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琛笑道:「華夏民族自古至今,都是文化禮儀之邦。為什麼炎黃部落能在幾百年的時間里,迅速發展壯大,靠的就是文化傳播的影響力。這是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力量,歷朝歷代,多少異民族被漢族同化?我的觀點就是,華夏先民最初起源於漢水,因為天災原因,逐漸東遷到黃河流域,至於西戎,那是先民們遷走後才興起的部落。我可不是胡說八道,是有考古遺迹為證的,上次我去漢中開研討會,和考入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漢中龍崗寺遺址,就發現了舊石器和新時期遺存,漢水流域存在上古文明,它不僅影響了炎黃華夏,而且對早期的巴文化、楚文化和蜀文化也有交流。正是這種上古的文化交流,讓漢這個概念成為共識,所以說漢族源於先秦上古。」
楊琛雖然喜歡「創造」歷史,但基本文學功底還是有的。他聽懂了季望舒的意思,笑道:「你這隻能解釋漢朝的由來,而且https://m.hetubook.com•com許慎是漢朝人,他又怎麼知道先秦時的情況?據我考證,漢原指銀河,維天有漢,漢水最初也是天河的意思。漢水古稱沔水,所謂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這句《詩經》原文隱藏的意思,就是諸侯朝見天子,用來引出天下戰亂不休……」
其他學者則是微微頷首,表示比較贊同季望舒的觀點。
楊琛臉色不好看,但又無法反駁。
此言一出,再次驚道在座諸位學者,因為華夏民族愛好和平這個觀點,早就是主流學界的共識。
季望舒說道:「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華夏民族最開始只擁有黃河兩岸的一隅之地。為什麼幾百年的時間,就能擴展到西秦、巴蜀、吳楚和齊魯地界,佔據了東亞地區土地最肥沃的核心區域?要知道,那個時候別說打仗,就連從北方走到南方就很困難。」
季望舒詳細解釋道:「我們就以武王伐紂來看,https://m•hetubook.com•com周滅商以後,分封天下有功的諸侯。怎麼分封的?除了周的親族分封在核心地區以外,後來戰國七雄的土地,哪個不是靠殖民擴張而來的?姜子牙厲害吧,那是武王伐紂的大功臣,結果被分封到齊地,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河北一帶。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齊地似乎很富庶肥沃,但當時連座城都沒有,到處是東夷等蠻族。姜子牙是怎麼建立齊國的,首先是帶著軍隊去築城,拉攏小部落、打擊大部族,勒令他們進貢,不聽話就打,打的時候還要其他蠻族部落出兵幫忙。你僅靠文化傳播就能融合異族?人家一言不合就殺過來了,戰敗者只有當奴隸的下場。」
季望舒說的這四個字,就是許慎《說文解字》里對「漢」這個字的解釋。
季望舒也是服了,能把連篇鬼話說得煞有介事,絕對算是一種過人的能力。
楊琛好笑道:「哦,華夏民族怎麼就具有攻擊性、侵略性了和_圖_書?願聞其詳。」
「難道不是嗎?」楊琛反問。
在座諸位身位歷史研究者,大都熟讀古籍,雖然不可能全部原文背誦,但只要提到某句,基本上能夠了解其出處。
「錯,你用詞錯誤,是靠武裝殖民和文化侵略。」季望舒斬釘截鐵的辯駁道。
這尼瑪也可以?
楊琛扯了一大堆,從上古扯到東周,不時地用《詩經》做作證,強行證明了他漢族概念源於先秦的觀點,把所有人都聽得目瞪口呆。
按照楊琛的說法,別說漢族,先秦時代的固有歷史都要被他推翻。
季望舒已經懶得開口了,你跟一個瘋子較什麼真,完全是浪費口舌。
就連台灣本地的學者都看不下去了,有人打斷道:「夏商周時期,漢水那邊的部落,好像被稱為西戎、南蠻吧?」
雲山霧罩的又說了一堆,楊琛得意道:「所以我認為,漢族的漢,就是銀漢的漢,也是漢水的漢。這個『漢』字的演化,說明了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是愛好www.hetubook•com•com和平的、以文化傳播、民族融合為根基的優秀民族。」
「還有橫掃六國的大秦,其先祖最開始在山東過日子,跑到陝西被人抓了淪為奴隸,一直到襄公時期才混了個爵位。秦國怎麼建立的?還不是先祖帶著一隻軍隊過去築城,在陝西搞軍事殖民,整天跟西戎打仗,生生打出來的天下。其他諸侯國也是這樣,被周天子分封到當時的蠻夷之地,打下來站穩腳跟就能建國,混得不好的就自生自滅。這種分封制是極具侵略性的,所以華夏先祖們才能瘋狂地擴大中國地盤,天底下還沒有哪個民族如此兇殘。要說有,也是大航海時期的西歐誅國。
引用這段釋義,季望舒已經非常明白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漢族源於漢朝,漢朝發跡于漢中,漢中得名于漢水,這就是漢族名稱的由來。
眾人面面相覷,有的已經低頭捂嘴,強忍著不笑出聲來。
楊琛說:「靠文化傳播,靠民族融合,我剛才已經說了。」
這貨還m.hetubook•com•com在繼續胡說八道:「據我考證啊,中華民族很有可能起源於漢水。古代先民經常遷徙,源於漢水的上古部落,漸漸動遷到黃河流域,逐漸形成炎、黃等部落……」
楊琛哈哈大笑:「還武裝殖民,華夏民族又不是西方侵略者。」
但大航海時期的殖民,文化侵略靠基督教、天主教。而華夏民族則是靠文字,以文字為紐帶,維繫著整個民族的共同意識,所以幾千年來,不管中國亂成什麼樣子,有抱負的軍閥和諸侯們,都以統一為己任……」
「就我所知,華夏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最具攻擊性、侵略性的民族。」季望舒道。
季望舒面對這種嘩眾取寵的磚家,連辯論的慾望都沒有,只說了四個字:「漢,漢水也。」
好吧,年輕人就喜歡標新立異,今天一下子出來倆。
季望舒實在聽不下去,開始反駁道:「等等,你說華夏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季望舒的一席話,說得不少學者若有所思,遠比楊琛的胡說八道更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