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一十八章 有些逃亡主義者,不是因為害怕失敗,而是為了勝利

他的精神已經疲憊得連思考都費勁。
這個驚人大新聞,立即被各大媒體傳播開來。
但是,台爾曼等人確實在德國東部的各大城市,取得巨大優勢。
所以他們對阿道夫的宣傳,不可謂不重視,讓德國無數家宣傳媒體都知道了他。
妥協的結果就是『緊急法令』頒布。
只有強大的威懾,才可以控制住殖民地。
人們對他的讚譽,成為了他的驕傲。
記者們自然知道這位新上任的總理。
他必須當一個逃亡主義者。
不僅如此,就連各大容克貴族和大資本家銀行家都對阿道夫讚不絕口。
他不單解決不了德國的危機,更解決不了德國共產黨。
然後就是英國。
所以,阿道夫成為總理的第一天,他便隱蔽性地帶著黨員撤離柏林。
因此,他認可了阿道夫,同時對一直與蘇聯妥協的興登堡,持有不滿態度。
但這個時候的台爾曼,已經離開了柏林,並且迅速控制波森地區,打算將其打造成一座軍事堡壘。
自從有了英法兩方大勢力的支持,阿道夫便展開了一系列行動,並且要求興登堡再一次更改《魏瑪憲法》。
然後,他道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最終,修憲法案成功表決,阿道夫的下一步就是解散國會。
可就在興登堡準備制止阿道夫的行動時,阿道夫卻找到了另外一個勢力。
馬奇諾防線已經被財務部以『經費不足』拖到到現在。
怎麼他們就破防了呢?
而現在,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面對同志們的心有餘悸,台爾曼立即宣布。
所以,在阿道夫試圖『聯合所有反動勢力』時,他們答應了。
他要求德共的領導人台爾曼,立即投降。
「全黨上下,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回應他的,是dpm輕機槍。
「興登堡老了,而且太悠遊寡斷,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老謀深算。」
這是巴爾幹危機時的前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連說話都不敢大聲hetubook.com•com
如此一來,就更不可能談判了。
直至清晨六點,火焰才勉強被撲滅,留下來的只有散發著青煙的餘溫,還有那滿地都是的黑色焦炭殘骸。
這番話確實打動了法國的心,但同時也堅定了法國在改變整體戰略的決心。
台爾曼的回應只有一個。
該是阿道夫的突然崛起,讓各地法西斯團體逐漸浮上表面。
一手是明,一手是暗。
名叫英國法西斯聯盟。
他要求《魏瑪憲法》授予自己『無限的立法權而不需要經過國會和總統的同意』。
通篇下來,阿道夫都在說一件事。
在國會競選中,他們共產黨贏得了很上百個席位,甚至比納粹黨還要多。
如果把德共逼得太死,恐怕會引起蘇聯的更大反應,到時候就是蘇德接壤了。
心裏憤怒歸憤怒,但面對納粹黨這種流氓,他們是不可能直接走過去與他們對峙。
緊接著,他命令只屬於他們德國共產黨的數千名赤衛隊,在波茲南內部開始設防。
「那時候的我是逃亡主義者,我必須這麼做,我別無選擇。」
換一個有手段,有魄力的人。
她很清楚德國共產黨的困難之處,畢竟他們是身在一個充滿危機的德國裏面。
儘管現在的天氣略顯乾燥,但也不至於會突然間起火。
明明自己是遵紀守法,頂多就是要求沒收貴族財產,嚴格看管資本運行,僅此而已。
一開始有些人很不理解,這樣去做究竟是為了什麼。
明,積极參与國會大選,以『改良主義』的方式迷惑敵人,同時還給黨內的人做一個局,讓他們徹底打破幻想。
這一刻,興登堡算是知道,自己真的養虎為患了。
在得知德國出現如此之巨大的變故,整個歐洲立馬陷入一種微妙的狀態。
消防隊員已經提前到來,並用盡所能地撲滅火焰。
而且這場大火正好發生在興登堡繼任總統和阿道夫成為和_圖_書總理之後的時間。
原時空的德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場國會大廈縱火案中,直接被誣陷,然後逮捕。
這個預感在2月27號晚上被實現了,凌晨的28號,就是2月的最後一天。
台爾曼,他便是這樣的人。
在台爾曼撤離到波森地區的同時,還想瑪利亞那邊發送了一份電報。
烈焰在凌晨的寒風下,躍躍而動,將這漆黑的夜空,映出了一片血紅。
逐漸地,英國也開始傾向於阿道夫。
興登堡想反對,但阿道夫背後的容克和大資本家卻成為了阻力。
所以,藉助阿道夫的勢,他們便開始對德國共產党進行打壓。
英法的力量。
然而,他們卻無法否認一件事實,那就是那位被逮捕且承認一切罪責的人,就是他們的黨員。
既然他解決不了,那就換一個人。
在阿道夫走上總理一職之前,台爾曼就發起過好幾次申請,但負責傳遞申請的同志,不是被辱罵就是被毆打。
台爾曼立即下達黨內的最高指令。
藉著這個優勢,台爾曼便展開了兩手發展。
一破防就要殺人,玩不起啊。
此時的他,已經是成功者的代表人物。
深黑的謎團,一下子就吸引住無數記者到來。
一開始,他們還在質疑台爾曼,為什麼要突然間全部撤離柏林。
可即使如此,他依舊掌握著真正的實權。
在蘇德合作之時,台爾曼便開始借蘇聯的勢,在德國東部擴大了他們共產黨的影響力。
但他老了,容克不可能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一個將要老死的人身上。
那時候的他並不是不想解釋,而是來不及解釋。
這番話讓全部黨員立即行動起來。
但興登堡所妥協的對象並不是阿道夫,而是阿道夫背後的大資本與容克。
唯有一人,開始做出了最壞的打算。
緊接著,在3月1號的時候,魏瑪政府正式宣布台爾曼等人成為非法政黨,並開始進行逮捕行動。
他想驅逐德共,https://m•hetubook.com•com可不代表他願意與蘇聯為敵。
這個情況讓很多共產黨都感到驚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距離勝利已經只剩下臨門一腳。
因此,法國給予了阿道夫不少支持。
這場大會很突然,也很奇怪。
自此,英國內有了法西斯的聲音。
他們驚訝與魏瑪政府的無恥行為,同時也對納粹黨阿道夫的手段感到詫異。
在柏林公開宣稱德國共產黨已經是非法政黨,並且要進行逮捕時,德國共產黨內的大部分黨員,這才如夢初醒。
赤紅色的火光,在國會大廈外熊熊燃燒。
反而是國防部的軍工發展,正穩步進行著。
儘管他們很不願意這樣去做,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的幻想確實是破滅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沒有任何傷亡人員。
這裏面自然是有阿道夫的『聯合反動勢力』的原因在裏面。
阿道夫也很樂意回應他們的問題。
不僅僅是媒體在添油加醋,大資本與容克貴族也容不得共產黨的存在。
「而法德的未來,是友誼的。」
不少共產黨員站出來,據理力爭。
台爾曼有一種預感,不久之後,阿道夫就會對他們出手。
廢除《魏瑪憲法》中有關保證人身自由的條款,並在當天下午,正式宣布德國共產黨有意暴動,定為非法。
如果要讓德國真正靠攏他們,首先要做的,就不可能是防禦,而是威懾。
每當他走出第一步,台爾曼就會相對應地走出第二步。
他面對法國大使時,直言道。
他喜歡上這種被人採訪的感覺,在看到記者的到來,阿道夫站直腰桿,從容不迫地接待他們。
即使在法律之下,他們還無法做到沒收貴族與大資本財產的做法。
容克貴族和資本家們的耐心是有限的。
「我們的敵人從來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共產主義。」
他們紛紛前來國會大廈這邊,試圖探索一下,這裡是否有什麼大新聞。
按照阿道夫的預想,接下來和-圖-書的劇本就應該是將包括台爾曼的1.8萬名共產黨員給逮捕入獄。
如今的英國首相是國家工黨拉姆齊·麥克唐納,放棄金本位和讓英鎊編製就是由他抉擇了。
已經沒什麼精力的興登堡,在威廉皇子慫父之後,便沒有了之前的鬥志。
這場大火燒了一天。
這個最高指令很讓人摸不著頭腦,台爾曼極力勸說,加上使用了主席權力,才勉強將大部分人都轉移過去。
『德國的上層階級不會允許你們,掌握著真正權力的容克們也絕不會放過你們。』
阿道夫成為總理之後,他做了很多事,而其中一件就是拜訪英法大使館,希望能與他們進行溝通。
可是,台爾曼早有預料。
儘管他在德國東部的城市中不是很出名,但是,他在西部城市中卻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
他們的答應,雖說也有看重阿道夫的承諾,但更多的,是想改變現在落魄的德國。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嘗試過。
「一旦興登堡在處理德共的事情上退縮了,德國就極有可能成為紅色。」
自從魏瑪政府決定親英法而遠蘇聯時,英法駐德國大使館便多了不少聲音。
同理,只有強大的威懾,才可以讓德國靠攏自己。
但是,在這裏記者到來之前,阿道夫就已經在國會大廈邊上,似乎在指揮著消防員,進行著暗火的處理。
但這個時空的台爾曼,因為有了瑪利亞的及時提醒,並且做好了充足準備。
現在,就是幻想破滅的時候。
「到那時候,只靠一個法國是不可能阻擋得了蘇聯的擴張。」
緊接著就是縱火案的誕生。
相對於法國,阿道夫與英國代表的交談就簡單直接了許多。
一位名叫奧斯瓦爾德·莫斯里前工黨議員,組建了一個新的組織。
「這場縱火案的幕後黑手,就是德國共產黨人,因為在不久前,警察抓到了一位嫌疑人,經過質問得知到對方的身份和目的意圖。」
33年在六月,阿道夫發出了最後通牒和圖書
英國大使原封不動地將阿道夫的意思傳達給了倫敦。
「法國和德國之間的利益是一致的,上一輩的恩怨就應該在上一輩的時候煙消雲散。」
而且法國大使對阿道夫的印象很好,在給巴黎做出彙報時,就稱讚阿道夫是一個『說話很好聽,而且很誠實的人』。
他就像是獅子一般,凝視著阿道夫的一切舉動。
暗,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從1926年開始到現在,陸續派遣了數百名軍官,並在蘇聯的協助下,訓練出了屬於他們的赤衛隊。
談判破裂,準備死守。
由於他是直面經濟大蕭條的首相,拉姆齊對蘇聯的崛起同樣充滿了忌憚。
但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們想讓阿道夫上來。
『幻想,終究只是幻想。』
他只留守了一部分人在柏林,然後其餘的人都往波茲南轉移。
而且這些從蘇聯回來的軍官,會被安排到其他城市,繼續訓練他們的赤衛隊。
因為這種做法,無異於放棄這段時間以來的競選成果。
興登堡已經老了,老得太糊塗了。
特別是在阿道夫成為總理之後,台爾曼便立即回想起瑪利亞曾經說過的話。
從原來默默無聞的士兵,一步步地,爬上了總理之位。
唯一能與納粹黨分庭抗禮的德國共產黨已經被逼的成為對立面。
台爾曼沒有受到任何審訊就直接被關入監牢,於1944年的時候,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慘遭殺害。
三月,大勢所趨之下,加上被阿道夫聯合起來的容克與大資本做靠山,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興登堡,已經沒有力氣去壓制阿道夫的火焰。
『選擇我,我能幫英國保持歐洲大陸均勢。』
一些黨員甚至認為,台如今,在台爾曼的要求下,黨員迅速撤離,甚至連留在柏林內的各種機器設備,都會想盡辦法將其帶走。
最終,他妥協了。
這份電報立即讓瑪利亞警惕起來。
當記者看到阿道夫在現場時,他們蜂擁而上,試圖向阿道夫發起採訪。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