「不好!」
畢竟,在韓信沒有來之前,大家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將軍這個和*圖*書位置,都是默認會封給曹參,或是盧綰的。
隨著漢軍槍兵的慢慢接近,對面的雍軍士兵傻了。
他斬釘截鐵的接著說道:「半月之內,援兵必然會到,到時你領兵從城內殺出,孤帶兵在城外策應,必然可以殺退漢軍!」
如此良機若是錯過,就不是他韓信了!
無論中軍發出什麼樣的指令,前敵指揮必須要無條件,且不折不扣地執行!
雙方臨近一箭之地的時候,只見漫空箭矢,一支支在空中急速穿梭的羽箭,密集如同蝗群飛過,帶著尖銳的破空之聲落向人群之中。
此戰若是敗了,只怕整個漢國,都會就此分崩離析。
此刻,雍軍調整部署,劍盾兵前進替代長戟兵作戰,兩支不同軍隊交換站位的時候,混亂就不可避免的發生。
剎那間,戰車如同山崩一般壓向雍軍戰陣,而緊隨其後,不甘示弱的輕騎則像潮水一般卷了過去。
「對面指揮作戰的究竟是誰?」
號令既下,遠處各軍紛紛應旗。
這時候聽著這隆隆的鼓聲,內心的忐忑盡去,胸中充滿信心。
斬首,記功!
章平重重點頭:「遵命!」
雍軍使用的大戟,沿用的是秦國的制式,戟桿的長度約在一丈,而長槍兵手中的長槍,桿長兩丈,刃長一尺!
第一次,果然很痛!
於是,這一從商周年間開始大放異彩,一直威風了上千年的古老兵器,再一次和-圖-書展露出了它勢不可當的鋒芒。
他揮舞令旗,中軍幕府面向左軍的方向,升起一面鳥旗和一面鷹旗,這是號令車騎,以及陷陣敢死之士出擊的信號。
而在遠處,雍軍之中同樣鼓聲大噪,一個個步兵方陣緩步上前。
雲車之上,韓信手持望遠鏡,密切注視著遠處雍軍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做出應對。
「不,區區一泗上亭長,如何能做出如此羚羊掛角般的指揮?」
畢竟,雍軍手中拿著的是長戟,不是金箍棒,念兩句口訣就可以無限增長……
之所以樣式不一,則主要是劉盈那裡的產能不足,很多槍兵手中的長槍,是之前的長戟去掉小枝后改的。
在戰車之後,五千名輕騎更是奮勇爭先。
遠處緩步推進的步兵方陣中,立刻升起同樣的旗幟。
雲車之上,隨著韓信手中的令旗揮舞,隆隆作響的鼓聲一變,中軍幕府處升起一面旌旗。
此戰過後,他服了。
不過他在看了韓信一眼之後,如同往常那樣迅速移開視線,看向對他露出溫和笑容的劉邦:「回稟漢王,此戰我軍陣斬一萬,生俘四千有餘,繳獲金鼓旗幟無算……」
這是他第一次指揮千軍萬馬作戰,昨天晚上他輾轉反側直到晨光微熹才終於睡著。
這樣一來,憑藉著近兩萬軍隊,再加上城中數千民夫,守一座擁有城牆的城池是沒有問題的。
可沒想到,青梅不及天降。
「看個屁m.hetubook.com.com,沒見過跟在戰車后被揚了一身土的?」
最近這段時間,軍中各種針對韓信的舉動,大多都有他或多或少的慫恿。
漢軍雲車之上,韓信嘴角露出幾分笑意:「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步兵結陣而戰,合千百人之力於一體,這是最大的優勢,也是最大的弱點。
他們早就看章邯,以及章邯手中的那群刑徒不滿了,如今投降了漢軍之後,自然要給漢王送上一份見面禮才是!
剎那間,槍兵方陣開始加速前沖。
這是用來調動劍盾兵參戰的旗幟。
咚!咚!咚!
當外無強援,而眼前的敵人卻多不勝數的時候,即便是堅城一座,也同樣無濟於事!
幾乎在同一時間,雙方的士兵全部將盾牌舉向空中,噼里啪啦如同冰雹砸落的聲音連綿不絕,間或夾雜著中箭者的慘呼,密密麻麻的方陣中,不時出現一個個缺口。
一寸短,一寸險!
……
無他,敵人手中的長槍,長度幾乎是他們手中大戟的一倍!
「我軍,敗了……」
……
兩百七十三輛戰車,一千零九十二匹馬,四千三百六十八隻馬蹄,重重踩踏著地面,帶起滾滾塵土,如同一條無可匹敵的巨龍在大地之上飛騰。
章邯走到他身邊,低聲說道:「此戰我軍已然戰敗,孤命令你留在好畤堅守,城外士兵,能撤回城中多少,就撤回多少……」
但一切的關鍵,就在於援軍是否能儘快到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