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517章 你和尚摸不得

可為什麼評獎結果又不能服眾呢?
前幾天,本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剛剛在媒體上公布,果然沒有林為民的作品入選,這更坐實了傳言的真實性。
林為民所謂的真話假話,其實不是在說他自己的想法,而是在模擬他和評委會鬧掰以後可能出現的言論。
余華再次開心的笑了起來,還是林老師對我好啊!
本來還對他有所同情的文學界同仁立刻充滿了厭惡,很是鄙夷這番作為,更加鄙夷林為民的人品。
林為民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寫作。
茅盾文學獎的評獎工作是以文協為主體,評委會是執行機構,儘管他們當中有人在乾著破壞評獎權威性的勾當,但他們最怕的卻又是質疑他們的權威性。
整套文集共36冊,由李學剛和余華兩人一人懷抱著一套,非常有視覺衝擊力。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林為民要以一己之力改變一個集體做出的決定,等於是讓人家自己打自己的臉,哪怕現在結果並沒有公布,傲慢的官僚主義也不會妥協。
花了幾天功夫將一套樣書審查完,林為民又詢問余華等人審查的結果。
余華聞言歡天喜地,「謝謝林老師。」
時間來到月中,金庸作品集的樣書出來了,李學剛和余華兩人抱著兩大套書走進林為民辦公室。
放在國文社出版的一般圖書,通常會在社裡的刊物上刊登圖書廣告,然後再跟書店合作搞點物料宣傳,了不起找一兩家相熟的記者寫兩篇稿子,廣而告之一下。
另外在讀者https://www.hetubook•com.com群體當中,《活著》發表時正是元旦過後,期間又經歷了春節、元宵,一個喜慶、歡快的冬天猛然冒出《活著》這麼一部治愈人心的作品,給無數看過這部小說的讀者留下了終身難以磨滅的印象。
林為民進來的時候,在場不少人的目光齊齊放到了他身上。
林為民沒有幼稚到,認為陳先生的嘆息就代表著他會站在自己一邊。
你說這獎沒評出過好作品,那是扯淡,每年三五部作品里,總有作品是憑藉著真才實學得獎的。
「林老師,您瞧瞧!這兩套書快八十斤了,可把我跟學剛累壞了!」
這種事放在後世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了。
此次金庸作品集的首印分為了精裝版和平裝版兩種,精裝版首印套數1萬冊,平裝版首印套數10萬冊。
王蒙今天受邀出席研討會,就坐在林為民旁邊的位子,低聲問道:「最近的傳言是怎麼回事?評個獎怎麼鬧的滿城風雨?」
余華是今天的主角,從進了會議室嘴就沒合上過,到處跟人打招呼。
金庸武俠小說自第一部《書劍恩仇錄》誕生至今已經有三十六年時間,如今首次以作品集的形式在內地出版,是件值得慶賀的喜事,林為民找到金庸后,他欣然答應了前來北京參加發布會。
儘管知道這種鬼蜮伎倆是誰乾的,但他還是選擇引而不發,等待秋後算賬。
而給予林為民和通文社如此信心做出首印十一萬冊決定的,自然是因為金庸多年以來在內和圖書地所積攢的讀者群體。
樣書的審查沒有審稿時那麼耗費精力,看起來屬於走馬觀花,主要是確認印刷、裝幀是否有誤,內容審核倒在其次。
據說林為民得知了作品落選本屆茅盾文學獎之後,極為不滿,居然聯繫評委會施壓。
余華猶豫道:「林老師,這樣書審完了,能不能送給我?」
另有《越女劍》因篇幅太短,無法獨立成篇,收錄于《書劍恩仇錄》下冊當中。
評論界對於這次余華的轉型也非常認可,認為他寫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陳先生的電話之後,茅盾文學獎的事就沒了音信。
喝完了茶,李學剛離開了辦公室,余華卻期期艾艾的不肯走。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評獎結果確實是越來越缺少公信力和權威性。
「瞧瞧你這點出息!」林為民數落了他一句,又說道:「等審完拿走!」
林為民點頭道:「那不用搬了。那套給你了,這套我審核完之後給他。」
今年是茅盾文學獎第三屆評獎,距離獎項初創已經超過10年時間,按理說評委會已經有了前面兩屆的工作經驗,到了這個階段,評獎規則也日趨成熟完善,評獎結果應該更加權威才對。
一個獎項最開始舉辦的時候大多是公平、公正的,但舉辦的時間長了,各方的干擾也會增多,其中最大的干擾就是來自人情。
這次規格上肯定達不到梁鳳怡上次發新書的效果,人家畢竟有相關部門鼎力相助,但氣勢上絕對不能弱,林為民這幾天開始讓社裡同事聯繫各大hetubook.com•com媒體。
這兩套文集,其中一套是精裝版,另一套則是平裝版。
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小說的宣傳。
確定無誤后,簽字付印。
「準備好了,在編輯部放著呢,太沉了,就沒搬過來。」
他所謂的「真話」更符合某些人對於這件事的想象。
余華是個武俠小說資深愛好者,但讓他高興的不僅是金庸這一套全集的價值,更因為這是金庸作品在內地出版之後第一批印刷成品,意義非凡。
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有利有弊的,茅盾文學獎也逃脫不了這個客觀規律。
這乃子,官大人摸的,但你和尚摸不得!
國文社歷來的首印規模,比這次高的並不少,林為民的小說每次開印都是幾十萬冊。
多少一開始做的轟轟烈烈、有口皆碑的評獎活動,就是這樣硬生生給毀了的。
一開始傳出來的消息是國文社給林為民報送的兩部作品均沒有獲獎,不少文學界人士聽到這個消息感到有些意外,林為民的產量高,作品質量也不俗,報送的那兩部作品大家都看過,按理說拿到一個獲獎名額應該問題不大。
余華將整套文集放到林為民辦公桌上后,還不忘邀功請賞。
謠言止於智者,可惜這世上智者終究是少數。
金庸作品集總字數超過800萬字,分為了《書劍恩仇錄》上下冊、《碧血劍》上下冊、《射鵰英雄傳》全四冊、《神鵰俠侶》全四冊、《雪山飛狐》、《飛狐外傳》上下、《倚天屠龍記》全四冊、《連城訣》、《天龍八部》全五冊、《俠客https://www.hetubook.com.com行》上下冊、《笑傲江湖》全四冊、《鹿鼎記》全五冊。
同時,他又聯繫到了金庸。
因為有人在往裡面摻沙子,為自己謀私利。
就在大家意外和疑惑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又傳出了消息。
樣書正常應該是印多套的,這回出的是文集,又有精裝版和平裝版之分,印個五套少說也是二三百塊錢的成本,隊伍才剛開張,林為民想想都心疼。
林為民給兩人泡了一杯茶,余華小聲嘟囔:「越來越摳了。」
作品研討會如期在國文社前樓三樓會議室舉行,受邀前來的作家、評論家、學者們濟濟一堂。
別人不會在乎他心裏的想法究竟是如何,只會按照自己的好惡來判斷是非。
但林為民並不在乎,因為他和柳飛羽確實有仇。
王朔這幾年紅遍大江南北,華藝出版社出版他的文集首印也就十萬套。
我今年第三屆評委了,推薦個自己(人)的作品不過分吧?
得到林為民的許可,他高高興興的準備離開辦公室,卻聽林為民說道:「給查先生的那份樣書準備好了沒有?」
今年我是當權的領導,塞一部自己人的作品不過分吧?
國文社向來少出精裝版圖書,但通文社沒有這個顧忌,金庸作品首次如此全面的引進內地,林為民相信會有不少有收集癖的讀者願意花高價買來收藏。
林為民無語,趕情這小子在這等著自己呢。
這老師是老前輩了,推薦個學生,這個面子不能駁,得入圍啊!
「那不一樣,得退給印刷廠。」余華給了林為民一個眼神,「這回成本有和圖書點高,他們不讓留,得給社裡留著備查。你這個不用,你這個是領導樣書。」
但金庸的作品不同以往,作為一個文人來講,金庸身上有很多槽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作為武俠小說泰山北斗的崇高地位,所以國文社這次是要大張旗鼓的宣傳一番的。
《活著》發表至今三個月,在國內的評論界和廣大讀者群體當中引發了廣泛而強烈的影響。
在後世,茅盾文學獎每每到了評獎結果出爐的時候,總會吸引大量的關注和爭論。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半個月時間以來,關於林為民和茅盾文學獎的傳言在國內文壇傳得沸沸揚揚。
正常出版社出版文集,一萬冊就已經是很高的印數了,畢竟印刷成本在那裡了,萬一滯銷,虧本能虧到親媽都認不出。
林為民在忙著金庸作品集發行上市事宜的時候,他還抽空參加了余華《活著》的作品研討會。
印刷廠出來的樣書是為了給出版社做最終確認的,另外圖書出版之後,社裡還得拿出幾套來送到上級主管部門和國家圖書館等機構備查。
但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出的是文集,這玩意一套頂單行本幾十冊。
「你們編輯部不是有編輯樣書嗎?」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有各式各樣的討論很正常。
圖書籤字付印,算是進入了圖書出版的最後流程。
過了幾天,林為民就聽到了一股傳言,他無奈的搖了搖頭,不用想也知道是誰在搞的。
「有事就說。」
有了評委會這回的腌臢事的刺|激,他的靈感爆棚,他已經好幾年沒有這種文思如尿崩的狀態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