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戰爭與和平
第三十三章 約瑟夫:赤旗,要加速了

他看著眼前這張巨大的歐洲地圖。
畢竟日本可是美國的重要買家,錢源滾滾啊。
約瑟夫的整體戰略是歐洲,東亞地區只是順手而已,所以留給托洛茨基的東亞方面軍,其兵力總數其實也只有二十五多萬而已。
儘管有了猜測,但因為這件事做得過於隱匿,就連克格勃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調查個清楚來。
德共得到了和平,也得到了比之前更大的領地。
約瑟夫就是通過這家公司,了解到了一件事,現在的美國人民,並不關心遠在天邊的戰況。
他也知道如何運動美國的孤立主義,所以即使他一直無視美國的警告,但只要不與美國發生任何衝突,美國的孤立主義依舊堅挺。
蘇聯都是依靠最前線的兵工廠進行增援,他們只是適當的進行兵源調動,從而解決兵源不足的問題。
所以,在這起事故發生后,托洛茨基嚴令調查,究竟是誰擊落這架飛機。
所以是打還是不打,決策權落在了台爾曼手上。
直到最後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也走上了共產主義道路。
然而,德國戰役對蘇聯本土而言,卻沒有太大影響。
儘管德共人民軍的兵力規模是這段時間才開始擴大,但德共人民軍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極大。
一個是日本人,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果人,另外一個就是己方的新兵。
究竟是誰,擊落了美國飛機。
是的,台爾曼也認為可以緩一下,至少得把東德給消化一下。
而且即使漢堡和沃爾夫斯堡處於兵力劣勢,但因為後方的補給源源不斷,大量的新式武器如t34/85和喀秋莎火箭炮往這邊運送過來。
他並不是無視美國,相反,他對美國的警惕性絕對不亞於托洛茨基和瑪利亞。
而且在應對漢堡戰役和沃爾夫斯堡戰役期間,只有蘇軍的兩個方面軍在作戰,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確實壓力很大。
如果德共要想得到德國人民的認可,他們就需要加固自己在東德這邊的影響力。
「如果沒有德共人民軍https://m•hetubook.com.com的幫助,我們不可能在一年之內控制整個巴伐利亞,因為這裏太複雜了。」
而且不僅僅是飛虎隊的建立,就連軍火貿易也同樣如此。
崔可夫就在報告中說道。
很快,西線戰場開始推進了。
他們或許會同情震旦人民,但不會為了震旦的苦難而犧牲自己。
然而蘇聯對外也出現了問題,那就是東亞地區那邊的事故。
對於這件事,約瑟夫是火冒三丈,他的整體戰略是把美國以中立的身份進行安排的。
「而且蘇聯距離法國很遠,這會嚴重拉長補給線,即使有德共進行幫助,維護補給線的運輸,但長遠的補給線依舊無法忽視。」
英國方面,他們把主力部隊收縮,準備做好了防守準備。
劃分而治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就當前的局勢來看,無論是法國人、英國人還是西德人,他們都已經頹了。
而且蘇聯在西歐這邊的戰略部署,其實已經初步完成了。
唯有美國那一邊,因為美國在震旦這裡有著極大的利益,所以當托洛茨基開始介入時,便立即與美國利益產生衝突。
卻不料,托洛茨基硬生生把東亞地區這個副戰場發展成主戰場。
可是,即使他得罪了全部,但他都能全部應付。
於是乎,瑪利亞與朱可夫開始了反擊作戰,對英法德三國聯軍不斷平推。
然後這架飛機被擊落了。
法國方面,由於內部的工人運動越演越烈,貝當政府無暇他顧,前線部隊只能開始後撤到萊茵河一帶,打算依河防守。
「將赤旗插遍全世界。」
容克們希望劃分而治,巴伐利亞與柏林那邊地區他們可以給德共,而巴登符騰堡州,則是交給他們來責治理。
德國已經不想打了,以德國的那群容克為首的統治者,早就想好了東西分治,東面由德共管理,西面由他們來管理。
對於這件事,托洛茨基死不承認,事實上他確實對此並不了解。
但戰爭打響之後和-圖-書,就很難再退縮了。
這個問題很現實,現實到,就連一直與托洛茨基互相看不順眼的約瑟夫,也不得不去考慮。
更何況震旦距離美國很遠,對於美國人民來說,那是遙遠的戰爭,與他們毫無關係。
真要強攻的話,恐怕會給西德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德國戰役本身是有意義的,因為這是反法西斯戰爭,而且是協助德共,解放德國。」
所以,德共人民軍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已經從戰術層面轉變為戰略層面。
約瑟夫深深被吸引住了。
所以,德共可以迅速控制。
現在,足足有一百萬人的南部蘇軍,正開始朝著北部的漢堡和沃爾夫斯堡而去。
所以,當托洛茨基在不斷幫助震旦時,美國加大了對日本的貸款力度。
無論如何,這件事確實給蘇美之間造成了極大的外交問題。
巴伐利亞和東德地區之所以能夠迅速被德共做掌控,只因這些地區德共都有著不弱的群眾基礎。
可以這麼說,德共獲得了比之前任何一個時刻都要完整的時刻。
德國戰役很激烈,因為那時蘇聯跟德國、法國、英國還有一眾小國進行開戰。
長期發展之下,西德這邊的地區城市,容克們的群眾基礎比德共更加穩固。
按照約瑟夫原來的戰略部署,他就是要一邊開打,一邊進行五年計劃的大規模建設。
此話不假,因為德共人民軍本身就是德意志人民,由德意志人民來管理自己德意志領土,這是最合適不過了。
因為托洛茨基的激進緣故,他竟然與美國人對上了。
眼眸深處的光澤,閃爍不止。
英國那邊就比較微妙,因為要處理印度人的關問題,再加上緬甸地區正好跟日本人出現了衝突,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重新構造戰略部署。
「能成功嗎?」他看向梅列茨科夫。
因為從德國戰役開始之初,蘇聯就沒有進入戰時模式。
至於他要和談,還是要繼續進攻,那就得由他們決定了。
然而,世界革命所描繪出和-圖-書來的藍圖,其誘惑性更大。
正因如此,美國政府一直在警告托洛茨基,要求他不得過度干涉震旦內政。
當這架飛虎隊飛機被擊落之後,蘇美關係的惡化程度更深。
問題是,德共內的其他同志卻不是這麼認為。
德共人民軍雖然在巴伐利亞這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正面戰場也是由他們來進行。
但無論如何,這場意外依舊讓蘇美之間的外交戰略出現變動,他需要開始著重於對美國的處理了。
梅列茨科夫如此說道,他對這此深信不疑。
而這次五年計劃的建設,就是以高科技為核心,並且加大對民生建設,屬於是雙管齊下。
蘇軍的進攻必須有合理性,不能以入侵的性質去進行,否則人民不會相信他們。
只要台爾曼願意,完全能就此停下腳步。
這句話在托洛茨基耳中是如此的諷刺,因為在明面上看,托洛茨基確實幹涉了內戰,但他所主要針對的對象是日本人。
與美國人的衝突,與日本人的衝突,與震果的衝突,還有與英國人的衝突。
這是他們這群理想主義者所夢寐以求,一生致力於追求的道路。
但是,這終歸是瑪利亞的一廂情願。
建設在美國那邊的默克爾貨車公司,是蘇聯最為隱蔽的公司。
當然,如此之外,羅科索夫斯基的紅四方面軍到來,也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
魏瑪共和國時期,西德就一直在納粹手上,而那時候的納粹為了討好容克和國防軍,自然也會不斷宣傳他們的好。
在穩定的兵力情況下,蘇軍的主力部隊更是通過南部戰區進行解放。
「現在的英法兩國,可謂是自顧不暇,既然如此,我們就應當擴大優勢。」
能打你,他就絕不會bb,所以托洛茨基從未理會過美國人。
「然而,一旦進攻法國,那麼戰爭性質就會從自衛變成入侵。」
這樣來看,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優勢在我』。
也有人認為,這就是英國特工做的,因為他們要嫁禍蘇聯,以此來惡化hetubook.com.com蘇美關係。
台爾曼與西德容克們的談判並不愉快,甚至可以說是劍拔弩張。
這場談判,瑪利亞並沒有出席,他只是交給了台爾曼去負責。
即使這架飛虎隊飛機的擊落事故造成很嚴重的外交問題,但是,美國人民依舊認為,這不過是雇傭兵的意外。
有些陰謀論者甚至認為,擊落美國人飛機的,是外星人。
只要沒波及到他們國內,只要沒傷害到他們這裏的人,一切都好說。
德國已經安排了外交人員,開始與他們進行談判。
然後托洛茨基就把一架美國飛虎隊飛機給擊落了。
但西德就不一樣了。
法國內部已經在鬧革命了。
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共同推翻資產階級。
但是,在幾天後,約瑟夫的憂慮暫時打消了,因為美國那裡並沒有出現太嚴重的參戰慾望。
托洛茨基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他們最主要就是分解掉德國,然後德國一半染紅,最好的結局就是讓德國全部染紅。
既然如此,那就應該直接出擊,趁他病要他命。
但是,他了解美國那邊的情況,美國國內盛行孤立主義,只要不去主動惹他們,美國就不會參戰。
這個時候,托洛茨基給他們發送了一份屬於自己的看法電報。
雙方關係越加惡化。
「即使蘇軍繼續幫助德共去解放西德,這場戰爭也是有意義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性,那是他國的特工,試圖把美國拖入戰場。
最後一個很快就被排除了,因為他們經過炮彈盤點,防空炮彈並沒有缺少。
因為巴伐利亞已經被完全控制,漢堡和沃爾夫斯堡這兩個重要防線也穩定了。
可以這麼說,能夠得罪的,托洛茨基都得罪了。
即使是巴伐利亞,其內部政壇也存在著不少左翼知識分子。
現在的戰爭規模還只是停留在西歐戰場上,只要控制得好,這個歐洲大戰,頂多就是縮小版的二戰而已。
日本人不是他的對手,震果受震紅牽制,英國人被日本人打了。
至於法國…https://www.hetubook.com.com
先奪取政權的無產階級,會幫助其他還被壓迫的無產階級獲得解放,革命風暴席捲全球,赤旗插遍全世界,階級鬥爭永不停歇。
而且瑪利亞已經有了退兵的打算,將德國戰役演變成世界大戰並不可取。
法國忙於內部問題,英國忙於印度人與日本人的問題,西德更是被打殘了,總兵力只剩下二十多萬。
「蘇軍確實很強大,然而蘇軍不是無敵的。」
約瑟夫就直言不諱地說道。
只不過,托洛茨基一直都不是話多的人。
更重要的是,英德法三國內部開始出現分歧了。
然後,在德國戰役爆發之前,被參謀長梅列茨科夫提出來的『世界革命』,又一次搬到了面前。
所以,在裝備質量的碾壓之下,英德法三國聯軍開始力有不及。
「能。」梅列茨科夫回答著他:「我們絕對能成功。」
至於德國……
目前來看,全部染紅還是有很大阻礙。
特別是美國與震旦簽下了租借法案,如『震旦空軍美國志願隊』即飛虎隊,這個租借法案可以讓美國賺取高額的傭金。
「如果法國也成為社會主義的一份子,那麼完成世界革命就不遠了。」
而且,南部戰區的主力部隊裏面,可是有著十幾個師的德共人民軍。
克格勃很快就給出了幾個可能性。
有這種想法的人可不止有德共內部的激進派,就連約瑟夫也是如此認為。
於是乎,這件事成了一樁迷案。
而且相較於之前,梅列茨科夫在對於『世界革命』的全球戰略,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隨著這場意外的出現,約瑟夫必須重新作出調整。
這個方向的首要目標,正是法國。
他認為:
在某天清晨,一架奉美國參謀長馬歇爾命令的飛虎隊飛機,進入了東亞方面軍上空。
『是因為我打了你們的金主,才讓你們不開心了?』托洛茨基恨不得這樣去回應美國人。
但是,無論是柏林還是漢堡,這些重要城市都是由蘇軍拿下,並且駐軍把守。
然而,對於這個問題,蘇聯高層卻發生了分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