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方國之伯
第十五章 官山海

和娥城的盟約中算是最早的關稅同盟,護送衛西回來的族人說衛城的首領不怎麼喜歡族人去外族交換,只要種好地打好仗就行,那也是一個很好的市場。
陳健身邊的四個部族也分到了最大的利益,整個城邑中的手工業者也基本都是這四個部族中的,規定了新利益的分配,又調配了各個部族的一些新手進入司貨直轄直管的專營部門。
「是啊,那時候我想的是大家親睦一族,其實我當時想要嘗草,除了想要族人沒有病痛外,也想要族人尊重我。可我現在是司寇,族人們怕我,並不是尊重,甚至也不是怕我,而是怕我身後那些印刻在泥板上的規矩,換個人也一樣。」
抽選之後,陳健拋出了條件:「鹽村距離這裏百里,本部族的事恐怕是管不過來了。要麼放棄鹽村村長的職務,要麼放棄當部族的首領。」
除了為了增加稅收以養更多的脫產人員之外,陳健也是為了和娥城打經濟仗做準備。白馬那邊順利的話,北邊草原的威脅兩年之類不會有,而娥城和衛城暫時沒有開戰的可能,除非三家中有一家能夠有壓倒性的優勢。
松覺得可以依靠道德教化戰勝這一切,有吃有喝也要想著部族為部族利益著想,甚至可以靠道德教化重回那種部族成員間親密無間的時代,所以他才有了之前的困惑。
這些人都知道鹽的重要性,也知道只要不惜代價地使用奴隸,是完全可以超額完成的。狸貓和蘭草給這些人做了一個好榜樣,這些人也開始幻想有自己的屋子,有屬於「自己的」而非「部族的」的財產,所以鹽村管理者職務的誘惑性極大。
出於以hetubook.com.com往的信任,四個部族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而剩下的十二個部族中有十一個支持,只有那個偷學到釀酒的部族反對。
不指派的話,城邑中威望較高的也就是那些首領和陳健身邊的這些人,陳健不準身邊的人去,那麼就只有十幾個部族的首領了。
新的部族首領需要的威望,只能和陳健息息相關:要麼是跟隨陳健征戰立下戰功的戰兵、要麼是跟隨榆錢兒倒賣貨物的商人。最終選出的新首領是個男人,跟隨陳健打過三次仗的老兵。
在他離開的一個月,只有一個部族偷學到了釀酒的辦法,渠道無非也就是男女之間那點事,陳健也不想追究,只是想通過這件事確定一下專營制度。
如今已經開始徵收土地稅,公務人員越來越多,脫產士兵的數量也在增加,更為嚴峻的是因為社會分工的細緻分化,不少人脫離了體力勞動,成為了專職的管理者,這就需要更多的稅收來養活這些人。
現在加增稅賦的話,肯定會受到普遍的反對,對陳健並不利,因為他現在是眾人推選出來的,不是靠暴力政變上台的。
部族首領們很是高興,不但沒有少了人幹活,反而還省了不少的食物,部族每年積累的糧食又能增加千余斤——離開的族人不管怎麼說身上還流著部族的血脈,仍舊是族人。
而調配走的這些部族成員,則按照一個人換兩個輕壯奴隸加一個孩子或女奴的方式進行人口補償。
抽到的人猶豫了片刻后問道:「那議事會怎麼辦呢?」
四個部族的人向來唯陳健馬首是瞻,此時雖然震驚,但以往hetubook.com.com他積累的威望和一直的正確,讓這些人只是心中疑惑,沒有極力反對,正確的時間久了會形成習慣,即便這些人不贊同,卻也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想錯了。
村落的管理者是由城邑指派的,但陳健不準備在這件事好消耗自己的威望,所以決定推舉再抽籤的辦法。
「你去年說過,說有時間要沿河而下,今年一直沒時間,如今我的左手殘廢了,田地里的活我做不好,司寇的職務我也不想當,我想去河下游看看。」
整個城邑里的十六個部族都知道這些東西獲益最大的是陳健身邊的那四個部族,鹽、酒等這些東西是需要一定技術的,其餘部族都沒有這個本事。
這種專營制度因為夏城的人口稀少而將缺點無限縮小了,陳健覺得自己還是能管過來的,等到他管不過來的時候,也就證明夏城所統治的人口已經可以真正算的上是一方霸主了,那他也就不需要再親力親為這些小事了,憑著上升期的慣性就能吊打周圍的部族了。
困惑的人或許不止他一個,這種時代變遷中的親歷者,帶著對過去美好的回憶,帶著對未知未來的恐慌,尤其是睜開眼睛看到娥城衛城的部族已然解體城家庭后,他們開始了苦悶的思索,簡單而幼稚,卻是文明在吃飽后所必須的思想萌芽。
固然陳健整天對城邑中的族人說自己不會偏袒那四個部族,可不偏袒不代表要撬動已有的利益。
至於說銅、糖、曲子、礦石之類,雖然聽著誘人,可其餘的部族也就只是想一下,並沒有掌握在手中,和他們無關。
族人們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懲罰,可想到既然已和-圖-書經得了好處,自己部族又不會釀酒,這些懲罰也落不到自己身上,也沒什麼問題。而那個之前釀酒的部族則覺得陳健已經網開一面,自己部族之前釀造的酒並未追究,比起這個懲罰可要輕得多。
陳健給出的承諾很誘人:每個月完成了定額的數量后,多出來的可以在城邑中換取其餘的貨物由鹽村的管理者分配。
勝利的晚宴之後,松找到了陳健,說出了自己的困惑,並且拿出了司寇的印信。
為了以示公平,還是讓每個部族出三個人,然後再調撥八十個奴隸專門在那裡建立一個新的村落。
以往坊市裡的大部分貨物都是四個部族的,通過交換讓四個部族過得遠比其餘部族更好。
「你還記得咱倆第一次見面時,除了報仇,我還想做什麼嗎?」
「姬夏,我不想當這司寇了。」
那些部族完全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紛紛叫喊道:「好!果然姬夏才是最公允的。」
這件事說出,整個場地頓時鴉雀無聲,不是沉默不是贊同,而是驚訝。
既然自己得不到,那當然也希望別的部族得不到,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心態。
陳健拿著印信,無奈地苦笑了幾聲,終於點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希望你能看到你想看到的。」
「嘗草。」陳健笑著回憶起一年前河谷前的相見。
陳健沒有解釋什麼,松長呼了一口氣道:「姬夏,我聽娥城的人說,草河之下還有別的城邑,我想去那裡看看,想去看看那裡的人是不是也是一樣?有沒有一種不需要司寇懲罰、族人就能親密無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如同在山中那時一樣的辦法。」
鹽得吃、銅得用、和*圖*書釀酒需要糧食是奢侈品,通通收歸城邑直轄,適當提高鹽、銅的價格,就能將明面的十五稅一暗中變為十三稅一甚至更多,就如今族人的政治素養和經濟學素養,可能需要一兩年後才會明白過來。
陳健笑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以後規矩嚴明了,就要按著規矩走,就拿酒來說吧,日後還有人私自釀酒,除了沒收掉釀酒的工具外,釀酒的人要被罰為三年奴隸,而且部族也要拿出十倍的糧食作為懲罰。」
鹽礦在百里之外的山谷中,以往那種經營辦法已經不適用,必須要在那裡建立一個新的村落,調撥奴隸專門負責熬煮食鹽。
全數通過這條規矩后,讓人在泥板上畫出,但這次的泥板不是整體的。考慮到今後專營的種類還會增加,所以不是直接寫在一個泥板上燒製成型,而是用類似活字的辦法在其中增添刪減,也希望給後世族人一點靈感。
那個人考慮了片刻,她明顯能感覺到部族首領的權利在夏城中越來越小,遠不如去鹽村負責食鹽,於是答應了這個條件,族人就在草地上選出了新的部族首領。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些天那個部族利用酒換到了不少東西,這幾個部族都很眼紅,可又無可奈何,畢竟當初陳健離開之前定下的規矩中,只是不準原本的作坊在收穫之前釀酒,卻沒有說不準別人釀造。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管是負責牧養的、熬鹽的、還是專營手工業的,這些分出的人衣食住行不需要部族承擔,而是由公產中出。
「這一個月換酒的糧食獵物,首領們統計一下,吃過飯之後報給我,從公產中補給你們,你們說可好?」
族人既然暫時同意www.hetubook.com.com了新的規矩,那就要重新分配這些利益,現在同意規則不代表以後不反對。
這是一種隱性的稅。
陳健先是和族人說道:「釀酒的那個部族是在咱們定下這個規矩之前釀造的,就不再追究,但如果以後哪個部族違反了以上的規矩,除了將所有的工具沒收充公外,還要罰一些糧食。」
三足鼎立,此消彼長,通過技術優勢擴大部族的財富,在沒有絕對碾壓的實力之前,即便要打也是逼著對方背盟,當初的七盟之中陳健可是故意加上了往來商人不徵稅這條的。
專營制度,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將是部族城邑政府的主要收入。
陳健愣了半晌,問道:「為什麼?」
但他們沒有考慮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些人的生活以後不再依靠部族,那麼部族對他們而言只有血緣上的歸屬感,卻少了最重要的、松一直困惑的、生存的依賴。部族對他們已經沒有約束力:我有吃有喝,也不是部族給的,為什麼非要聽部族的呢?
他嘆了口氣道:「我一直希望城邑能夠親如一家,可越發的不對,草藥可以治身體的病,卻治不好頭腦里的病,紅魚和我說了,但我還是覺得她說的不對,根本不是時代變了,而是因為族人的想法變了,只要讓治好他們腦袋裡的東西,就沒有這麼多事了。」
「冬天下雪之前,一切照舊。下雪后咱們開一次部族大會,一起商量。」
之前這幾個部族的發展極為畸形,比東邊的華粟文化圈至少差了百年,爹是英雄兒好漢的血統論還沒有在部族間流行,以前連誰是爹都弄不清楚。所以陳健不想被族人反對以致在冬天推選出出什麼差錯,也只能暗中加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