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是否好用,那就得等燒制出第一爐銅后看看效果了。
等到榆錢兒出去了,老祖母伸出手摸著外孫的手道:「健,麥子還要多久能黃?」
銅的比重較大,融化的礦渣會漂浮在銅汁的上面,就像是花盆裡堵上下面的孔,倒進去水和油分成兩層。
陳健又叫上了那幾個燒陶燒炭的,一共四十多人,他們知道陳健要是讓他們停了手中的活,肯定是有更好的東西要出現了,一個個很是興奮。
這就是工業的力量,哪怕它是原始的、簡陋的工業。
商量好材料問題,陳健道:「那咱們先挖坑吧,要把地面夯結實了,要不然水會向上滲。下面最好留兩個煙道,生火防止窯受潮。」
調整了一下情緒,問道:「換了多少魚了?」
一次成功肯定可以用來換糧食,但別的部族不可能幾次內成功。
她最近總是冷,即便孩子們送來了很多毛皮,用兔子皮縫製了套鞋和手套,可血仍舊像是冰冷而粘稠的泥漿,她不喜歡看那些挖出的壕溝,因為剛下過雨,她想到自己逐漸變冷的血。
只是個原始的工業,就不是任何部族都能玩得起的,反正換了村落里別的部族肯定不行。
銅爐的厚度大約在一尺半,這個厚度足以隔絕溫度了。
「五百斤。我們部族能分一百五十斤,我問過榆錢兒了。」
陳健沒考慮材料問題,想了一下道:「估計比燒炭熱。」
「對了,祖母,你https://m•hetubook•com.com讓榆錢兒用泥巴捏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大小的泥人,尤其是腦袋也要差不多大。她還小沒見過,您告訴她怎麼捏。」
這樣算起來,冶鍊一爐銅,不算礦石和輪休的問題,至少需要六個人:兩個推鼓風機的,一個掏礦渣的,一個接銅汁的,一個負責開關銅汁閥門的,一個在上面隨時準備加料的。
「應該可以。」
通風口的陶管橡子完全可以燒制出來,這個是最沒有難度的。
回到村落後,陳健先去看望了一下老祖母。
「好啊,榆錢兒,快去挖泥去。」
鼓風機好說,四五個木環或者陶環,每隔一尺一個,外面崩上一層獸皮,每次抽拉的時候,木環們的距離由一尺變成極為接近,獸皮被壓縮空氣排出。
老祖母看著陳健,微笑著搖頭道:「很小很小,渾身皺巴巴的。你剛出生的時候,不會哭,你媽媽嚇得都身子都僵了,是我狠狠拍了你的屁股,才讓你哭出來的。」
老祖母的眼中閃爍著光澤,回憶著過去的種種,說給自己的孫輩們聽,嘮叨著一些說過好些遍的故事。
回身看了看附近的河岸,銅爐的選址必須要高一些,防止被水淹沒,而且也防止地下水上滲導致爐窯潮濕。
怎麼說也脫產練了三個月的手,熟能生巧,也有心讓幾個「學徒」們看看自己的本事,壘的飛快。
找了一處距離將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的碼頭有二百步遠的地方,這裏地勢較高,地面結實,將來方便修路運送礦石。
狸貓在牆壁上隨意擦了擦手上的泥,帶著自己的簡易工具,叫上那幾個脫產了三個月練習壘窯的人,跟著陳健到了河邊。
做成后陳健拉了一下,覺得效果還不錯,需要用不小的力氣,證明氣密性還行。
通風孔的陶管多出來一尺,陶的導熱性很差,不用擔心把鼓風機的皮子燒焦。
「帶著人,先不幹這些了,去壘個窯。」他想快一點讓老祖母看到許多她還沒見過的東西。
底部壘好後上面的就好說了,傾斜的拱頂對狸貓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這個直徑只有一步左右的圓頂可比炭窯的簡單多了。
橡子圍過來看了一眼道:「健,這個窯有多熱?那幾個燒炭的窯,裏面的磚有些燒化了外皮,摸上去和冰差不多滑溜,要是太熱,就不能用磚了。」
陳健聽著老祖母說起自己出生的事,自己也笑了。
看了看河邊的地形,將來要建一個小碼頭,為了運送貨物方便。
「煙道沒問題,石頭磚頭我們都能壘。你是說把窯建在煙道的上面?」
在挖出的坑裡先壘出兩個煙道,上面蓋上石板,然後再將黃土回填,三四十個人一同夯實,點上火燒的結實堅硬。
水先流出后,油也會流出來,再重新裝料。
榆錢兒總是找到老祖母最想說的話接幾句,甚至和-圖-書故意說些笨蛋的話,讓老祖母有機會展示她的智慧和經驗。
「嗯,聽你的。」
「那就得用黃泥和陶土了,夯起來。」
「哦。」
算起來這個小小的銅爐,整個產業線需要三十個輕壯男性完全脫離農業生產。
提前將鼓風的陶管向下斜插在中間位置上,最頂上留出加料口和廢氣孔,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個玩意。
陳健恭謹地退出了房間,回身看了一眼緊閉的屋子,嘆了口氣,默默祝禱了一番。
而算上礦石問題就更多了:需要有兩個人選料,有兩個人負責將銅礦石砸碎,一個人往這背木炭。燒炭又需要兩個人,砍柴需要七個人,背礦採礦也需要每天至少十個人能夠滿足。
這麼煉出的是粗銅,很柔軟只能熔鑄鈍器,還沒石頭硬。所以還需要再建兩個爐子,一個是為了煉錫礦,另一個是用陶坩堝在爐子里將粗銅和錫融化混合,形成青銅合金。
陳健知道只有讓老祖母覺得自己還有用,那才是最大的孝心,於是問道:「祖母,剛出生的孩子有多大呢?」
高的往外流礦渣,低的往外流銅汁。儘可能將這兩個孔洞刮的平滑,以方便流動性不佳的金屬液向外流淌。
叫來那幾個多少有點專業眼光的泥瓦匠,在地上大致的畫了一張草圖,有點像是倒著的羊奶包的形狀,上面尖下面大。
只有爐渣融化,才能順利地排出去,否則的話,每煉一次就得浪費一個銅窯,就現在的生和*圖*書產力根本玩不起。
銅礦石肯定不能用樺皮船運送,太容易傾覆,而且裝滿了礦石后吃水較深,要考慮到不能靠岸的情況。
他知道老祖母為什麼會問什麼時候麥黃,可麥子黃了,還有菽豆、還有銅鐵、還有木船馬車呢,您還都沒見過呢。
銅礦熔煉后,融化成銅汁,剩餘的礦渣也會融化,到時候打開「花盆」下面的孔,銅汁就會流出去。
「幾個月吧。」
用黃泥和陶土製成泥坯,先把底部盤出來。雖然原理和花盆差不多,但是開孔肯定不能在下面,而是在側面靠近底部的地方。弄出兩個向下傾斜的孔洞,一高一低。
老祖母這幾天咳的厲害,榆錢兒正在旁邊問一些過去的故事,引些老人家感興趣的話題,果然如陳健叮囑的一樣,沒有一句新鮮的詞語。
想要全面開工需要七十個人脫離農業生產,部族現在根本負擔不起,也只能分成三天:第一天煉銅,第二天煉錫,第三天澆築。
回憶起過去的事,露出了笑容,覺得身上也暖和了。
伸直后因為有木環和陶環當骨頭,又會重新變成圓柱腔。大約想象成通廁所的皮椽子就行。
「對,能撐住嗎?」
拿著木棍探了探附近的水深,選了一處合適的地點,插下木棍作為標記。
離開了這裏,找到了正在給別的部族盤煙道的狸貓。
以現在部族的水平,靠著交換來的食物,也就能供的起這麼一個爐子。
「花盆」的側壁上應該有兩https://m•hetubook.com.com個通風口,利用鼓風機往裡面吹空氣,方便裏面的木炭燃燒,提升溫度,否則溫度肯定不夠。
出銅的下面也提前挖了一個深坑,方便在坑裡用陶罐子接銅汁;出礦渣的那邊直接就是山坡,礦渣可以直接扔到山坡下面,可能礦渣里會有金銀之類的金屬,不過現在而言這兩種金屬都是沒有意義的,也提煉不出來,所以直接當成廢料——金子是人賦予的價值,對現在的部族來說還不如一把鐮刀。
老人看到陳健,笑呵呵地問道:「你怎麼不去忙你的事?我只是咳嗽,不用擔心。」
幾張硝制好的皮子拿來,找了部族中縫紉的好手,將皮子縫好,將可能漏氣的地方抹上魚鰾膠,貼上皮補丁堵住。
估摸著大抵應該就是這麼回事,礦渣融化好說,前置科技燒石灰已經點出來了,石灰可以作為爐渣的助熔劑,降低爐渣的熔點。
這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一天後確定下面的夯土層很結實后,便開始和黃泥和陶泥,這兩種土的黏性極大,和起來十分吃力,好在人多。
幾個新「學徒」飛奔回去取來了各種工具,開始挖坑。陳健和其餘「大工」則往這裏搬運石塊和磚。
老祖母仰著頭想了一下,拍了拍陳健的手背道:「去忙你的吧,好孩子。那個泥人我會儘快捏出來的。」
陳健估計,換了別的部族,一個月整個部族就餓死了。
他沒見過煉銅爐什麼樣,不過大致猜想了一下,應該類似於一個有蓋子的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