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方國之伯
第八十四章 夏誓

「對,你說的很對,六七千人很多。可是他們其中又有多少只是削出木頭作為兵器的奴隸?又有多少人能夠像咱們這樣勇猛?」
「那你們害怕那六七千西戎人嗎?」
可那種煽動的直接描述,會讓族人狂熱但不會持久。這種潤物無聲地夾雜,反而會如種子一般深藏在族人內心,等待合適的機會便會萌發。
誓詞中,陳健一字不提氏族的利益,而是將原本應該是氏族的利益分割給了個人,幾個氏族的首領極為不滿,但在這時候卻什麼都不能說,只能暗暗記住,互相看了幾眼準備回去后在做商量。
「以後旬休的時候就看戲吧,哪怕就這兩出也好啊。」
「不怕!」
陳健很滿意這次演出,因為他從第一幕悲劇中看到了族人的憤怒,憤怒的力量是可怕的,他需要這種力量。
「這次出征,有功者賞,有錯者罰。」
「你們想讓西戎人砸毀祖先的祭壇,逼迫咱們散開頭髮,把咱們的女人變為奴隸,讓咱們的孩子忘卻祖先嗎?」
看起來大多數人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於是在眾人安靜下來之後,陳健又讓人演了第二齣戲。
夏城的最高權力機構一直是城邑大會,議事會只是城邑大會的代議,因為很多事要處理,不可能每次都數千人一同商量。
「不想!」
很簡單的大圓圓劇情,一個人跟隨部族的軍事首領出征,勇敢無比,立了戰功,分到了奴隸,被提拔為伍長。回去種地,因為https://www•hetubook.com•com勇敢被女人喜歡,娶了美麗的女人,生了孩子。部族首領徵召,放下鋤頭再上沙場,屢立戰功,從伍長最終成為了城邑的大司馬,越來越多的女人喜歡這個勇敢的男人。最終老首領病逝,眾人推選大司馬為城邑的新首領。
「比聽故事有意思多了!」
伸出手,示意眾人先安靜一下,等到掌聲都停歇後,陳健大聲問道:「這兩齣戲好看嗎?」
他們都聽出了問題,這樣下去,一旦夏城這次獲勝,氏族首領的地位已然岌岌可危。
「這次出征,我希望每個人都威武雄壯,如虎如狼,如熊如羆,聽從我的命令,跟隨鑼鼓聲進退,看準旗幟衝鋒,每個人都能立下功勛。」
此起彼伏的叫聲中,陳健喊道:「戲是假的,卻也是真的。就像我們夢到牛羊一樣,如果沒有見過牛羊,又怎麼會夢到牛羊呢?你們聽過淵的故事,他和他的女人是不是也會經歷這種痛苦呢?」
「先祖說:人如果只看到眼前的東西,前面就會有禍患出現。淵那天的話很有道理,西戎人是豺狼,他們不甘於滿足只吃掉衛城。打老虎最容易的時候,是老虎還是幼崽的時候。」
最完美不過的結局,兩齣戲一悲一喜,讓第一次觀看戲劇的族人念念不忘。
「城邑的隸農也要跟隨出征,作為第一批衝擊敵人的人,砍下一個敵人的腦袋,便可以擁有野民的身份;砍下https://m•hetubook.com.com十個敵人的腦袋,就能享受國人的待遇。」
氏族首領們並不是不同意出兵,而是不喜歡陳健這種獨自煽動族人的做法,這樣的做法讓他們覺得自己可有可無:比起一些專業性較強的事,他們不如選出的十三人,唯一所能依靠的就是氏族的支持,可這一切都被陳健踐踏了。
如果族人的意見不需要他們來轉述,那麼他們存在於議事會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一次謝幕還算完美,但大家還沉浸在故事中,陳健帶頭鼓掌,這才讓掌聲響成一片,叫好聲不斷。
「我們要聽石薺唱歌!」
只是這種情況之下,面對被走上人生巔峰的幻想煽動和異族仇恨煽動起來的族人,他們只能同意。
「以上,就是我對眾人的誓言,這些話將要在祭祀中告訴祖先,並且成為規矩,只要我還是首領,就會遵守。」
「敵人多是好事嗎?我要說,是好事,因為更多的敵人就意味著更多的奴隸!如果城邑再多出五百奴隸,那麼修築夏渠的勞役就不用徵發了;如果多出一千奴隸,每年過年便可以每人從公產中多分一些貨物和酒水。」
幾個首領看著那些被戲劇和陳健煽動起來的族人,心中沒來由地感到一陣不安,此時即便他們不同意也不行。
第二齣戲更是在鼓吹讓族人出征作戰,畢竟戲中的那個人成為了大司馬,成為了城邑的下一任首領,成為了許多女人喜歡的男人。
「西戎人https://m.hetubook.com•com殘暴無端,他們披散著頭髮,並不祭祀咱們的祖先,還把供奉著祖先的祭台砸毀,這是我不能容忍的。什麼是親族?說著同樣的話,流著同樣的血,有著同樣的祖先,這就是親族。親族之間便是兄弟,西戎人卻是外人,所以我個人是想要去幫住衛城的親族兄弟。」
木麻那十幾個第一批出去單過的人用他們的屋子讓氏族成員的心散了,再也不可能每個人都為氏族考慮了。
陳健大聲地說完了出征的誓詞,下面的族人也都盟誓會遵守軍紀不會私自退卻,帶著對戰利品和奴隸的渴望,一個個興奮不已。
「大家想一想,咱們打敗草原部族后,抓回的奴隸開墾了多少土地?這些土地又能讓多少族人可以吃飽?可以上陣廝殺?可以空出更多的時間訓練?如果西戎人攻破了衛城,抓了衛城的人當奴隸,那麼他們會更強大。咱們現在出征面臨六七千人,十年後他們生了孩子,積聚糧食,咱們要面對的可就是一萬人甚至兩萬人。」
「這一次,咱們有戰車八乘,戰馬百匹,還有兩城親族,這一戰會讓西戎人知道,他們想要搗毀咱們先祖祭壇的想法只是做夢!」
「有人說:姬夏,西戎人可有六七千人呢!」
兩齣戲私貨滿滿。
看台下的族人歡聲雷動,陳健宣佈道:「既然已經決議出兵,那麼這就派人去通知娥鉞。咱們種植完菽豆后,出兵解救衛城。」
他們發誓這一次絕不會向上次一樣沖https://www.hetubook.com.com向看台,紛紛回到座位上,即便剛剛看過一次,卻還盼著再演一遍。
「告訴我,想不想把那幾千人都抓回來當奴隸?」
氏族首領的權利源自族人的信任而非世襲的不可侵犯和權利神授,面對族人的態度,他們也只能同意。
獲勝,氏族首領得不到什麼,因為他們不能出征打仗,相反陳健的地位將更加不可撼動。
「先祖說:兄弟之間可以在族內打架,但卻不準外人朝兄弟吐口唾沫。弟弟做錯了自然有哥哥教訓,可誰會讓外人去打自己的弟弟?」
「城中出征的將士,不計人頭的功勛,有軍法官專門記錄你們的功勞,功勞共分五等,一會會有軍法官告訴你們。最末等的功勞可以分到一名奴隸,五個大貝;最高等的功勞,可以分到百名奴隸開墾一年的土地,並分到二十名奴隸,由城邑為你蓋單獨的屋子,並將你的功績在祭祀的時候告訴祖先。」
「野民村落也要遴選出人跟隨出征,最勇猛的村落將可以遷入城中,田稅十取一,一切如國人待遇。」
下面的族人聲嘶力竭地喊道:「想!」
或許族人暫時感受不到,遠不如煽動更直觀。
鼓吹氏族家庭男耕女織的生活;讓族人別忘記熔鑄五兵時候的誓言;讓族人牢記親族血仇十世可報的仇恨觀;以及。激發族人對束髮的認同感和對西戎人的仇恨。
選出的那十三人除了狼皮前往衛城查看外,十二人全部站在了陳健這邊。
然而只是這麼一想,幾個人趕緊和圖書搖頭,將心中的想法驅趕出去,有些恐慌地看了看遠處的城邑中先祖祭壇的方向,驚慌失措,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冒出這樣的想法。
歌聲響起,有了故事中人物的加成,讓石薺在這些人眼中更加好看,一個個笑吟吟地盼著陳健讓這些人再演一次。
「好看!」
陳健回過身,看著眾位首領,問道:「今天議事會的人都在這裏,大家一起商量下這件事吧。我是支持出兵的。你們呢?」
隱約間,有幾個氏族首領在心頭生出一種不一樣的想法:或許。這次戰敗,對氏族首領才是好的。戰敗了,姬夏將失去族人的信任,氏族成員分不到土地奴隸也只能重新依靠氏族,戰死的怨氣和失敗的憤怒都將傾瀉在姬夏的身上。
陳健沒有讓演員站在台上用煽動性的語言去說他想攜帶的私貨,而是將這些私貨摻雜在其中。
「半年前在陽關,咱們用了六百人擊敗了草原諸部三千人,抓回來了多少奴隸?這一次,不只是咱們夏城,娥城的人也會出兵,加上尚在城中的衛城人,三城合力,六七千人又算什麼呢?」
「考慮到種種這些,我個人是支持出兵的。上次攻破草原部族,為咱們帶來了一千多奴隸,換回了幾十萬斤糧食,每個出征的人都分到了一枚銅幣。這一次如果要出征,有娥城的士兵,有更多的戰車,也有更多的敵人。」
議事會第一次在族人面前表決,而不是在用牆壁擋住視線的屋子裡做出決定,三十多人的議事會全員通過了出征的決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