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農民不會輕易歸順與你,這一點你必須清楚。」
隨著農民的生活質量提升,他們才能改變農民對政府的刻板印象
農奴制在俄國境內根深蒂固,幾乎不可動搖。
托洛茨基的才華毋庸置疑,但他的手段卻顯得簡單粗暴,自然而然地遭到了瑪利亞和約瑟夫的反對和抵制。
她已經明白自己的做法並不能給察里津帶來好處,也不能讓農民真正信任他們。
「農民是我們的核心力量,他們的重要性跟工人一樣,都是國家的一份子。」
因為農民們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合法餘糧,不再需要像以前那般,小心翼翼地藏著捏著。
「因此,在進行農民政策之前,我們所需要的不單是柔和的政策,還有強硬的指令。」
首先第一點,是察里津對農村的糧食稅收。
如果俄國的工業體系十分完善,這樣去做會給城市內的工廠帶來極高的勞動規模。
既然擁有了合法餘糧,他們就會為了自己的收益和加大力度去進行耕種,從而提高積極性。
三來,吸引農民消費,帶動城市的內循環經濟。
當然這僅限於前期,後面要談及的工業問題,則需要由政府主導市場調控。
一個是替沙俄政府參加戰爭。
這是一個十分柔和的政策,但同時也是一個十分不妥的政策。
因此他們從來不會思考未來,而是關注當下。
戰時制度與和平時期的制度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要如何讓農民融入社會當中,一直以來都是各國改革政治家的難題。
俄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次農民起義,但是與東方的中國相比較之下,俄國這邊的農民起義基本是不痛不癢。
「當然,在掠奪這樣的行為是在後面,至少要在革命成功之後。」
一來,可以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獲得穩定的糧食稅收。
在會議的開頭,他讚揚了察里津的管理政策,並且認可察里津的做法。
他認為可以派出士兵去強行徵收,如果不交出來就抓起來判罪。
就這幾個月的觀察分析來看,弗拉基米爾總結出三個核心https://www.hetubook.com.com
要點,農村、農業和農民。
只可惜,俄國工業體系極其拉胯,甚至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法國企業,以至於這些被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就算進入城市也無法融入社會。
如果說,農民所需要交出的糧食稅只有一車,那麼一旦進入戰時模式,他們除了種子糧和部分用來維持是生存的糧食之外,都要集中性……交出。
這就是弗拉基米爾的想法,在他解釋完之後,無論是瑪利亞亦或是約瑟夫都表示贊同。
可以一旦出現戰爭,社會制度必將進入戰時模式。
當年,斯托雷平進行深度改革,其主要改革方向就是農村。
糧食是需要在乾燥的環境下存放,有時候還得拿出來在太陽底下進行爆嗮,因此在藏匿糧食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因為過於潮濕而導致糧食發霉的情況。
處理得好,他們會成為革命者的助力,可如果處理不好,他們將會站在敵對勢力那邊。
聽到這句話后,瑪利亞雙眼一亮,連忙追問道。
如果說俄國工人會站在他們這一邊,那麼俄國農民則會保持中立,只要能有好處,他們甚至可以站在剝削者身邊。
「導師,您的意思是說,革命之後和革命之前,都有解決方案嗎?」
雖然說只有一座城市,但察里津的管治也能夠成為他們的始點。
托洛茨基的預想性更加貼近現在的實際情況。
對於要如此解決這個方法,弗拉基米爾也已經想到了,那便是允許農產品自由買賣。
其餘三人也同樣如此。
如今的世界局勢越來越不穩定。
第二,農民會堆積太多的糧食,從而無處可用。
因此,他不會反對戰爭,他的內心深處甚至還有一個『世界革命』的戰爭想法。
用如此強硬的手段去徵收糧食,其做法無異於毀壞掉他們這麼多年所塑造而成的政府形象。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后話,目前為止他們只需要負責對一座城市進行管理。
輕輕抿著下唇,弗拉基米爾的話點醒了瑪利亞。
這就是和_圖_書弗拉基米爾對農民改造的第一步,卻不是最後一步。
就像現在一樣,因為對農民的政策過於柔和,以至於農民經常私藏糧食,就算爛在自己的地下室裏面,也不願意交出來。
當然這個話題是後面再說,弗拉基米爾還是把重心放在農民身上。
「因為,現在的俄國農民,依舊處於愚昧落後的狀態。」
但這樣去做自然也會造成另外兩種情況出現。
以察里津內部政治為藍本和試驗場,展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嘗試。
他所需要提高的是農民的積極性和政府對糧食的徵收量。
他輕輕敲著桌面,如一名正在教育孩子的家長似的,語氣深長的認真說道。
察里津政府要讓農民相信自己,任重而道遠。
「但那是以後的農民,如今的農民還處於愚昧落後階段,他們不會理解我們,也不會認同我們,他們只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選擇性站隊。」
弗拉基米爾就曾經在斯托雷平的幾冊論文中查找答案。
但她也十分清楚這些農民的不可控性。
一直以來俄國都有著『歐洲糧倉』這一稱呼,其最大原因便是因為俄國幾乎承包了歐洲糧食出口的大份額。
察里津是俄國境內,唯一一座對農民最好的城市,但即使如此,察里津內的農民其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也經常不足。
他這樣說道,其他人也被說服了。
喝了一杯水,潤了下喉嚨后,他便詳細地講解著自己的內容。
但是,他在義大利那邊曾經聽過一名同志如此說過。
在他的話語內容中,戰時分為兩個部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今的俄國農民思維,確實很僵化很保守。
弗拉基米爾滿意地笑了一聲,然後又繼續說道。
四來,增加農民對察里津的認同,並且將農民利益與察里津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農民可以通過自己的農產品出售從而賺到一些錢,然後他們又可以利用這些錢去買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事實上農民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他也十分清楚,自己所描述出來的內容只是眾多問題m.hetubook•com.com中的一個而已。
「所以我建議取消餘糧徵收,用回固定的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
首先,他在農村那裡看到了農民的消極性,同時也看到了農民了自私性。
在弗拉基米爾到來之前,他們也曾經展開過關於農民的會議商討。
農民確實是他們察里津的基礎之一,但相對於工人,農民更難掌控。
「寧願放棄未來的希望,也要保證已有的現狀,毫不留情的說,現在的俄國農民是保守且固化。」
沒有前人作為例子的他們,只能以自己的錯誤來做例子。
即使托洛茨基和捷爾任斯基都沒有參与到農民政策上面,但身為核心要員,他們做出自己的思考。
「導師,您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進行掠奪?」
由於察里津所使用的政策是餘糧徵收,但因為要照顧農民,讓農民真正歸順,所以在糧食餘糧徵收方面一直都放得很開。
掠奪對象嘛,毫無疑問就是富農和資本家了,這些事約瑟夫在行啊。
「他們不知道你們的想法,就算知道也不願意承認。」
「對,雖然方案還沒有完善,但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
若真是如此,俄國經濟遲早都會出現極其嚴重的巨大問題,加上龐大的國家領土面積,早有一點,會拖垮整個國家。
火藥味幾乎瀰漫在歐洲大陸的上空,彷彿只需要一根火柴,就可以引爆整個歐洲一樣。
「適當的權力和命令,也是必須存在的手段。」
對於這些內容,托洛茨基有些在意,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們確實要反對戰爭,因為戰爭最終犧牲掉的是無產階級的性命,而受益的只有資產階級和帝皇們。』
「對,大規模的掠奪。」弗拉基米爾如此笑道,他看了一眼瑪利亞那略有所思的表情,再補充性說道。
會議一開始,弗拉基米爾就立即說出自己在農村這段時間裏面的體驗和感覺。
也正因如此,他很清楚俄國農民的落後性和麻煩性。
「放心,到那時候我們偏地都是糧倉。」
瑪利和*圖*書亞陷入長久的沉思,她正一點點地消化著弗拉基米爾的話語。
會議室內,弗拉基米爾的聲音並不大,且能融入到他們四人耳中。
「糧倉?」約瑟夫率先反應過來。
即使совет組織並不贊同戰爭,弗拉基米爾也是如此。
而如今,擺在農民們面前的,是一個十分常見的基礎問題,那就是生活。
超過稅額的餘糧歸於個人所有,無需給政府進行交納。
弗拉基米爾看出了這裏面的問題點,所以可以讓政府成為農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商。
說完農民方面的事情之後,弗拉基米爾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留出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好好消化。
但很快,弗拉基米爾的話鋒猛的偏轉,語氣也變得強硬,還不猶豫地指出了察里津在農村管理方面的問題。
這種事情,往往會造成大批量糧食無法食用而變得浪費。
他認為弗拉基米爾的方法確實能取消當前的諸多問題,可是這種方法過於緩慢。
用固定的糧食稅進行徵收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但是,在此之前,俄國還是一個巨大的農業國家。
第一,雖說有了穩定的糧食稅,但這些糧食稅是固定了,如果政府需要進行工業建設,糧食需求會更多,所以政府可以通過購買的方式,向農民進行糧食採購。
但是,過度放縱也絕不可取。
不同時期,他們所要實行的政策也不能相同。
「我還有不少改造想法,但目前為止還只停留在理論基礎上,如若要進行實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觀察。」
他的話給弗拉基米爾帶來了深深的啟發。
一旦進入戰爭時代,他們必將需要大量的糧食。
這樣的改革失敗了,但他所帶來的失敗,給後來者做出經驗性例子。
這些話聽在瑪利亞心中頗為開心。
即使出了一名仁君,對他們而言,也不過是稍微好了一點而已。
農民們只需要按照政府規定,交納出一定的糧食稅就足夠了。
所以,即使要發展俄國工業,也絕對不能忽視俄國農業。
弗拉基米爾說出自己的建議之後,便開始對自己這個建https://www.hetubook•com.com
議進行解釋和為什麼會有如此想法。
這樣一來,不單可以極大程度上減輕農民的負擔壓力,甚至可以增加農民積極性。
很顯然,這是十分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狀況。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瑪利亞重重地點下腦袋。
但如果真的成功將農民融入到察里津的社會裡面,那就等同於將原本中立的農民完全容納到自己的陣營裏面。
俄國是一個擁有著極為強大且可怕的工業潛力國家。
這個問題弗拉基米爾也想到了,他並不介意托洛茨基的打斷,反而笑了起來說道。
經歷了兩個多月時間的農村生活體驗,弗拉基米爾十分清楚地了解到農民們目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當然,糧食上的採購也必須經過嚴格篩選,避免劣質糧食。
因為誰都不能保證戰爭會在什麼時候爆發,什麼時候出現。
「你要管理一個巨大且重要的革命組織,得到民心確實很重要,但也不能一昧放縱態度,一昧下放權力。」
二來,減少農民與他們察里津政府矛盾衝突的可能性。
他們確實有了不少糧食,但也同樣缺乏了相對應的基礎設施和生活用品。
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農民的思想沒有得到解放。
只不過相對於瑪利亞和約瑟夫的政策,托洛茨基則顯得更加激進,甚至可以說是過分。
簡單來說就是,農民吃飽穿暖之後,會去開始學習開始思考開始進步,當然這樣的道路註定漫長,或許需要十幾年,又或許需要幾十年。
而斯托雷平的方式就是解放農村人口,釋放出大量的勞動力到城市裡面去。
『但是,如果存在著那麼一場可以改變人民,改變社會,讓所有無產階級都聯合起來的戰爭,那麼這樣的戰爭我們必須打,也不得不打!』
如此現實的想法並非錯誤,就算是察里津內的幹部,也會以當下情況為主,按照瑪利亞的說法就是,未來思考得太遠,我們要爭今朝。
要讓農民融入到社會當中,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似乎抓到了什麼關鍵點,稍作思考過後,便想通了弗拉基米爾話語中的『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