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光怪陸離
第一百章 大祭司的預演(上)

「如今呢?大河諸部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真正的首領。咱們夏國在糧食上必須要保證足夠的糧食以防備災荒之年。所以夏郡、榆城、新華這三地都要開墾。不但要開墾,而且還要投入很多的人開墾。」
「既然沒有,所以就不能把他們全都抓來當奴隸。要記住一點,以後咱們在新華城和東夷人交戰的時候,不要說把所有東夷人抓來當奴隸的事,那樣會激起他們全部的反抗。」
「再一個,就像是雁鵝下了很多蛋,你全都放在一個柳條筐里,一失手一下子就全都沒了。」
陳健想了一下,用柳絮或者楊樹毛子來解釋了這種作物。
「姬夏,試種這種棉花倒是沒問題,但是為什麼要種在新華城?很快就會被東夷部族學會的,要我說,咱們就種在榆城附近就行。」
至於稻米,一些人是見過的,雙方族群之前就有交流,但是攜帶的不多,只是一些人嘗過一次。
「但是大河南邊的那個族群又不一樣。他們不是比東夷更有威脅,但是那裡悶熱潮濕,不適合咱們征戰。但是放任他們發展下去,百年後可能就會諸部團結在一起,甚至從咱們這裏學會了文字和官制,從而讓他們的歷史傳播下去。」
「我估摸了一下,每個人如果熟練了,一天可以挑一斤到一斤半的棉花用來紡線;而如果是麻布,一天就算什麼都不幹也不能剝出這麼多的麻皮。」
「這三郡相距數百里甚至千里,不論哪一處出現了災荒,https://www•hetubook.com.com另外兩城的糧食也可以運抵,不至於挨餓。如今咱們的鐵、銅、武器之類可以和別人交換,那是因為咱們的糧食夠吃,一但不夠吃了,他們未必會和我們換的。」
「這就又轉回來了咱們怎麼對待東夷人這件事上,因為你們也知道,新華城那裡並沒有太多咱們的人,夏郡動員族人前往東西二縣都費盡心思,何況去千里之外?」
「咱們要在處理完東夷的事之後,向南遠征一次,打垮他們的部族首領,讓他們百余年內不可能統一團結在一起,等到咱們的後代人多了,再慢慢在那裡築城遷徙過去。」
歸來者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南渡大河兩千里之外的種種見聞,屋內的一些人都聽的有些痴傻。
「為什麼要選擇種這種東西?有人可能會說咱們已經有了麻布和蠶絲,但棉並不一樣。」
「所以新華城最主力的墾荒人,應該就是東夷人或是東夷人的奴隸。怎麼誘騙他們來到新華城?如果來了新華城仍舊是當奴隸,那麼在新華城和在東夷有什麼區別嗎?倘若如今咱們有十萬人,並且不會計較自己的得失,聽從王命欣然遷徙到新華城,那麼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這十萬人足以把所有的東夷人都抓來當奴隸,還不用擔心他們的反抗,但是咱們有嗎?」
張著大口可以吞噬牛馬的鱷魚、古怪而又巨大的象、巨大的蟒、可以食用的如同玉碎一樣的米和_圖_書粒。
相距一千五六百里的距離造成的這種差異讓他們第一次知道世界的廣闊。即便他們中的一些人跟隨陳健去過東夷,但那基本是是同緯度的差異,稍微暖和一些卻還沒有出現如此之大的區別。反正大野澤附近是沒有大象和鱷魚的。
濟濟一堂的幾十個人不管是不是和戶部或是計劃統計司無關的人都點頭示意自己清楚了,但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對啊。」
「畢竟,那裡和草原還不一樣,那裡也適宜耕種。只要適合耕種的地方,都應該是咱們的土地。」
「麻需要放在水裡漚,漚爛了之後還要女人一點點地撕成絲,彈開之後才能用來紡線。如今染坊司除了紡羊毛之外,也可以紡這些麻線。但是紡織的速度太快了,而撥麻的速度太慢了。」
「咱們要的是衣服、布匹,這一千人就相當於比之前提高了五倍的產量。平均下來每一匹布需要的人手少了,可是布匹咱們還是賣那麼多錢,咱們就能賺的更多,能養更多的士兵。」
「東夷和咱們共享一條大河,最終只能有一種文字一種風俗一種祭祀,而那些奴隸懂嗎?根本不懂。他們的下一代就可以認為自己就是夏國人,就是大河諸部的人,因為那些傳說、祭祀與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們又沒有文字、歷史,他們只需要吃上幾年飽飯。」
「這幾年得祖先庇護,風調雨順,但是不久前的幾年還有大旱、洪澇之類的事。前https://m.hetubook.com.com年饃城遭災的時候,我就說過,大河諸部需要一個共同的首領。東家日出西邊有雨,調配豐產的糧食去遭受災禍的地方。」
「假使有一千個人專門從事紡線織布,用麻線的話,需要九百個人從漚麻到剝麻,但只有一百個用來紡線織布就夠了。但如果用棉花的話,咱們可以一半的人彈、剝,而剩下的一半用來紡線織布。」
「新華城那邊到底要怎麼弄?姬夏不是準備也把東夷人也都弄成國人吧?」
「夏郡附近可能有些冷,種植未必合適,再者娥、衛兩城如今多多養羊,咱們多少也要給他們留些好處,畢竟咱們還是盟誓過的盟友。」
物種的重新分佈也順勢造就了這種古怪,譬如理論上不該出現的亞灌木的棉花,在沒有見到實物之前,他們很難理解一種植物的種子怎麼會是像雲朵一樣的白色花朵。
「如果不知道五年後要幹什麼,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夏國小吏;如果不知道十年之後要幹什麼,也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夏國高級官員。」
「這是明年的一件大事,一定要提前準備。運輸司還要準備一支驢子騾子的商隊,南渡大河,攜帶鐵器去換更多的棉籽,以及買一些會種植、紡織的奴隸。順路,還要邀請一些親貴來這裏看看,順帶問問南邊那個族群的很多事。」
跨經度與跨緯度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那些想象不到的物種,超出了人們想象能力的、存在的實物,比起那種口頭的宣講更容易讓人知https://www•hetubook.com•com道世界的廣闊。
「對於那些靠近新華城的城邑,他們和咱們走得近,咱們就不去攻打;和咱們做對的,就一定要攻打;奴隸逃到新華城,可以允許他們耕種土地繳納賦稅,只不過這土地是咱們的,工具也是咱們的,咱們要收的賦稅很高;甚至咱們可以喊出人並未生來就是奴隸的口號讓東夷的奴隸反抗他們的主人,以迎接王師。」
陳健笑著擺擺手道:「先不急,這就是今天把你們都叫到這裏的原因。如今除了東夷,在南邊還有一個方圓千里的大族群,今後該怎麼辦?這是需要提前準備的,需要用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準備的。」
「傳不傳到東夷那都沒有事,傳到了更好,咱們的織機和紡車嚴禁私營,只有染坊司里有,他們種出來用他們的辦法織布其實和麻差不多。」
「先說這邊試種棉花的事。」
「但是不管怎麼樣,在咱們這些人死之前,要完成三件事。大河諸部有一個共同的王;滅掉所有明白東夷禮儀、文化、傳唱詩歌的人,或是將他們驅逐到遙遠的苦寒之地;南下征戰一次擊潰南邊族群的大首領,毀掉他們最大的城邑,讓他們陷入征戰。」
「在這裏的諸位,曾經有我的血緣親族、有夏城老親族、還有逃走到大野澤的奴隸。但如今諸位都是夏國人,都是大河諸部的人,我們之前的種種矛盾爭鬥如今都沒有必要,而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為後代準備下一片可以容納千萬人生存的土地。」
「明年開始,www.hetubook.com.com咱們這裏也要試著種植一些這樣的棉花。這種棉花可以紡線織布。」
「先東后南,這就是咱們實現這一切的籠統辦法,所以今後的一切都要以這個基礎準備。」
「所以明年咱們要在榆城、新華兩城試著種植棉花,戶部的準備一下明年留出最好的土地。計劃統計司這邊我會提前準備,弄出適合紡織棉花的紡車和簡單的木織機。」
「如果咱們開始種植棉花,這些棉花天然就是可以紡線的絨團。需要的只是用人挑出棉中的種籽,再將棉花彈開,這比起那些麻布可以省下更多的人手。」
「就像是一把筷子,全都團結在一起,咱們想要折斷就很難。」
「人總是要吃苦的,咱們這一代人吃了苦,後代的人便可以不用吃這苦。天地雖大,但終究有盡頭,孩子越來越多,適合耕種的土地就有那些。如今看起來土地一個銅幣都不值,到處都是,人才是最貴重的;但總有一天,人會比土地更低賤。就像是鐵一樣,在咱們冶鍊出來之前只是一堆破石頭,可能只需要一萬斤糧食就可以換來一座礦山;但如果現在的話,其餘城邑發現了鐵礦,又怎麼可能是一萬斤就能換來的?」
「這件事可能就是咱們今後十年,甚至二十年要做的事。」
「至於新華城,不但要種棉花,還要種更多的糧食。」
「目的就是將這一把筷子變成一根根的,從內部攪亂他們。吸引奴隸、鼓動平民、屠殺武士勇士、逼走首領親貴這些掌握了東夷祭祀、語言、禮法、風俗的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