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戰爭與和平
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羅斯福幻想著瑪利亞當美國總統時

可即使如此,羅斯福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地進行自己的政策。
他重視與瑪利亞之間的友誼,也尊重蘇聯的理想。
只不過,隨著一戰結束,蘇俄與美國達成了一定的貿易來往,再加上羅斯福上台,針對瑪利亞的研究才被放下。
「那群叛徒的刀。」
真要策劃綁架瑪利亞,恐怕人還沒過去,就被克格勃給反過來綁架了。
當然,除此之外瑪利亞還是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她很注重親情。
羅斯福腦子有些疲憊,但還是能理解馬歇爾的話。
馬歇爾此次到來,不單將波蘭那邊的情況告知給羅斯福,更是將一大份資料給帶了過來。
一想到這裏,羅斯福下意識地打了一個冷顫。
綁架安娜?真綁了必然會造成極大的科學界震動,美國真的傷不起。
克格勃很強,情報能力是一點,而他們巨大體量,更是重中之重。
現在的克格勃就是出現這種情況。
這種環境之下,羅斯福與瑪利亞的關係只能是敵對。
但是,瑪利亞的做法確實給了他靈感。
「雖說有大部分與瑪利亞有關的緋聞都是無稽之談,但這個緋聞,應當是真的。」
羅斯福已經被驚得無語,但他心中卻無意識地升起了一團名為『八卦』的火焰。
畢竟,在羅斯福眼中,瑪利亞的能力是可怕的。
在如此複雜的利益糾葛之下,羅斯福想將美國左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記者稱,只要羅斯福想,他完全可以實現自己在美國內的獨裁政治。
「瑪利亞已經在華沙了,這是一個機會,我們能借刀殺人。」
再翻開第二頁,便是瑪利亞曾經遭受到的各類暗殺,最危險的一次,便是歌劇院的暗殺。
「瑪利亞,是雙性戀?」
錢,他們不缺而且也不稀罕。
看著羅斯福那憔悴的神態,馬歇爾以冰冷到極點的語氣,緩緩說道。
「一旦人被逼急了,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那時候的自己,就是為了製造出自己是紈絝子弟的形象而故意做出來和圖書的。
例如那些大銀行家,大資本家等等。
羅斯福被驚得張大著自己的嘴巴,他想吐槽些什麼,卻又不知道從何吐槽。
琢磨如何對付瑪利亞的事情,其實在沙俄時期就有了。
也就是說,瑪利亞即使是幹了睡人|妻的事情,也只是幹了一件,沒幹太多。
華沙分局副局長就是他們的人,是通過巨額的錢財進行收買。
其中一個,便是喝酒。
他確實苦惱於美國境內的黑幫勢力,這些黑幫樹大根深,要想解決掉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綁架塔基亞娜?宗教問題得讓他們一頭包,要知道美國的底層人民全都是基督教徒。
首當其衝的,就是瑪利亞的一個遠古緋聞。
「我們,可以利用這位副局長,讓他多給瑪利亞壓力,儘可能地把克格勃內部攪起來。」
而對待蘇聯,羅斯福在厶執行自己的新政時,就是在借鑒蘇聯的大部分政策。
她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姐妹,而這三個姐妹都世界級別的狠人。
至於瑪利亞就更不用說了,能夠匹敵瑪利亞現在的國家地位,恐怕也就只有自己這個總統職位。
誰說八卦心只有女性才有,男的也很多,此時的羅斯福也同樣如此。
這件事如果瑪利亞知道了,肯定直呼無奈。
羅斯福就針對此弱點,向馬歇爾問道。
既然要為了國家利益,要在各自的道路上繼續前進,羅斯福就必須是公私分明。
馬歇爾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重新將瑪利亞的情報給整理了一次。
瑪利亞這個人就像是銅牆鐵壁一樣,壓根就無處可攻。
能夠獨自面對殺手,並且進行反殺,能夠干出這種事情,羅斯福不得不佩服。
在這種敵對關係下,如何對付瑪利亞這個強而有力的敵人,必須成為首要任務。
「風浪越大魚越貴。」
他目瞪口呆地看向馬歇爾,舉起顫顫巍巍的手,指向這條緋聞。
羅斯福聽懂了馬歇爾話語中的意思。
馬歇爾思考片刻后,給出了兩個可選擇和-圖-書方案。
瑪利亞……發現了問題。
本以為這件事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被人遺忘,沒想到還是被美國佬給挖出來了。
所以,馬歇爾來了。
這場暗殺事件瑪利亞並沒有受傷,但她的老師斯托雷平卻被殺害,而瑪利亞則親手殺死了刺殺者。
可也僅限於喝酒了。
當年的蘇聯大肅反,但凡被定罪的都被處於死刑,即使是鄧尼金,在兩年後也被秘密失蹤。
只不過,相對於第一件被證實的事情之外,其他的都被打上『存疑』的標記。
由於世界革命是全球性的,全球各地的情報一下子就湧進來了。
馬歇爾有些無奈地點著頭。
可他們美國可以綁架誰呢?
羅斯福琢磨著他所說的兩個方案,第一個也很快就被他給否定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羅斯福的第一反應是『理所當然』。
當然,美國不能做,不代表其他人不能做。
當年,他剛癱瘓的時候,就是瑪利亞的信件讓他重燃信心。
看著這份情報上所總結出來的弱點,羅斯福只覺得一陣頭痛。
如果真的讓瑪利亞當任美國總統,到那時候怕不是大殺特殺,滿大街都是路燈掛飾。
看那些私生活看似一時興趣,看似自己的好奇心作祟,其實更多是為了尋找瑪利亞的弱點。
他不願意這樣去做,但他不得不這樣去做。
最後,只能有些為難地問了一句。
看到這裏,羅斯福突然間靈感乍現。
「沒有,但總統閣下,您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瑪利亞的態度。」
羅斯福的名望在整個美國裏面,已經達到了最高峰。
但現在……他得在自己心裏打一個問號。
這就是美國總統的職責。
而在蘇俄紅白內戰的時候,再一次被重新拿出來研究,為了表達其重要性,在上面標了一個計劃。
「但……他們真的會有這個膽量嗎?」
馬歇爾的目的只有一個,將這平靜的湖水攪渾攪濁。
那是發生在沙俄時期的事情,那時候瑪利亞甚至都還沒當任察里津https://m.hetubook.com.com市長,而緋聞的主要內容,居然是瑪利亞睡了某位親王的妻子。
一時間,一個『剷除黑幫』的念頭從羅斯福腦海中浮現而出。
因為,美國從來都不是蘇聯那樣的中央集權,美國的權力是分散的。
可是,體量過大也有壞處,那就是管理方面會出現巨大的誤差。
而這些資料內容,全都是瑪利亞的信息。
所以無論是對待瑪利亞還是蘇聯,羅斯福都是以最友好態度去對待。
但現在不一樣了。
如今,賄賂是不成了,就只剩下綁架。
順帶波蘭那邊的事情,一起帶了過來。
「不,單方面的,但僅限於女性。」
在某一次民選投票中,他獲得的票數甚至比上帝還要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羅斯福已經成為了美國人民心目中的『上帝』。
甚至還有一個名為『為了攻略自己的姐姐,殺死拉斯普廷』的傳聞故事。
爾後便是各類的刺殺,而最突出的,自然是發生在義大利那邊的刺殺事件,只不過都被化解,並順著刺殺這條線,解決掉義大利的黑手黨。
這就導致,羅斯福想做什麼事,都需要考慮到這些利益集團,否則有很多事情都不一定能順利實行。
又因為美國是聯邦制度,每一個州的州長權力極大,總統指令他們是有能力去進行迂迴避讓的。
一個人的弱點體現,最大程度上是出現在他的私生活上面。
所以,在考慮到效率問題之後,他們才會在各地設立分部,以便於處理各種繁多的情報信息。
這樣做確實提高了效率,但也降低了管控質量。
其實還有第三個,那就是暗殺瑪利亞身邊的人,但這個方案毫無疑問的被否決掉了。
馬歇爾的此次到來,就是傳達這個意思。
當馬歇爾將資料放在羅斯福面前時,羅斯福強撐著虛弱的身體,拿起有關於瑪利亞全部資料的第一份文件。
按照蘇聯內部的嚴謹性,他們絕不可能允許有叛徒出現。
「這……保真嗎?」
但這一次,hetubook•com.com針對性的工作重新被拾起。
儘管瑪利亞一直在表示,自己是無意之舉,但羅斯福依舊充滿了感激之情。
他們總不可能把瑪利亞給喝酒喝死過去吧。
看到這個緋聞時,羅斯福整個人都被驚住了。
如果放在幾分鐘前的羅斯福,他是絕不可能相信這些事情。
這四姐妹都是省油的燈,想賄賂她們,用什麼來賄賂?
他繼續往下去看,又看到了不少瑪利亞小時候,對大部分女性動手動腳的八卦內容。
那時候,正是瑪利亞出訪美國時,被刻意記錄下來。
他帶過來的文件裏面,除了瑪利亞的詳細資料之外,還有著波蘭華沙那邊的情報。
大姐奧莉佳已經被冠以西班牙獨裁者的稱號,二姐塔基亞娜是解放神學的傳頌者,四妹安娜是當今世上最頂尖的生命學科學家。
蘇聯是美國的意識形態敵人,瑪利亞是阻礙美國成為世界燈塔的最大阻礙。
正因如此,羅斯福能做到的,只能是偏左,而不是真的左轉。
《瑪利亞檔案》
而瑪利亞的弱點,也在這裏體現出來。
真要全都堆到盧比揚卡的話,恐怕單單是情報紙張就把盧比揚卡給淹沒了。
她也只是睡在了那人|妻身邊,真的什麼事都沒幹。
「這個親情問題,可否利用?」
權,大姐的權力夠足了,二姐四妹壓根對權力一點興趣都沒有。
至於綁架瑪利亞……回想起剛才的情報內容,數此針對瑪利亞的暗殺都以失敗告終,有些人甚至被瑪利亞給當場反殺。
對此,馬歇爾搖頭否認。
羅斯福不可能下達暗殺指令,這不單是因為他拒絕這樣做,更是因為避免更加嚴重的外交問題。
總不可能讓瑪利亞來當美國總統吧。
他們今天可以收買華沙分局,明天就可以收買巴基斯坦分局,後天就能跟伊朗分局同流合污。
看著手頭上的資料,羅斯福實在是沒什麼好法子。
如若是以前,羅斯福還不會這樣去做。
正因為這份可怕,羅斯福才會如此重視自己的這位最好和_圖_書朋友與最可怕對手。
「只要克格勃內部出現混亂,無論程度如何,都能給我們帶來巨大幫助。」
經過他們的詳細調查,確定這位副局長就是一個『無理想、無道德、無信仰』的人後,才開始與他接觸。
他將這些資料細分開來,放在了羅斯福面前。
綁架西班牙獨裁者?這高低都得搞出國際外交。
一個是賄賂,一個是綁架。
而現在,馬歇爾針對這位副局長,給出了一個可以對付瑪利亞的方案。
「借刀?」羅斯福眉頭緊皺。:「借誰的刀。」
收買這位副局長時,美國cia一開始還有些擔憂,他們害怕這次收買,就是克格勃設下的局。
但馬歇爾還有一個建議。
連鄧尼金都被秘密失蹤,更不用說華沙那邊的叛徒。
如果瑪利亞真的當了美國總統,那麼美國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在羅斯福的腦海中,全都是瑪利亞身邊的人。
不單有三權分立,以立法、行政、司法三個機關獨立行使,相互制衡,更存在著大量的利益集團。
有了這麼一個副局長的加入,cia在對付蘇聯的間諜攻擊下,得到了不少幫助。
揉著額頭,羅斯福繼續翻看有關於瑪利亞的情報信息。
除此之外,還有瑪利亞對自己姐妹各種揩油的事情。
雖說心裏打顫,但不知為何,羅斯福還是幻想出了一個場景。
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好法子,綁架這個東西只能被迫否決。
所以,馬歇爾打算給蘇聯的克格勃施加多點工作壓力,讓他們疲於奔波從而減少對外輸出。
好奇歸好奇,羅斯福並不敢將自己的想法給說出來。
因為這是最糟糕的方案,無論是羅斯福還是馬歇爾,他們都不會做這樣的事。
上面,赫然寫著瑪利亞的一些秘史或者個人興趣愛好。
正所謂山高皇帝遠,越是遠離中心,其自治程度就越高,受到中心約束就越小。
所以,羅斯福無論如何,都要咬著瑪利亞不放。
並不是他們很有良心很有道德,僅僅是因為,這樣去做,只會是得不償失。
上一頁