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是幹掉自己憎惡的人,自己也不去做自己曾經憎惡過的那種人。
按照這些回答,女人們又重新被分配成了幾組,帶到了這一組所在的房屋中。
「先說下規矩,自己現在坐在哪,明天就還坐在哪,以後都是這樣。自己現在都記一下自己坐在哪。」
屋子裡還有很多木頭搭建起的檯子,每個檯子的下面還有一個圓木墩,顯然這些圓木墩是為了讓她們坐著的。
有人好奇地摸了一把裏面的牆壁,熱烘烘的,不由地暗暗咋舌,咂舌之外又覺得自己運氣不錯。
所有人坐好之後,領頭的夏城女人吹了一聲哨子,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后說道:「以後我管著你們這些人。你們以前都用過骨針,也都縫過衣衫,所以你們運氣不錯,來到了這間屋子。」
這種對利益的直白追求距離榆城的大多數人還很遙遠,遠的根本看不到。因為對所有的作坊工而言,榆城不是他們的,榆城是他們所憎惡的人的。
更令她們驚奇的是這些屋子的窗戶,窗這種東西她們見過的,為了夏天通風,冬天的時候大多都會用草帘子堵上,所以每到冬天的時候都是黑黢黢的。
一個個數字念完后,https://m.hetubook.com.com
女人們一個個坐在自己的木墩上,木墩的高度剛剛好,面對著靠窗的那一邊,木台的高度正好可以把手放上去,木頭被刮的光滑,塗抹著木漆,看起來很舒服。
邁進屋子之前,這些女作坊工們早就想知道這種磚瓦做的屋子是什麼模樣,外面看起來很好看,通紅通紅的整整齊齊,卻不知道裏面是什麼模樣。
另一種是希望自己成為自己曾經憎惡的人。
「空著的地方,那是留給夏城女人的,她們還在學,兩天後會坐過來,教會你們。五個人一組,每一組管著你們的人就是那個空著木墩將來的主人。」
尚未完善的染坊司中,數百最低級的作坊工根本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可能會成為如今自己最憎惡的人。
這些負責製作羊毛氈子的人被編製為專門管羊毛這些事的一個部門,獨自佔據了幾間屋子,不過人並不多。
女工們都答應了一聲,領頭的夏城女人道:「這幾天,你們就先學哨子聲,要聽懂不同的哨子聲是什麼意思,免得鬧出來我吹的吃飯哨你卻往茅廁去的事。」
他們幻想著有一天拿起鞭子的人會是自己,不過對於和圖書自己的道德他們十分信任,覺得自己管理作坊的時候,一定會比現在的人善良。
「爐火是為了讓你們的手暖和,免得捏不住骨針;小窗欞是為了把易碎的薄皮子固定住透光,免得看不清線頭。」
「以後上工有上工哨、吃飯有吃飯哨、下工有下工哨,哪怕是解手,也有解手的哨子,大約每隔一個半時辰讓你們去一次解手。解手必須要排著隊去新修的廁,去別的地方被抓到,扣除三天粟米。如果我沒吹哨子,你們憋不住的話,就要詢問你們的組長,同意了你才能去,每一旬最多意外上五次茅廁,多一次扣除一天陶貝。」
每一次有新的規矩出現的時候,總會引來這些作坊工的猜測。
莫說是自己,就算是自己以前的主人也沒住過這樣暖和亮堂的屋子啊。
就如現在的染坊司,原本所有人都忙碌相同的事,可是自從前幾天彈毛弓發下來后,有的人就專門負責去彈羊毛,有的人專門負責用石灰或是草木灰水清洗羊毛,有的人跟著去學習如何將羊毛擀成羊毛氈子。
每隔五個木墩就空出來一個,似乎是給別人留的,可是那些人此時並沒有出現,也不知道是誰。
「www.hetubook.com.com你們這屋子可比城邑計劃統計司的房屋還要亮堂暖和呢,去哪都是幹活,可是別的地方可未必會是坐著,未必會有這麼暖和的地方。」
木台上放著一把骨針,粗細都有,還有幾個線團,一團凝固的油脂,大約是為了潤滑骨針方便穿過布的。
領頭的夏城女人打開了木門,女工們立刻感覺到一陣熱氣從裏面襲來,暖烘烘的宛如春天,一個磚爐子燒的烤人,但是這爐子卻不是直接走的煙囪,倒像是從屋子中的一面牆壁通到外面的。
製作羊毛氈子並不難,難得只是如何做的美觀大方厚薄均勻,很多作坊工以前為了禦寒也做過這種東西,所以這種羊毛氈子並不會讓他們感到太過驚奇。
夢想有兩種。
惴惴不安的等待中,這些女人按照三四十個人一組分開,每一組都有幾個夏城的女人問了她們幾個問題,大多就是以前會不會用骨針、會不會紡線、會不會縫補皮子這樣的問題。
顯然大多數人的夢想都是后一種,他們反對的不是制度本身,反對的只是自己沒有制度的受益者。
對他們而言,羊毛氈子這種東西和自己關係並不大,甚至不如第一次見到紅色的磚塊時嘰嘰和-圖-書喳喳。
至少這裏面很暖和,比起外面那些還在挖坑和泥的人強多了,在這裏面可不會冷。
每個人還是勞作那些時間,可是做出來的東西卻比以前多的許多。
女工們早已見識過夏城稀奇古怪的規矩,見慣不驚,心中卻在猜想,那些空著的木墩的主人,這兩天在做什麼?莫不是也是在學聽懂哨子聲?
幾個女工忍不住叫了一聲,不為別的,就為這顯然是一件可以坐著乾的活,坐著可比站著輕鬆,而且又是這樣暖和這樣亮堂的屋子裡。
那些沒有被分到和羊毛打交道的,基本剩下的都是女人了,這幾天她們心中也在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是輕省的還是疲累的,每天規定的定額又是多少?那些傳聞中的恐怖會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這些女工並沒有名字,但卻有一塊自己早已經熟悉的木牌,上面寫著數字,吃飯睡覺領陶貝都要靠這塊木牌,所以熟悉的很。
雖然心中有些不滿,雖然榆城也並不是他們的城邑,但是他們卻不得不承認榆城的一些奇怪的規矩可以幹活乾的更快。
領頭的夏城女人輕咳了一聲,站到第一個木墩上說到:「我喊到誰,誰就坐在這裏。」
「聽懂了沒有?」m.hetubook.com.com
「骨針,線團,每天都要檢查,缺失的自己賠償,也不算多,七天的陶貝。」
不過憎惡歸憎惡,這種憎惡並不會影響他們的願望和夢想。
這在榆城是極少見的,似乎整個城邑也沒有幾間屋子是這麼亮堂的,女工們確信即便是那個叫姬夏的首領所在的屋子,也沒有這樣的窗子——榆城的作坊能做很多精巧的東西,可是這個首領卻只喜歡那種簡單粗糙可以大規模做的,這種費工費力的窗子可是少見。
這樣一來屋子裡就很明亮了,而且很暖和,熱氣不會散出去,又不會因為窗子被堵住而很黑。
然而這幾間屋子的窗子卻和別處不同,這裏的窗欞更小,顯然更費工夫。小小的窗欞上矇著一層薄薄的半透明的魚皮或是刮的很薄的羊皮。
但是從羊毛氈子開始,染坊司中逐漸有了讓他們值得討論的變化,自從重新分組之後,同樣是染坊司的人,吃飯的時間卻錯開了,勞作的地方分開了,不擀氈子的平日很難見到擀氈子的,就像是忽然沒有了一樣,只會在夜裡出現,甚至有了些古怪而恐怖的傳聞。
無論是如同防著偷腥貓兒一樣的作坊監工,還是每天晚上數著數量的計劃統計司的成員,對這些作坊工來說都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