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零三章 大蕭條了,是不是該挖點科學家?

然後,繼續等待第六縱隊的消息。
輿論上的事情就由輿論上的人去負責。
不僅如此,就連國外也得知這一消息。
畢竟輕工業所需要的能源、資源和技術都遠沒有重工業那般困難。
一個多月後,第六縱隊的電報再一次呈現到彼得格勒內部。
沙漠中的水都是鹽鹼水,喝起來又苦又澀,但至少能止渴了。
他們需要通過烏干達或者肯亞,才可以進入意屬索馬里。
一旦第六縱隊成功了,他們就可以接這批遠征英雄回家。
當政治局看完這些內容時,第一時間被宣傳部用在了宣傳上面。
而發送這份電報的地址,是剛果金。
蘇聯內部也沒再過多投入。
這些防禦,為的,就是攔住剛果金與衣索比亞之間的聯繫。
事實上,就連處於《凡爾賽條約》的德國,也從未停止過。
剛從德國回來,已經來到基輔的瑪利亞,立即關心起這件事來。
因為瑪利亞在歐洲地上,看到了危機。
一個國家的發展,無論是理論研究、應用科學研究還是其他方向的自然科學問題,都需要資金來維持。
在1929年之前,英法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沒停止過對科學的發展。
摩洛哥的失敗,讓蘇聯感受到英方的噁心。
當然,只要對地理環境有點了解的人都不會認為,埃及能被輕易解放。
對於此事,科涅夫則提出了休整命令。
他們後續要談的,是如何衝破正在加固的烏干達防線。
只不過,他們不會立即過去蘇聯,畢竟在他們的國家內,還是有自己的家庭。
由於約瑟夫沒在彼得格勒,這份電報便落到了已經準備退休,但還在規劃著計劃經濟詳細內容的弗拉基米爾手上。
對此,瑪利亞表示理解,她不會有任何強求,僅僅是希望國際縱隊在那裡休整一番。
得知到第六縱隊居然安全穿越撒哈拉沙漠,並且還即將解放埃及,瑪利亞是有要多激動有多激動。
到最後,領和-圖-書航者教他們如何在沙漠中找水源,這給他們提供了第二次進入沙漠的準備。
這,將會成為留在剛果金內的蘇軍核心問題。
一些賣報兒童拿著報紙,大聲喊道。
雖說第六縱隊裏面都是戰士,但這些戰士中,就有好幾百人曾經加入過建設軍團。
由此可見,即使來到了剛果金,第六縱隊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安全。
再加上蘇聯給剛果金提供的技術工人與一些主要的機器設備,剛果金確實能進行小小小規模的發展計劃。
「我們的遠征英雄,即將解放非洲,攻入開羅啦!!」
一開始的自然科學,其資金需求並不是很多,畢竟他們所需要研究的都是一些肉眼可見的自然科學。
科涅夫也沒有藏著捏著,直接將自己在沙漠中的經歷都告訴給他。
第二個難題是太陽,毒辣的太陽讓人水分流失很快,他們只能用衣服把自己給裹起來,格擋太陽。
這些國際鬥士來自五湖四海。
同時,瑪利亞還邀請仍留在第六縱隊內的其他國際鬥士。
不久,關於第六縱隊的消息,立即被傳播到蘇聯高層裏面。
但很快,英國人就下場了,第六縱隊終究是打不進去蘇伊士省,只能再度進入沙漠。
可隨著科學理論的不斷深入,技術不斷發展,一項項目的研究就需要投入海量資金。
可是,當她打開歐洲地圖時,原本的激動立即冷卻了下來。
在見面之初,鐵木辛哥對這支第六縱隊可謂是敬佩萬分。
即使是有駱駝給第六縱隊運載著水資源,要補充一萬多人的飲用水,還是耗費巨大。
英法兩國對此也頗為無奈,因為非洲太大了,而這支一萬多人的部隊行動速度遠在殖民軍之上。
隨著伏龍芝的犧牲,第六縱隊踏入沙漠,非洲的消息彷彿消失了一樣,再也沒有回應。
《真理報》直接將這場長征定義為『捅穿非洲的勝利』。
他們總不可能立即派兵進m.hetubook.com.com入地中海,然後強闖埃及海域吧。
所以在見面之初,鐵木辛哥就問出了自己最好奇的問題。
不僅如此,就連民間也開始流傳著關於第六縱隊的消息。
解放埃及什麼的,幾乎是不可能了。
「我們,是不是該利用一下這個機會,挖點科學家過來?」
可是,隨著1929的到來,再到現在1930年初,大蕭條逐漸成型,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都出現了『錢蒸發』的情況。
這次失敗確實給蘇聯內部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也就只有一點而已。
但無可厚非的是,這已經是蘇聯能做到最大的努力了。
《真理報》更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不僅如此,在很多時候,甚至還發起了好幾輪防守反擊。
得知此事之後,瑪利亞等人只能給予信任。
因為他駐紮在非洲境內,所以他了解非洲的惡劣環境,更是了解到沙漠和荒漠戈壁的惡劣情況。
只是他們的發展,大部分都是從大學開始,然後向國家申請經費。
他們驚嘆于這支走出沙漠的第六縱隊,同時也驚嘆於他們的作戰能力。
這是一個天大的消息,誰都無法想象,一支已經被判了死刑的蘇聯縱隊,居然能走到這麼遠,並且還準備解放埃及。
他摘下自己的老花眼鏡,在這張電報上,看了好一陣子。
這個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蘇聯。
可隨著這段時間的共渡患難,已經是有意加入。
而在此之時,本來打算好好處理一下留在非洲內的蘇聯殘餘力量。
用自己的基礎打別人的完善工業體系,實在是有些難度。
這樣的情況,很快就被契卡所知獲,並且通過電報發送回蘇聯。
這就導致,他們想支持科研發展都沒有錢投資。
從1927年結束,而如今已是1931年初。
逐漸地,有大量的科研人員和技術工程師都陷入了無事可做的地步。
至於軍事上的問題,在科涅夫與暫時駐https://www.hetubook.com.com紮在這裏的鐵木辛哥見面后,便進行了一次秘密交談。
一直以來,蘇英之間的輿論友好交流,讓雙方都達成了一定共識。
即使現在的烏干達地區還沒有被劃分真正意義上的國界,但英國人所管轄的地區,正一點點蠶食剛果金的領土。
所以,解放埃及什麼的,目前為止確實不可行。
只不過,蘇聯高層更關注的,並不是輿論上的勝利與否,而是關心這支第六縱隊,能否成功。
千里迢迢地派出遠征軍,在摩洛哥這個地區與西班牙人和法國人打了幾年的仗。
如若說之前的剛果金環境,還勉強能夠也衣索比亞互通,那麼現在的剛果金則被孤立了。
『我可以不佔理,但我要噁心你。』
別看烏干達看似不大,可事實上烏干達的面積是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
真要逮捕他們,實在是太困難。
現在的剛果金農業已經發展穩定了。
他們遇到過的困難很多,而最大的困難有四個。
他有預感,未來的非洲,會成為自己的主要戰場。
不僅如此,第六縱隊裏面還有人數不少的工程師,這是最為核心的技術人員。
主要內容是讓組織放心,至於作戰方針,則沒有寫在電報上,畢竟這可能會被截獲。
身為非洲小霸王的英法兩國,自然飽受爭議,畢竟能夠讓一支不到兩萬人的部隊在非洲內橫衝直撞就已經夠戲劇性了。
如若有需求,可以進入意屬索馬里,藉助他們的力量回來蘇聯。
結束時,所有人都認為,非洲的事情已經平定了,同時也是蘇聯人的第一次失敗。
白天的太陽可以讓人嗮得皮膚脫皮,晚上的溫度能讓人冷得凍死過去。
因為,烏干達和肯亞這兩個地區都被英國人給部署了攔截防禦。
即使他們腦海中有大量的理論知識和項目方針,卻因為缺乏經費而止步于幻想。
這一次,風水輪流轉。
正如摩洛哥一樣,埃及距離蘇聯太遠了。
在他們和圖書進入沙漠之前,還發了一份電報回去彼得格勒。
由此可見,英法是弱游擊的。
商討的內容只有一個。
得知此事之後,政治局立馬召開一次緊急會議。
但第六縱隊直接捅進了開羅,實在是打帶英的臉。
其主要目的正是為了破壞瑪利亞在非洲的部署。
這無異於與英國直接宣戰。
單單走出這片死亡沙漠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他打算現在剛果金這裏,協助當地政府進行建設。
而且因為第六縱隊裏面有不少知識分子,此次到來,正好能給剛果金人民進行教育科普。
國際輿論直接就嘲笑起來。
對於這些發展,國家政府都會給予大力支持,畢竟他們很清楚,這是代表著什麼。
畢竟從內戰、干涉戰爭再到匈牙利戰役,蘇聯能打的仗都基本贏了。
所以,即使蘇聯戰敗了,也算是『雖敗猶榮』。
所以,在摩洛哥戰役勝利之後,法國媒體幾乎是通篇都在讚譽法國人的英勇,並且不斷詆毀蘇聯人。
這是一個天大的消息,因為第六縱隊的戰略路線完成了,他們成功抵達剛果金。
即使是國際左翼聯盟裏面,對於蘇聯的戰敗,也是各種討論議論。
即使不好打,也能死死困住,把這些蘇聯人給困是在剛果金裏面。
本應屬於『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在改變顏色之後,成為了難以忽視的存在。
竟能在短時間內,闖入埃及,並且攻入首都開羅。
卻不料,一年過後,也就是1928年的時候,第六縱隊的聲音突然間出現了。
在聽說第六縱隊重複進入沙漠,又重複走出沙漠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震驚的。
那是關於國家資金的問題,而引發這個問題的,正是從1929年10月29日引爆出來的黑色股市大暴跌。
走出之後甚至還有餘力,順手把埃及給解放了,這就不是『了不起』那麼簡單。
摩洛哥戰役已經結束了四年之久。
由於兩人的年紀都差不多,一個1895年一個1897年和-圖-書,再加上這個陌生且四面環伺的非洲環境,這使得二人的友情更堅固了。
第三個難題是方向問題,由於沙漠裏面的沙塵暴問題,這玩意隨機出現,他們一旦看到就得圍在一起,或者用駱駝或者用其他障礙物,儘可能保存自己。
這樣的事情,在一戰的時候就發生過。
但瑪利亞還是認可約瑟夫的做法,他在知道此事之後,便立即派出黑海艦隊,穿過達達尼爾海峽。
只不過,現在的剛果金並不是那麼安全了。
「你們是怎麼走出沙漠的?」
晝夜溫差巨大是一回事,嚴重缺水的乾燥則是致命問題。
別看蘇聯第一次五年計劃成功了,但這僅僅是給他們打下了未來發展的基礎。
儘管在一開始的時候,對蘇聯仍有不少偏見。
這支第六縱隊的兵力也遠遠不夠。
鐵木辛哥聽完后,便仔細認真地將這些內容給記錄下來。
卻不料,英國內部率先出現了問題。
一支德國軍隊在非洲里給英法打游擊,打到一戰結束,這支德國游擊隊也還在打。
而且在時間過去一年過後,關於第六縱隊和非洲的討論,也逐漸消失了。
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亦或是社會主義陣營。
非洲長徵結束,接下來就是後續的應對與發展。
如果埃及被解放了,並且被染成紅色,那將會對非洲造成巨大的影響。
既然如此,那就協助他們,發展輕工業。
而且,更重要的是,第六縱隊還將他們長征途中的一些內容,通過電報發送回來。
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國際輿論上的討論而已。
他們的電報直接就落在了彼得格勒內部。
在得知第六縱隊來到剛果金后,瑪利亞立即給剛果金髮送一份電報,要求他們好好休整,並隨時可以回來。
最後一個難題是方向問題,沙漠缺少參照物無法分辨方向,即使有指南針,也會走錯路。
第一個難題是缺水,他們自己攜帶的飲用水是省著來喝,所以行走沙漠時,儘可能依靠領航者給他們找水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