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三十二章 幾個菜,我的畢蘇斯基老弟

「消滅威脅在但澤港口那邊的蘇軍,只要但澤港口安全了,他們將會獲得源源不斷的軍需品。」
他立即安排了各種手段,將士兵化作成平民,同時也讓真正的平民做好『為了波蘭而犧牲』的準備。
但是畢蘇斯基還是有一項優勢,那就是民族主義。
原因很簡單,協約國太強勢了。
「建立縱深防線,準備做好持久戰戰鬥吧。」
「軍紀嚴明的他們,被嚴格要求不允許傷害百姓,只要不拿著槍他們都會一視同仁當成百姓。」
畢蘇斯基真不敢跟蘇俄硬碰硬,但是他也不願意得罪協約國。
就連他的同僚羅科索夫斯基和布柳赫爾,也與他相處得一般。
所以在阻擋了波軍幾次攻勢之後,鄧尼金便組織了一次大規模反擊戰。
我還沒動手,你就先打過來,而且還是偷襲,沒去走正常流程。
更何況現在的德國已經是自身難保。
因此他們有底氣在這個時候給他國的無產階級給予幫助。
而且波軍士兵本身就是臨時徵召而來,跟身經百戰的蘇軍完全沒得比較。
一切都準備就緒,波蘭已經行動了起來。
蘇俄就是在一戰的時候誕生,舊時代的君主們也是在一戰之後基本落幕。
但現在就真的是給臉不要臉了。
既然如此,自然就不可能跟蘇俄搞好關係。
利用紅四方面軍的對百姓柔和進行針對。
『襲』,是以前德軍陣地,對威脅著但澤港口的蘇軍進行襲擊。
如若後世有人研究,定會發現,蘇俄的散兵衝鋒與某個亞洲國家十分類似。
畢蘇斯基連夜給協約國打電話,希望可以獲得支持。
瑪利亞所在乎的就是這一世界格局。
那就建設唄,從華沙建設到波茲南,下一個縱深就是柏林。
高貴的德意志帝國軍官,就應該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而非用這種下三流的手段。
當然要處理奧斯曼並非一朝一夕,而且就目前情況來看,歐洲的問題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個時候的波蘭最缺的就是軍需品。
於是乎法金漢來到了華沙給他和-圖-書做出一定程度上的指導。
左右都是死,他們要怎麼做?
只要他們的波蘭士兵假裝成平民,然後在蘇俄紅軍鬆懈之際發起襲擊,就能達到最大傷害。
「為了母親俄羅斯,殺光所有入侵者,烏拉!!!」
德國簽下停戰協議之後,瑪利亞就要開始工作了。
行動之前他需要一個對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又或者說對那個可惡邪惡充滿著陰謀詭計狡詐異常的大惡人瑪利亞有所了解的參謀。
話已至此,畢蘇斯基便立即行動起來。
於是乎,他邀請了已經準備退休的法金漢前來當參謀。
這確實是一種入侵,但有些時候就是做不了兩全其美,既然如此瑪利亞願意當一回惡人。
波軍雖說在人數上佔據優勢,而且是負責進攻的那一方。
一馬平川的波蘭,平坦得跟塊鋼板似的,哪來的縱深防禦,別人一甩馬鞭就從波蘭東跑到波蘭西了。
『防』,是以前德軍修建的防線進行防守。
「那麼,他們的弱點是什麼?」
英國、法國、美國,這都是一等一的強國,前兩者是老牌大國,後者美國更是一個巨大的潛力股。
所以在面對波蘭人的偷襲,鄧尼金直接就用火炮洗地。
雖然說,蘇俄內的經濟狀況確實是因為一戰的原因已經崩潰,如今還在慢慢修復。
你不是說我要建設縱深防線嗎?
雖說是散兵隊列,但蘇俄的散兵隊列一直以來都不同於西歐的散兵線。
最終在手下的支持和建議下,畢蘇斯基決定站隊到協約國那邊去。
所以畢蘇斯基完全可以裹挾著波蘭人民的民族情緒,以此來抗擊布爾什維克。
畢蘇斯基確實忌憚著沙俄,但沙俄終究是沙俄。
前者是一箇舊時代的帝國,後者是一個進入新時代的國家社會。
這下子真的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了。
但很快,一側消息又讓畢蘇斯基坐立不安。
唯一能夠取得戰果的方法,就只有這種陰謀詭計。
她立即派人到奧斯曼帝國那邊,在那裡面有一位未來國父https://www.hetubook.com.com等待著他們。
但是,他們在軍需物資上遠不如對方。
蘇俄已經集結兵力了。
就在這個時候,協約國那邊派出了一位軍事顧問過來,這位軍事顧問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協約國將會給他們提供軍需物資供給。
但畢蘇斯基可不會管那麼多,他只想讓波蘭活下來,至於跟誰混,站在誰的隊伍裏面,使用何等噁心手段都不重要。
言盡於此,法金漢也不再多說了。
協約國是不能得罪,而他又與俄國關係不好。
經過他的宣傳,波蘭人民的民族情緒已經變得十分高漲。
「哪裡都強。」
這個時空的蘇俄也不是上輩子那個時空的蘇俄。
限時24小時。
雖說瑪利亞看不起奧斯曼帝國,但並不代表她看不起土耳其。
這一戰略自然會諮詢法金漢,而法金漢對此表示贊同。
因此,一戰後的世界格局,必然會出現大幅度改變。
「如果畢蘇斯基繼續以如此激進的方式去進行復國,那麼波蘭吃棗藥丸。」
這場偷襲很顯然沒有成功。
擺在他面前的選擇就是,要如何去站隊。
就很微妙.jpg
「紅四方面軍最強的是什麼?」畢蘇斯基問道。
二來紅四軍軍紀嚴明,在瑪利亞的要求下絕不能出現任何傷害百姓的行為。
只不過,法金漢還補充了一句。
畢蘇斯基第一次聽見『軍紀嚴明』都能成為弱點。
原本的目的只是做出威脅,只要波蘭別搞事情,被|干預他們對德國共產黨協助,你們復國也就復國吧,不會對你們咋地。
這份供給將會從但澤港口進行運送。
留守在那裡的指揮官是鄧尼金,一直以來行事警惕小心的他,早在德軍撤離后,就已經做好了防偷襲準備。
在取得與凱末爾聯繫之前,瑪利亞都需要把重心放在歐洲這邊。
怎麼滴畢蘇斯基老弟,你是飄了還是喝醉了。
協約國裏面有誰?
而且法金漢確實不會使用這種缺德的戰術。
波蘭社會黨立即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和*圖*書他們強烈要求畢蘇斯基停止這樣的行為。
可惜他們的話並不能讓畢蘇斯基回頭,他已經做好了選擇。
四面楚歌的他們,急需蘇俄的支持,瑪利亞也不可能讓德國共產黨重蹈自己原來時空的悲劇。
別看他一直都是唯瑪利亞是從,但對待其他人他就沒那麼好脾氣了。
幾輪火炮下去,加上已經建設依舊的防禦設施和火力點輸出,波蘭軍隊的偷襲壓根就沒取到多少成效。
特別是德國共產黨的問題。
別看德國就在他們身後,德國自己都缺,更不可能給你們提供。
「這是最陰損的戰術,我是不建議你這麼去做,但波蘭是你們的國家,你們愛怎麼么做就怎麼做。」
所以畢蘇斯基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站隊到協約國這邊去。
他左右徘徊,猶豫不決。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烏拉聲,政委身先士卒帶頭衝鋒。
這封信很快就被交到了畢蘇斯基手上。
眼見波蘭復國,瑪利亞也立即集結五萬人的部隊,駐紮在邊境線上。
如若一天之內不能給予回復,紅四軍將會闖入他們的領土。
雖說鄧尼金所效忠的對象並不是蘇俄,而是瑪利亞。
蘇俄還是協約國。
而且瑪利亞也不會如上輩子那般,出現卡廷慘案。
大家都是協約國的一份子,總不能你吃肉我舔油吧。
飄了的話,瑪利亞表示能理解,畢竟你身後是協約國,覺得自己優勢很大,就算打不過協約國也能過來撐撐場面。
既然波蘭急缺軍需品,那就必須打通獲取軍需品的通道,畢竟打仗打的就是後勤補給。
反觀蘇俄,一個建設在沙俄屍體上的國家,能強大到哪裡去?
看到協約國只提供除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之後,畢蘇斯基立即擺起來了。
但問題是,但澤港口一直受到蘇俄的威脅,如若不解決那邊的威脅,他們將很難維持補給的供給。
所以,在得知但澤港口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軍需品之後,畢蘇斯基心動了。
二十四小時只是到了一半,卻已經提前集結兵力,畢蘇斯基不緊張是不可能的。https://m.hetubook.com.com
但他也不會允許有任何他國軍隊觸碰自己的陣地。
他連忙調整戰略部署,以『一防一襲』的戰略進行下去。
可即使如此,嚴重缺乏軍需品的他們,壓根就打不持久,只能被迫撤回到但澤。
這偷襲確實是在瑪利亞的預料之外。
該是察覺到畢蘇斯基的憂慮,法金漢摸了摸自己的小鬍子,笑道。
當然,也能裹挾著波蘭人民來對付協約國。
原前戰爭大臣的法金漢原本對此不屑一顧,即使現在的我落魄了,也不是你們波蘭人可以請得動的。
這話一說出口,畢蘇斯基就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奧斯曼是奧斯曼,土耳其是土耳其。
她給了對方二十四小時做準備,是戰亦或是不戰。
畢蘇斯基都快要把自己頭上的發毛給薅禿,仍是沒想到任何法子。
畢蘇斯基一聽到這個下策之後,身體內的鮮血直接就湧上大腦。
但因為德國已經宣布停戰,大部分軍隊都已經回去或者解散,這就導致德國能拿出手的軍隊並不多。
而在土耳其境內,則是一群等待著解放的土耳其人民。
不打嘛,協約國會讓他們毫無波蘭。
所以在得知協約國的警告和德國境內的右翼派行動之後,瑪利亞便發出了宣言,蘇俄必將介入其中。
而協約國方面也確實做出了舉動,他要求德國留一支部隊在華沙提供幫手。
但也就僅僅是取得戰果,沒有縱深沒有嚴峻地利的波蘭,實在是守無可守,太弱了。
讓波蘭這麼一個弱國去對付蘇俄,從一開始就是必死之路。
得到戰略認可之後,畢蘇斯基一拍大腿,出動了新整編而成的波蘭第五軍,共兩萬多人,對留守在柯尼斯堡的蘇軍發起偷襲。
這樣的暴躁老哥對自己人都如此,更不用說對待敵人。
一來紅四軍戰力強大,作戰經驗豐富。
打嘛,蘇俄會讓他們就毫無波蘭了。
當然此事交給紅四方面軍是最合適不過的。
眼見蘇軍發起了衝鋒,波軍只能組織起不大不小的抵抗。
負責第一輪衝鋒的政委爬出塹壕,艱難地站了hetubook•com•com起來,舉起手上的槍向身後的士兵大聲喊道。
鄧尼金是一個暴躁老哥,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蘇俄並沒有在內戰中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而且蘇俄內部的人員更加團結了。
雖然在未來的學者眼中,一戰是一場什麼都沒有結束的世界大戰,但就事實而言,一戰的結果確實結束了很多東西,也誕生了很多東西。
聽著畢蘇斯基那焦慮的聲音,協約國方面冷靜地給出了一個下策。
但如果是喝醉的話……幾個菜啊小老弟。
而且,遠水救不了近火,再拖下去剛復國的波蘭就要木得了。
所以,這位軍事顧問給出了一個讓畢蘇斯基無法拒絕的建議。
相對於斯拉夫人一直以來的簡單粗暴做法,瑪利亞更傾向於自己原來的行事風格。
縱深防線?
塹壕之外只剩下恐懼與死亡。
強大的沙俄帝國都打不過英法,更何況一個小小蘇俄?
在此之前瑪利亞還做了一個『先禮後兵』的行為,她給畢蘇斯基親自寫了一封信,要求他們立即讓路,否則紅軍將會穿過他們的防線和國土。
身後的士兵也相繼從塹壕里爬了出來,以散兵隊列的方式發起了衝鋒。
真的要建設縱深防線,那不如把縱深建設到柏林如何?
發生在亞美尼亞那邊的戰鬥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瑪利亞耳中。
在一戰期間,華沙易手到德國手上,而德國人對他們民族主義的行為並不理睬,相反還有點縱容的意思在裏面。
所以在德國與沙俄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畢蘇斯基就在悶聲發展。
幸虧法金漢過來時,也給波蘭帶來了幾位德國軍官,這才不至於面對蘇軍衝鋒時,士兵們一潰而散。
該說不愧是德國軍官,在面對蘇軍可怕的烏拉式衝鋒時,他們發揮出超水平指揮能力,硬生生讓波軍組織了有一定威脅性的反擊。
奈何畢蘇斯基給得實在是太多了。
雙方只有一百多公里距離,再稍微往前靠近一點到華沙了。
「軍紀嚴明。」
天空中的火焰與硝煙,幾乎遮擋了太陽。
他甚至懷疑法金漢是不是在忽悠自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