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直接宣佈道:「聽我口令,三、二、一,觀察開始!」
因為他沒有把握!
反觀顏九汐則是輕移蓮步,盡顯從容之色。
比賽現場。
宋智宣佈道:「請雙方選手停止觀察,返回各自的挑戰位。」
只有菲律賓隊的隊員才知道,比利·弗格斯的可怕!
……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比賽現場的舞台上,中間的地板全部下陷,再次升上來的時候,88幅沙畫已經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宋智的臉色驟然一變,再次確認道:「顏九汐選手,你知道3×3厘米意味著什麼嗎?」
「比利·弗格斯選手,請問你要挑戰什麼尺寸?」
顏九汐淺淺一笑,無辜地眨了眨眼睛。
穩贏?
「嘀……嘀……」
跟比利·弗格斯的觀察方式完全不同,顏九汐一邊走一邊看,十分鐘的時間,她已經開始了第二遍的觀察。
「都明白了嗎?」
「嘀……嘀……咚!」
別看只縮小了一厘米,可挑戰難度卻至少提升好幾倍,所以,在經過深思和*圖*書熟慮以後,比利·弗格斯選擇了最穩妥的4×4厘米。
「兩位選手只有半個小時的觀察時間,5×5厘米的答題時間為5分鐘,4×4厘米的答題時間為10分鐘,3×3厘米的答題時間為20分鐘,若只有一方答出正確題目,即為獲勝,若兩名選手都答出正確題目,則剩餘時間多者獲勝!」
3×3厘米?
直播間里。
「我靠,這真的是在觀察嗎?我怎麼感覺就是隨便看看啊!」
不過,眾人看蘇陌並沒有要解釋的樣子,只能強忍住心中的好奇,認真地觀看起比賽。
所有人:「……」
「可以,很有自信,我倒是要看看顏九汐到底是哪來的自信!」
「連續出戰?該不會是飄了吧!」
「顏九汐選手的選擇呢?」宋智開口問道。
「這……怎麼和蘇陌挑戰微觀辨水時那麼像啊?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已得蘇陌的神韻啊!」
汪濤笑了笑,詢問道:「那顏九汐選手,你要選擇挑戰什麼尺寸和*圖*書
?」
汪濤也出聲道:「從來沒有!」
「3×3厘米。」
「3×3厘米意味著人類的極限,這個項目在設計完成以後,先後進行了上百次的實驗,從來沒有人能完成3×3厘米。」
「加油啊!」
比利·弗格斯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到88幅沙畫旁,直接開始記憶起來。
比賽現場。
為什麼不選擇3×3厘米?
《一沙一世界》
田靈靈:「88幅沙畫完全可以分割成千上萬的碎片,這怎麼記?」
「這能記得住,我把電腦吃了!」
直播間里。
現場的大屏幕上,在宋智話音一落,已經開始計時。
按照他的這個速度,在半個小時的時間里,觀察完88副沙畫綽綽有餘。
這88幅沙畫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震撼人心!
隨即,比賽現場就響起了輕音樂。
記憶完畢后,任意在三種尺寸中選擇一種,尺寸越大則答題時間就越少,通過觀察該尺寸局部照片,正確答出所屬沙畫,剩餘時間多則獲勝!
和圖書「最關鍵的是,選手最終要挑戰什麼樣的尺寸。」
顏九汐和比利·弗格斯回答道。
兩分鐘過去,菲律賓隊的出戰選手已經來到了舞台上。
「不知道。」顏九汐微微搖頭。
畫得太真實了,連柱子上的裂紋都能清楚地看見。
怪不得腦王爭霸被稱為最強道具組,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就連比利·弗格斯聽到顏九汐的選擇以後,臉上都浮現了不屑之色。
光是這88幅沙畫的花費,恐怕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此話怎講?
項目規則:現場展示88幅國際建築沙畫,然後由電腦隨機抽選3副沙畫,並分別隨機在3幅沙畫中各截取5×5厘米,4×4厘米,3×3厘米的局部,隨後用手機拍下留存,挑戰者在半個小時以內記憶全部沙畫。
比利·弗格斯的記憶速度很快,幾乎是二十秒左右的時間,就已經觀察完一幅沙畫,十分鐘的時間,他就已經在觀察著第32幅沙畫了。
聽到幾人的分析,蘇陌淡淡一笑,輕聲道:「不和圖書
用擔心,這場比賽已經穩贏了!」
待兩人坐好以後,汪濤直接開始詢問。
「這個畫面,怎麼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這個項目在比利·弗格斯看來,4×4厘米都已經難到變態了,3×3厘米完全就扯淡!
這88幅沙畫中的建築,有很多地方她都去過……
顏九汐的俏臉上,浮現出一絲驚訝之色。
沒有任何的猶豫,這個決定是顏九汐一開始就想好的!
無論是誰,看到這88幅沙畫以後,都忍不住一陣震撼。
「原來3×3厘米這麼難啊?」
比利·弗格斯!
顏九汐坐在挑戰位上,看到這個比賽規則以後,美眸中閃過了一道驚喜之色。
「明白!」
比利·弗格斯:「4×4厘米!」
「果然是這樣……」
待比利·弗格斯坐上挑戰位以後,汪濤再次跟兩人講解了一下規則。
隨即,這個灰色方塊代表的項目還有規則,就出現在了大屏幕上。
宋智:「下面請菲律賓隊派出出戰選手,三分鐘倒計時開始!」
華夏備戰室。
和-圖-書……
「觀察時間到!」
「這樣的話,我上我也行啊!」
這個項目對於記憶能力和微觀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而這兩種都是比利·弗格斯的強項!
「我倒是覺得顏九汐挺贊的,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酸,人家好歹已經給華夏隊拿了一分,你們有什麼資格評價別人?」
另一邊顏九汐的舉動,讓所有人都看不懂。
這個女孩怕是有點自信過頭了吧!
「當然很難!」
一個毫無名氣的選手,網上甚至搜不到他的任何資料。
宋立新:「不光如此,這88幅沙畫中類似的記憶點太多了,如果記憶稍有偏差,很容易就會犯下致命的錯誤!」
大屏幕上,光團在眾多項目中無規律跳動,最終停在了右下角的一個灰色方塊上。
坐在田靈靈身邊的寧曉風,皺著眉頭沉聲道:「有科學家做過實驗,這個類型的項目,人類的極限就在3×3厘米,雖然3×3厘米的時間較長,但是對於選手的記憶精準度,可是要求極其嚴苛,要不然,很難找出正確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