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走出蠻荒
第四十一章 文明的幸福和痛苦

「妹妹們肯定會搶著玩這個小陶羊,不過等到杏子再黃的時候,我們也能過上那樣的日子了。我就給妹妹們捏幾個,捏個大的。對了,等草籽熟了的時候,就去換個骨笛,也要吹的好聽。」
低下頭,不經意間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束髮的形狀很是清晰,於是堅定地點點頭,相信這一天一定會來。自己和他們一樣,可都是一個祖先呢。
來的時候,那裡還是一片割倒的草地,現在一條幾百步長的壟在那裡蜿蜒,每一天都在延伸;原本空曠的山坡如今已是陶窯,正在冒著白煙,每一天都有幾十上百個陶罐陶碗被燒出來,壞的越來越少;來時蔫了的葫蘆也被澆灌地活泛起來,伸出長長的藤蔓纏住了柱子,成了一片翠綠的牆。
不論是和泥還是鋤地,樺和族人們都嘗試過了,雖然很累,但看到堆砌在一起的泥磚;看到筆直的、陳健稱之為壟的東西出現在了燒焦的土地上,他們覺得這些疲憊是值得的。
許久,他才喊著那些正在嚎啕大哭的族人,拿著石斧,走進了原本居住的洞穴。
「可是你知道一間屋子需要多少泥坯?需要多少木頭?木頭怎麼運過來?怎麼分配幹活才能最快?儲存的食物能夠幾天吃?萬一吃完了再去捕獵沒捕到怎麼辦?」
這兩天又幹了不少的活,有十七八個人選擇去制磚燒陶砍樹壘窯,還有幾個女人也跟著去壓磚,和泥的活她們幹不了。剩下的人都在捆紮乾草,剩下的一把火燒掉后,開始用鋤頭刨開草根,翻出下面的黑土。
他發瘋一樣拿起那柄破損的石斧衝到了外面,舉起了石頭狠狠地砸了下去,砸得粉碎,砸的自己沒有了力氣,趴在地上大聲地哭嚎著。
隨後就被這和_圖_書可怕的想法嚇了一跳,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肩上沉重的不僅僅是陶罐,還有族人的期待,那裡還有自己的親人。
想到這,忍不住衝著遙遠的山邊呼喊著,那裡便是親人居住的洞穴。
晚上疲憊的族人會聚在一起,吹著骨笛,說著閑話,或是異姓的男女湊在一起圍著火堆起舞歡唱,那些疲憊也隨著笛聲消散了。
一瞬間,樺甚至湧出了個想法。別走了,就留在這,他喜歡這樣的生活。
和泥還是鋤地,這是個問題。
陳健微笑著伸出了兩根手指,樺當然不會認為是兩天,用新學到的那個詞語問道:「兩個月?」
兩種選擇,究竟更喜歡哪個?
樺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扔下背筐,拿起石斧和身邊的族人一起沖了下去。
問了問那幾個給他遞磚和泥的年輕人學了多少,卻全都搖頭,被陳健嘲笑和鼓勵了好半天,總算才有兩個人有點害怕地說自己可以試試。
身邊的族人們也都發出了同樣的叫聲,他們知道還很遠,看不到,但他們想讓親人早點知道自己回來了。
碎裂的陶罐旁是族裡老人的屍體,旁邊是自己的弟弟,火堆里還有一塊已經燒焦的塊莖。
三百雙眼睛看著這個古怪的建築,便有三百個形狀。
秋天會有很多的橡子,他們不用將那些種子當成食物,當然可以交換。
身臨其境地對比之下,每個人都懷揣著近乎相同的念頭。蹲在溪邊對著倒影,鄭重地用一根木棍插|進挽好的頭髮,期待著下一次杏子黃的時候。陳健說了,到那時候,或許先祖會指引他們該怎麼走。
不試永遠不知道會不會,這將近十天的時間陳健也等於是從零開始,一點點地嘗試。
擦了擦https://www•hetubook•com•com額頭的汗,想到了熱和成熟,於是又高興地邁開了步子。
剩下的人就要和自己去刨地了,於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擺在了族人面前。
背筐里有食物,這一路不需要狩獵,可以省很多時間,相信族人們得到這些陶罐陶碗弓箭石斧,也一定會很高興。
而他們自己的族人卻沒有這樣的夜晚,所能說的無非是今天有魚明天捕獸,至於說這裏男女唱的那些讓人聽得心砰砰跳的歌謠,更是不要想——總不能唱給自己的姐姐妹妹姨媽母親聽吧?
樺的雙手顫抖著,扶住旁邊的石壁,搖晃著身體看著洞穴內的一切。
樺看著瘦小的榆錢兒,搖頭道:「我能搬三塊泥坯,她能搬幾塊呢?」
還是與蚊蟲烈日為伴,翻動黑色的望不到邊的草地?
兩天後,樺和族人們在溪邊仔細梳洗著,束起了頭髮,莊重而又嚴肅。
有人低頭看看自己的胸口,嗤嗤地笑,陳健只好跳下來,免得被人當成世情小說中的殷紅一點。
嗡的一聲飛起了無數的蒼蠅,樺也差點被一個東西絆倒。他深深地吸了口氣,低下頭,自己的妹妹就在腳下,兩隻手保持著向外爬的姿勢,後背和肚子已經被撕爛了,頭上一個巨大的傷口,那不是野獸的撕咬,而是石器的砸擊。
陳健也笑了,拉過來一旁的榆錢兒道:「若是要論蓋房子,你都不如我妹妹。」
每一次抬起腳,距離自己的親人也就越近,肩上的背筐彷彿也輕省了許多。臨走的時候,榆錢兒給了他幾個陶制的小羊,因為榆錢兒聽說樺也有幾個妹妹,這是她自己燒的,是屬於她的,可以自主地送給別人。
陳健微笑著制止了還在滔滔不絕的榆錢兒www•hetubook•com•com,衝著樺說:「想要過上我們這樣的生活,不是蓋一間屋子就可以的。回去也不要蓋屋子,等到下一次吃杏子的時候,你再來看看,到時候或許先祖會指引你們該怎麼樣生活。畢竟我們都是同一個先祖。」
老祖母和石頭送給樺一些路上吃的食物,並且向他們的族人問好。
七八個人的哭聲回蕩在山谷里,把那些熟悉的名字化為聲音,飄蕩在她們曾經採過杏子挖過蕨根的每一個地方,卻沒有一丁點的回應。
文明的幸福與痛苦總是毗鄰而居的,所幸的是族人們享受到了幸福,根本沒有考慮放棄痛苦,三三兩兩地站到了不同的地方。
連綿的呼喊匯在一起,宛如草河漲水時的轟鳴,驚走了飛鳥,卻沒有得到族人的回應。
折騰到第六天的時候,第一個拱頂總算被弄出來了。為了檢驗能否承重,陳健站在上面,用力地踩著,如同新登基的狼王。
他覺得這一次的經歷,可以和族人們說很久,而且一起來的族人可以證明自己不是吹。或許,下次杏子熟的時候,族人們也可以過上這樣的生活了吧?
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每一天都有太多驚奇。
剩餘的族人們爬到了高高的樹上,衝著遠處高聲地嚎叫著,發瘋似地呼喚著那些不是屍體的族人的名字,一遍又一遍,直到天黑了、聲音啞了、樹枝斷了。
「這個用來燒陶,那個用來燒磚,那邊的草也幹了,咱們要分開幹了。」
有人覺得像是年輕的、還在哺乳的女人的胸脯,陳健站在最上面就更像了;還有人覺得像是一個倒扣的大陶碗,或是遠處鼓起的山丘。
陳健則又叮囑了一遍,他需要一些植物的種子,有多少要多少,換什麼都行。每一個和-圖-書離開的人,他都會這麼叮囑,樺和族人們早已知曉,並且牢記下是那幾種種子。
燒陶、燒磚、以及後來的燒炭陳健決定用同一批人,只有不斷地積累經驗,重複同樣的工作,才能提升效率。
做完了這一切,背起自己的柳條筐,和這裏的族人們告別。
「可是你們才用了一個多月。」
等一切說完,他們沿著草河一步步地走向了回家的路。
族人們都笑了,他們很相信陳健的說法,二十個月,可能還少說了呢。
他們盼著自己有一天也能過上一樣的生活,於是樺問陳健,自己學的這些,多久才能讓部族過上這樣的生活?
「草籽很快就熟了,到時候就知道了。」
陳健指著陶窯,提出了再次分工的意見。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被榆錢兒用清脆脆的聲音問出來,如同一聲聲的夏雷炸響在樺的耳朵里,他回頭看看那些蓋起的屋子,以為自己學會了一切,可到頭來才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學會。
從人類走出蠻荒的第一天開始,便異化成社會中的勞動者。絕大多數人的勞作,只為生存,極少部分的人勞動和興趣是統一的。只有生產力極度發展,才能讓大多數人將興趣和勞動統一起來,才能使勞動成為第一需求,這太久遠以至於看不到盡頭。
是彎腰搬動沉重的泥坯,攪拌沉黏的陶土製坯成型?
族人們覺得應該分,比如石狸貓割草很慢,但是壘磚很快。同樣的活不同的人幹起來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地上有幾柄碎掉的石斧,捆紮的方法也不是族人的,石斧上還有黑色的凝固的血漬。
走了很遠,樺回身看了一眼遠處的村莊,那裡的人已經開始了忙碌。
這個他出生到長大的地方,再也不是以前的樣子。
回到那種m.hetubook.com.com狩獵穴居的生活,自然沒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啊,也同樣享受不了飽腹的食物、甘甜的乳汁、溫熱的火炕。
樺幻想著妹妹看到這些玩物時高興的神情,他笑了。
「下次來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呢?」
鮮血浸入了石頭,殘留著搏鬥過的痕迹,一支折斷的沒有箭羽的箭支落在地上,上面是獸骨箭頭,這不是族人的,因為族人的箭支上都有羽毛。
樺咽了口唾沫,嚇得不敢作聲,他算不出二十個月是多少天,但能猜到至少要等到下一次吃杏子的時候,甚至更久。
那幾頭狼畏縮著,遠遠地逃開了,一股惡臭的味道從洞穴中傳出,樺嗅到了這種味道,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再也站不起來。
這些人已經習慣了這裏的一切,但終究還是要回去的。
「大約是在摘青桃吧?」
堆砌的這個和專業泥瓦匠的根本沒法比,但是因為跨度小,所以湊合用是沒問題的,拱形結構的擠壓力一般不對塌陷。
「不,二十個月。」
他指著自己的頭髮,樺順從地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既然這樣說了,他決定下次杏子成熟的時候一定要過來看看。
白色的密密麻麻的蛆蟲在身上爬著,一道血痕在小女孩的後面延伸著,露出的身體已經糜爛,長出了一層灰色的黴菌,皮膚凹陷了下去。
他如是想著,翻過了最後一個山坡,卻沒有看到族人的蹤影,反倒是幾頭狼遠遠地看著他們。
洞里的屍體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自己所期待的一切,如今全都化為了泡影。幾個沾滿鮮血的足印向外延伸著,洞里的一切器物都沒有了,甚至來那個碎掉的陶罐,大部分的碎片也被帶走了。
即便作為局外人的客人,在思索了自己部族的生活后,覺得還是這樣的生活更好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