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斯蒂夫不禁擔憂地抬起頭,看向斐迪南。
如今的法國人都極其好戰。
他的話,深深刺|激著這位年輕的參謀。
是死,是活,他們都必須走下去。
首先是英國和法國的態度。
各國領導人也不過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也很微弱。
這次到來他確實是要將當前的歐洲局勢告訴給斐迪南。
這一天,奧地利上空瀰漫著厚重的烏雲。
渴望戰爭,全國上下都是一群狂熱分子。
這一點毋庸置疑。
『那是一個外強中乾的國家,無論是國力亦或是文化,皆是如此。』在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還在世上時,曾經如此地評價過奧匈帝國。
一旦連這位唯一的皇儲是死了的話,那麼要繼承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血統,只能從旁支尋找。
究竟是遵從協約,亦或是違反協約。
正如同陸軍元帥康拉德所說的那樣。
他凝視著窗外的天空,任由斯蒂芬將軍在自己邊上複述著今天所發生的情報信息。
但同時,他們也不願意看到歐洲大陸被整合成一個國家。
因為那個時候的義大利,正對奧斯曼帝國的非洲殖民地發起進攻。
他的話,被記者記錄下來,並且登上了報紙頭條。
見到來者后,便從位置上站起來,向他行施一禮。
至於最重要的繼承人問題,毫無疑問正是斐迪南本人。
那雙眼眸變得異常凌厲。
因此,面對這樣的戰爭,義大利當局陷入了迷茫。
但就斐迪南現在的身體狀況……
待他來到了皇儲寢室門口時,正欲推門的手,停下了。
「繼承時間,定在老皇帝的下葬之日。」
如今,奧匈帝國皇帝身死,皇儲被炸傷大腦陷入了長久的昏迷。
於是乎,威廉二世以皇帝的名義,向各大媒體做出表態。
法金漢是他最重要的參謀,加上施里芬伯爵曾經對奧匈帝國的評價,讓威廉二世做出了一個判斷。
是的,歷史就是一輛永不停息的鋼鐵列車,而他們是乘坐在列車上的乘客。
他反對這種刺殺行為,因為俄國就經歷過這種事情,所以俄國不會原諒這個極端組織,但俄國www.hetubook.com.com也不會讓塞爾維亞無緣無故被安上刺君者的帽子。
法國則是有意無意地站在了塞爾維亞這邊,他們要求針對兇手進行徹查,而非針對塞爾維亞。
只有散裝的歐洲,才是最好的歐洲。
或是合縱連橫,又或是權謀戰爭。
一名法國官員如此說道。
即使如此,英國也不願意歐洲大陸發生大規模戰爭。
他擔憂地問了一句。
那顆炸彈的碎片深深沒入在斐迪南腦袋裡面。
即使在波茨坦會議時期,義大利有意無意地偏向于俄國,可是在根據德意奧三國同盟的協議,義大利就是德國這一陣型的勢力。
一字一句地,將這幾天歐洲上的事情都告訴給他。
直至很久很久,他才重新在自己的位置上站起來。
陛下的葬禮……
如果他們德國不以全力的姿態站在奧匈帝國這邊,他們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斯蒂夫並沒有察覺到斐迪南的異樣,只是繼續著自己的任務。
但似乎是上天的眷顧,那塊碎片並沒有殺死斐迪南,在薩拉熱窩的第二天後,斐迪南皇儲就已經醒來了。
現在的皇宮裡面,能夠下達國家級別的指令的人,只有斐迪南一人了。
然而,義大利與塞爾維亞並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無論是外交亦或是內部政治,幾乎都不存在與塞爾維亞接觸的可能性。
見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回應,斯蒂芬不禁感到一陣失落。
此次到來,便是為了探望皇儲殿下,並且將這幾天的歐洲新聞告知給皇儲殿下。
斯蒂芬察覺到斐迪南的異常,但他也沒有辦法。
但是,英法兩國的表態卻又有所不同。
大部分歐洲國家也都有著不同的想法。
在他醒來之後,沒有人敢與他對視。
如此情況下,更不可能贏得了沙俄帝國。
可當他抬起頭的那一瞬間,一雙冷漠的眼眸與他接觸。
但仔細去想也能明白,如今的法國政府是極右翼政府,而且他們可是處死或者廢黜過自己的皇帝。
一直以來,俄國都是法國的重要盟友,加上塞爾維亞是他的小弟,面對此種要求,尼古拉二世www.hetubook.com.com自然是不會去拒絕。
可是當他想到老皇帝的慘死,那燃燒的怒火又一次抑制不住地湧現出來。
斐迪南重新把自己的腦袋擺正,再一次看向窗外。
這樣的緊張氛圍持續到第三天。
奧匈帝國實力並不強大。
而且俄國的工業已經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現在的奧匈帝國已經走到了分叉路口。
最後就是俄國的態度。
無論是英法兩國的態度,德國的支持還是俄國的立場,他都毫無保留地說給斐迪南聽。
他愣住了。
三國同盟協約禁錮著義大利的選擇。
每當有人從列車上下去,車內的環境就會發生變化。
在剛才的對視,他感到了一股冷冽的冰涼,幾乎讓他從喘氣不過氣。
在薩拉熱窩發生之前,老皇帝弗蘭茨就已經寫好了遺囑和繼承人選擇。
『擺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一條分叉路口,我們看不見前方的命運,但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因為在我們身後,是那歷史的滾滾洪流。』
這就是法金漢的推斷,而他的這份分析報告很快就落在了威廉二世手上。
黑沉的烏雲,壓在奧地利上空,空氣異常沉悶,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在法國的協助下,俄國軍工突飛猛進,自產子彈和炮彈足夠他們應付一場大規模戰爭。
尼古拉二世甚至要求報紙登出自己的態度。
如今的醫療技術根本取不出來,如果要強行去做手術,斐迪南皇儲極有可能會死在手術台上。
然而,在他醒來之後變得十分沉默,有時候會看著一個地方,一看就是幾個小時。
握著門把的手,輕輕按下,當房門被推開,幾名留守在房間內的宮廷御醫下意識地看向門口這邊。
所以在面對薩拉熱窩事件中,法國的態度很耐人尋味。
這是他必須做的事情。
所以,當所有人都認為法國會保持中立時,他卻突然間偏向了塞爾維亞。
經過薩拉熱窩當局的調查發現,刺殺者並不只有一個,而且刺殺者是強烈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
一步、一步、一步。
但如今的德國與奧匈帝國已經捆綁在一起。
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和_圖_書
之間,仍在進行著媒體輿論上的口水戰。
滾雷,在烏雲內部閃爍著電光。
那麼,奧匈帝國打得贏俄國嗎?
在這兩個老牌殖民國家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之後,德國和俄國也相繼表態。
同時,他還需要向斐迪南進行通知。
這一天也是如此。
但是,協約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在德國高層眼中,奧匈帝國的內部虛弱實在是太過於明顯。
所以在薩拉熱窩事件之後,英法兩國首先表態,希望可以得到妥善處理。
如此迷人的操作,不禁讓大部分國家領導人認為,法國對他國皇帝的死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抵觸。
6月28日,這一天讓歐洲局勢上的緊張氣息,蒙上了一片硝煙。
而為他們做出選擇的人,只能是他們的皇帝。
老皇帝的葬禮必然會進行下去。
陸軍高級參謀,同時也與康拉德元帥有著家族旁支關係。
斯蒂夫不知所措地坐在床邊上。
而且這死的可是皇帝,在這個時代中,刺殺皇帝是大忌,因此英法兩國都不願意去觸碰這個霉頭。
「皇儲殿下,明天將會是陛下的葬禮,請您收拾好心情,這件事至關重要。」
可是,要正式確定繼承時間,則需要由斐迪南本人去決定。
英國所說的妥善處理,但他們所做的,也就僅此而已,這是難得的一次沒有去做搞屎棍。
所以,俄國沒有絲毫猶豫地站在了塞爾維亞這邊。
斯蒂芬合上自己手上的筆記,這幾天的內容他都已經說完了。
俄國的兵力總動員能力,是整個歐洲裏面最為強大,沒有之一。
可是,斐迪南卻魔怔了一般,看著窗外。
那麼這一次又會以何種形式出現?
可當他重新站起來,並準備離開房間時。
可自從這兩件事過去之後,義大利就從未與巴爾幹諸國進行接觸。
只有穩定現狀,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某個狂熱的民族組織對此事表示負責。
俄國也同樣認為刺殺皇帝這件事太過於極端,但他們只要求懲罰刺殺者和刺殺組織,而非塞爾維亞。
「打不贏,而且必然是慘敗。」
弗蘭茨·斯蒂芬·馮·茨威格。
斯蒂芬讓房間內的人暫時hetubook.com.com離開,而他則坐在了斐迪南皇儲邊上。
可是即使實力不算強大,但奧匈帝國依舊是一個帝國,他的體量擺在了這裏。
如若需要,他們可以協助奧匈帝國進行調查。
唯一有過些許互動的,只有波茨坦會議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話語說得很慢,咬字十分清晰。
一名參謀官員快速走過奧地利皇宮的走廊。
斐迪南就這樣回過了頭,凝視著自己。
而且多民族的不協調,使得奧匈帝國的軍隊指揮能力更加拉胯。
這裏法國的態度十分微妙,因為從地緣政治上來看,法國和塞爾維亞壓根就不接邊。
冷色的寒光在眼眸深處流淌不止。
但同時,奧匈帝國不可能沒有皇帝,他們需要一個統治者,引領著他們。
與此同時,在薩拉熱窩發生的第二天,法國駐俄國大使就立即與沙皇尼古拉二世見面。
他以兵力、裝備和國家內部的工業水平進行分析。
身為歷史洪流中的一員,他們沒得選擇。
他道出了法國建議,俄國必須時刻準備著動員的可能性,相對而言,法國也同樣如此。
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殿下?」
德國願意支持奧匈帝國,威廉二世更是在各個新聞媒體上表明態度,他將會站在奧匈帝國這一邊,絕不妥協。
當然,如今的事態還沒有開始發酵。
在薩拉熱窩爆發的第二天,陸軍元帥康拉德便如此說著。
這一點,很多人都有了共識。
所以現在的英國政府,更希望整個歐洲都保持在散裝的狀態。
藏在床單底下的手,止不住地顫動著。
這種癥狀就像是某些精神病患者似的,但只要與斐迪南對視,就不會有這樣想法。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英國,則是力求對歐洲局勢的維穩。
因為他的工作並沒有結束。
而斐迪南也不再與他人說話。
這兩個國家對奧匈帝國並沒有太大的敵意,事實上如果他的盟友不是德國,死敵不是俄國,或許英法兩國會與奧匈帝國結成盟約。
每到一個目的地都會有人從列車上下去。
一旦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開戰,俄國必然會有所干預。
只可惜,斐迪南依舊獃獃地看著窗外https://www.hetubook•com•com,連脖子都不曾動過一下。
即使俄國軍隊的戰鬥力十分拉胯,但近乎于百萬大軍所形成的威懾,便不是奧匈帝國所能應付得了。
唯一有所聯繫的,僅僅是塞爾維亞曾經向法國購買過武器,僅此而已。
最後,他們選擇了法國,畢竟德國在向他們的海上霸權挑釁。
但他不能就這樣離開。
遺囑交代了很多東西,但多半是一些無關重要的瑣碎罷了。
沉穩的腳步聲回蕩在這死一般寂靜的走廊上。
這件事情,無論是誰都不能去干涉。
這句點評,德國高層深以為然。
波茨坦會議內,義大利的態度是分低調,與其說他們與巴爾幹諸國交好,不如說他們在跟俄國交好。
那沙啞的聲音,從他身後緩緩響起。
與此同時,德國以外交的方式,向義大利發送了一份協議指令。
奧匈帝國弗蘭茨遇刺身亡,皇儲被炸彈炸傷了頭部,如今仍昏迷不醒。
如今德國提出義大利戰時準備的要求,使得義大利高層陷入了抉擇,並沒有立即給予回復。
至於第一巴爾幹戰爭,義大利也算是幫了巴爾幹諸國的外部勢力。
反觀奧匈帝國,他們的內部工業難以維持如此大規模的戰爭。
這個問題,法金漢給出了答案。
同為斯拉夫人,身為老大哥的沙俄帝國必須為自己的小弟站出來。
可如今的法國和德國都擁有著同一種整個歐洲的力量,這不得不讓英國做出選擇。
在歐洲局勢上,義大利是在德國這邊的人。
德國將會站在盟友奧匈帝國身邊。
仗著英吉利海峽的險要之地,一直奉行孤立主義的英國政府,不願意插手歐洲大陸的各種麻煩問題。
看起來就像是塞爾維亞特意去安排人員實行暗殺,然而塞爾維亞卻表示自己並沒有參与其實。
這一點是德國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或許剛才的那一瞬間觸感,只是自己的錯覺罷了。
『我堅信,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必將清洗掉我們一直以來的恥辱,也必將解決掉當前的所有問題!』
德國和奧匈帝國是盟友關係,一方有難,根據同盟協議要求,另外一方必須投入力量給予協助。
目光中透露著些許迷茫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