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專訪

2063年,《人民日報》就中國現代科學之父,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音樂家和教育家誕辰一百周年特意出了一系列的專題文章,記者拜訪了許多的與君信同一時代或者晚上一段時間的科學家們,意外的在清華大學的傳媒學院裏面發現了一段完整的對君信先生的專訪。
記者:你是怎麼想到要寫一本這樣的?
君信:謝謝。
記者:那麼你發現了這個准晶體,接下來你有什麼計劃嗎?
君信:想法沒有,感想倒是有一些。我們清華大學一直以來,均是以培養工程師比較出名,自然教學上帶著嚴謹,但是陳教授當時居然能夠由著我的想法來,不能不說是一件讓我很意外的事情。這說明我們學校的老師其實有著很開明的性格,不會那麼頑固不化,易於接受新的事物。這是我的榮幸。
記者:聽說你最近在寫一本教材?
君信:本來我想要寫一本高中知識水準便可以閱讀的書,但是到了最後我發現自己無法做到,想要閱讀這本書的專業部分,必須要有大學本科的專業知識才行。
君信:沒有,都m•hetubook•com.com是胡扯。其中有一個來信說,他有五種方法證明費馬大定理。對於此說法,我自是不屑一顧。當今世界,我敢放出豪言,論及對費馬大定理的了解,我想應該沒有人在我之上。但是就算是我,想要徹底的解決費馬大定理的問題,也必須要做到,推掉一切與定理證明無關的工作,至少要用七年或者更多一點的時間,一心只證明這個問題,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他說有五種方法能夠證明費馬大定理,我是真的不屑一顧的。
君信:嚴格來說不是教材,是一本數學的專業的參考書而已。
君信:當然,開個玩笑而已,不過那句話也沒有說錯。因為我是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推理的,所以文章裏面對於數學的應用很多,包括了大量的數據分析、模型構建、幾何結構推導等等,有著數學上的基礎。一項新的自然科學研究結果,如果能夠以嚴格的數學模型或者公式對其進行表達,那麼其嚴謹性和準確性都能夠有很大程度上的確保,所以這篇文章嚴謹性足夠。
君信:因為如果有人真的能夠做m•hetubook.com•com出這樣的成果,那麼你直接將稿件發到期刊雜誌社去,就算不經過我也一樣。因為真正頂尖的研究成果,大家都知道是真是假。但我不相信這位真的能夠做出五種方法來證明費馬大定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他不僅凌駕于近乎300多年所有的數學家之上,甚至在人類進入到智能時代之前,已經沒有人能超越了。如果說尊重他的成果,那麼我想說的是,如果尊重他的成果,那麼有誰來尊重自歐拉、高斯、黎曼、龐加萊等一路以來建立了完整的數學體系,經歷了時間考驗的數學家們得成果?
君信:這是上學期的事情了。由於我解決了數學中的一個比較複雜的猜想,因而嚴謹的清華對我算是網開一面,我有著可以自由上課的特權。有一次我是在通宵自修室裏面解題一整晚,覺得精力還不錯,便去上課。但沒有留意到自己走錯了教室,我進入的是化學系的晶體學課程的教室。當時教授問我問題是解釋晶體的含義,我對這個了解不多,所以解釋的稍有遺漏,不過是按照數學家的思維去解釋的。當和*圖*書時的解釋得到了陳教授的否定,我當然有點不服氣,便以晶體的定義中的周期性做突破口,配合了彭羅斯的二維結構,隨後觸發了准晶體的研究。
記者:還有呢?
記者:呵呵……
君信:呵呵,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不過這沒有什麼。你要知道,我在數學研究所這邊已經是研究員了。在研究所的體系中,研究員相當於教授。而其它兩個項目組組長都是副教授,嚴格來說,他們的職稱其實比我略低的。如此一來,並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另外這個項目是化學系與數學系聯合開展的,我是數學系這邊的負責人,資歷上也許略有欠缺,不過我想其它方面應該夠了。
記者:我們大家都很好奇,你是一個數學系的學生,但你在《Nature》上做出的成果卻是化學方面的,請問你是怎麼想到的?
君信:對。這本書我正式將它命名為《清華大學數學指南》,內容包括了數學的大多數的成果介紹,分支學科,20世紀以來的基礎數學研究成果介紹,20世紀未來二十年的數學研究方向,一些數學家及其成果和著作的介紹等等。https://m.hetubook.com.com算是一本普及數學教育和專業知識的指南型的書。
記者:以學生的身份領導老師,這有點……
記者:能具體說說嗎?
記者:所以你寫了那本參考書?
君信:數學王子高斯曾經說過「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后,數論是數學的皇后」這句話,但是極少數有人知道,高斯還曾經說過「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后,也是自然科學的僕人」。用高斯的第二句話來說,我的一切是建立在對數學的研究上的。
君信:其實答案我剛才已經說了。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后,既然皇后都已經發話了,那麼哪有不通過的?
《人民日報》隨即全文刊載了這段對話,為人們了解早期的君信的思想與理念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下面節選自其中的一段。
記者:為什麼?這也是他們的成果,理因得到尊重才對呀?
記者:現在回想當時,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嗎?
記者:君信同學,你好。據學校的教授所說,你的文章發表在了《Nature》上,對此向你表示祝賀。
君信:一開始的時候,我因為發表了關於莫德爾猜想的數學論文,不過是發表在《數學年刊》上的m•hetubook.com.com,所以與我寫信交流的都是一些世界頂級的數學家們。比如格羅滕迪克、貝克特、格里菲斯、得利涅、陳省身、丘成桐教授等等。不過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收到的信件越來越多。但很多的都是告訴我他們解決了某某著名的問題,讓我幫忙發文章什麼的。
君信:還有就是文章足夠的前沿,幾乎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化學學科分支。准晶體這個概念並不是我首次提出來的,在此之前,普林斯頓大學的一位化學系的教授已經提出了這個概念,但是我做的工作是把這個不完備的概念徹底的建立起來,並給了它一個完備的數學模型,在化學的歷史上,這是第一個。
君信:經過我和學校的商量,決定拿出一部分的學校公用資金,建立一個專門的准晶體實驗室,目前實驗室項目組的組長已經招募完成,早期的工作在近期將會開始。
記者:這本書的起點在哪裡?
記者:他們真的有解決嗎?
記者:我記得你的那篇文章在《Nature》上發表出來的是以增刊的形式出現的,你覺得是什麼原因會讓要求嚴格的《Nature》以增刊的形式發表你的文章呢?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