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三等獎的有:《我們的孩子》,沈光、吳文和著,責任編輯任軒,中國少兒出版社;《戰將傳奇》,張儀深著,責任編輯陸永忠……」
虞輝清倒是不閑著,拿出錄音筆說:「艾倫,我們先做個採訪。」
由於出發時間早,路上的車流量不大。眾人到達目的地時,季望舒的早餐才剛吃完不久,剩下一個多小時只能傻等。
被念到名字的人陸續上台領獎,結果還是沒有季望舒和杜淳。
杜淳說得有條有理,但卻很快被打臉,因為二等獎名單里還是沒有《漢朝那些事兒》。
北大校報是校黨委辦的,具有頗高的社會影響力,上面刊登的一些消息通訊和文學作品,甚至還曾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北京青年報》等多家媒體轉載。
「如今《漢朝那些事兒》總銷量已經破三百萬,在出版之前,你能料到這本書如此受歡迎嗎?」
特別獎和特等獎相差一字,但裏面的區別可就大了。
「如今實體圖書市場正在日漸萎縮,《漢朝那些事兒》的銷量卻逆市熱賣,你能分析一下其中原因嗎?」
跟普通的商業活動不同,今天來的記者都比較矜持,沒有圍著提名獲獎者問個不停,都要等活動結束后才單個訪問。
「喲,連早餐都準備好了,還是你們周到,」季望舒接過袋子,笑著對冉子昂說,「謝啦。」
「幾乎不可複製。因為除了質量優秀外,一本書想要熱賣,還有運氣因和圖書素在裏面。而我們出版社要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讓圖書變得完美,讓有實力的圖書能夠一遇風雲便化龍。」
虞輝清是位女同學,乍瞧上去並不漂亮,但卻非常耐看。銀盤臉,濃眉秀目,屬於那種外形端莊大氣的傳統美人。她揮著自己腕上的手錶說:「九點半正式開始,我們起碼九點鐘就要提前到場簽到。馬上就是上班高峰期,萬一碰上堵車就慘了,必須留足在路上耽擱的時間。」
難道是一等獎?
一本本書名和作者、責編念下來,還是沒有他們,杜淳都傻眼了。
「看情況吧。」季望舒實在沒興趣回答這種問題。
「中國圖書獎」設立於八十年代末,與「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家圖書獎」並稱為中國圖書三大獎項。評選要求極高,除了書籍內容質量必須優秀外,還要比拼印刷質量、印數、裝幀水平等等,同時也要參考讀者反應和書評文章。
「認真編輯校對,沒有錯別字,這隻是最基本的。裝幀方面,我們選擇了16開的大開本,看上去恢弘大氣。書衣是雙頁筒子皮,更加奢華貴氣。甚至專門請了大師級畫師來畫插圖,將一些經典歷史場景展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一套才賣四十元絕對是良心價,因為製作成本極其高。」
這個榮譽獎,其實就是被提名入選,但卻慘遭刷下來的圖書。季望舒和杜淳都沒認真聽,因為《漢朝那些事兒》至少也是三等獎。
和-圖-書
到了這裏,頒獎儀式差不多就該結束了。在一等獎獲得者領獎之後,只聽台上那位領導繼續念道:「本屆中國圖書獎,增加一項特別獎。獲獎者:《漢朝那些事兒·西漢篇》,季望舒著,責任編輯杜淳,東方出版社!」
季望舒一大早起來,還沒刷完牙,他的手機鈴聲就響個不停。連忙漱口吐掉牙膏泡沫,季望舒跑回去接通電話道:「喂,你好。」
季望舒開玩笑道:「榮譽獎應該比較有把握。」
等季望舒洗漱好下樓,校報那邊都已經催了好幾遍,甚至直接把車停在留學生宿舍外面等。
冉子昂從座位上拎起一袋子早餐,說道:「哥們兒,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麼,油條、豆汁兒、牛奶和包子都有。」
「好吧。」季望舒撇撇嘴。
虞輝清說:「這次提名中國圖書獎,你認為自己能獲得哪個獎項?」
「有人說《漢朝那些事兒》是現象級作品,是圖書銷售的經典案例,你認為這個案例可以複製嗎?」
《變形記》雖然宣傳說讓農村和城裡孩子互換身份七天,但拍攝時間遠多於此,有時甚至一兩個月才能拍完一個故事。
季望舒反問:「都有哪些獎項?我不是很清楚。」
杜淳高興道:「看來是個二等獎。」
虞輝清說:「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榮譽獎(也叫提名獎)。其中特等獎屬於非常設獎項,有時候不會出現。」
「為什麼不能是一等獎呢?」季望舒好奇道。
https://www.hetubook•com.com杜淳激動了。
「原因就是這本書專業水準很高,而又寫得有趣易懂,就連毫無歷史基礎的小學生都能當故事書看,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實體書市場萎縮,主要是因為受電子書衝擊。而《漢朝那些事兒》雖然有網路電子盜版,但許多看完盜版的人,也會掏錢補上一本實體,因為這本書可以反覆,並適合個人收藏。」
特別獎是什麼鬼?
早在半個月前,季望舒就接到東方出版社和新聞出版署的通知,讓他在四月二十二號這天去參加頒獎儀式。
一位領導致開場詞,接著又是一位領導講話,內容無非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什麼圖書要服務人民,要貼近群眾,要百花齊放之類。
這個獎項最開始是7月份頒布,後來又變成八月份、九月份、十一月份、十二月份,時間上沒個準頭。去年更搞笑,一拖再拖到今年,居然挪到四月份世界圖書日的前一天發獎。
正常來說,應該是獲獎之後再採訪,此時說再多都沒什麼意義,虞輝清純粹是為了打發無聊時間。
兩人巴拉巴拉聊了半天,人民大會堂才終於開門。
季望舒的新片都被封殺了,湖南衛視的《變形記》都還沒拍出來。
尼瑪現在才七點鐘不到,還有整整兩個小時,北大去人民大會堂又不遠,哪裡用得著那麼著急?
「杜編輯,你對《漢朝那些事兒》怎麼看?」虞輝清問。
《漢朝那些事兒·西漢篇》獲獎了,而且是國家級別的www.hetubook.com.com
「中國圖書獎」!
「行,你問吧。」季望舒道。
季望舒被安排到中間位置,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年齡最小,身邊都是些中年甚至老年人。
杜淳說:「一等獎太難了,基本上都是政史類、專著類、百科類、工具書和兒童文學。《漢朝那些事兒》屬於通俗歷史類讀物,行文並不嚴肅,能評個二等獎就已經是極限。」
「艾倫,我是虞輝清,你什麼時候出門?」打電話來的是北大校報記者,同時也是新聞系的在讀本科生。
「獲得一等獎的有,《中國植物紅皮書》,付立國著,責任編輯于拔、曾建飛,科學出版社;《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任繼愈著,責任編輯范雪芳、姚晃……」
頒獎地點非常高大上,選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文化部的許多領導也要出席。
其實很簡單,評獎的時候評委們發生了分歧。一些認為《漢朝那些事兒》應該給一等獎,一些則認為評二等獎合適,最後投票表決只評了個二等獎。
好在虞輝清很快又有了新目標,因為《漢朝那些事兒》的出版責任編輯杜淳來了,他要跟季望舒一起上台領獎。
當季望舒和杜淳上台領獎時,所有同行和記者都驚訝地看著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意外狀況。
杜淳說:「非常優秀的歷史類讀物,我做出版那麼多年,很少遇到這樣的圖書,能夠兼顧專業性和娛樂性。」
知名作家和出版界人士陸續到場,還有各大媒體記者,提前搶佔和-圖-書有利位置候場。
「哈哈,完全沒有。當時我們都感覺它有市場潛力,最開始定下的銷售目標是一百萬冊,結果這個目標很快就達到了。」
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連續三位領導講話結束,時間就已經過去一個小時,接著就是宣布今天的榮譽獎。
就在昨天,出版總署的某位官員,不知從哪裡聽說大領導也喜歡看這本書,連忙打電話詢問評選情況,最後弄出個不倫不類的特別獎。
沒過多久,新聞出版總署和文化部的官員終於現身,他們坐在最前面。
長長的名單列出來,獲得榮譽獎的圖書就足足三十六本之多。
「中國圖書獎的評選,也有出版專業指標在裏面,東方出版社都有哪些功勞?」
主席台下擺了好幾台攝像機,都是來自新華社和各大電視台的記者,再後面就是報社的攝影記者。普通小報媒體,根本就沒資格進來,北大校報的記者是被特別批准入場的。
「我說幾位同學,沒必要那麼急吧,我早飯還沒吃呢。」季望舒苦笑著走過去。
「沒想過衝擊一等獎嗎?」虞輝清問。
那是輛商務轎車,學校非常大方,還給配了專門的司機。除了文字記者虞輝清外,還有一個攝影記者冉子昂,此刻都坐在車上等他。
虞輝清對司機說:「師傅,啟程吧。」
以往只有特等獎,專門頒給國家領導人的傳記,或者是黨政宣傳書籍。
季望舒是北大知名學生,這次他去人民大會堂領獎,校報記者自然要跟著前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