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忠君之辯,時代宿慧

無非是「國債」二字而已,將沒有信用的紙鈔換成有朝廷背書的國債劵,可以立即兌換,也可以換成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的國債,每年都有利息,兌換時一併領取。
戶部銀子是不夠。
馬車行駛到乾清宮前才停下。
這張書桌,也是洪武、永樂兩位大帝曾經用過的。
楊廷和來了興趣,笑問道:「青史當中,是如何評價老夫的?」
張執象轉身,看著空蕩蕩的皇宮,說道:「且不說三教本是一體,只說修行,修行最重靜字,可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集權才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當真是精彩的辯論,如果是嘉靖聽到了,必然欣慰無比。」楊廷和拍著張執象的肩膀,表面上是稱讚,實際上則是嘲諷。
一輛馬車緩緩駛出。
「我甚至想挖了洪武的陵墓。」
而是問道:「相比于洪武、永樂兩位大帝,你覺得你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嗎?」
楊廷和坐在原本屬於皇帝的書桌后,翻看著奏章的他淡淡地說道:「沒想到你敢一個人來。」
張執象賣給楊廷和的,賣給和-圖-書南京朝廷的,是1300萬兩的信用,而不是債務。
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暴君——始皇。
「而你們,是分權。」
「皇帝是獨夫,那你們是什麼?蠹蟲?」
「請!」
「世界很大,人也很多。」
「不,蠹蟲可沒有你們醜惡。」
張執象卻奇怪地問道:「自古以來,昏君難道可以掌握皇權?」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天下沉溺,萬民倒懸,四海皆盡哀哭,哪裡……又有凈土呢?」
當這些人將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后,王朝就會覆滅。
楊廷和不以為意的笑笑,說道:「你所說的大帝不過是將天下的權柄收於一人之手的獨夫罷了,將自身的慾望宣洩於四海,將天下的功績囊括於懷中。」
楊廷和點頭,算是滿足了對張執象的了解。
錦衣衛鎮撫使趙克戎邀請張執象登上了馬車,獨自一人單刀赴會。
這甚至是京師那邊所不具備的。
是啊,昏君怎和*圖*書麼能夠掌握權力呢,每一名皇帝擁有的只不過是名義而已,權力來源於對天下的駕馭,駕馭不了天下的皇帝,永遠都只能是權臣的傀儡。
張執象沉默了一會,說道:「我並非來自於前世,而是來自後世。」
「哦?」
所以。
張執象想要濟世救民,那他就是天然的帝黨,特別是看夠了士紳豪商的貪婪跋扈之後,看清了他們是怎麼一步步掏空國家之後。
張執象所用的辦法也是一樣的,因為雙方的交鋒逐漸明牌的緣故,接下來兩天倒是很和諧,在張執象講完《炁體源流》后,承天門的大門終於開了。
乾清宮,乃皇帝寢宮。
而能夠駕馭天下的皇帝,哪怕他是一名暴君,也是利大於弊的。
大逆不道的言論足以誅滅九族,當然,皇帝都殺過,楊廷和自然無懼死人,他有自己的道理,對忠君愛國之人嗤之以鼻。
換個朝廷,一樣當官。
「別說住在乾清宮,用洪武的書桌。」
因為他們最開始就擁有1300萬兩的債務,也是1300萬兩的信用,本不應該朝廷www•hetubook•com.com承擔的錢,朝廷都承擔了,還不夠有信用嗎?
他對這些人的厭惡已經到了極點。
楊廷和感慨了句,卻是沒有再問了,而是說道:「那麼,就讓我看看,這來自於後世的點石成金之法吧。」
張執象平靜無比地說道:「我從來沒有站在君王那邊,我站在的是人民這邊,君王與人民利益相同,我就幫君王,君王與人民利益相左,我就反君王,如是而已。」
「不,你又錯了。」
張執象的方法也很簡單。
大多數情況下,皇帝與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
「天底下沒有這種道理。」
「你談洪武,談那些豐功偉績,卻不談在那些豐功偉績下犧牲的人。」
張執象走下車,看了眼宮殿上的牌匾,便淡然的邁上台階,向宮殿內走去,絲毫沒有在乎兩旁寒霜凜冽的甲士。
沒有皇帝希望亡國。
張執象有些譏諷的笑了笑,說道:「為官清正,雖位極人臣,而居處同於寒素,關心民生疾苦,深受百姓愛戴。一生博學鴻毅,光明正大。積極倡導新政,為大明中興起到了和-圖-書積極作用。」
「如此還能靜下來,那顆心又是真的靜嗎?」
「你將盛世歸功於皇帝一人,卻忽視那些為天下兢兢業業的臣子們,我們為天下的治理而勞心勞力,太祖卻防我們甚於防賊,視我等如仇讎,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國家越是強大,皇帝的權柄就越大,所以,每個皇帝都希望國家能夠強盛,當然,他首先得是皇帝,而不是滿清的酋長。
但是,市面上絕對會有人收購國債,甚至會比原價還高……
任何點石成金都是對未來的透支。
物極必反,權柄的終點,個人私利的終點,帝王反而是站在百姓這一邊的,因為帝王與國家的興衰是榮辱與共的。
而這些士大夫,完全可以「水太涼」,喜迎王師便是了。
「至於集權的體制是不是帝制,並不重要。」
「你管不過來的。」
「那不是靜,那是死了。」
楊廷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奇怪道:「你所作所為,比起一名道士,倒是更像一名儒生。」
楊廷和挑了挑眉頭,說道:「還真是犀利的言辭呢,我們好歹維持著這個和圖書國家的治理,倘若依你所言,權柄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那一旦出了個昏君,那國家不是頃刻就亡了?」
他們在乎的從來只有自己的利益,每一個王朝,都是帝王與這些人的爭鬥當中結束的,最具表現力的就是土地兼并。
楊廷和愣了下,隨後大笑起來。
「我支持的是集權。」
張執象沒有回答他。
兩人不再討論這些,在問賑災的方法之前,楊廷和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都說你是仙人轉世,老夫看著也覺得你是有宿慧的,那麼,你前世是誰?」
「是這樣啊……」
楊廷和也陪著張執象看向門外的皇宮,他負手而立,淡淡地說道:「你若是要求這份真靜,那便一輩子也靜不下來了。」
張執象吐出一口氣,說道:「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夠拯救世界,做我能夠做的,心安便可。」
楊廷和能夠理解張執象的智慧從何而來了。他的歷史,比他們多出一段,擁有更多時代的智慧……
錢的確要由朝廷來出,但是,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次,從此以後,他們就有了發布國債的能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