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八章

「我們起點島在大洋的中心,自然雨量會大些。陸地上的降水量也許不會這麼大吧?」李海鐵思忖一會又搖搖頭,「那也夠戧。這大雪對生靈萬物都不是好事啊!」
「我看這暴雨暴雪洪水也許還是好事。起碼促進核冬天快些結束,再者洪水和積雪將要化成的水會把殘餘放射性塵埃沖刷乾淨。」
「是這樣的,現在我們只要看這場雨雪究竟是多大範圍的。」
「這雨下了有一個禮拜了吧?」李海鐵無聊地問道。
「是啊,以後的新世界,新人類在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李海鐵也感慨地說:「至於核冬天究竟會持續多久誰也無法準確預測。過去,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世界核大戰之後,核冬天將會持續三到四年。但是我想,這三到四年的說法也許是指核冬天和它帶來的直接影響而言的。因為氣象問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核冬天的產生是人為的,所以它是突然的。而核冬天的消失,則是一個逐漸量變的過程。比方這場大約,如此的綿密持續,就不像低空對流雲層運動的結果,而像是高空平流雲層在下雨。」
「這麼說,雨水會把這些灰塵帶下來,就像雨水把空氣洗刷一便一樣?」
「那為什麼啊?核爆炸的主要放射性沾染半衰期至少幾十年,為什麼在海洋中會消失不見呢?」
「這麼說,以前的科學家沒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想到核冬天里會有這麼大的降水?」
「這個是很難說的。戰前,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有科學家提出核冬天理論,三十多年來核冬天理論雖然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也在不斷完善。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聯合國警告世界,核大戰不僅可以直接殺傷數十億人的生命,而且嚴重地破壞地球氣候和生態環境,使地球上出現毀滅絕大多數生命的核冬天。核冬天在地球上以前沒有出現過,戰前的地質學家認為恐龍就是由於宇宙物體撞擊地球造成森林大火,炭灰瀰漫空中,猶如核爆炸,使地表氣溫下降,氣候惡化,導致恐龍無法適應而滅絕。那是一個類似核冬天的結果,而這次是核冬天真的來了。
連續不斷的大雨一直下到了元旦。熱帶大洋氣候地區,往常如果有暴雨就一定會伴隨著大風。現在的雨卻不是這樣,這大雨下的綿密而穩定,伴隨著不停的雷鳴電閃,暴雨如注一刻不停的連續好幾天,起點島就如處在一個寬闊無比的瀑布之下一樣。
「是啊,我們這裏雖然下雨很冷,但是下的還是雨。要是在我們的中國大陸上,恐怕大部分地區下的就是暴雪了。恐怕幾米厚也不止啊!」
「不錯!」李海鐵點點頭說:「這雨水不像熱帶地區正常的雨水那樣清澈hetubook.com.com,而是混濁的。說明這是雨水在生成和下降過程中攜帶了大量的灰塵。這都是造成核冬天的元兇啊,現在被雨水帶了下來。那天我用蓋格計數器測了一下,這雨水的放射性要高於湖水的放射性,雖然已經不至於對我們有危害,但是說明雨水帶下來的灰塵是核爆炸中飛揚到高空的灰塵。」
八二年,德國科學家提出造成核冬天的條件是美蘇兩國百分之三十的彈頭爆炸,也就是大約五十億噸的當量就足以造成核冬天,這樣巨大的爆炸力所衝擊起來的大量煙塵,可在一兩星期內籠罩整個北半球,然後越過赤道,瀰漫南半球。這種遮天蔽日的煙塵經久不散,地球表面只能得到極為微弱的太陽輻射能,溫度隨之顯著下降。受影響的地區年平均溫度低於零下十攝氏度時,這裏的水體就要凍結成冰,終年不化。隨著冰雪面積的逐漸加大,因而地面對微弱太陽輻射能量的吸收就更為減少。在這種作用下,結冰區迅速向低緯度發展,全球普遍降溫——可降至零下十五到二十五攝氏度。長此下去,地球將進入可怕的『冰河時代』。這是德國科學家對五十億噸當量的爆炸所做出的預言,而這次大戰卻爆炸了一萬七千枚核武器,至少超過二百億噸的當量。
「這雨量要是化成雪,那不把什麼都埋住了啊!就是有人也和-圖-書會被這大雪悶死的!」
船長趙旗端起玻璃杯走到門口,藉著天光仔細看了看說,「這雨水有些混,下面似乎還有沉澱的灰塵。」
「你瞧見外面那個啤酒杯沒有?」李海鐵指著門外不遠處空地上放的一個被雨水灌滿的啤酒杯。「我算了一下,那啤酒杯被雨水裝滿的雨量相當於一百二十毫米。這幾天幾次測量都是四個小時左右就被裝滿。說明我們這裏雨量每天接近一千五百毫米,這是多麼大的雨量啊!」
「也許是的。最提出核冬天理論的德國科學家只是假設美蘇兩國的核大戰,雙方用百分之三十的核武器在對方國土上爆炸的結果。他沒有想到真實的核大戰是所有的核國家共扔出了一萬七千多枚核彈頭,而且有幾千個核彈頭在海中爆炸。這幾千次海中核爆炸的結果是大量的海水化為蒸汽被帶上天空,它們將加劇核冬天的後果,但是也能加快核冬天的結束。」
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人類,整個人類都是失敗者。他們用自己的科技最終毀滅了自己。」
「第一,陸地上的放射性沾染都在地面土壤中,是薄薄的一層,所以放射性集中,顯得比較強烈。而海水中的放射性塵埃沾染一部分沉入海底,逐步被海浪的活動帶到深海海底;另一部分分散、溶解、懸浮在海水中,是立體的,自然放射性比較分散,相對比較m•hetubook.com•com弱,達不到危險的程度,你就可以當做它並不存在了。」
「不錯,洪水肯定會起到很好的洗消作用的,經過這場洪水,陸地上殘留的放射性應該大大減少,有利於生物和殘餘人類的活動啊!」
暴雨傾注之下,起點湖的湖水開始上漲,起點河也從一條淙淙小溪變成真正的河流。河裡,湍急的水流打著旋急速向山下瀉去,將幾個月來人類活動的遺迹和殘渣也一股腦的帶進了大海。山谷里,除了那一排新建的房屋和倉庫,似乎回到了以前人跡罕見的時候。
「但是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海洋里有這麼多的核爆炸,洪水又把陸地上的放射性沾染塵埃沖刷到海里,那麼海水中豈不成了放射性最嚴重的地方了?」
「到今天為止八天了,航海日誌都記著呢。」船長趙旗喝了一口「茶」說:「指導員,你說這雨光是我們起點島下還是全世界都在下?我看這雨的範圍可不小。」
「可以這麼理解。按照以前的核冬天理論,這些灰塵本來也是會漸漸降落的,不過依靠自然沉降他們會降落得很慢。一些比較輕的粒子例如直徑小於五十微米的粒子會長期懸浮在高層空氣中。由於雲層覆蓋地球,造成空氣對流緩慢,太陽的熱動力也減弱,海水蒸發減少雨量減少,這些粒子懸浮的時間會更長,所以核冬天就會加長。但是現在的情況和他們以前預和_圖_書言分析中的情況不一樣,陰錯陽差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汽,空氣的濕度很大,這些懸浮的粒子會附著這空氣中的水滴上面,或者說是空氣中大量的水蒸氣遇到灰塵就有了一個核心,於是形成水滴。等到水滴形成雨水滴中的灰塵和它們下降過程中遇到的灰塵都被帶了下來。」
「是啊,核爆炸徹底破壞了原來的大氣系統,造成了全球性的氣候紊亂,一切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再加上核爆炸產生了大量的灰塵、煙塵、氣體,會長期懸浮在大氣層邊緣,阻擋了陽光,使光和熱不能到達地表,所以贊成造成了核冬天。」
「那麼,這核冬天要持續多久呢?這些灰塵總不能老漂在天上吧?」
李海鐵指著木墩上放的一隻玻璃杯說,「你看那是我在開始下雨那天在外面直接接的雨水,你仔細看看也許會能看出點什麼來。」
「對!水蒸氣終究要變成雨雪下來的,它們下來的時候會清洗高層空氣,把灰塵也帶下來。」
「不會的。雖然海洋中有這麼多核爆炸,海洋的面積又這麼大,放射性塵埃沾染本來就比陸地更加嚴重。加上被洪水沖刷下來的沾染物塵埃,看上去很多,但是海洋的包容性太大了,這些放射性塵埃在海洋中也算不得什麼的。」
李海鐵和船長趙旗坐在值班室里,望著窗外的大雨,心事重重的一邊喝著用野生薄荷沏成的「茶」一邊聊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