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巴爾幹戰爭
第四章 字數越短,事情越大

如此一來,無論是兵力亦或是軍火裝備,都會受到限制。
這一點毋庸置疑。
他們將會成為政委一般的存在,時刻影響著他們。
也正因如此,國際上的事情,他比很多人都要清楚。
他的目光落在了瑪利亞身上,此時的她正恭敬地彎著腰,如一名卑微的僕從一般。
本以為身為斯托雷平學生的公主殿下,會站在他們這一邊。
當然,玩文字遊戲是可以的。
所以,就算保加利亞沒了,巴爾幹半島依舊安穩,至少在尼古拉二世心中是這樣。
這個道理尼古拉二世十分清楚。
畢竟,就當前為止,除了威廉二世這瘋子之後,英法兩國的領導人都十分清醒,絕不能發生大國之間的戰爭。
毫無疑問,這樣的人選自然是瑪利亞。
這就是瑪利亞給出的戰略方針。
德國的出海口正好在英國的掌控當中。
那麼,身為盟友之一的奧匈帝國,必不可能坐守旁觀。
所以說,這場戰爭必須得打!
在她踏出茨嶺的那一刻起,便已經做出了如此決定。
這些內容都是他國報紙所刊登的信息。
所以當瑪利亞提出這幾個國家后,便立即得到了亞歷山大的認可。
但這2萬人將會分散開來,融入到接受過約瑟夫特別滲透且改造過的邊防軍。
深吸了一口氣,尼古拉二世暫時性將腦海中的各種複雜思緒給拋至腦後。
雙方又一次起了爭端。
「對,但是我們出兵的話,那就是對盟友的正規協防,德軍真的要過來,將會演變成入侵戰。」
「即使德國有這樣的想法,但不要忘記了,英法並不會允許德國做出如此越界的行為。」
與此同時,瑪利亞還提出了一個方針。
俄軍,將派出十萬巴爾幹方面軍,瑪利亞為總司令。
同時也聽明白瑪利亞的推測。
可是,卻遭到了主戰派的反駁。
這就是瑪利亞的推斷。
一旦為保加利亞收復失地后,俄軍就不能夠再跨入邊界線一步。
「父皇,我們出兵過去給www•hetubook•com•com予援助確實可行,但是要進行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則不可能動用我們的人。」
戰線越長對他們就越不利,恩維爾帕夏不是蠢貨,他不會這樣去做。
「但如果我們背信棄義,將來還會有盟友願意相信我們嗎?而且巴爾幹諸國一旦淪陷,就等同於德軍駐紮在我國邊界上,且能容忍?!」
「失去全部?」尼古拉二世不解:「憑藉奧斯曼帝國的體量,不足以吞下整個巴爾幹半島。」
可正當他準備搖頭說些什麼時,瑪利亞卻又繼續補充道。
而這份多疑,讓他排斥了謝爾蓋·維特與斯托雷平等人。
軍隊不能跨入,但炮彈可以啊。
突然,一個奇怪的念頭從尼古拉二世心中浮現出來。
可是要與這幾個國家進行戰略商討,需要派遣對他們十分熟悉的人過去。
有她在,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此話沒錯,與保加利亞同樣兇悍的還有塞爾維亞。
小國之間的戰爭無足輕重,可大國之間的戰爭,一旦引爆,將無法挽回。
每一個人的臉色都泛著不同的神情。
即使現在沒有死死封鎖,但英國早就給下了限制,因此德國的出海口不可能太大。
隨著這一聲話的說出,其他主和派也紛紛站了出來,試圖說服瑪利亞和沙皇。
而瑪利亞所要面對的,則是對人民公社和亞美尼亞共產黨的保護。
「既然如此,那麼這次任務就交給你了瑪利亞,我希望你不會讓朕感到失望。」
一天的時間,世界各地的新聞報紙都把一策新聞給登在頭條上。
瑪利亞十分恭敬地單膝下跪。
「為什麼?」這個推算讓亞歷山大感到了好奇。「你有什麼證據嗎?」
所以,負責入侵保加利亞的,始終是奧斯曼帝國的軍隊,至於保加利亞的邊防軍,極有可能在邊界處,被德奧聯軍給殲滅了。
德軍可以協助奧斯曼帝國新政府的對內平亂和防守問題。
但能夠成為沙皇的他,並和*圖*書非毫無才能。
「義大利、羅馬尼亞、希臘和亞美尼亞。」
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尼古拉二世,心中起了莫名的怒火。
該是俄國的軍事介入,塞爾維亞和黑山等巴爾幹國家發起國家總動員,共起五十萬人。
但結局卻出人意料的誇張。
在他們二人離開后,尼古拉二世才感到了後悔。
「不可能。」
原本還算是站在主和派的他,這一刻沉默了。
而這一天,是俄國的決策。
瑪利亞的話,立即讓主和派的官員騷動了起來。
「是,亞歷山大大公說得很有道理,英法不可能坐視不管。」
『她很危險,很可怕,必須提防,必須除掉。』
一拍桌面,頓時間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聲音在說。
『這是一場反抗入侵的正義戰爭,俄羅斯必將介入。』
「因為航運問題。」
『戰爭!』
由於保加利亞的損失過大,所以只能組織起十二萬人加入。
單方面入侵不可能取勝,畢竟有駐土德軍在這裏把關。
這就是當今這個時代的常態。
即使這聲音並不足以撼動尼古拉二世的思想,但他還是不由自主地感到在意。
突然間,亞歷山大出聲反駁。
「但如果只有這個,我們出兵也依舊會有極大的風險。」
瑪利亞把目光從尼古拉二世身上轉移到自己的叔父亞歷山大大公身上。
因此,在得知保加利亞被攻陷首都后,擺在尼古拉二世眼前的,不再是戰還是不戰,而是敢亦或是不敢。
咚——
雖然聽到『沒有證據』時,他感到了一絲失望,但亞歷山大還是耐著心問道:「那你為何會有如此推測。」
可惜他卻忽略了一件事情。
一旦開戰,將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他的認可,也被沙皇所採納。
蔚藍色的目光,凝視著眼前的地板。
德國人既然插手了奧斯曼內的事情,並且協助奧斯曼帝國對保加利亞的入侵。
尼古拉二世想了大半天才跟得上這二人的思維。
如今,歐洲五個和圖書大國都不敢互相碰撞,因為一旦碰撞,必然會演變成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一直以來,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都說過自己那多疑的性格問題。
迷惑、醒悟、詫異、驚愕。
很顯然尼古拉二世對此並不買賬。
而他也很快就追上的思維步伐。
「叔父您是知道的,現在的歐洲大陸正躺在火藥桶上,矛盾越演越烈,一旦出現大規模戰爭,歐洲的東線戰場將會以我們為核心進行主導。」
就連自己的母后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也曾進行過勸說。
說到這裏,瑪利亞停頓下來,看著亞歷山大。
「我們不介入的話,塞爾維亞確實不一定會丟失,因為英法會在這裏進行制衡,但保加利亞必然會失去。」
傲慢,是他的特點。
「但請諸位不要忘記,《三國協約》裏面,無論是英國亦或是法國,他們都只會幫我們防守國內的事情,可是巴爾幹半島的問題,你認為他們會趟這渾水嗎?」
「按照你的推斷,一旦演變成入侵戰,英法就能通過協議,對我方進行軍事上的援助,而這絕對不是威廉二世所希望看到結果。」
前一天,報紙頭條上所寫的內容,是保加利亞的敗退和奧斯曼帝國的勝利。
奧斯曼帝國若是想繼續入侵,肯定會將戰線不斷拉長。
而負責後續入侵的軍事力量,瑪利亞也已經想好了目標對象。
「父皇,保加利亞是整個巴爾幹半島的屏障,如果屏障被打破了,他們必然會遭到毀滅性打擊,到後面,我們將失去所有斯拉夫和巴爾幹半島國家盟友。」
一句話,空氣驟然降至冰點,那雙瞳眸止不住地顫動著。
這也就代表著一件事情,對保加利亞進行入侵戰爭的,並不只有奧斯曼軍隊,恐怕還有駐土德軍。
「在塞爾維亞背後的,是奧匈帝國。」
如今的首要任務,就是說服自己的父皇。
「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記住你們是俄羅斯帝國的官員,而不是英國會議里的那些hetubook.com.com嘈雜的傢伙。」
『俄羅斯帝國決不允許任何盟友受到損傷,以前,現在亦或是未來。』
這場戰爭他們要打,可以打,而且不用顧慮那麼多的去打。
在這裏,除了沙皇之外,擁有絕對權威性的人就是亞歷山大本人。
「是,父皇。」
但如果是多方面入侵,雙拳難敵四手,任你駐土德軍多厲害也不可能頂得住。
好巧合……怎麼所有的事情都與瑪利亞有所關聯。
波茨坦會議中,瑪利亞就經常性與這些國家代表進行商討。
跟著瑪利亞的思維走去,那便是德國的出海口。
保加利亞雖然只是一個小弟,而且剛獨立不久,就連國家體系都還只是維持著君主封建制度。
就如同駐土德軍一樣。
二人之間的對話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蔚藍色的眼神,把他健碩的身影倒影在眼帘內。
就算保加利亞打不過奧斯曼帝國,但憑藉他們的實力,足夠讓奧斯曼帝國喝上一壺。
唯獨俄國官方報紙,只有一句很短,很簡潔的內容。
鐘聲敲響,世界命運朝著無法預測的方向,開始運行。
察里津這邊出動了5萬人,只不過更多的軍隊是之前的邊防軍,在這裏面,只有紅一的2萬而已。
這句話一開始的時候,就一直被主戰派的軍官重複提醒。
由基輔和察里津組合起來的新巴爾幹方面軍,總共十萬五千人。
而且就算不玩奧斯曼境內擼炮,他們也可以慫恿其他國家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
待尼古拉二世自己冷靜過後,便又轉過頭看向主戰派的核心人物。
這一點無論是瑪利亞,亦或是自己的叔父亞歷山大還是說父皇尼古拉二世,都一致認同。
「瑪利亞,你說我們必須打嗎,為什麼?」
這些官員裏面,有不少人是經過斯托雷平的提拔,所以在政治上,他們更傾向於經濟發展,而非戰爭。
擦得發亮反觀的地板,將瑪利亞的神情倒影在此。
其他主和派官員立即應和了起來。
頓時間,名為巴爾幹半和_圖_書島的火藥桶,點燃了。
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只是默默地低著頭,深怕會惹怒這位盛怒中的帝皇。
「父皇,我知道您在擔心著什麼,您在擔心一旦派遣軍隊過去,會引起德國與俄國之間的大規模戰爭。」
字數越短,事情越大。
「而且我推測,駐土德軍並沒有深入到巴爾幹內部,他們在邊界線打完后就已經撤離到後方。」
「巴爾幹半島的國家,會成為我們的助力之一。」
……
可即使如此,尼古拉二世的內心深處,仍有著一道聲音。
「嗯……我明白了。」亞歷山大沒再說話。
「公主殿下,戰爭只會帶來毀滅和災難,一旦開戰,我們的經濟體系會垮掉的。」
一直以來,尼古拉二世都是當任俄國的外交領袖,他喜歡這樣做,因為他覺得這可以彰顯出沙皇的威嚴。
絲毫看不出半點虛假和威脅。
同理,俄國軍隊也能夠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
或許,只是自己多疑了?
但是,他們不能幫助奧斯曼帝國實行對外入侵,至少在還沒撕破臉皮的情況下,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不願意因為一個奧斯曼而得引起英法的高度軍事戒備。
畢竟,在《巴爾幹同盟協約》中,俄國是有義務對他們伸出援手。
可是,保加利亞人民十分好戰,民族情緒異常高漲。
說到這裏,亞歷山大頓時明白瑪利亞的推斷方向。
保加利亞被打敗了,首都也被攻破,如今在塞爾維亞的保護下,死守著最後的防線。
「十分抱歉叔父,我沒有在證據。」
就像是一隻待宰的獵物一樣。
以駐土德軍的實力,單憑保加利亞那邊的裝備力量和軍事體系,幾乎不可能取勝。
突如其來的話,著實是給他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有一名官員甚至站了出來反駁道。
特別是俄國。
「因為協約。」
這兩個斯拉夫國家幾乎可以說是俄國的黃金打手。
亞美尼亞即使還沒宣布獨立,但就國際輿論去看,多半國家都已經認可了亞美尼亞當地的自治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