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英國媒體

吳傑住進酒店后除了與球隊進行踩場訓練外,便再也不出大樓一步,省得被某個英國女人故意撞一下,第二天就被英國媒體寫成X騷擾。
吳傑被問得哭笑不得,但卻不能不解釋這些謠言,雖然他知道自己的闢謠根本沒人會報道。
他們早已經不只是雙標了,簡直就是在創造新聞。
切爾瑙伊雖然覺得吳傑的話有道理,但這一戰拜仁的戰術早已經確定。
至於其他人,只要不成為球隊短板,不成為突破口就行了,最多就是個錦上添花的作用。
布萊特納大聲笑道,這種花招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他們賽前不修剪草皮,也不給草皮澆水,這說明他們更害怕我們的地面進攻!」
英國媒體在歐冠第三輪抽籤出爐后,便開始發揮他們一貫善於創造(胡編亂造)的傳統,不停地發散思維給吳傑寫故事了。
但這個印象已經過時了,利物浦和諾丁漢森林連續為英甲拿到四個歐冠獎盃,如果還認為他們只會高舉高打,那一定是幾年沒看球了。
那篇《德新社》的報道儼然把中國當成了侵劣者,把猴子塑造成了被入侵的受害者,整篇報道充滿了罔顧事實、顛倒黑白、胡說八道。
這就像四十年後還有人在問你「中國有公路嗎」、「中國有電嗎」、「中國有汽車嗎」一樣離譜,你會怎麼回答這種問https://m.hetubook.com.com題?
這時候的利物浦和諾丁漢在打法上非常不英格蘭,兩隊都非常崇尚地面進攻,不僅傳球和控制力不遜色西甲、德甲、意甲的強隊,還保留了一部分長傳沖吊的特點。
這就導致英格蘭的球隊在歐冠賽場上衝擊力極強,他們總是能找到辦法攻破對手球門。
這才過去幾年啊,雙標還能不能再赤|裸一點?
「英國人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喜歡造謠啊!」
這就是《路透社》在拜仁來訪前的一篇報道。
這好像是打科隆的比賽前,他在央視攝製組拍攝時故意上前捏了一下吳傑的小臉蛋。
但從這張照片的角度看,尤其是在被刻意引導成「掌摑」后,確實很容易看成是他扇了吳傑一個大嘴巴。
中國要全面復興重回世界第一,那也不會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未來才會有那麼多文化程度並不低的歐美人,他們依然會把這些經不起推敲的事情當成真事。
但在兩隊的賽前新聞招待會上,英國媒體還是讓吳傑好好見識了一下。
然而這就完了嗎?
然而仔細想想也該明白了,就連相對嚴肅的德國媒體在報道種花家的時候都這個德行,那英國媒體還不起飛了啊!
吳傑來到休息室后仔細想了想,英國媒體賽前關注的焦點看似不在比賽上,但這也是他和圖書們的高明之處。
總的來說,這個時期的英格蘭球隊在技術上是粗中有細,前場衝擊力強,中場有傳球也能控球,后場防守兇悍,整體跑動積極,防守反擊效率高。
吳傑是在下飛機后看到了這個最新出爐的新聞,那上面的圖片也不知道是怎麼找的角度,他看起來還真有點像被扇了一巴掌。
西方媒體的嘴臉,他恐怕比西方自身更清楚。
所以遇到這種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到球場上狠狠打臉!
這種聲音讓吳傑噁心的不行,當初美國入侵時可沒有人可憐那些無家可歸的猴子,也沒有人要去收養什麼小猴子。
足球和籃球打到最後,不管什麼戰術靠的還是球員個人能力。
嗯,怎麼說呢?
所以這還真是最好的時代,但也是最壞的時代,註定要有無數人負重前行。
布萊特納也看到了這個新聞,然後一臉懵逼狀想了半天才記起來。
但這需要時間,需要幾代人的奮鬥。
這種新聞只不過是他們享受優越感,並且用高高在上的姿態談論你的話題。
如果不能解決前輩留下來的麻煩,也就無法達到先輩曾經的高度。
「吳,兔子為何愛吃人肉和嬰兒配米飯,這是你成功的秘訣嗎?」
「我的意思是,他們既然害怕與我們打地面進攻,那麼很有可能打回英國球隊的老傳統,他們今天很可能會打長傳沖吊。」
和圖書切爾瑙伊現在很明白這一點,拜仁未來幾年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主要就是看吳傑能否保持這段時間的現象級水準。
什麼時候中國完成了全面復興,並且全面超越西方的時候,這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自然就維持不下去了。
「……」
那就大錯特錯了!
「吳,你知不知道你的國家正在入侵一個主權國家?」
「吳,種花家的軍隊用戰俘的人肉製成罐頭,請問這是真的嗎?」
中國從世界第一變成東亞病夫,這是一段歷經幾百年的過程。
吳傑離開賽前新聞招待會以後,突然想到他現在正做的事情,應該是中國復興路上最簡單的一環了。
切爾瑙伊賽前再次強調了防守布置,前幾年提起英格蘭足球,大家馬上會冒出「長傳沖吊」這個刻板印象。
但這是中國復興必然要經歷的階段,也是歷史留下來的任務。
吳傑覺得沒有了,但這個最簡單的任務卻做得最差。
試想一下,一個白人或黑人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新聞信息,他們當然會對種花家有非常負面的印象。
吳傑聽著這些「天方夜譚」般的問題(全都是外媒的報道,更離譜的都有),真是連闢謠的心情都沒有了。
魯梅尼格提醒吳傑不要這樣說,兩人隨即發生了爭吵,很快情緒就變得非常激動,最終在餐廳里大打出手。
他絕不能讓這個位面的中國體育再來拖後和圖書腿,尤其是中國足球不能再拖後腿了。
最後重點來了,《路透社》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吳傑的無理野蠻,差點要了主教練切爾瑙伊的命!
「這說明他們怕了我們,不敢跟我們對攻!」
所以吳傑對德國媒體也沒什麼好印象,類似的報道他一個月就能見到好幾次,甚至還有人號召去收養那些在種花家的炮火下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的小猴子。
這些造謠摸黑會繼續傳上幾十年,期間還會有更多新花樣冒出來。
「無論諾丁漢人打什麼戰術,我們的技術,傳控,防守都有優勢,只要打出我們的這些優勢,就不需要擔心諾丁漢人的想法。」
「第一個問題,我們才是被入侵的一方。第二個問題,這是徹頭徹尾的造謠污衊。第三個問題,這同樣是用心險惡的抹黑,你們說的那TM是煲仔飯!」
中國的復興,還有比搞體育更輕鬆的活嗎?
但他們註定要失望了,吳傑不會因為這些事就心態失衡,因為類似的報道他都不知道看過多少了。
如果是正常情況,這些新聞和造謠對於一個18歲的中國球員,肯定會造成很大影響。
當時切爾瑙伊看到了這一切,這位拜仁主帥氣得心臟病發作,當場被送進了醫院。
「這不是我那天捏你的臉嗎?」
他卻不知道吳傑心裏在暗暗吐槽:「德國媒體也就稍強了一點,老子上個禮拜才看到www.hetubook.com.com德國媒體無中生有的報道中國炸猴子。」
「體育」,這應該是復興路上最輕鬆的任務了吧?
但這篇報道是怎麼寫的呢,簡單說就是在拜仁打完勒沃庫森的比賽后,第二天全隊一起享用午餐時,吳傑和球隊領袖魯梅尼格再次發生了矛盾。
吳傑的話讓切爾瑙伊也陷入思索,這確實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布萊特納沒話說了,這種造謠也就英國人幹得出來。
「諾丁漢與一般的英格蘭球隊善打長傳沖吊不同,他們與利物浦是兩個另類,這兩支球隊都崇尚地面進攻,善於打地面配合,我們不能輕視他們的傳球滲透。」
果然還是內個味啊!
據《路透社》報道,這事的起因是拜仁全隊正在一起觀看電視劇,吳傑因為不了解德國文化,認為電視劇太無聊,並且說出了一些野蠻粗魯的話。
但有個問題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吳傑不會德語,看你妹的德國電視劇啊!
這就是媒體洗腦的力量,或者說這些人也根本不在乎真假。
吳傑第一次在戰前會議上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昨天踩場適應場地的時候,他就發現諾丁漢人玩得這點小花招了。
《BBC》的同期報道是——「布萊特納掌摑中國天才」!
那就是控制中場,進攻時要快速高效,防守時要兇狠積極,最重要的是一有機會就要把球交給吳傑。
「中國天才隊內大打出手,主帥險喪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