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風靡一時

「坐等《東漢篇》。穿越者王莽和位面之子劉秀即將上線。」
「你們怎麼都看皇帝?裏面的能臣名將也有趣啊。張良、蕭何、韓信、陳平、霍去病、衛青、東方朔、蘇武、司馬遷、張騫、班超、張衡……我大漢人才何其多也。」
第三,對戰爭、官場、人物命運和人物內心活動下足功夫……
眼見孩子們抱著大部頭歷史書看得廢寢忘食,家中們喜不自禁。一位家長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套書有近六十萬字,本來還擔心孩子看不了那麼多,沒想到孩子居然產生了濃厚興趣。跟他爸交流起書中的故事情節,那叫一個眉飛色舞,聲音都提高了八度。
《漢朝那些事兒》幾乎是一個流行文化研究的經典案例。它具備流行文學傳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沒想到具備這些因素的居然是部歷史作品,而且還是正史,並非瞎編戲說。我甚至不能把它稱為,因為它幾乎完全忠於《史記》和《漢書》。
一部www.hetubook.com.com純『正史』寫得如此好看,如此具備流行性,這樣的反差令我深深著迷。
「求作者大大快出下部,最好能寫到三國時代,我喜歡趙雲和馬超。」
還有許多學校,也紛紛添購《漢朝那些事兒》,用以充實圖書館的藏書量。
「媽蛋,關於漢武帝和漢宣帝打匈奴的章節,把老子看得熱血沸騰。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中國圖書網、噹噹網等線上平台,都在首頁掛出《漢朝那些事兒》的宣傳廣告和標語。各大網站加起來,線上銷量已經超過十五萬本,這還不包括許多淘寶店賣的盜版。
季望舒可謂是名聲大噪,身為作家的名氣遠遠超過歌手和演員。
綜上所述,《漢朝那些事兒》一是好看,二是正好起到歷史普及左右,所以喜歡它的人群會特別廣泛,大紅大紫正在常理之中。」
「《西漢篇》寫到孺子嬰就完結了,好想看《漢朝那和*圖*書些事兒》的《東漢篇》。」
與此同時,許多團體組織也紛紛向季望舒拋出橄欖枝。比如北京市作協、中國漢史研究會等等機構,都發函邀請季望舒加入。
《漢朝那些事兒》的網路點擊量也有問題,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單貼點擊量有十萬就算頂天了。可《漢朝那些事兒》的連載貼,三個月不到居然有十六萬點擊,這毫無疑問是刷出來的數據……」
「哈哈,我也很好奇,作者會怎麼寫王莽、劉秀這兩個掛逼。」
人紅是非多,看到季望舒的新書熱賣,各種質疑的聲音也跑出來了。
「講真,我是個沒耐心的人,但《明朝那些事兒》卻反覆看了兩遍,然後跟瘋魔了一樣,居然跑去研究漢朝歷史。我喜歡這種講故事的寫書方式,作者加油。」
北師大中文系教授、流行文學研究家周敦語,就專門為《漢朝那些事兒》寫了篇書評:「作為一個流行文學的死忠觀察者,我直到前https://m.hetubook.com.com兩天才徹夜通讀《漢朝那些事兒》,真是汗顏。
這種毫無證據的觀點,居然得到許多網友認可。好些人連書都不看,就各種轉發各種跟風黑,甚至跑去季望舒的微博里開噴。
某位出版界的名人,就發了條長微博如此說道:「刷網路點擊,刷銷售數據,《漢朝那些事兒》還有什麼干不出來?鄙人從事出版這個行當,滿打滿算也有十五年了,可以拍著胸膛說,《漢朝那些事兒》的銷量肯定有問題。
連帶著,季望舒的《艾倫帶你回戰國》系列視頻,也跟著點擊量暴漲。只三月份的視頻廣告分紅,就為他帶來近五萬元的收入,粉絲打賞居然也有一萬多塊錢。
「看到《漢朝那些事兒·西漢篇》,有三個皇帝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和漢宣帝劉病已。以前只知道漢武帝牛逼,現在發現劉邦也好厲害,劉病已更是絕世好皇帝,這三人的功績都能排進中和-圖-書國歷代帝王榜前十。」
「王莽賽高,劉秀無敵,陰麗華是我的!」
第一,忠實于歷史,但懂得取捨之道。戲說歷史的東西太多,我們都看膩了。而季望舒完全正說,寫得還很好看,所以我們一下子就被打動……
當然,更多的還是讚譽之聲。
面對這種質疑,東方出版社根本無法辯解,因為他們也有些懵逼。他們到現在都沒搞明白,為什麼《漢朝那些事兒》會賣那麼快。
好多平時根本不關注歷史的普通人,居然也抱著歷史看得津津有味。為了迎合讀者需求,一些作家開始跟風寫書,在未來兩三年內,什麼《唐朝那些事兒》、《宋朝那些事兒》都一窩蜂地冒出來。
我們再回頭看看,東方出版社的推廣力度並不大,季望舒也只是個歌手,他的書怎麼可能九天賣出十萬本?
不管是好評還是差評,無可否認,《漢朝那些事兒》在中國颳起了一陣歷史風。
「艾倫哥哥,謝謝你寫的這本書,讓我對歷史產生了www.hetubook.com.com濃厚的興趣,我長大了想當歷史學者。」
很誇張是吧,很不可思議?
一本書能夠暢銷,並且剛剛上市就熱賣,必須符合兩個條件:要麼發行商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宣傳,要麼作者本身具有強大號召力。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本書的借閱率竟然高居不下,其中不乏小學生讀者。甚至有小學生表示,《漢朝那些事兒》比漫畫好看一萬倍。
季望舒的微博粉絲,在一個月內暴漲十四萬,90%以上的留言跟《漢朝那些事兒》有關。
我試著總結這部作品的三個足以使它流行的特點:
東方出版社加印的三十萬冊,一個月內就賣出大半,不得不又加印二十萬本,看得其他出版社那個眼紅嫉妒啊。
「……」
在異時空,原作《明朝那些事兒》九年總銷量兩千萬冊,那真不是吹出來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東方出版社在進行虛假宣傳、惡意炒作!
「神作不解釋,這書太牛逼了。」
第二,文筆生動,章節精鍊、巧設懸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